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找回密碼
 【立即註冊】
查看: 3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外科引2228】

[複製鏈接]
跳轉到指定樓層
作者
發表於 2012-8-27 23:29:2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古今醫統大全 外科理例 外科引2228

 

 

外科理例 (上)

 

外科引

 

世醫號外科為易治,不過敗毒敷貼而已,一切表裡、輕重、虛實、攻補,弗之審察,其不誤人也幾希。

 

前代雖有外科等書,亦不深著明切。

 

自薛新甫氏《心法》《發揮》,及汪省之氏《理例》等書一出,然後集外科者頗知本源,由內而外,發表攻裡,虛補實瀉,各有條綱,則有辨之而未詳盡也。

 

甫集二氏之要領,附於《醫統》,俾業是者以為考據之便云。

 

外科冠癰疽於雜病之先者,變故生於頃刻,性命懸於毫芒故也。

 

夫癰疽之名,雖有二十餘証,而其要有二,何則?陰陽二証而已。

 

發於陽者,為癰、為火、為實;發於陰者,為疽、為鬱、為虛。

 

故陽發則皮薄、色赤、腫高,多有椒眼數十而痛淺;陰發則皮濃、色淡、腫硬,狀如頑膚,隱木而痛深。

 

又有陽中之陰,似熱而非熱,雖腫而實虛,若亦而不燥,欲痛而無膿,既浮而復消,外盛而內腐;陰中之陽,似冷而非冷,不腫而實,赤微而燥,有膿而痛,外雖不盛,而內實煩悶。

 

陽中之陰,其人多肥,肉緊而內虛;陰中之陽,其人多瘦,肉緩而內實。

 

而又有陽變而為陰者,草醫涼劑之過也,陰變而為陽者,大方熱藥之驟也。

 

然陽變陰者,其証多,猶可返於陽,故多生;陰變而陽者,其証少,不能復為陽矣,故多死。

 

然間有生者,此醫偶合於法,百中得一耳。

 

所謂發者,積於中而發於外也。

 

大抵人之一身皆本於五臟,五臟之氣皆本於胃氣,胃氣為五臟之根本。

 

故胃受谷,脾化之以生氣,脾主肌肉,胃氣傳五臟,而行血脈,以經絡一身而晝夜一周。

 

雖癰疽有虛實寒熱,皆由氣鬱而成。

 

其因有三︰內因,外因,不內外因。

 

內因候於人迎,人迎者,左關是也。

 

(人迎指左關,誤也。

 

內因當候於胃脈之人迎。

 

胃為五臟六腑之源,故主內因也。)

 

外因候於氣口,氣口者,右關是也。

 

(以氣口專指右關,誤也。

 

兩手皆為氣口,經曰︰氣口者,太陰也。

 

太陰肺司皮毛腠理,故以外因候氣口明矣。)

 

人迎、氣口脈和平,則為不內不外因也。

 

其源有五︰一、天行時氣,二、七情內鬱,三、體虛外感,四、身熱搏於風冷,五、食炙爆、飲酒、服丹石等熱毒。

 

以此五者為邪氣,鬱於胃中,胃氣盛而體實,則邪氣相搏而流注於經絡,澀於所滯血脈,會聚壅結而成癰。

 

胃氣弱而體虛,則邪氣盛而宿於經絡,凝滯留積,血脈不朝,內腐而成疽。

 

故曰︰外形如粟,中可容谷;外貌如錢,裡可養拳。

 

惡毒膿管,寸長深滿;膿血膠粘,用藥可痊。

 

臭穢無絲,血敗氣衰;陽絕陰盛,神仙難醫。

 

醫之用,當酌其宜,量人虛實,察病冷熱,推其所因,究其所原,而後治之。

 

治內外相應,不可一概而施治矣。

 

如病發於陽而極熱,則當有順其氣,勻其血,氣順則邪毒宣通而不滯,血勻則血脈流動而自散。

 

蓋氣為陽,血為陰,陰陽調和,病者自安。

 

外則用涼藥而觸之,熱盛則氣得涼而易散,不散則熱已痿而血凝於涼,此陽變而陰之漸,乃壞爛之根也。

 

急以溫涼以治,解其外,攻四圍之血路,出其中間已成之膿毒,然後依法以收其功也。

 

