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經十四章學習心得】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
聽之不聞,名曰希.
摶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其上不曒,在下不昧.
繩繩不可名,復歸於無物.
是謂無狀之狀,無物之象,是謂忽恍. 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
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謂道已.
聽了老師直譯該篇文章,突然間想起前幾天看的《達摩祖師傳》電影中,空智與達摩大師的一段對話:
空智:心佛以及眾生都是空,現象直性是空,無聖無凡,無施無受,無善無惡,一切皆空,對不對?
達摩大師聽罷便用拳頭往空智腦門敲打一下。
空智:你爲什麽打人?
達摩:你既然說一切皆空,那何來痛苦?看那看不到的東西,聽那聽不到的聲音,知那不知道的事物,才是真理。
在電影片段中,達摩大師的回答是在說明事物背後的規律或者本質才是真理,而不是被表面現象所迷惑停留在表徵的理解層面。
該電影片段反應出來的含義與本章最後的總結“以知古始,是謂道已”本質的道理一樣,都是在說明要明白真理,要懂得事物的源頭。
縱觀我們目前風水界一堆自稱自成門派到處吹噓自己多麼厲害的大師,又有幾個能懂真風水術其中的奧妙,以及學術界又有幾個能懂《道德經》本義?
與本章“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此三者不能獲得質問,所以矇騙混為一談的論點很相似,為何?因為這些騙子都是只會扯東論西,含糊其辭敷衍了事,或者說是祖傳秘笈不能告訴大家,令大家慾進一步了解卻因為一句不能說的秘密,而被擋在了被質問的門外,而騙子卻仍可以用此理由作為保護傘繼續招搖撞騙。
“迎不見其首,隨不見其後.”接上卻不清楚源頭,跟隨卻不知道在說什麽,極帶諷刺意味的話語,泱泱大國,一堆假風水學術騙子和一堆亂解道德經的偽學術文人墨客。
這是誰之過呢?是誰在製造混亂不清、含糊其辭的源頭?答案自然是不懂裝懂者。
所以老師常常說:無知本無罪,但風險起至也,愚昧無罪刑,但自認聰者,其罪難隱。
一個不懂者因為虛心求教,進而成為懂者,自然不會成為散播偽學的源頭,一個自認為懂者,實際上是不懂裝懂,自然會成為散播偽學的源頭,所以在老師眼裡沒有聰明與愚昧者,只有好學者與不好學者兩者之分。
而正是基於目前魚龍混雜的局面,老師從正本清源的角度出發,要求我們有志於求學者從源頭學起,從基礎學起,不然依然會出現“執古之道,以語今之有.”古代的學說,現在仍然有人在說,但問題是現在又有幾個能還原其本義?產生一大堆的同詞非同義,雞同鴨講的笑話。
還是套用老師的一句話作為結束吧。
不知其源,何知其理。
不知其理,何知其義。
不知其義,何知其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