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
【辭書名稱】教育大辭書
魏源(1794~1856)字默深,清湖南邵陽人。
道光二年(1822)順天舉人,宣宗閱其試卷,揮翰褒賞,才名藉甚,官中書,改知州;
二十四年(1844)中進士,以知州發江蘇權東台興化縣事,政聲卓著;
二十八年大水,河督將啟閘,魏源力爭不能得,則躬赴制府擊鼓得免啟,士民感其德;
補高郵州,坐遲誤驛遞免職,後以緝獲梟匪,因功復原官;
咸豐六年卒,享年六十三歲;
同治年間,入祀高郵興化名宦祠。
魏源經術湛深,讀書精博,撰〔書古微〕十二卷,以發明西漢〔尚書〕今古文之微言大義,而闢東漢馬、鄭古文之鑿空無師傅。
又撰〔詩古微〕二十二卷,以發揮齊、魯、韓三家詩之微言大義,豁除〔毛詩〕美、刺、正、變之滯例,而揭周公、孔子制禮作樂之用心於來世。
於〔春秋〕,則謂〔漢書.儒林傳〕言董生與胡母生同業治〔春秋〕,何休注但依胡母生條例,於董生無一言,乃撰〔董子春秋發微〕七卷以闡明之。
其他著作有〔孔子年表〕、〔孟子年表〕、〔庸易通義〕、〔說文儗雅〕、〔兩漢經師今古文家法考〕、〔論語孟子類編〕、〔孟子小記〕、〔小學古經〕、〔大學古本〕、〔孝經集傳〕、〔曾子章句〕、〔明代食兵二政錄〕、〔老子本義〕、〔孫子集注〕、〔元史新編〕,並輯〔皇朝經世文編〕書;
其未成者例目見〔古微堂詩文集〕中。
魏源嘗謂:「禹分天下為九州,外薄四海,咸建五長,而朔南所暨,說者謂北距大漠,不能越乎其外,至我朝而龍沙雁海之國,萬潼億毳之民,獨峰駝無尾羊之部,奔走萬里,臣妾一家。
因借觀史館祕閣官書,參以士大夫私家著述,故老傳聞,排比經緯,馳騁往復,成〔聖武記〕十四卷,都四十餘萬言。
晚遭夷變,謂籌夷事必知夷情,如夷情必知夷形,因據林文忠公則徐所譯西夷之四州志及歷代史志,明以來島志,近日夷圖夷語,成〔海國圖志〕一百卷。」
〔清儒學案〕中謂魏源:「性兀傲,高自標樹,惟論古今成敗、國家利病、學術本末,反復辨論,不少衰。」
又謂魏源「說經本於常州莊氏,學術推遷,殆關運會;
其經世之文,多洞中情事。」
〔清儒學案〕附錄載:「魏源七八歲時即夜手一編,咿唔達旦;
十五歲為諸生,始究心陽明之學;
好讀史,家貧無書,假之族塾。
嘉慶十八年(1813)拔貢成均,次歲入都,遂留從胡墨莊問漢儒家法,復問宋儒之學於姚鏡塘,學〔公羊〕於劉申受。
時館李春湖侍郎家,名公卿爭納交焉。」
道光二年,舉京兆試客江南時,陶文毅公撫蘇,以文章經濟相莫逆,凡海運水利諸大政,咸與籌議;
其後督兩江者,漕河鹽兵諸務整飭更張,皆延與定議而後行。
陳東塾(陳灃)見〔海國圖志〕,以為奇書;
又謂其「調客兵不如練士兵,及裁兵併糧,水師將弁用舵工蒭手出身」,諸條為最善,並指出其可議之處。
魏源至粵,聞其說大悅,因與定交,其虛心受善如此。
由於龔自珍、魏源這兩位今文學大師的研究發展,引用公羊學譏切時政,蔚為一時學風。
到康有為、梁啟超,而造成近代史上的戊戌變法運動,其中實有脈絡可尋。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