如病發於陰而極冷,則內用平補之藥,以宣其氣,滋其血,助其元陽,健其脾胃,待其飲食進,精神回,然後順氣勻血如常法;外用熱藥以朝會一身之氣血,回死肌,拔毒瓦斯,然後用溫藥以散之。

 

其極冷者,或又為涼藥所誤,不得已用三建而回陽,則病必旁出再作,方為佳,此陰變為陽之候,更生之兆也。

 

若內陽不回,外証不見,是為獨陽絕陰,不可為矣。

 

蓋陽者氣也,陰者血也。

 

陽動則陰隨,氣運則血行;氣不運則血死,血死則肌死,肌死則病死矣。

 

冷証則用熱藥者,不過行氣血也,氣血遇熱則行,涼則止也。

 

雖然,冷熱之藥用之固妙,尤當先乳香、豆粉救其心,護其膜。

 

蓋心為一身之膜;為五臟之囊,病之初發,毒必上攻心胞絡,故先嘔逆而後癰疽,或先癰疽而後嘔者。

 

胞絡根於心者,苟治之不早,則心主受毒,神無守舍,元氣昏瞑矣。

 

病之初發,毒沁膀胱、肌肉,苟治之不早,則毒瓦斯透膜,膜透則元氣泄,臟腑失養,精神枯槁,脈壞絕矣。

 

故病至盛而生者,內見五臟而膜完全者也,亦有至微而死者,肌肉未潰而膜先透者也。

 

此救心護膜所以為第一義歟﹗是方乃遇神仙秘授,神聖工巧,不可具述,寶之,寶之﹗(《青囊書》)

 

《聖惠方》云︰癰疽何以別之?然︰五臟不調則致癰;久患消渴之証,亦多發癰疽之疾;飲食不節,喜怒不常,陰氣不足,陽氣有餘,榮衛不和,則血澀不行,血澀不行,則衛氣不通,而熱相搏,乃發為癰疽,故生大熱,甚則肉腐為膿。

 

然不能陷肌膚於骨髓,骨髓不為焦枯,五常不為傷損,下陷肌膚,骨髓傷損,內連五臟,血氣枯竭。

 

當其病下陷,筋骨良肉無餘。

 

癰疽之生,有內有外,內則生於胸腹臟腑之間,外則生於膚腠肌肉之表。

 

凡此二毒,發無定處而有常名。

 

夫癰之本者,死於血老不作汗,內陳不脫垢,蒸氣不能外達,留積而成熱所為也。

 

夫癰疽疔毒,膿水之成,非天降,非地出,蓋積熱之所成也。

 

夫保全性命者,謁醫於無傷,防萌於未形,理之未成,是謂朝覺夕理。

 

然而發有多端,感動不一,為瘡、為癤、為疔、為癰、為疽,初覺小勢,須懷大怖,時人輕之,誤死者眾。

 

夫癰疽初生,其患至微,人多不以為然,宜速療治。

 

熱發於皮膚之間,是以浮腫、根小,至大不過一二寸,為癰也。

 

大府積熱,騰出於外內之間,其發暴,盛腫,皮光軟,侵展廣大。

 

為癰疽,有虛有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

 

有實熱者易療,虛寒邪熱者難治。

 

腫起堅硬、膿稠為實;腫下軟慢、膿清者為虛。

 

蓋病多有方法而無次序,臨時倉惶,何能辨治?多誤致斃也。

 

夫治癰疽者同夫暴厥之疾,有是傷必為患。

 

然而發癰疽宜乎急治者,有發於喉、舌、頭、面、腦項之間,肩背、胸膈、乳奶之上,生此險處,皆為大毒,朝覺夕理,或可獲痊。

 

或不遇良醫,自復明此,兼使常醫治之,得痊幸矣。

 

人多不知為急,慢其始初,延及勢大,毒成難救,以此傷生者多矣。

 

凡療癰疽,如救火拯溺、追奔逐賊之類,若不速療,必為大禍。

 

然癰疽所發有三等︰腫高而軟者,發於血脈;腫低而堅者,發於骨肉;皮色不變者,發於骨髓。

 

瘡淺者欲在薄處,瘡深者欲在濃處也。

 

