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足少陽膽經穴歌】 [打印本頁]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3
標題: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膽經穴歌
足少陽膽經之圖
少陽足經瞳子 。
四十三穴行迢迢。
聽會客主頷厭集。
懸顱懸厘曲鬢翹。
率谷天沖浮白次。
竅陰完骨本神企。
陽白臨泣開目窗。
正營承靈及腦空。
風池肩井淵腋長。
輒筋日月京門當。
帶脈五樞維道續。
居 環跳下中瀆。
陽關陽陵復陽交。
外丘光明陽輔高。
懸鐘丘墟足臨泣。
地五俠 竅陰畢。
此經,頭部自瞳子 至風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
始瞳子 ,至完骨是一折;
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陽白,會睛明是一折;
又自睛明上行,循臨泣、風池是一折。
緣其穴曲折外,多難為科牽。
故此作一至二十,次第以該之。
一瞳子 ,二聽會,三客主人,四頷厭,五懸顱,六懸厘,七曲鬢,入率谷,九天沖,十浮白,十一竅陰,十二完骨,十三本神,十四陽白,十五臨泣,十六目窗,十七正營,十八承靈,十九腦空,二十風池。
足少陽膽之經。
凡四十三穴,左右共八十六穴。
是經多氣少血。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28&fromuid=526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4
【足少陽膽經穴歌】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二兩三銖。
包精汁三合。
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 ,上抵頭角,下耳後。
足少陽經,起目銳 之瞳子 ,於是循聽會、客主人,上抵頭角,循頷厭,下懸顱、懸厘,由懸厘外循耳上發際,至曲鬢、率谷。
由率谷外折,下耳後,循天衝、浮白、竅陰、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過角孫,循本神,過曲差,下至陽白會睛明,復從睛明上行,循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風池云。
瞳子 :在目外五分。
聽會:在耳前陷中,上關下一寸動脈宛宛,張口得之。
客主人:在耳前起骨上廉,開口有空,動脈宛宛中。
頷厭:在曲周下顳 (一名腦空)上廉。
懸顱:在曲周上顳 中。
懸厘:在曲周上顳 下廉。
曲鬢:在耳上發際,曲隅陷中,鼓頷有孔。
率谷:在耳上如前三分,入發際一寸五分,陷者宛宛中。
天沖:在耳後發際二寸耳上,如前三分。
浮白:在耳後入發際一寸。
竅陰:在完骨上、枕骨下,搖動有空。
完骨:在耳後入發際四分。
角孫:見手少陽經,手足少陽之會。
本神:在曲差旁一寸五分,入發際四分。
曲差:見足太陽經。
陽白:在眉上一寸,直瞳子。
睛明:見足太陽經,手足太陽、少陽、足陽明五脈之會。
臨泣:在目上直入發際五分陷中。
目窗:在臨泣後一寸。
正營:在目窗後一寸。
承靈:在正營後一寸五分。
腦空:在承靈後一寸五分,挾玉枕骨下陷中。
風池:在顳 後發際陷中。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29&fromuid=526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4
【足少陽膽經穴歌】
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少陽之後,入缺盆。
自風池循頸,過天牖穴,行手少陽脈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卻左右相交,出手少陽之後,過大椎、大杼、秉風,當秉風前,入缺盆之外。
天牖:見手少陽經。
肩井:在肩上陷中,缺盆上大骨前一寸半,以三指按取之,當中指下陷中者是。
大椎:見督脈,手足三陽、督脈之會。
大杼:見足太陽經,足太陽、少陽之會。
秉風:見手太陽經,手太陽、陽明、手足少陽之會。
缺盆:見足陽明經。
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 後。
其支者:從耳後顳 間,過翳風之分,入耳中,過聽宮,出走耳前,復自聽會至目銳 ,瞳子 之分也。
翳風:見手少陽經,手足少陽之會。
聽宮:見手太陽經,手足少陽、太陽三脈之會。
聽會、瞳子 :見前。
其支者:別目銳 ,下大迎,合手少陽抵於 (校注:面顴也,亦稱秀骨。
《五音集韻》音拙,《集韻》音骨,用 當是不欲與「當顴」之顴重復,可與前 字注互參,)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30&fromuid=526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4
