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倫理】 倫理一詞,散見於我國古籍。
如小戴禮記:「樂者,通倫理者也。」
倫理本義,據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云:「倫字從人侖聲,輩也;
理字從玉里聲,治玉也。」
鄭註說:「倫,猶類也:理,猶分也。」
據此,倫的原義,乃指萬物類別而言,自非專指人倫的道德意義,還泛指萬事萬物類屬之別。
理的原義,乃指治玉而言,段玉裁註許氏說文說:「玉雖至堅,而治之得其理,以成器不難,謂之理。」
剖治璞玉,必順其理,故理有分析精微妥適之義。
足見理乃仔細辨析萬物類屬間自然存在的條理或法則。
萬事萬物各有不同的類屬,此一類屬與彼一類必有所別,但彼此不講求相互對待之條理,故萬物彼此之間只有倫別而不談理。
到了我國孟荀,才用倫理來指陳人類相倚相待之生活關係。
譬如孟子滕文公上說:「使契為司徒,教以人倫。」
荀子儒效篇說:「人倫盡也。」
現今倫理一詞乃指人群相對相倚的生活關係法則或道理。
先總統蔣公再政治的道理一文中釋倫理一詞說:「倫就是類,理就是紋理,引申為一切有條貫、有脈絡可循的道理。
是說明人對人的關係,這中間包括分子對群體的關係,分子與分子間相互的關係,亦即人對於家庭、鄰里、社會、國家和世界人類應該怎麼樣;
闡明他各種關係上正當的態度,訴之於人的理性而定出行為的標準。」
倫理乃人類基於理性上的自覺,就人與人底各種關係,而訂立彼此相互間適當的行為標準。
倫理就是人和人相處、修身、齊家和處世的標準,也是做人的道理。
(林有土)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