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五行】 [打印本頁]

作者: 豐碩    時間: 2012-6-26 23:57
標題: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五行】
本帖最後由 天梁 於 2012-9-11 19:47 編輯

中醫名詞術語大辭典●五行


我國古代哲學理論,屬于古人對物質的屬性及其相互關係的認識範疇。


醫學中的五行學說則是古代的樸素唯物,自發辨證的思想方法與醫學實驗的相結合。


“五”指木、火、土、金、水五類事物,“行”是運動。


這個學說是以五行的屬性,聯繫人體的臟腑器官,並通過五臟為中心,運用“相生”,“相剋”,“相乘”,“相悔”的理論來說明一些生理現象和病理變化,用以總結臨床經驗。


基本內容:


以五行的屬性分別臟腑器官的特徵。


如肝、筋、目屬木;


心、脈、舌屬火;


脾、肉、口屬土;


肺、皮毛、鼻屬金;


腎、骨、耳屬水等。


以生剋的關係說明臟腑器官相互資生和制約的生理現象,如肝能制約脾(木克土),但脾能資生肺(土生金),而肺又能制約肝(金剋木)等等,以此來說明臟腑間有著彼此維繫,彼此協調生理活動的關係。


以乘侮關係闡述病理變化及治療方法。


如肝病犯脾,是木乘土,治療應採取抑木扶土法;


治療肺氣虛弱,採用健脾補肺,叫培土生金法。


由此可見,五行學說貫串于醫學的各個方面,並包含著古人的一些寶貴臨床經驗,也是中國醫學的基礎理論。


它強調事物間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約的觀點。


對古代醫學的發展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這個學說以五行通套一切事物,如果完全按照生剋乘侮解釋事物的變化發展,就會失之籠統。


故後世在醫學實驗過程中也逐漸有所擺脫。


今天,在實踐中要取其有益的臨床經驗,拋棄其不合理之一面。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