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22 10:30 編輯
【醫學百科●腧穴】
拼音
shùxué
英文參考
acupoint
概述
腧穴腧,通輸、俞。
有輸注的含義;
穴,指空隙。
腧穴在《內經》中有“節”、“會”、“氣穴”、“氣府”、“骨空”、“溪”等名稱。
《甲乙經》中稱為“孔穴”、《圣惠方》中稱為“穴位”。
①泛指人體臟腑經絡氣血輸注出入的部位,是針灸治療的刺激點,又是某些病痛的反應點。
文獻中還有氣穴、孔穴、骨空、穴位、穴道等不同名稱。
腧穴通過經絡與臟腑密切相關,能反應各臟腑的生理或病理變化,通過針灸、按摩等刺激,能夠調動人體內在的抗病能力,調節機體的虛實狀態,以防治疾病。
有的還可用作輔助診斷。
腧穴分經穴、經外穴,以及無具體名稱和固定位置,而以壓痛或其他反應定取的阿是穴等三大類。
②指五輸穴中的腧穴。
《靈樞·九針十二原》:“所注為腧。”
③指五臟的背腧穴,《靈樞·背腧》:“愿聞五臟之腧。”
腧穴是針灸施術的部位,在臨床上要正確運用針灸治療疾病,必須掌握好腧穴的定位、歸經、主治等基本知識。
概念
腧穴,是臟腑經脈氣血精華集中輸注、滲灌的部位,是體表與臟腑器官及有關部位相聯系的特殊區域。
腧穴主要分布在經脈上,從屬于經脈,通過經脈向內連屬臟腑,人體生命運動最精華之氣--"真氣"在腧穴這一部位游行出入,既向外出,又向內入。
因此腧穴就具備了抵御疾病(出)、反應病痛(出)、傳入疾病(入)、感受刺激、傳入信息(入)等功能。
當病邪侵襲人體時,人體的正氣可以通過經脈、腧穴向外奮起以護衛機表;
當人體內部發生病變時,內在的病理狀態又可通過經脈腧穴反映于體表,因此腧穴部位的變化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當人體正氣虧虛、肌湊空疏時,邪氣也會通過體表腧穴由表入里;
而在腧穴部位施以針刺、溫灸、推拿等刺激時,腧穴又能將各種刺激傳入體內,從而激發人體的正氣以抗御疾病,協調平衡陰陽,達到治療目的。
這是腧穴之所以能夠治療疾病的基礎。
腧穴的名稱
在《內經》中,腧穴被稱作“節”、“會”、“氣穴”、“氣府”、“空(孔)”、“骨空”、“原”、“絡”、“俞”、“溪”、“谷”等,《針灸甲乙經》中稱為“孔穴”,《太平圣惠方》則稱作“穴道”,俗稱“穴位”。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靈樞·小針解》說:“節之交三百六十五會者,絡脈之滲灌諸節者也。”
意思是說,腧穴所在部位是人體精華之氣(神氣)集中輸注、聚集、留止、游行、出入之處,是絡脈氣血滲灌的部位。
絡脈是經脈的分支,而經脈則聯屬臟腑,臟腑、經脈、腧穴之間密切相關,不能將腧穴部位僅僅看作皮、肉、筋、骨局部的形質。
這里既有縱行循行的概念,又有橫行出入的概念,而且還有"面"和"網"的概念。
從《內經》對腧穴的命名來看,也反映了對腧穴功能的概括。
腧,本作“輸”(形聲,從車,俞聲。
本義轉運,運送),輸注之意,喻脈氣如水注輸轉、灌注;
穴,則有“洞”、“孔”、“隙”之意,喻脈氣集注于洞穴。
綜合分析各腧穴名稱的字義,其間至少包涵了五個方面的含義:①“本源”之義,如原,表明腧穴是人體臟腑精華之氣的本源;
②“聚集”之義,如穴、會、府、節等,表明腧穴所在是經氣停留和聚集之處;
③“轉輸”之義,如俞、溪等,反映腧穴有轉輸的作用;
④“孔隙”,如空、孔、竅等,反映了腧穴經脈與外界的相通性聯系;
⑤“滲灌”,如絡等,說明腧穴是絡脈氣血滲灌的部位,反映了腧穴與內臟的聯系。
腧穴與陰陽五行
經脈分陰陽,其所統腧穴,亦各隨其經而分陰陽二類。
腧穴又以其淺層屬陽,深層屬陰。
《難經·七十難》有“春夏各致一陰,秋冬各致一陽”的刺法。
在治法上,《靈樞·根結》說:“用針之要,在于知調陰與陽。”
調和陰陽就是通過腧穴的陰陽分經和深淺,結合運用陰陽補瀉手法來實現的。
