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泡(浸泡、漬)】 用水浸泡藥物。如枳殼、芍藥浸泡後使之柔軟,便于切片。當歸,桔梗等浸濕後放容器中經過一定時間即變軟容易切片,叫“伏”。桃仁、杏仁等放沸湯內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燀”(音“闡”)。用水將藥漸漸滲透,使它變軟,又不走失藥性,叫做“漬”。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
用水浸泡藥物。
如枳殼、芍藥浸泡後使之柔軟,便于切片。
當歸,桔梗等浸濕後放容器中經過一定時間即變軟容易切片,叫“伏”。
桃仁、杏仁等放沸湯內浸泡,易于去皮尖,叫做“燀”(音“闡”)。
用水將藥漸漸滲透,使它變軟,又不走失藥性,叫做“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