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比論證】 ArgumentfromAnalogy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類比論證由兩個或多個事項之間的比較開始,如甲事項和乙事項相比,由於甲和乙之間已具有相類似的特質A、B和C,因此就以此為基礎,推論甲和乙必然也具有類似的特質D,雖然甲和乙之間究竟是否有特質D尚待觀察和證實。
類比論證的特點是其結論永遠不是決定性的,需要進一步的觀察和證實,因為縱使甲和乙之間有許多相同的特質A、B和C,但不表示兩者必然同時具有相同的特質D。
類比論證也有其限制,因為兩相比較的事項終究不是同一事項,兩者相類似的性質必然會有窮盡之時,故依兩者已知的相同特質來推斷兩者有未經證實的相同特質終有很高的臆測性。
類比論證常出現在神學的討論中,如將鐘錶和人的眼睛相比,兩者均具有許多相同的特質,如複雜程度、精確程度和有特定的功用,然後以此為依據,推論到「鐘錶既然是創造者的結果,眼睛的存在當然也是創造者創造的成果,所以必然有造物主的存在」。
類比論證也曾出現在政治討論中,如將殖民地與宗主國之間的關係看做是子女與父母的關係,然後以子女對父母有撫養及服從的義務而主張殖民地對其宗主國也有相類似的義務。
(參見「類比」(Analogy))。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