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九難】
曰:經言虛者補之,實者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何謂也?
然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當先補之,然後瀉之,不虛不實,以經取之。
是正經自病,不中他邪也。
當自取其經,故言以經取之。
滑氏曰:《靈樞》第十篇載:十二經皆有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
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子能令母實,母能令子虛。
假令肝病虛,即補厥陰之合,曲泉是也。
實則瀉厥陰之滎,行間是也。
先補後瀉,即後篇陽氣不足,陰氣有餘,當先補其陽,而後瀉其陰之意。
若於此義不屬,非闕誤,則羨文也。
不實不虛,以經取之者,即四十九難憂愁思慮則傷心,形寒飲冷則傷肺,恚怒氣逆則傷肝,飲食勞倦則傷脾,久坐濕地強力入水則傷腎。
蓋正經之自病者也。
楊氏曰:不實不虛,是諸藏不相乘也,故云自取其經。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11882&pid=411500&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