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須知卷六魚類鰻鱺魚】
鰻鱺魚味甘,性微溫,有小毒。
同白果食,患軟風,多食動風。
妊婦食之,令胎有疾。
有重三四斤者、昂頭三寸游者、四目者、無腮者、背有白點者、腹有黑斑者並有毒,食之殺人。
尖頭劍脊黑色者,有毒,食之無味。
其骨燒煙熏蚊,令化為水。
熏氈及屋舍竹木,斷蛀蟲。
置書笥衣箱,不生蠹。
海鰻鱺,性味相同,暖而不補。
一種肉粗無油者,有毒勿食。
乾者名風鰻。
魚味甘,性大溫,即黃。
多食令人霍亂,發瘡疾,動風氣,損人壽。
時行病後食之,複發。
勿與犬肉犬血同食。
妊婦食之,令子聲啞。
黑而大者有毒,食之殺人。
蓄水缸內,夜以燈照,通身浮水面,項下有白點,此乃蛇變者,急宜棄之。
以蒜瓣投缸中,則群跳擲不已,亦物性相製也。
煮忌桑柴火。
食中毒食蟹即解。
魚味甘性平,即泥鰍魚。
同白犬血肉食、和燈心煮甚妙。
忌桑柴煮。
魚味甘性平,有小毒,即黃魚。
俗呼著甲魚。
多食生痰助熱,發風動氣發瘡疥。
同蕎麥麵食,令人失音。
作食,令人難克化。
服荊芥藥者,忌之。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