腧穴中,五輸穴的陰、陽五行屬性最為明確。
《難經》論述了陰經和陽經的井、滎、輸、經、合不同的五行屬性,陰經井穴自“木”始,陽經井穴自“金”始,依次排列,并依此確立五行的生克關系、區分“母穴”、“子穴”,遂創用子母補瀉法。
經絡-經穴-臟腑相關
經絡-經穴-臟腑相關理論,《內經》中已有充分表述。
經脈隸屬于臟腑,而腧穴則從屬于經絡。
如《靈樞·海論》說:“夫十二經脈者,內屬于府藏,外絡于支節。”
《素問·調經論》說:“五藏之道,皆出于經隧。”
而腧穴則是“脈氣所發”。
《靈樞·九針十二原》還指出:“五藏有疾也,應出十二原,而十二原各有所出,明知其原,睹其應,而知五藏之害矣。”
“五藏有疾,當取之十二原”。
臨床觀察表明,臟腑疾患能使某些相應經穴出現異常反應。
刺激這些異常反應點或相關腧穴,對相應臟腑的功能活動具有相對特異的調整作用,如《千金方》所說,使用針灸等方法刺激腧穴可以"引氣遠入",治療有關經絡與臟腑的病證。
又如《針灸問對》說:“經絡不可不知,孔穴不可不識。
不知經絡,無以知氣血往來;
不知孔穴,無以知邪之所在。
知而用,用而的,病乃可安。”
腧穴的命名
腧穴各有一定的部位和名稱。
古人對腧穴的命名取義十分廣泛,多以取象比類的方法,結合腧穴的位置特點及其功能特點來命名。
各個穴名都有一定的含義,例如"絕骨"在小腿的脛骨處,"曲骨"在恥骨聯合上緣處,就包含了古代解剖位置的名稱;
"聽會"能改善聽力,"迎香"能改善嗅覺,就包含了穴位的主治功效;
有的以山川溪谷命名,人體較大的肌肉相會處比作"谷",較小的肌肉相會處叫作"溪";
而許多在骨骼、骨縫、骨孔處的穴位則稱作"髎"。
自然類1.以日月星辰命名如日月、上星、璇璣、華蓋、太乙、太白、天樞;
2.以地理名稱命名以山陵丘墟比喻腧穴的形象--如承山、大陵、梁丘、商丘、丘墟等。
以溪谷溝瀆比喻腧穴的形象--如后溪、陽溪、合谷、陷谷、水溝、支溝、四瀆、中瀆等。
以海澤池泉渠淵比喻腧穴的氣血流注--如少海、小海、尺澤、曲澤、陽池、曲泉、涌泉、經渠、太淵、清冷淵等。
以街道沖處市廊比喻腧穴的通路或處所--如氣街、水道、關沖、五處、風市等。
物象類1.以動物名稱比喻腧穴部位如魚際、鳩尾、伏兔、鶴頂、犢鼻等。
2.以植物名稱比喻腧穴部位如攢竹、禾髎等。
3.以建筑物形容腧穴部位如天井、玉堂、巨闕、內關、曲垣、庫房、府舍、天窗、地倉、梁門、紫宮、內庭、氣戶等。
4.以生活用具形容腧穴部位如大杼、地機、頰車、陽輔、缺盆、天鼎、懸鐘等。
人體類1.以人體解剖部位命名如腕骨、完骨、大椎、曲骨、京骨、巨骨;
心俞、肝俞、脾俞、肺俞、腎俞等。
2.以人體生理功能命名如承泣、聽會、勞宮、廉泉、關元、氣海、血海、神堂、魄戶、魂門等。
3.以治療作用命名如光明、水分、通天、迎香、交信、歸來、筋縮等。
4.以人體部位和經脈分屬陰陽命名如陽陵泉、陰陵泉、陰都、陽綱、三陰交、三陽絡等。
國際通用穴名目前國際上統一用經絡名稱的英文縮寫與穴位的序號來命名,如手太陰肺經的穴位用英文"Lung"的縮寫"LU"作為代表,"中府"是肺經的第一個穴位,故稱為"LU1"。
腧穴的分類
腧穴可分為十四經穴、奇穴、阿是穴三類。
十四經穴十四經穴為位于十二經脈和任督二脈的腧穴,簡稱“經穴”。
經穴因其分布在十四經脈的循行線,上所以與經脈關系密切,它不僅可以反映本經經脈及其所屬臟腑的病證,也可以反映本經脈所聯系的其它經脈、臟腑之病證,同時又是針灸施治的部位。
因此,腧穴不僅有治療本經臟腑病證的作用,也可以治療與本經相關經絡臟腑之病證。
奇穴奇穴是指未能歸屬于十四經脈的腧穴,它既有下定的穴名,又有明確的位置,又稱“經外奇穴”。
這些腧穴對某些病證具有特殊的治療作用。
奇穴因其所居人體部位的不同,其分布也不盡相同。
有些位于經脈線外,如中泉、中魁;有些在經脈線內,如印堂、肘尖;有些有穴位組合之奇穴,如四神聰、四縫、四花等穴。
阿是穴阿是穴又稱壓痛點、天應穴、不定穴等。
這一類腧穴既無具體名稱,又無固定置,而是以壓痛點或其它反應點作為針灸部位。