【足少陽膽經穴歌】
其支者,別自目外瞳子 而下大迎,合手少陽於 ,當顴 穴之分,下臨頰車,下頸,循本經之前,與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貫膈,即期門之所絡肝,下至日月之分屬於膽也。
大迎:見足陽明經。
顴、頰車:手太陽穴。
天池:手心主穴,手厥陰、足少陽之會。
期門:足厥陰穴。
日月:見下文,膽之募也。
循脅裡,出氣衝,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脅, 也。
腋下為脅。
曲骨之分為毛際。
毛際兩旁動脈中為氣衝。
楗骨之下為髀厭,即髀樞也。
自屬膽處,循脅內章門之裡,出氣衝,繞毛際,遂橫入髀厭中之環跳也。
章門:足厥陰穴,足少陽、厥陰之會。
氣衝:足陽明穴。
環跳:在髀樞中。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
脅骨之下為季脅。
此直者,從缺盆直下腋,循胸,歷淵液、輒筋、日月穴,過季脅,循京門、帶脈、五樞、維道、居 ,由居 入上 、中 、長強,而下與前之入髀厭者相合,乃下循髀外,行太陽、陽明之間,歷中瀆、陽關,出膝外廉,抵陽陵泉也。
淵液:在腋下三寸宛宛中,舉臂取之。
輒筋:在腋下三寸,復前行一寸,著脅陷中。
日月:在期門下五分。
京門:在監骨下,腰中挾脊季肋本。
帶脈:在季肋下一寸八分。
五樞:在帶脈下三寸。
維道:在章門下五寸三分。
居 :在章門下八寸三分,監骨上陷中。
上 、中 :並見足太陽經。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31&fromuid=526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5
【足少陽膽經穴歌】
上為足少陽、太陽之絡,中 則足少陰、少陽所結之會也。
長強:見督脈,足少陰、少陽所結之會。
中瀆:在髀骨外,膝上五寸,分肉間陷中。
陽關:在陽陵泉上三寸,犢鼻外陷中。
陽陵泉:在膝下一寸,外廉陷中。
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
外為輔骨。
外踝以上為絕骨。
足面為跗。
自陽陵泉下外輔骨前,歷陽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絕骨之端,循陽輔,懸鐘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臨泣、地五會、俠 ,乃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至竅陰而終也。
陽交:在足外踝上七寸,斜屬三陽分肉之間。
外丘:在足外踝上七寸。
光明:在足外踝上五寸。
陽輔:在足外踝上四寸,輔骨前,絕骨端,如前之分,去丘墟七寸。
懸鐘:在足外踝上三寸,動脈中。
丘墟:在足外踝下,如前去臨泣三寸。
臨泣:在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間陷中,去俠 一寸半。
地五會:在足小趾次趾本節後陷中。
俠 :在足小趾次趾歧骨間,本節前陷中。
竅陰:在足小趾次趾端,去爪甲如韭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32&fromuid=526
作者: 伍智毅 時間: 2014-2-9 12:15
【足少陽膽經穴歌】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趾之間,循大趾岐骨內出其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
足大趾本節後為歧骨。
大趾爪甲後為三毛。
其支者,自足跗上臨泣穴,別行入大趾循岐骨內出大趾端,還貫入爪甲,出三毛,交於足厥陰也。
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有微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謂陽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角頷痛,目銳 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痛,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趾次趾不用。
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
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廣韻》力嘲切,深空之貌,即空隙之謂也,江西席橫家針灸書中,諸 字皆作 。
豈 聲相近而然,今悉擬改定,雖然,所改不盡者,亦不必苦求之也。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54120&pid=727533&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