癰疽腫大,按乃痛者,膿深;小,按便痛者,膿淺。

 

所按之處不復者,無膿,必清水也;按之即復者,有膿也。

 

發腫都軟者,血瘤也,非癰也;發腫日漸增長,而不大熱,時時牽痛者,氣瘤也。

 

謂氣結為腫,久久不消,亦成癰疽疔毒,此是氣塞所為也。

 

留積既久,潰肉腐膿,因人盛衰,因病變異而施治之,斯能痊也。

 

瘡瘍之証,五善之中見一二善証者可治,七惡之內見一二惡証者難治。

 

若虛中見惡証者不救,實中無惡証者自愈。

 

此証雖云屬火,未有不由陰虛而致者,故經云︰督經虛,從腦出;膀胱經虛,從背出,豈可專泥於火而用苦寒藥乎?夫苦寒之藥雖治陽証,尤當分表裡虛實,次第時宜,豈可始未悉用涼藥?凡瘡堅硬而不澤,(不澤,不光澤而色夭。)

 

堅如牛項之皮,瘡頭如粟,脈洪大,按之澀,此精氣已絕,死不治。

 

癰疽之作,皆五臟六腑蓄毒不流,非獨榮氣壅塞而發。

 

其行也有處,其生也有歸。

 

假令發於喉舌者,心之毒;皮毛者,肺之毒;肌肉者,脾之毒;骨髓者,腎之毒。

 

發於下者陰之毒,發於上者陽之毒。

 

外者六腑之毒,內者五臟之毒。

 

故內曰壞,而外曰潰,上曰從,下曰逆。

 

發於上者得之速,發於下者得之緩。

 

感於六腑者易治,感於五臟者難治也。

 

發背、腦疽、大疔、懸癰、脫疽、腳發之類,皆由膏粱濃味,盡力房勞,七情六淫,或丹石毒藥,精虛氣耗所致,非獨因榮衛凝滯而生也。

 

必灸之以拔其毒,更辨其因,及察邪在臟腑之異、虛實之殊而治之,庶無誤也。

 

凡大癰大疽,藉氣血為主,若塌而不起,或潰而不腐,或不收斂,及膿少或清,皆氣血虛也,宜大補之,以參 之類,切忌苦寒攻伐之劑。

 

亦有膿反多者,乃氣血虛不能禁止也。

 

若潰後發熱作渴,脈大,而膿愈多,此真氣虛,邪氣盛也,俱不治。

 

氣血充實之人,患腫高皆赤色,易腐潰而膿且稠,又易收斂。

 

怯弱之人,多不起發,不腐潰,及難收斂。

 

若不審察,妄投攻劑,虛虛之禍不免矣。

 

大抵瘡之始發,先發為腫,氣血鬱積,蒸肉為膿,故多痛。

 

膿潰之後,腫退肌寬,痛必漸減,若反痛甚,乃虛然也,宜補之。

 

有穢氣所觸者,和解之。

 

風寒所逼者,溫散之。

 

齊氏云︰(名德之,元太醫令。)

 

瘡疽之証,有臟腑、氣血、上下、真邪、虛實不同也,不可不辨。

 

腫起堅硬、膿稠者,實也。

 

腫下輕慢、膿稀者,虛也。

 

瀉利腸鳴,飲食不入,嘔吐無時,手足俱冷,小便自利或難,大便滑,聲音不出,精神不爽,悉臟腑虛也。

 

大便硬,小便澀,飲食如故,腹滿膨脹,胸膈痞悶,肢節疼痛,口苦咽乾,煩躁多渴,身熱脈大,精神昏塞,悉臟腑實也。

 

諸瘡疽,膿水清稀,瘡口不合,聚腫不赤,肌寒肉冷,自汗色脫者,氣血虛也。

 

腫起色赤,寒熱疼痛,皮膚壯熱,膿水稠粘,頭目昏重,氣血實也。

 

頭痛鼻塞,目赤心驚,咽喉不利,口舌生瘡,煩渴飲冷,睡語切牙者,上實也。

 

精滑不禁,大便自利,腰腳沉重,睡臥不寧者,下虛也。

 

肩項不便,四肢沉重,目視不正,睛不,食不知味,聲嘶色敗,四肢浮腫者,真氣虛也。

 