阿是裕多位于病變的附近,也可在與其距離較遠的部位。
腧穴的定位方法
在針灸治療過程中,治療效果的好壞與選穴是否準確有直接關系。
因此,準確的選取腧穴,也就是腧穴的定位,一直為歷代醫家所重視。
骨度分寸法骨度分寸法,是以骨節為主要標志測量周身各部的大小、長短,并依其比例折算尺寸作為定穴標準的方法。
常用的骨度分寸見下表。
人體自然標志有兩種:固定標志法:即是以人體表面固定不移,又有明顯特征的部位作為取穴標志的方法。
如人的五官、爪甲、乳頭、肚臍等作為取穴的標志。
活動標志法:是依據人體某局部活動后出現的隆起、凹陷、孔隙、皺紋等作為取穴標志的方法。
如曲池屈肘取之。
手指比量法以患者手指為標準來定取穴位的方法。
由于生長相關律的緣故,人類機體的各個局部間是相互關聯的。
由于選取的手指不同,節段亦不同,可分作以下幾種。
中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的中指中節屈曲時內側兩端紋頭之間作為一寸,可用于四肢部取穴的直寸和背部取穴的橫寸。
拇指同身寸法:是以患者拇指指關節的橫度作為一寸,亦適用于四肢部的直寸取穴。
橫指同身寸法:以名“一夫法”,是令患者將食指、中指、無名指和小指并攏,以中指中節橫紋處為準,四指橫量作為:3寸。
簡便取穴法此法是臨床上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
如垂手中指端取風市,兩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在食指端到達處取列缺穴等。
特定穴特定穴是指十四經上具有特殊治療作用的經穴。
由于這類腧穴的分布和作用不同,因此各有特定的名稱和含義。
1.五輸穴手足三陰三陽經在肘膝關節以下各有五個重要經穴井、滎、輸、經、合五穴,統稱“五輸穴”。
五輸穴按井、滎、輸、經、合的順序,從四肢末端向肘膝方向依次排列,是有具體含義的。
古代醫家把經氣在經脈中運行的情況,比作自然界的水流,以說明經氣的出入和經過部位的深淺及其不同作用。
如經氣所出,象水的源頭,稱為“井”;經氣所溜,象剛出的泉水微流,稱為“滎”;經氣所注,象水流由淺入深,稱為“輸”;經氣所行,象水在通暢的河中流過,稱為“經”;最后經氣充盛,由此深入,進而匯合于臟腑,恰象百川匯合入海,稱為“合”。
正如<靈樞·九針十二原>所說“經脈十二,絡脈十五,凡二十七氣以上,下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腧,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二十七氣所行,皆在五腧也”。
2.俞、募穴俞穴是臟腑經氣輸注于背腰部的腧穴;募穴是臟腑經氣匯聚于胸腹部的腧穴。
它們均分布于軀干部,與臟腑有密切關系。
3.原、絡穴原穴是臟腑原氣之所過和留止的部位。
十二經脈在腕、踝關節附近各有一個原穴,古名“十二原”。
在六陽經上,原穴單獨存在,排列在輸穴之后,六陰經則以輸代原。
絡脈在由經脈別出的部位各有一個腧穴,稱為絡穴絡脈由正經別,出網絡于周身。
因此絡穴具有聯絡表里兩經的作用。
十二經的絡穴皆位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加之任脈絡穴鳩尾位于腹,督脈絡穴長強位于尾骶部,脾之大絡大包位于胸脅,部共十五穴,故又稱“十五絡穴”。
3.1郄穴“郄”有空隙之間,郄穴是各經經氣深集的部位。
十二經脈及陰陽蹺、陰陽維脈各有一個郄穴,共古六個郄穴。
多分布于四肢肘、膝關節以下。
3.2下合穴下合穴又稱六腑下合穴,是六腑經脈合于下肢三陽經的六個腧穴。
下合穴主治六腑疾患卓有奇效,主要分布于下肢膝關節附近。
3.3八會穴八會穴,是指臟、腑、氣、血、筋、脈、骨、髓等精氣所匯集的八個腧穴,分布于軀干部和四肢部。
