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為什么還不放棄Google Glass】
主席埃里克·施密特在接受《華爾街日報》采訪的時候表示,也許GoogleGlass會在一段時間內停止供應,但在不久的將來它會凱旋回歸。
“眼鏡業務是Google非常重要且基礎的平臺”,公司停止銷售備受爭議的初代產品,是Google的一次自我調整,旨在推出更受消費者歡迎的智能眼鏡。
施密特為何做出這番表態?
首先,GoogleGlass是谷歌的一面旗幟。
它豎著,就意味著谷歌還是那個以科技和未來為標簽的公司。
這個標簽很重要。
但凡有這個標簽的公司都是明星公司,都是華爾街的寶貝,捧在手里怕摔了,含在嘴里怕化了。
而華爾街的追捧對于一個血統純正的硅谷公司的重要性不亞于多了一個乾爹。
有了干爹,它才有底氣有勇氣走出自己的路。
雅虎就是最好的例子。
華爾街支持它扛住了微軟。
否則,以微軟當年的統治力,拿下雅虎就是分分鐘的事兒。
走出自己的路不是終點,而是中點。
過了中點還要繼續走下去。
這個時候華爾街依然重要,甚至比一開始的時候還重要。
在硅谷,在高科技公司,股票和期權成了精英員工收入當中最主要的部分。
股票和期權沒有吸引力,就留不住精英員工,留不住精英員工,公司就沒有將來。有人可能會問直接發錢不行嗎?
反正最終都是要變現的。直接發錢問題多多。舉個栗子,庫克2013年年薪(薪金和獎金部分)為430萬美元,另還獲得了蘋果授予的價值6960萬美元的公司股權,兩項收入合計達7390萬美元。
如果蘋果公司直接拿出這筆錢來也是比較困難的。不是說蘋果公司沒有這么多錢,因為美國稅費的問題,蘋果的收入絕大部分停留在國外,為了補充美國本土的現金流,它甚至發行了公司債。
此外,直接授予股票還有更多的激勵作用。
做得好了,公司就好了,公司好了,華爾街就認可了,然后,股價就反映出來了。自己的收入跟股票掛鉤,股票又跟公司掛鉤,當然要甩開膀子拼命幹。
只是,華爾街的追捧是一件很不靠譜的事情。這些家伙貪婪成性,為了利潤不折手段,且沒有底線。
他們不會關注公司的長期發展,如果分拆能夠推高市值,能讓他們賺到錢,那麼就分拆,如果合并有利,那麼就合并。
最讓人受不了的是喜新厭舊,過去,他們喜歡微軟,然后是雅虎,進而是思科,後來是谷歌。
谷歌還是現在時,不過它已經不是獨一無二的了,它有了競爭對手,Facebook。
這個時候,只要谷歌表現出一絲頹勢,那麼華爾街就會毫不猶豫地再演一次棄如敝屣的戲碼。華爾街信仰一葉知秋。
樹葉一旦黃了,他們就會溜之大吉。
谷歌絕對不允許自己被丟棄。
因為一旦發生了丟棄,問題就會一個接著一個。
最為關鍵的是,對人才的吸引力會大幅度降低。
科技企業吸引不來人才,或者是人才的流入小于人才的流失,那麼這個科技公司就沒前途了。
其次,谷歌正在被時代拋離。
大數據來了,用戶還是那些用戶,卻也不是那些用戶,他們變得清晰了,通過大數據,用戶的愛好、性格、收入、年齡、消費習慣等等都一絲不掛的擺在廣告商面前,廣告商們只要圈定自己的目標客戶,然后再繳納廣告費就可以了。
他們的廣告會送到這些最有可能接受的用戶眼里。這種模式對谷歌的營收模式是一手命中十環的猴子摘桃。
谷歌就是靠廣告過日子的,幾乎所有的有效動作都圍繞廣告展開。
忽然之間,時代變了,廣告主們有了新的選擇,新的選擇一樣有效。晴天霹靂。
過去,因為谷歌的特殊性,有效的廣告只有谷歌一家(相對而言),壟斷利潤賺得不愿意賺了,現在,搜索市場上,谷歌依然是壟斷地位,但是廣告商們卻不再是那些廣告商了,他們中的一部分跑到Facebook那邊去了。
北京時間2015年2月25日,Facebook宣布其活躍廣告主的數量已經達到200萬,較2014年7月的150萬增加了33%。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eMarketer的數據,谷歌目前是全球數字廣告市場的領先者,份額達到31.1%。
不過谷歌的份額2014年小幅下降,低于2013年的33.6%。另一方面,Facebook的份額則從2013年的5.8%上升至2014年的7.8%。
過去,谷歌的對手是雅虎,是微軟,想象中的對手是亞馬遜。
今天,它發現自己的對手不是不堪一擊的雅虎,也不是有錢有堅持的微軟,更不是胡亂伸手的亞馬遜,而是時代。
時代掀開了新的一頁,移動時代來了,大數據時代來了。
谷歌從未來公司變成了現在公司。
再次,谷歌的營收比較單一,差不多都是廣告,雖然投資了不少項目,也研究了不少項目,這些項目不錯,外行人都能一眼看出很有未來,可問題恰恰就出在這個很有未來上面,它們領先時代太多了。
支撐它們的周邊與基礎都還沒有準備好。
一項研究如果領先時代太多,結果只能是淹沒在故紙堆里。
這種淹沒可能是一時的,也可能是一世。
孟德爾的研究35年之后才大放異彩,愛因斯坦沒有拿到1912年的諾貝爾獎。
這兩個是重見天日的例子。
還有不少永遠的消失在歷史的長河里。
研究還能翻身農奴把歌唱,產品基本上都死掉了。
本來,谷歌抓住了一個現在,就是安卓。
但是,谷歌并沒有處理好這個現在。
一方面,蘋果太強勢,把智能手機的錢都賺走了,留給安卓的沒有多少,谷歌也不好雁過拔毛,引起眾怒,微軟的備胎已經當了多少年,頭發都快等白了。另一方面,它的手腕不夠高,一直擺不平三星,還有一個望洋興嘆的中國大陸市場。
時至今日,谷歌為自己的不夠圓滑付出了代價。
我不知道布林和佩奇是不是體會了一回“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首已是百年身”。
反正,離開就是一句話的事兒,喊一聲爺我不爽,你這兒問題多多。
可再回來就難了。
說一句題外話:不知道某些人有沒有因為谷歌的沖冠一怒笑暈在廁所。
扣掉三星,扣掉中國,谷歌的安卓地盤就不大了。
這個時候,GoogleGlass肩負的東西就多了。
最後,GoogleGlass并非沒有翻身的希望。
新一代GoogleGlass放棄獨立地位,與安卓系統配合,走AppleWatch之于iOS的路子,價錢又有吸引力和說服力,也不好說會不會失敗。
當然,這條路能不能走得通還要借鑒一下AppleWatch賣多少。
如果GoogleGlass成功,相當于為原生安卓加了一道保險,善莫大焉。
綜上,Googleglass并不只是一個失敗然后回爐再造的項目,它有更多的本身之外的意義。
資料來源:http://www.leiphone.com/news/201503/8EZOTfPLnwULiAI8.html" target="_blank">雷鋒網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