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20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吉普賽人】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11-11 22:50:2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吉普賽人

 

Gypsy,la

 

【辭書名稱】舞蹈辭典

 

【類別】:芭蕾

 

舞名。

 

三幕五景的默劇舞劇。

 

馬吉李耶(JosephMazilier,1801-1868)編舞。

 

貝諾尹斯特(F.Benoist)、湯瑪斯(A.Thomas,1811-1896)及馬里亞尼(T.Marliani)等三人各自負責一幕的作曲。

 

聖喬治(H.VernoydeSaint-Georges)及馬吉李耶編劇。

 

菲拉斯特爾(Philastre)與康邦(Cambon)佈景設計,羅米耶(PaulLormier)服裝設計。

 

1839年1月28日首演於巴黎歌劇院(L´OpéradeParis)。

 

故事時代背景設定在英國克倫威爾(Cromwell)時期之後,第一幕:保皇黨員(Royalist)坎貝爾(Campbell)閣下慶賀查理二世即位〔在位期間為1660-1685〕,舉辦了一場狩獵活動,期間指派自負、愚蠢的姪子納西瑟斯(Narcissus)看護獨生女莎拉(Sara)。

 

另一方面,政爭失敗的圓顱黨員(Roundhead)史坦尼歐(Stenio)逃進一個吉普賽營地,要求收容並加入其商隊,他假扮成吉普賽人以避開士兵的追捕。

 

打獵如火如荼的進行,一隻發狂的野豬咬傷了莎拉的手臂,納西瑟斯害怕,見狀獨自逃走,幸好莎拉被奮不顧身的史坦尼歐救下,他拒絕賞金,更不願意舉杯慶賀查理二世登基,悄然離去。

 

綽號「極惡魔鬼」(Trousse-Diable)的吉普賽強盜頭目羞辱了坎貝爾爵士並綁走了他的女兒莎拉遠遁。

 

第二幕:在吉普賽族群中長大的莎拉,現在十八歲,長得亭亭玉立與史坦尼歐相愛,他私下告訴她原本的身份;

 

兩人的卿卿我我讓也對史坦尼歐萬分迷戀的吉普賽皇后梅柏(Mab)嫉恨不已。

 

在一次坎貝爾爵士舉辦的歡慶舞會上,梅柏送了莎拉一幅精工畫,它是「極惡魔鬼」搶自納西瑟斯的贓物,然後誣告她是小偷,莎拉立刻被捕入獄。

 

第三幕:坎貝爾爵士宣告有罪後,莎拉企圖自殺,無意間露出小時候被野豬咬傷的手臂,爵士立刻認出眼前的女郎正是失散多年的女兒。

 

在慶賀父女團圓的舞會中,深愛著她的史坦尼歐也出現;

 

愛恨交集的梅柏告訴爵士他的女兒愛上了自己的政敵,當史坦尼歐欲斥退梅柏時,梅柏突然掏槍將史坦尼歐擊斃,絕望的莎拉也憤怒的抽出吉普賽小刀將梅柏刺死。

 

舞劇與其說它是一場賭局也不為過,編舞者馬吉李耶當時沒有編過大型舞劇,劇作家聖喬治也沒有寫作舞劇劇本的經驗,巴黎歌劇院的前三齣舞劇──《摩伊岡人》(LesMohicans,1837),由格拉(AntonioGuerra,1810-1846)編舞,《母貓變身記》(LaChattemetamorphoséeenfemme,1837),由柯拉里(JeanCoralli,1779-1854)編舞及《大鳥籠》(LaVolière,1837),由泰瑞莎.愛斯勒(ThérèseElssler,1808-1878)編舞──在杜旁歇爾(Duponchel)的製作下,舞蹈與佈景上雖仍保有相當高的水準,但都慘遭滑鐵盧,因此尋找藝術新見解與觀眾真口味,可能是下這場賭注的最大目的!