3.4八脈交會穴奇經八脈與十二正經脈氣相通的八個腧穴稱為八脈交會穴,又叫交經八會,這八個穴位主要分布于肘膝關節以下。
3.5交會穴兩條或兩條以上的經脈在循行過程中相互交叉會合,在會合部位的腧穴稱交會穴,多分布于軀干部。
取穴要領臨床取穴常以骨度法為主,再結合其他取穴方法。
同時還必須注意患者的體位、姿勢,并且要上下左右互相參照。
取穴的原則要領大致可以歸納為:1.按照分寸,做到心中有數2.觀察體表標志定穴3.采取適當的姿勢取穴某些穴位應采取坐姿取穴,而某些穴位則以臥式取穴為宜;
有些穴位應伸直肢體取之,而有些穴位則應屈曲肢體取之。
臨證時還須依具體情況而定。
此外,還可結合一些簡便的活動標志取穴。
4.取五穴而用一穴,取三經而用一經古人有"取五穴用一穴而必端,取三經用一經而必正"之說。
意思是說,正確的取穴方法,是取某一個穴位時,必須要了解它上下左右的穴位;
定某一經時,必須要參照其周圍幾條經脈的循行。
這樣全面參考才能正確地定位取穴。
全身的經穴,督脈和任脈位于正中線,它們的穴位較易確定,因此任督脈的穴位常可作為兩旁經穴定位的參考依據。
而頭部和肩部的腧穴比較復雜,取穴時須仔細分別。
取肢體外側面的穴位時,主要觀察筋骨的凹陷等骨性標志;
而取肢體內側面的穴位時,除注意體表標志外,還應注意動脈的搏動等。
腧穴的作用輸注氣血腧穴從屬于經脈,通過經脈向內連屬臟腑,是臟腑經絡氣血滲灌、轉輸、出入的特殊部位。
《靈樞·九針十二原》說:"所言節者,神氣之所游行出入也,非皮肉筋骨也。
"說明腧穴是氣血通行出入的部位,臟腑、經脈之氣在腧穴這一部位游行、出入,因此腧穴就具備了抵御疾病(出)、反應病痛(出)、傳入疾病(入)、感受刺激、傳入信息(入)等功能。
反應病癥護衛機表;
當人體內部發生病變時,內在的病理狀態又可通過經脈腧穴反映于體表,因此腧穴部位的變化可以作為診斷疾病的依據。
與經脈反應病癥不同,腧穴所反應的病癥主要限于腧穴范圍的壓痛、痠楚、結節、腫脹、瘀血、丘疹、虛陷等現象。
腧穴反應病癥的作用近年有不少新發現,如呼吸系統病癥多在中府、肺俞、孔最處出現反應;
肝膽系統的病癥多在肝俞、膽俞、膽囊穴出現壓痛等。
防治疾病腧穴不僅是氣血輸注的部位,也是邪氣所客的處所。
當人體正氣虧虛、肌腠空疏時,邪氣就會通過體表腧穴由表入里。
腧穴輸注氣血向內傳入的特性,又是腧穴之所以能夠治療疾病的基礎。
在腧穴部位施以針刺、溫灸等時,各種刺激能過腧穴、經脈傳入體內,從而激發人體的正氣,協調平衡陰陽,達到預防和抗御疾病的目的。
腧穴防治疾病的作用已被大量的臨床和實驗所證實。
腧穴主治規律腧穴所在,主治所能腧穴都能治療所在部位及鄰近器官的病癥,這是腧穴的近部主治作用。
例如,鼻區的迎香、口禾以及鄰近的上星、通天等均能治療鼻病;
分布在耳區的穴位多能治療耳病,分布在肩部的穴位多能治療肩部病癥,分布在軀干部的穴位,由于鄰近臟腑,就能治療相應部位內臟的病癥。
大體來說:胸部屬上焦,位于胸部的穴位多能主治心、肺的病癥;
上腹部屬中焦,位于上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肝、膽、脾、胃的病癥;
下腹部屬下焦,位于下腹部的穴位多能主治腎、膀胱、腸的病癥。
當然,在同一區域的腧穴除有相同作用外,每一個穴位又有其單獨的作用,有其不同的特點,臨床應用時,應該既掌握其共性,又掌握其個性,才能做到正確選穴。
分部主治規律表。
主治所及腧穴能主治所屬經脈循行部位及其深部組織、器官的病癥,這是腧穴的遠部主治作用。
在十二經脈四肢肘膝以下的腧穴中,腧穴的遠治作用尤為顯著。
例如,列缺不僅能治療上肢病癥,還能治療頭頂部、胸、肺、咽喉以及外感病癥等;
陽陵泉不僅能治療下肢病變,還能治療脅肋、膽、肝、神志病以及痙攣、抽搐等筋的病癥。
十二經脈中,手三陰經都聯系胸部,分別主治胸部心、肺的病癥;
手三陽經都聯系頭身部,分別主治頭面、頭側及頭項部的病癥;
足三陽經聯系頭身部,分別主治頭身的前、側、后部的病癥;
足三陰經都聯系腹部,分別主治腹部內臟的病癥。