腫 尤甚,痛不可近,多日不潰,寒熱往來,便後秘塞,便前如淋,心神煩悶,恍惚不寧者,邪氣實也。

 

又曰︰諸痛為實,諸癢為虛。

 

又曰︰其脈洪大而數者,實也,微細而軟者,虛也。

 

虛則補之,和其氣血,托裡是也。

 

實則瀉之,疏利而導其氣是也。

 

經云︰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潰瘍雖有表証,發熱宜以托裡藥為主,佐以發表劑。

 

腫瘍者,癰疽未見膿而腫者也。

 

丹溪云︰腫瘍內外皆壅,宜托裡散為主,如用大黃,宜戒猛浪之非。

 

潰瘍者,癰疽之膿已潰出者也。

 

丹溪云︰潰瘍內外皆虛,宜以補接為主,欲用香燥,宜戒虛虛之失。

 

腫高、 痛、脈浮者,邪在表也,宜托治之。

 

(內托復煎散是也。)

 

腫硬、痛深、脈沉者,邪在內也,宜下之。

 

(黃連內疏湯、仙方活命飲、苦參丸之類是也。)

 

外無 腫,內則便利調和者,邪在經絡也,宜和榮衛。

 

(托裡養榮湯,白芷、升麻輩)。

 

痛煩躁,或咽乾作渴者,宜降火。

 

(黃連解毒湯。)

 

痛發熱,或拘急,或頭痛者,邪在表也,宜散之。

 

(荊防敗毒散、人參敗毒散之類,汗之瘡已是也。)

 

大痛或不痛者,邪氣實也,宜隔蒜灸之,更用解毒劑。

 

(仙方活命飲。)

 

煩躁、飲冷、 痛、脈數者,邪在上也,宜清之。

 

(清涼飲、金銀花散是也。)

 

惡瘡久而不潰者,氣實兼寒邪也,宜宣而補之。

 

(十宣散是也。)

 

痛發熱、汗多大渴、便秘譫語者,結陽証也,宜下之。

 

(黃連內疏湯、破棺丹是也。)

 

不作膿,或熟而不潰者,虛也,宜補之。

 

(補中益氣湯、十全大補湯、八珍湯是也。)

 

痛或不作膿者,邪氣凝結也,宜解之。

 

(仙方活命飲。)

 

腫痛飲冷、發熱睡語者,火也,宜清之。

 

(清心湯、防風通聖散加黃連)。

 

不作膿或不潰,及不斂者,陽氣虛也,宜補之。

 

(托裡消毒散。)

 

瘡後當調養,若瘰癧流注之証,尤當補益,否則更扶不起,難以措治矣。

 

膿熟不潰者,陽氣虛也,宜補之。

 

(聖愈湯是也。)

 

瘀肉不腐者,宜大補陽氣。

 

(參、歸、朮是也。)

 

更以桑柴火灸之,膿清不斂者,氣血俱虛,宜大補。

 

(八珍湯是也。)

 

潰後食少不睡,或發熱者,虛也,宜補之。

 

(內補黃 湯。)

 

倦怠懶言,食少不睡者,虛也,宜補之。

 

(黃 人參湯。)

 

寒氣襲於瘡口,不斂或陷下不斂者,溫補之。

 

(十全大補湯。)

 

脈大無力或微澀,而肌肉遲生者,氣血俱虛也,峻補之。

 

(十全大補湯。)

 

出血或膿多,煩躁不眠者,乃亡陽也,急補之。

 

膿多或清者,氣血俱虛也,宜峻補之。

 

右關脈弱而肌肉遲生者,宜健脾胃。

 

(六君子湯是也。)

 

膿清,補之不應,及不痛,或木悶及硬堅者,俱不治。

評分

參與人數 1龍幣 +5 學習 +5 收起 理由
文昌 感謝發帖!

查看全部評分

【自由發言誠可貴、言辭水準需更高、若有污衊髒言顯、術龍五術堪輿學苑、不歡迎的喲!】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QQ|【google翻譯】|【手機版】|【Archiver】|【五術堪輿學苑】 ( 皖ICP備11003170號 )

GMT+8, 2025-1-15 04:47 , Processed in 0.234378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1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