 

聖喬治專長輕喜劇及喜歌劇的寫作,而馬吉李耶則是位出色的戲劇型舞者,戲劇性的偏好,自然強化了劇本的張力。

 

故事取材自賽萬堤斯(MigueodeCervantes,1547-1616)《警世小說集》(NovelasExemplares,1613)中的《波西米亞人》(LaBohemienne)。

 

在資本主義的催化下,浪漫時期舞劇題材的另一個發展領域是以大眾喜好的冒險及激情故事為創作主流,它們不外乎綁架謀殺、真實身份、悲劇愛情……等。

 

《吉普賽人》故事相當長又複雜,處處有激烈情緒,可嗅出創作時的雄心壯志。

 

完全用默劇動作為工具,並在偶出的舞蹈片斷糾擾的干涉下,舞劇通常會陷入故事說不清楚的紛亂窘境;

 

然而在亮麗的舞台佈置及精緻服裝的助力下,卻是高潮迭起,馬吉李耶也克服了所有的困難。

 

當時的報導讚譽:「動作傳達出鮮活的戲劇樂趣,氣氛順暢持續,無冷場;

 

編舞方面更是突出,劇情交代清楚分明,完全不需文字本事的輔助。」

 

在當時,浪漫舞劇的表現手法分成兩大類,一類承繼自諾威爾(Jean-GeorgesNoverre,1727-1810)的「劇情芭蕾」(Balletd´action),依賴戲劇的手語來發展故事,如他之後編的《巴吉坦》(Paquita,1846)及《海盜》(LeCorsaire,1856);

 

另一類是以詩意幻境的創作為主,如《仙女》(LaSylphide,1832)及《吉賽兒》(Giselle,1841)。

 

《吉普賽人》屬於前一類,裡面含有大量手語及戲劇演出,不過馬吉李耶也是位純舞蹈的傑出編舞者。

 

女主角芬妮.愛斯勒(FannyElssler,1810-1884)的戲劇才華豐富多樣,舞蹈技巧狂野激烈,極適合演這位熱情奔放的吉普賽女郎;

 

想像莎拉跳著魅惑的舞蹈以誘開士兵追捕躲在一旁的情人;

 

「一般的表演只能看到冷漠、高貴的優雅,然而芬妮卻讓人感受到驚險萬狀;

 

舞步清楚、舞姿合時,看不到表演者不安的慌亂;

 

擠出的笑容、警覺的耳朵、顫抖的雙唇……等,處處適當完美,假如一般舞者的演出是「奶油麵包」,芬妮的則是「香檳魚子醬」。

 

她的性格舞(characterdances)更是突出,舞劇中歡樂的「克拉科維恩舞」(Cracovienne,即Krakowiak),一種波蘭馬祖卡舞(Mazurka),胸前裝飾雙排扣的緊身軍裝,搔首弄姿,應和著滴答馬靴靴釘聲的跳舞,風靡全場。

 

與她先前在《跛足魔鬼》(LeDiableBoiteux,1836)裡的〈帽舞〉(Cachuca),相互輝應。

 

舞劇為她與姐姐泰瑞莎贏得極高的聲譽,尤其戲劇表現更是出色。

 

當時的小品舞多為舞者自編,芬妮的舞蹈據說大多出自泰瑞莎的編作,由於泰瑞莎太高,時常女扮男裝飾演芬妮的男舞伴。

 

編舞的馬吉李耶成就了光彩亮麗,藝術性高的《吉普賽人》,是他傑出事業的開始,一位舞評家說:「《吉普賽人》快樂的來到巴黎歌劇院,打破了長久以來歌劇院創作上的噩運。」

 

它似乎故意跟瑪麗.塔伊歐尼的父親菲利浦.塔伊歐尼(FilippoTaglioni,1771-1871)的同名作品《吉普賽人》(LaGitana,1838)作對,它們在聖彼得堡演出時打對台。

 

 

轉自:http://edic.nict.gov.tw/cgi-bin/tudic/gsweb.cgi?o=ddictionary

評分

參與人數 1金幣 +500 收起 理由
天梁 值得鼓勵。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1 04:22 , Processed in 0.1093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