分經主治規律表。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特定穴不僅具有一般腧穴的主治特性,還有獨特的主治作用。
如背俞穴、原穴主治五臟病癥,募穴、下合穴主治六腑病癥;
郄穴主治急性、痛性病癥,八會穴主治慢性、虛弱性病癥等。
同一腧穴,雙向主治腧穴治病具有良性的雙向調節作用。
機體在不同狀態下,同一腧穴會表現出兩種相反的治療作用。
如足三里穴、天樞穴,在腹瀉時起止瀉作用,當便秘時又起通便作用;
內關可使心動過緩者心率加快,而使心動過速者心率減慢;
合谷穴在解表時可以發汗,在固表時又能止汗等。
主治相同,療效有別某些腧穴在主治病癥上具有相同性,但其臨床療效并不等同。
例如,二間、三間、合谷、陽溪均可治療牙痛,但以合谷療效最好;
艾灸隱白、太白、三陰交、少商、至陰均有轉胎作用,但以至陰穴療效最好。
主治要領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經脈所過,主治所及;
本經腧穴主治本經病,表里經腧穴配合治療表里兩經病;
鄰近經穴,治療作用多相近;
四肢部穴,以分經主治為主;
頭面軀干穴,以分部主治為主。
腧穴的主治作用近治作用這是所有腧穴主治作用中具有的共同特點。
凡是腧穴均能治療該穴所在部位及鄰近組織、器官的疾病。
遠治作用這是十四經腧穴主治作用的基本規律。
在十四經腧穴中,尤其是十二經脈在四肢肘膝關節以下的腧穴,不僅能治療局部病證,而且能治療本經循行所涉及的遠隔部位的組織、器官、臟腑的病證,甚至具有治療全身疾患的作用。
特殊作用大量的臨床實踐已經證明,針刺某些腧穴,對機體的不同狀態,可起著雙相的良性調整作用。
例如泄瀉時,針刺天樞能止瀉;便秘時,針刺天樞又能通便。
此外,腧穴的治療作用還具有相對的特異性,如大椎退熱,至陰矯正胎位等,均是其特殊的治療作用。
現將頭面、軀干部腧穴分部主治內容歸納列表如下:
腧穴的特異性腧穴形態結構的特異性腧穴的特異性,是指腧穴在形態結構、生物物理、病理反應、刺激效應等方面與其周圍的非腧穴或與其他腧穴比較,具有的特異性而言。
幾千年的臨床經驗早已從針灸的適應病證和治療效果等方面肯定了腧穴的特異性,現代大量的科學實驗研究也充分表明腧穴具有相對的特異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腧穴是否具有形態學特異性,各地做了大量工作,主要從解剖和組織學方面入手。
通過將腧穴和其周圍的非腧穴區進行比較,充分表明腧穴與神經關系甚為密切。
上海第一醫科大學對324個經穴進行了尸體解剖分析觀察,發現與神經有關者竟達323穴(占99.6%)。
其中與淺層皮神經有關者304穴(占93.8%),與深部神經有關者170穴(占52.8%),發現同一腧穴與淺層皮神經和深部神經均有關者140穴(占45.9%)。
其他一些單位或個人也做了不少類似工作,都表明腧穴與周圍神經有著密切的關系。
而且腧穴具有表皮較薄,神經末梢豐富,粗纖維多,髓纖維多和Ⅱ類纖維多等特點。
另外,腧穴處的感受器有相對密集的趨勢。
KelIner根據1200張切片的觀察發現,穴區神經末梢比其周圍組織豐富,穴區由感覺神經末梢支配的皮膚表面積為2.8mm2,非穴區為12.8mm2,并發現腧穴是效應器與感受器明顯集中的部位(麥氏小體等)。
有人用截肢標本取曲池、合谷等15個腧穴計數肥大細胞的數量,結果發現腧穴區肥大細胞數量明顯高于非穴區。
另外,腧穴與血管也有較密切的關系。
如上海中醫藥大學的解剖資料表明,在309個經穴中針刺點旁0.5cm內有動、靜脈干者262穴(占84.36%),直接刺中動脈干者24穴(占7.26%)。
近年,還有人對腧穴與淋巴管的關系進行了研究,用電泳法顯示腧穴,并對此觀察了腧穴處脈管的X線顯微結構,認為某些腧穴如缺盆、云門、極泉、沖門、氣沖均與各相應的淋巴部位相一致。
由此可見腧穴的形態學結構與神經關系最為密切,動、靜脈次之,淋巴管也有提及。
