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中外地志●江蘇】 江蘇省,春秋時為吳國地,清代置省,係合江寧、蘇州二府而得名。
民國仍延舊制,省會初在江寧,後移鎮江,以迄於今。
江蘇省是我國首善之區,人口最密,工商最盛,係下列優越的地理環境所促成:一、位置優越:江蘇省地理位置的優越性凡三:(一)位於長江之尾閻,是長江流域出入的總門戶。
(二)地當我國弧形海岸之中央,成為我國沿海各港海運航線的中樞區。
(三)處於亞洲大陸東岸突出位置上,遂成為國際間遠洋航線的輻輳所在。
二、氣候溫潤:地處中緯,位於北緯三十一度至三十五度之間,氣候變化緩和。
春秋多佳日;
冬季因地勢平坦,北無高山屏蔽,受冷氣團長驅南下影響,淮北氣溫較低以外,淮南一月平均氣溫在攝氏一度以上,江南在攝氏四度左右,冬無嚴寒。
夏季氣溫普高,因受海洋調劑,故天無酷暑。
全年雨量在七百至一千公厘之間。
自南向北遞減;
雨季特長,四至十月較多,尤其是六月,「黃梅季節家家雨」,惱人天氣,要到七月「出梅」始止。
三、地形平坦:江蘇省除了西南部寧鎮山脈,以及極少數散落的丘阜以外,絕大部分是平原,就其成因與地貌,可分為三部分:(一)長江三角洲:長江自皖入境,穿行放大茅山及其餘脈寧鎮山地間,至鎮江以東始擺脫山地的約束,而沖積平原在兩岸開展,以迄於海;
地表河湖錯綜,「水鄉澤國」的典型,尤其江南平原,土地膏腴,人煙稠密。
長江口南北寬達一百公里,州島雜陳其間,中以崇明島為最大,出入上海必經南水道上,有神灘妨礙航行。
(二)江淮平原:位於黃河舊道與如皋之間,為黃河、淮河,與沿岸海流沖積而成的低地,有范公堤及大運河東西平行縱列,分為三帶。
1.范公堤以東,係沿岸流運搬長江、淮河,及黃河等的泥沙堆積而成。
范公堤係宋代為防海潮倒灌的大堤,今海勢東遷,狹處三十六公里,廣處六十二公里,沿海平原均係宋代以後海埔新生地,現在沿海仍有沙洲條陳,顯示海岸仍在向東迅速伸展。
2.大運河以西,地勢低窪,積水成湖,有洪澤、高郵、寶應、邵伯諸湖;
洪澤湖係今日淮河之尾閭,湖水須經大運河,及各湖借道長江輾轉入海,水道淤淺,雨季易患水災。
3.大運河與范公堤之間的裏下河平原,河道縱橫,以地勢低下,水流不暢,低濕多沼澤。
(三)黃淮平原:淮陰以北,黃土平原坦蕩,原是淮河下游,由於黃河曾奪淮入海,河道淤塞,留下禍害,時有水災為患。
長江口兩岸的圩田,和江北鹽墾區放墾的圩地,適於植棉,故成為我國主要產棉區,上海、常熟、南通、海門等地產況最盛。
四、江南富庶:江南水鄉,小村處處,竹籬茅舍,點綴在田間隴上,溝渠網布,小橋流水,田園風光如畫,顯示鄉村景觀的樸實無華。
江南土地富庶,人口稠密,城市林立,工商發達,無錫、吳縣、鎮江、武進等地的紡織、麵粉、化學工業頗盛,尤其上海是全國最大工商都市、經濟之都。
南京山環水繞,形勢獨勝,是我國政治之都。
五、江北略差:江北自然環境不及江南,愈北愈顯,人文發展亦因之而異。
到了淮北,盡是黃淮平原上的習見風光,旱田耕作粗放,集居型聚落,黃土為墻茅蓋屋,顯得單調。
六、蘇北治淮:江南富庶,土地利用精密,幾已達飽和。
今後江蘇省的建設,應偏重蘇北。
蘇北原本富庶,但自淮河淤塞不通之後,時有水災為患。
蘇北水患,患在運河,大運河的病源在淮河,故正本清源,蘇北治水,應治淮為先。
抗戰勝利以後,建有「蘇北總灌溉渠」,水患稍減;
但欲使蘇北水患之全面解除,則在實施「導淮入海計劃」之同時,應濬深大運河及洪澤諸湖,如此則可兼收防洪、排水、灌溉、航運等多元效益,蘇北舊貌,庶幾可以復原矣!
七、交通流暢:江蘇省不僅海運便利,內河水運亦暢,長江為大動脈,內河港汊紛歧。
尤其江南,運渠網布,舟船互通,上海與吳縣為兩大水運中心。
陸運有公路四通八達,鐵路以滬杭甬、京滬為二大幹線,聯絡京、滬、杭三角地帶,江北雖也有溝渠交錯,惟水運欠便,而以陸運為主;
公路沿范公堤或沿大運河堤分布,聯絡南北。
淮北有隴海鐵路,可聯絡西北各省,與津浦鐵路交會於徐州,致使徐州成為蘇北軍事重鎮,商業頗盛。
八、海富漁鹽:長江口兩側淺海,暗沙浮沈,利於魚類迴游產卵,水產豐富,蘇北沿海和嵊泗列島附近,為主要漁場。
沿海鹽業,江南不及江北,江南以上海為中心。
舊淮河兩岸的製鹽,煮曬兼施,所產稱淮鹽,主產於灌雲(淮北鹽)、鹽城、東臺(淮南鹽)等地,江都(揚州)為淮鹽著名集散地。
九、夏稻、冬麥、春蠶、秋棉:江南漁米之鄉,平原上到處是水田密布,為我國著名稻米產區;
江北雖也產稱,但產量不及江南,到了淮北,因雨量較少,旱作雜糧取代了水稻。
長江兩岸是我國農業上夏稻冬麥區,小麥產況,江北盛於江南。
江南氣候溫潤,適於養桑育蠶,是以蠶絲業盛冠全國,太湖流域最富,上海、吳縣、無錫等地均為著名的絲織中心。
(何金鑄)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20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