【中華百科全書●海洋●淺海沉積物】 堆積於淺海之沈積物,被稱為淺海沈積物(NeriticSediments)。
淺海帶(NeriticZone)包括所有與大陸及大部分島嶼相鄰接之淺海區域,如大陸棚(ContinentalShelf)及海臺(Platform)。
此區域之範圍起自低潮線,以小於一度之傾斜,向外延伸至坡度急遽改變之處。
此坡度急遽改變處之深度,大小不一,其平均值大約為四百呎,通常不超過六百呎或二百公尺。
在劇烈的地殼變動區域中,其陸棚地形常常顯得不規則,例如,美國加利佛尼亞海岸外的狹窄大陸棚與大陸斜坡(ContinentalSlope)之間,常被一寬廣深凹的海盆(Basin)所分割,其間則錯綜聚集了甚多淺海灘(ShallowBanks)或島嶼群。
又如淺海區之外緣,被岩壁陡峻的海底峽谷(SubmarineCanyon)所割切者亦不少。
這些峽谷有的甚至延伸至海岸附近。
淺海環境(NeriticEnvironments)為一地流與潮汐流甚活動之廣大海域。
在其較淺部分之淺海中,海浪具有甚大的攪動能力,即使粗粒之海底沈積物,亦難免為其所攪動,而在較深部分之淺海中,海浪則阻止了微細漂浮物質的沈積作用。
風與海浪所導致的沿岸流(LongshoreCurrents)往往將粗粒物質,沿海岸搬運至遠方。
此環境內之海水季節性溫度變異及年溫度變異,較為和緩,而來自陸地之淡水注入其中,則使近濱區之海水鹽度,有顯著的變化。
淺海沈積物,通常為屬於下列五種類型中之某一種或為其中某幾種之混合物:一、生物性(Biogenic):大部分來自鈣質生物體之遺骸,為有機體或生物體。
二、自生性(Authigenic):海水中化學物質之沈澱物,如海綠石(Glauconite)、磷灰石(Phosphorite)、硬石膏(Anhydrite)、鹽(Salts)等。
三、殘餘性(Residual):海底之岩石受侵蝕後之產物。
四、遺留性(Relict):早期沈積環境中之遺留下來的沈積物,如現今淺海底之更新世冰期中沈積之河流、三角洲、濱海等陸洋沈積物(ParalicSediments)。
五、碎屑性(Detrital):大陸岩層受風化與侵蝕後之產物,由河流之搬運或由海岸之波浪侵蝕後,堆積於淺海者。
此碎屑性沈積物占所有淺海沈積物之大部分。
碎屑性沈積物大部分,由淘選良好至中度之礫、砂、粉砂及泥組成。
陸源性物質供給率較高地區之沈積物,一般為非鈣質,而且由礫、砂、粉砂、黏土等組成。
至於其鈣質沈積物則可能局部地以貝殼層(ShellBeds)、牡蠣礁(OysterReefs),及其他類似之型態堆積下來,但此鈣質沈積物為次要者。
相反地,陸源性物質供給率,較低地區之淺海沈積物,則以鈣質物為主,由生物遺骸及石灰泥組成,局都為生物性,而局部為起源於遠處之碎屑性沈積物。
(周瑞燉)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59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