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5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焦竑(1540-1620)】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28 23:34:3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焦竑(1540-1620)

 

【辭書名稱】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

 

焦竑,字弱侯,號漪園,又號澹園,明南京(應天府)旗手衛人。

 

原籍山東省日照縣,明初遠祖宦遊留居南京,乃家於金陵。

 

生於明世宗嘉靖19年(1540),11歲時發憤向學,其兄伯賢監督授讀。

 

41年時受學於耿定向、羅汝芳,為定向所選十四郡名士之長,讀書崇正書院,後並與李贄等人論學相善。

 

43年中鄉試舉人,後數次會試均落第。

 

萬曆17年(1589),年50,以進士第一官翰林院編修。

 

性耿直,遇時事有不可者,乃形之言論,政府惡之。

 

25年,主順天鄉試,因舉子文意多涉險誕,遭人構陷,謫福寧州同知。

 

後辭官歸里講學,泰昌元年(1620)卒,年81。

 

福王弘光元年(1644)追謚文瑞。

 

竑生平喜好購書、藏書,又因官翰林院修撰時盡閱內府藏書,故其學淵深,尤長於史學及心學,〔明史〕卷288焦氏本傳稱其「自經史至稗官、雜說,無不淹貫」、「善為古文,典正馴雅,卓然名家」。

 

祁承〔澹生堂藏書約.藏書訓略購書訓〕則述其藏書之豐曰:「藏書兩樓,五楹俱滿,餘目所覩,而一一皆經校讎探討。」

 

對書籍之功用亦有深刻之認識與遠大眼光,在所著〔澹園集〕五上修史條陳四事議有關書籍一項中說道:「不但史學有資,而於聖世文明之化未必無補」可為明證。

 

思想頗近禪定,為明泰州學派之後勁,然時人頗以禪學譏之。

 

至清,復因李贄不為清廷所喜,故〔四庫提要〕多將其著作摒入存目中而不加著錄,焦氏學術成就遂湮而不彰。

 

生平著作批校者頗多,亦如其學之龐博,著有〔易荃〕6卷、〔禹貢解〕1卷、〔考工記〕2卷、〔俗書刊誤〕12卷、〔熙朝名臣實錄〕27卷、〔遜國忠節錄〕8卷、〔京學志〕8卷、〔詞林歷官表〕3卷、〔國史經籍志〕6卷、〔焦氏藏書目〕2卷、〔養正圖解〕、〔焦氏筆乘〕6卷續集8卷、〔支談〕3卷、〔焦弱侯問答〕1卷、〔明世說〕、〔玉堂叢語〕8卷、〔老子翼〕3卷考異1卷、〔莊子翼〕8卷、〔莊子闕誤〕1卷附錄1卷、〔陰符經解〕1卷、〔澹園集〕49卷、〔澹園續集〕27卷,共21種。

 

批選編校之書有〔兩蘇經解〕64卷、〔皇明人物考〕6卷、〔國朝獻徵錄〕120卷、〔唐荊川先生纂輯武編〕前後各6卷、〔升菴外集〕100卷、〔東坡志林〕5卷、〔新鍥翰林三狀元會選二十九子品彙釋評〕20卷、〔中原文獻七集〕7卷、〔焦氏類林〕8卷、〔張于湖集〕8卷、〔謝康樂集〕4卷、〔焦竑評蘇長公二妙集〕22卷、〔歷科廷試狀元策〕7卷、〔五言律細〕1卷、〔七言律細〕1卷、〔兩漢萃寶評林〕3卷、〔續文章軌範評林〕7卷、〔新刊焦太史彙選百家評林明文珠璣〕10卷等18種。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5-8 06:50 , Processed in 0.187503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