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台秘要 卷十二 療癖方五首256】
病源夫五臟調和,則營衛氣理。
營衛氣理,則津液通流。
雖復多飲水漿。
亦不能為病。
若攝養乖方,則三焦痞隔。
三焦痞隔,則腸胃不能宣行。
因飲水漿。
便令停滯不散。
更遇寒氣積聚而成癖。
癖者。
謂僻側在於兩脅之間。
有時而痛是也。
其湯熨針石。
別有正方。
補養宣導。
今附於後。
養生云︰臥覺勿飲水更眠。
令人作水 。
又云︰飲水勿急咽。
久成水。
又云︰舉兩膝夾兩頰邊。
兩手據地蹲坐。
故久行之愈伏梁。
伏梁者。
宿食不消成癖。
腹中如杯如盤。
宿癰者。
宿水宿氣癖數生癰。
久則腸化為筋。
骨變為實。
(出第二十卷中) 廣濟療腹中癖氣方。
牛膝(八分) 桔梗(六分) 芍藥(六分) 枳實(八分炙) 白朮(六分) 鱉甲(八分炙)茯苓(八分) 人參(六分) 濃朴(六分炙) 大黃(六分) 桂心(六分) 檳榔(六分) 上十二味搗篩蜜和丸。
空肚溫酒服。
如梧子二十丸,日二服。
漸加至三十丸。
老小微利。
忌生冷油膩小豆粘食莧菜醋生蔥豬肉。
(出第二卷中) 千金翼江寧衍法師破癖方。
白朮(三兩) 枳實(三兩炙) 柴胡(三兩) 上三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
分溫三服。
服三十劑永瘥。
忌桃李雀肉。
(出第十九卷中) 必效療癖方。
取車下李仁。
微湯退去皮及並仁。
與乾面相半。
搗之為餅。
如猶乾和淡水如常溲面。
大小一如病患手掌。
為二餅。
微炙使黃。
勿令至熟。
空肚食一枚。
當快利。
如不利。
更食一枚。
或飲熱粥汁即利,以快利為度。
至午後利不止。
即以醋飯止之。
利後當虛。
病未盡者。
量力一二日。
更進一服,以病盡為限。
小兒亦以意量之。
不得食酪及牛馬肉。
無不效。
但病重者李仁與面相半。
輕者以意減。
病減之後。
服者亦任量力頻試瘥神效。
又方大黃(十兩) 上一味搗篩。
醋三升和煎調,納白蜜兩匙。
煎堪丸如梧子。
一服三十丸,以利為度。
小者減之。
又方牛黃(三大豆許) 麝香(一當門子大) 朱砂(準麝香) 生犀角(小棗許別搗末)以上四味並研令極細湯成後納之。
大黃(一兩) 吊藤(一兩) 升麻(一兩) 甘草(半兩炙) 鱉甲(半兩炙) 丁香(五十枚) 上十味切,以水三升。
先煮大黃等六味。
取強半升,絞去滓,納牛黃等四味。
和絞,分為三服。
每服如人行十裡久。
忌如藥法。
若利出如桃膠肉醬等物。
是病出之候。
特忌牛馬肉。
其藥及水。
並是大兩大升。
此藥分兩。
是十五以上人服。
若十歲以下。
斟量病減之。
忌莧菜海藻菘菜生血物等。
(並出第三卷中)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