關于腧穴組織學方面的研究,大多采用形態和功能相結合的方法進行。
有人用電生理分離神經細束法對合谷、內關、足三里等肌肉豐厚處的腧穴進行觀察,發現其針感感受器以肌梭為主,但肌梭并非唯一的針感感受器,如針刺7例三陰交穴,僅1例有肌梭,但都有針感,且1例針感傳至大趾,而此例就沒有肌梭。
有人見到水溝穴處有豐富的游離神經末梢、毛囊感受器及典型的克氏終球等。
因此,認為針感和針刺效應的主要感受器是肌梭和游離神經末梢。
此外,有人以針感點為對象,研究腧穴的組織結構。
用藍點法研究足三里等35個腧穴,見藍點全部分布在深部組織。
以藍點為中心,在1.5mm直徑視野內,見到神經束的有4次,見到血管的有26次,因而認為血管與針感的產生也有一定關系。
接著有人用藍點改良法和注射消毒墨汁及留針等三種針感標記法,觀察了合谷等23個腧穴,在針感點周圍1.5mm范圍內,23穴中全部見到小神經束及游離神經末梢和小血管及其壁上的神經、肌肉的15穴次,見到肌梭的7穴次,其他還有環層小體和神經干等。
因此,認為針感是由針感點周圍的數種神經結構綜合反映的結果形成的。
腧穴生物物理的特異性腧穴具有特異的電學特性已被大量的實驗所證實。
國內外多數觀察結果表明,腧穴與周圍非腧穴比較具有電阻偏低、電位和電容偏高的特性。
所謂腧穴的低電阻特性,是指電流通過腧穴部位時,該部具有較其周圍皮膚為高的導電量而言。
腧穴的導電量,低者十幾個μA,高者可達100μA以上,由于測定的部位和條件不同,測定值波動很大,呈現向頭部遞增的明顯趨勢,關節部位偏低。
據報道,腧穴電阻為100~794KΩ,而非腧穴點為1~2MΩ,兩者相差56%,統計學上具有非常顯著的差異。
腧穴電阻大小受許多因素影響,諸如情緒緊張,疼痛或出汗等交感神經處于興奮狀態時,腧穴電阻可明顯降低;
而睡眠、麻醉或疲勞狀態時則明顯升高;
腧穴經藥物封閉或有關神經受損時電阻偏高;
當交感神經受到刺激時腧穴電阻偏低;
電刺激迷走神經時,有關部位的低電阻點明顯增多。
此外,與皮膚的潮濕度、清潔度、電極面積大小及與皮膚接觸的緊密度等有關。
另有報道,人體死亡后原腧穴部位仍然具有低電阻性。
還有研究指出,經穴的皮膚電阻,在各種生理病理狀態下可以發生變化,尤其是在病理狀態下。
當機體罹病時,有關經絡腧穴電阻發生變化,這種變化有時表現為兩側同名經穴的電阻失衡。
當神經、臟腑或器官發生顯著機能變化時,如進食前后、排尿前后、睡眠前后、運動前后等,經穴電阻也會隨之發生變化;
另外還表現在外界環境的影響,如時序、氣溫、季節,甚至一日之內的不同時間以及針灸或改變腧穴有關神經功能(封閉或切除神經)后,經穴的皮膚電阻都可以發生變化。
當左右經穴電阻失衡時,通過針刺、艾灸可以糾正這種失衡,達到治療效果。
一般認為內臟與體表的某些部位,由于支配它的神經中樞處于脊髓的同一節段或相鄰節段,內臟功能活動及其變化通過神經反射弧而引起相應體表部位神經興奮性變化,使此處血管、汗腺、皮脂腺和細胞組織代謝活動也發生改變,從而導致皮膚電阻的變化。
但也有報道,經穴的低電阻特性在患者截肢后的離體肢體上和動物失血致死后,甚至在分離的皮膚上仍可測出。
皮膚電位可能比皮膚電阻更有意義,因為皮膚電位變化是活組織代謝過程的表現,比較穩定。
特異皮電位點與臟腑功能間規律性聯系和腧穴與腧穴旁點間的差異均較明顯。
70%的腧穴呈高電位,以頭面部最高,軀干次之,四肢較低,上臂最低。
基于機體生理功能狀態不同,腧穴電位波動于30μv~30mV之間。
針灸刺激對皮表腧穴電位也有影響。
有人曾將測得的腧穴與非腧穴皮膚導電量或電阻換算成電位,與直接從各點測得的皮膚電位比較,發現兩者基本一致。
因此腧穴皮膚電位與皮膚電阻很可能屬于同一生理過程。
種種資料表明,經穴皮膚電現象與神經系統功能密切相關。
最近用發光探測技術對人體體表冷光進行周密測定,發現人體體表不斷地發射超微弱的可見光,其光譜峰值為3800~4200A°。
發光強度與年齡、體質有關,而且不同部位發光強度不同,井穴部位發光強度大于其他腧穴或非腧穴部位;
