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天文學】 天文學為研究天體(太陽系、恆星及星雲等)之視運動、真運動、支配此等運動之法則,天體之形狀、容量、質量、表面形態、性質、構造、物理狀態,天體間相互之引力及輻射關係,天體之過去歷史及未來發展、演化等之學問。
天文學為科學之祖、文化之母;
其發祥地在東方為中國、在西方為巴比倫。
我國天文學相傳始於伏羲造坤表、立渾儀,以量日影長短、測北極之高下;
唐堯時知測定二至及二分點;
商代開始有日食紀錄及測定四象限星座;
周朝有彗星出現紀錄及曆法製訂。
惜漢朝以前之天文學,其紀載均在經史,經秦始皇咸陽大火,後世已無完整資料可查。
天文學因研究之目的、應用工具及內容範圍之差異,遂有各種不同之名稱。
天文學依時間先後可大別為「古天文學」及「近代(新)天文學」兩大時期。
前者約有兩千餘年的歷史,此時期之天象觀測多用肉眼,故稱之為「肉眼天文學」或「目視天文學」。
西元一六○九年,伽利略自製天文望遠鏡,以之用於天象觀測,使觀測方法臻於科學化,天文之研究乃進入「近代(新)天文學」時期。
此時期之天文學研究,始則應用牛頓萬有引力及刻白爾橢圓定律,故有「理論天文學」或「引力天文學」之稱;
繼則應用分光鏡、測光儀、攝影器等工具,研究天體之光度與光譜特性,以及天體之溫度、輻射、內部構造及大氣狀況等物理性質,稱之為「光學天文學」、「物理天文學」或「自然天文學」。
及至一九五○年代,科學家以電磁波探測天體,遂有「射電天文學」或「電波天文學」之稱謂,人造衛星進入太空後,「人造衛星天文學」名稱隨之產生。
近代天文學中有以宇宙之發源、演化及未來趨向為研究對象者,稱曰「空想天文學」或「宇宙論」。
另有以研究天體之幾何上相互關係、位置、距離、大小、表面狀態及真運動與視運動等為目的者,稱為「位置天文學」或「星辰學」。
位置天文學之以討論測定經度、緯度及方位角之理論與方法為主者,稱為「應用天文學」,如進而再討論:一、各種天文座標,二、歲差、章動、極動、光行差、視差、折光差等對星體座標之變化,三、各種時間系統等等,以增加經度、緯度及方位角測定之精度者,稱為「球面天文學」。
(金循洋)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49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