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障礙引頭痛 自律神經失調元凶】
「一覺到天亮,一暝大一吋」,但是,如果有失眠入睡困難、半夜醒來不易再睡等情況,恐罹患睡眠障礙,根據台灣睡眠醫學會一項「國人睡眠大調查」結果發現,台灣15至59歲的人口中,平均每5人就有1人深受失眠之苦。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睡眠障礙會會引發偏頭痛。
要揪出睡眠障礙造成頭痛的元凶,醫師建議必需兼顧生理與心理健康,尤其是要調整自自律神經失調的困擾。
睡眠障礙要從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去解決。其中生理因素主要來自自律神經失調。
睡眠障礙元凶 自律神經失調惹禍
為什麼睡眠障礙會引起頭痛?精神科醫師楊聰財表示,其實睡眠障礙只是冰山一角,冰山下的狀況要特別關注,睡眠障礙要從生理因素與心理因素去解決。其中生理因素主要來自自律神經失調,一旦自律神經不穩定,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不協調,交感神經會過盛,引起血壓升高、肌肉緊繃、呼吸心跳加快,在交互影響下,便容易引起頭痛。
至於心理因素引起睡眠障礙,則常見出現慢性焦慮、憂鬱,或慢性壓力感如怒氣。焦慮、憂鬱與怒氣此三種統稱為「情緒障礙」,容易造成頭痛不適。臨床發現,10個有睡眠障礙問題的民眾,約有7、8個與情緒障礙有關。
自律神經失調 女多於男
楊聰財醫師表示,門診曾經收治許多因為出現頭暈、頭重、頭痛的患者求診,主訴特別的是頭痛位置有移動情況,有時頭頂痛,有時單側痛,有時兩邊同時痛,甚至疼痛會往下發展,合併肌肉緊繃、眼睛乾澀、呼吸不順、腹痛等不適症狀,但是進行腦波、心電圖、X光等檢查,卻發現都正常,一時找不到病因,經過進一步診斷才發現是慢性自律神經失調。
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方法之一,每周要維持333規律運動。
自律神經失調該怎麼改善?建議要兼顧生理與心理,照顧身心四個大支柱:即「能睡、能笑、能動、能吃」:
【調整自律神經失調方法】:
1.「能睡」:是指每天最好晚上11點睡覺,早上6點起床,維持正常睡眠。
2.「能笑」:指常保笑容能使腦內啡分泌,有益健康避免頭痛。
3.「能動」:指每周維持333規律運動,每週運動至少3天、每次30分鐘、心跳達到130下。
4.「能吃」:指睡覺前適度食用包括鮮奶、香蕉與深海魚油等食物,有助於自律神經安定。
此外,平時要養成「說唱做寫」紓壓好方法4要訣,例如每天做深呼吸吐氣、睡前寫快樂日記等。
【醫師小叮嚀】:
楊聰財醫師表示,自律神經失調調整好,睡眠障礙即可降低,但是如果出現睡眠障礙,例如一周中有3天以上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或是有入睡困擾,且情況連續兩周以上,影響日常生活,就可能是與情緒障礙影響到睡眠有關,建議可至精神科就醫檢查。
若是明明睡眠超過9小時以上,卻怎麼睡都覺得睡不夠,上班仍容易打瞌睡、精神不濟,則可能與生理有關,例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打鼾等呼吸道問題,建議到睡眠中心進行睡眠檢查。
文章連結 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76/2011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