用紅外線成象技術和探穴測溫裝置對經穴皮膚溫度進行研究,不少研究發現經穴部位的皮膚溫度高于非經穴部位,且經穴部位的溫度變化與周圍皮膚變化不同,與腧穴的深淺有關。
應用超聲波診斷裝置對腎俞、志室的橫斷反射波進行攝影觀察,發現腧穴的中央部呈現體液反射波,并可看到似有徽小心臟樣的搏動,針刺后,此搏動可增強,具有“波動現象”;
還有人用經穴探測儀、音頻錄音機等儀器觀察到:與疾病或病變器官相應的耳穴在較低電壓下即可產生“電振蕩現象”。
提高電壓,大多數腧穴產生“電振蕩現象”,而非腧穴部位卻不產生這一現象。
總之,這些研究對進一步闡明經穴的實質及其作用方式都有重要意義。
腧穴病理反應的特異性腧穴的病理反應是指臟腑器官發生病變時,通過經絡的反應作用在體表某些腧穴出現的各種異常變化。
這種病理反應常表現為:①腧穴感覺閾值的改變,即感覺過敏(包括痠楚、疼痛以及由于按壓檢查而出現的壓痛等)和知熱感度的異常變化(機體某一臟腑有病時,其相應經脈之井穴或原穴對熱的敏感度可能升高或降低,出現左右失衡)。
②腧穴組織形態的改變,即用按壓、循捏等方法常可在呈現陽性病理反應的腧穴皮下觸摸到形似麥粒或黃豆大小的結節狀反應物或(0.15~0.3)cmⅹ(2~3)cm大小的條索狀反應物。
有時還可以觸摸到穴位皮下組織松弛、凹陷、隆起或堅硬。
③生物物理指標的改變,表現為穴位皮膚電的變化和皮膚溫度的變化,即表現為局部的電阻、電位或溫度的升高、降低或左右失衡。
腧穴這種病理反應具有一定特異性,即每個臟腑器官都有其特定的病理反應腧穴,特別是俞、募、原、郄和井穴在反映相應臟腑病變方面相當靈敏。
如胃部病變多在胃俞、中脘、梁丘和足三里出現壓痛或病理反應物,呼吸道病變多反應在肺俞、中府、孔最,肝膽病變多反應在肝俞、膽俞和膽囊穴,心臟病變多反應在心俞、神堂,而婦科病變多在次髎和三陰交出現壓痛或病理反應物等。
在病變臟腑所屬經脈的井或(原)穴上,有的還伴有知熱感度、皮膚電、腧穴發光、熱輻射等變化。
每個臟腑器官的病理反應并不限于一個腧穴。
由于病變的性質不同、病情的輕重不同,出現病理反應的腧穴數量和腧穴病理反應的表現形式可有不同。
一般來說,病情輕者,呈陽性反應的腧穴數量較少,反應物較少而且較軟;
病情重者呈陽性反應的腧穴數量較多,反應物較多而且較硬。
對熱的敏感度降低者多為虛證,反之則多為實證。
病情好轉或惡化,腧穴病理反應物也隨之發生相應改變,病愈則反應消失,以輕癥、急癥消失迅速,重癥、慢性病癥消失緩慢。
而在結構或功能上聯系密切的臟腑又常可在一些共同的腧穴出現病理變化,如胃病、肝病和腸道病均可在足三里處出現病理反應。
不同疾病和不同腧穴在反應形式上也有不同,如同是胃病,足三里反應多以條索狀物出現,而胃俞穴反應則多以局部組織松弛形式出現,或呈凹陷,或感覺異常;
如果是胃癌患者,則胃俞穴常出現結節樣反應物。
因而腧穴的病理反應特性,具相對的意義。
腧穴刺激效應的特異性用針灸等刺激腧穴部位對機體的影響主要有三種:一是腧穴與非腧穴之間的效應不同。
當刺激腧穴與非腧穴時有非常明顯的差別,腧穴作用大,非腧穴大多無作用或作用很小。
如針刺合谷、足三里后,白細胞吞噬指數明顯提高,針刺非腧穴則這種作用不明顯。
針刺足三里對胃運動和分泌功能的影響較非腧穴區大。
二是不同腧穴常常引起不同效應,或對不同部位產生影響。
如針刺胃經的足三里、上巨虛和天樞,使腸鳴音增加的效應比足少陽膽經的足臨泣、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手少陽三焦經的中渚等穴強。
針刺腎經的照海、復溜及膀胱經的腎俞對實驗動物具有明顯的利尿作用,而針刺胃經的解溪、足三里及膀胱經的胃俞則不明顯。
即使是同一條經脈的腧穴其作用也有差異,如上述足陽明胃經的腧穴,對腸鳴音的影響較其他經脈強,而在胃經腧穴中又以足三里的作用最強。
三是有些腧穴之間存在著協同作用。
如針刺心經的神門穴,對實驗性高血壓有明顯的降壓效應,針刺肝經的大敦穴有加強神門降壓效應的作用。
