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45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螽斯廣育 原始要終論2354】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8 08:31:58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螽斯廣育 原始要終論2354

 

 

大矣哉,人之有生也﹗其陰陽造化之妙乎﹗夫陰陽生生不息之德,其在於物,則本乎乾坤;其在於人,則根乎精血。

 

是故雖具道體之妙,而實遇修用之機。

 

自其常而觀之,雖愚夫愚婦,固亦可以知也;自其變而言之,雖志士仁人,亦有所不能焉。

 

是故體則陰陽精血也,用則陰陽配合也。

 

精血盈足,配合中時,此其常也,所謂愚夫愚婦之有知者,一自然之理也;精血虧欠,配合不時,此其變也,所謂智士仁人之不能者,一顛沛之勢也。

 

夫以處其常也,予固知其無待形於言矣。

 

然而當其變也,豈可以弗辯哉﹗達道君子,安可不以用變之際而加之意焉者乎?是理也,先哲神之,而愚亦得以及其意矣,請詳陳於左。

 

《易》曰︰天地,萬物化醇;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又曰︰陰陽合德,而剛柔有體,正所謂獨陽不生,獨陰不成是也。

 

蓋為人之夫婦,猶天地然。

 

天地這道,陰陽和而後萬物育;夫婦之道,陰陽和而後男女生。

 

苟或父精母血,一有不及,而謂有胎孕者,未之有也。

 

是故欲求子者,必先審其婦之月經調否。

 

經者,常也,如月月應期而來,按期止無易常也,故曰月經。

 

期有不調者,或先或後,或一月兩至,或間月一來;有絕閉不通,有頻來不止;或先痛而後行者,或先行而後痛者;有黑色者,有紫色者,有淡色者;有白帶、白淫、白濁者,是皆血氣不調者也。

 

諸如此類,必按証以藥而調治之。

 

及夫男子之病,亦在所當知也。

 

其有不足者,有腎虛精滑,有精冷精清;或臨事而不堅,堅即流而不射;有盜汗夢遺,有便濁淋澀,有腰憊不能轉搖,有好色以致陰虛,有勞熱者,有虛寒者,是皆精氣不足者也。

 

諸如此類,亦必按証施藥而補益之。

 

夫男而無以上諸病,然後可以獨責乎婦。

 

若此者,誠男子之責也,奈何歸咎於婦哉?婦無恙亦未如之何也已矣。

 

婦之經脈既調,男之真精亦足,所謂陰陽和,氣血平,則百病不生,而樂有子乎且壽矣,奚艱嗣之有哉﹗既和之以陰陽,且按之以方法,而人事亦不可不盡也。

 

訣曰︰三十時中兩日半,二十八九君須算。

 

落紅滿地是佳期,金水過期空霍亂。

 

霍亂之時枉費工,樹頭樹底覺殘紅。

 

但解開花能結子,何愁丹桂不成叢。

 

此蓋婦人月經方止,金水初生,此時子官正開,乃受精結胎之候,妙合太和之時,宜以人事副之,庶不失造化之妙也。

 

過此佳期,則子宮閉而不受胎矣。

 

然男女之別,各有要妙存焉。

 

月經方過,一日、三日、五日交合者,此乾道成男;二日、四日、六日交合者,坤道成女。

 

又云︰陰血先至,陽精後沖,縱氣來乘,血開裹精,陽內陰外,是則精勝其血。

 

故陽為之主,男形所由以成也;若陽精先入,陰血後參,橫氣來助,精開裹血,陰內陽外,是則血勝其精,故陰為之主,女形所由以成也。

 

欲嗣之廣者,必由斯道而得之。

 

誠由斯而求之,亦由斯而得也。

 

其或不然者,而亦有之,物徼幸於偶然耳。

 

然男女抱患而孕者,亦有之。

 

夷嘗考之,雖孕多墮也,雖產多難也,雖子多病也。

 

何以知其然也?嘗觀赤子在襁褓之中,內無七情之牽擾,外無六氣之相侵,宜無病之可生也。

 

其患曰變蒸,曰驚悸,曰斑爛,曰風癇,曰月瘡,曰發搐,曰痰喘,曰痘疹,曰火疹,曰赤瘤,曰解顱,曰龜胸,曰滯頤,曰內吊,曰鵝口,曰木舌、重舌等証,豈不皆根父母精血之初,與夫妊婦虛弱,不能謹節之所致歟?又或未滿百日,遂與鹹酸之味,未至周期,輒與肥甘之,百病由此而生也。

 

其患曰丁奚,曰哺露,曰五疳,曰吐逆,曰黃膽,曰腹脹,曰浮腫,曰痞癖,曰瘧痢,曰積聚,曰飧瀉,曰洞瀉等証,豈不皆由飲食過傷,調養失宜之所致歟﹗自是觀之,大半胎病而小半傷食也。

 

一本體弱,而稟受不濃。

 

又有妊婦情欲動中,而胎氣隨熾,或好食煎炙,而多味辛酸;或喜怒暴寒而嗜欲無節。

 

殊不知兒在胎內,一脈貫通,母飢亦飢,母飽亦飽,動履食息,而胎氣隨之,故皆足以令子受患也。

 

胎前既如古者婦人之妊子,寢不側,坐不偏,立不蹕。

 

不食邪味,割不正不食,席不正不坐。

 

目不視邪色,耳不聽淫聲,夜則令瞽誦詩道正事。

 

如此則生子形容端正,才過人矣。

 

夫何今人愛子無方,姑息太過,反致傷生,兒多枉死,正與岩牆桎梏,不能盡其正命者何異焉?每見溫良之婦,妊娠起居皆有節度,生子少病,痘疹亦稀,足可以為師法矣。

 

有父母之責者,寧不於是而容心哉﹗由是觀之,賢愚得失較然矣。

 

孟子曰︰不孝有三,無後為大。

 

然孝以事親,人則知之,而孰知孝之大者,乃所以善繼其後矣乎﹗慨其知此而不知求子之道也,良可惜哉﹗奈何委乎自棄者甘於命,過乎慮念者惑於巫。

 

忍心害理,曷此甚也?大抵君子當造命,不當委命。

 

愚為是論,亦理法之準者言之耳,豈曰無徵而不信乎﹗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4-12-27 19:44 , Processed in 0.249999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