關于腧穴刺激效應所具有的相對特異性的機理,從現有資料來看存在著經絡和神經體液兩種不同的觀點。
經絡說主要以循經感傳為依據,循經感傳一般都具有循經性、效應性、趨病性、可阻性、可控性等基本特性,這不僅為經絡系統的獨立存在提供了一定佐證,且有助于從經絡系統解釋經穴相對特異性作用的形成機理。
如針刺足三里和內關之所以能對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系統功能分別表現出相對特異性作用,很可能是借助于經絡通道實現的。
因為足三里的針感基本上沿著胃經循行線路雙向慢速傳導,而且待其逾越梁丘或下巨虛時,即可使78%的受試者出現腸鳴音顯著變化,一直傳抵胃部,又可在X線下見到胃蠕動瞬即增強,而壓迫梁丘穴這些效應就被取消。
針刺內關雖可以使慢性冠脈供血不足和因膽囊炎引起的病灶性心肌炎患者的心電圖T波均呈現明顯增值,但只要在該經循行路線上內關穴的近心端施加機械壓迫,就會使已引出的效應顯著減弱,甚至完全消失。
按照神經論觀點,包括穴位相對特異性作用在內的一切針灸效應,幾乎都是通過神經反射途徑取得的,而這種特異性之所以存在,其關鍵在于絕大多數經穴與其相應內臟支配的神經同屬于一個脊髓節段,或在其相應內臟所屬神經節段的范圍內。
如針刺膀胱俞、次髎、腎俞在膀胱舒縮效應上會表現出相對特異性作用,即前二者引起膀胱收縮,而后者引起膀胱舒張,按支配神經的節段進行分析,膀胱俞的鄰近神經是進入骶髓(S2)的,與盆神經的節段(S2~4)相同,而腎俞的鄰近神經則進入腰髓(L1),與腹下神經的節段(T12~L3)相同。
這三個腧穴在膀胱舒縮效應上所出現的差異,很可能是因為它們所屬的神經節段不同而造成的。
對于那些遠距離又不是來自同一節段的腧穴在鎮痛或治病作用所呈現的相對特異性主要是兩種感覺信號在中樞神經系統高級部位內整合的結果。
如傷害性刺激所引起的丘腦束旁核及中央外側核神經元的“痛”放電,不僅可以被針刺腧穴或較弱電流刺激支配痛區的神經所抑制,而且也可被那些遠離痛區或其他的神經活動所抑制,一般以直接刺激支配痛區的感覺神經效果最好。
此外,大腦皮質在形成遠節段、超節段相對特異性作用中又具重要意義。
在整體情況下,大腦皮質可以對針刺效應的形成發揮積極的影響,就某一經而言其針刺效應所涉及范圍的廣窄與其在大腦皮質投射區的大小密切相關。
據有關研究揭示,針刺水溝、承漿、合谷、太沖四個經穴之所以具有多方面的效應,就因為這四個經穴在大腦皮質的代表區遠比其他經穴范圍大。
必須指出的是許多經穴的相對特異性作用,幾乎都具有較長的后效應,提示在此過程中有體液因素的作用。
如艾灸至陰穴對矯正胎位有相對特異的作用。
業已證明這種艾灸方法能升高母體血漿中游離皮質醇的含量,提示它可以興奮垂體-腎上腺皮質系統,從而間接地增強子宮活動,為轉胎創造有利條件。
從目前來說,腧穴具有相對的特異性作用正是經絡、神經、體液等方面綜合作用的結果。
如從針刺井穴引發腎經或膀胱經循經感傳抵腹后所引起的尿液增多這一效應來說,既需借助腧穴針感感受器產生針感,又沿著兩經循行路線進行傳導,還在引起這一效應的同時伴有尿中cAMP即時性增加,可見三方因素都參與這一效應的形成活動。
總之,腧穴的特異性是相對的,有條件的。
腧穴在形態結構上不是一個點或面,而是一個空間結構,并不存在一個截然的界限。
所謂穴位生物物理特性,還有待深入研究,如穴位與低電阻點雖有68%左右的相符率,但對兩者不能等量齊觀,穴位病理反應多屬傾向性提示,還不足以構成決定性的診斷依據。
目前關于腧穴的特異性研究,當處于起步階段,主要是對其現象或效應進行觀察及分析。
怎樣總結其規律,探討其機理,則有待于今后大量細致的工作,不斷發現,不斷創新,使對腧穴本質特征的認識更具科學性、系統性。
引用:http://big5.wiki8.com/shuxue_8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