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針灸禁忌第一(上)】
黃帝問曰: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寶?
岐伯對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氣穴為寶。
故春刺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
《素問》曰:春刺散俞,及與分理,血出而止。
又曰:春者木始治,肝氣始生,肝氣急,其風疾,經脈常深,萁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之間。
《九卷》云春刺滎者正同,於義為是。
又曰:春取絡脈治皮膚。
又曰:春取經與脈分肉之間。
二者義亦略同。
又曰:春氣在經脈。
夏取諸俞孫絡肌肉皮膚之上。
又曰:春刺俞。
二者正同,於義為是。
長夏刺經。
又曰: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
又曰:夏取分腠,治肌肉。
義亦略同。
《素問》曰:夏刺絡俞,見血而止。
又曰:夏者火始治,心氣始長,脈瘦氣弱,陽氣流(一作留)溢,血溫於腠,內至於經,故取盛經分腠,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
所謂盛經者,陽脈也。
義亦略同。
又曰: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399680&fromuid=526
【針灸禁忌第一(上)】
秋刺諸合,余如春法。
秋取經俞,邪氣在府,取之於合。
素問曰:秋刺皮膚循理,上下同法。
又曰:秋者金始治,肺將收殺,金將勝火,陽氣在合,陰初勝,濕氣及體,陰氣未盛,未能深入,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陽氣始衰,故取於合。
是謂始秋之治變也。
又曰:秋氣在膚,腠閉者是也。
《九卷》又曰:秋取氣口,治筋脈。
於義不同。
冬取井諸俞之分,欲深而留之。
又曰:冬取井滎。
《素問》曰:冬取俞竅,及於分理,甚者直下,間者散下。
俞竅與諸俞之分,義亦略同。
又曰:冬者水始治,腎方閉,陽氣衰少,陰氣堅盛,巨陽伏沉,陽脈乃去,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通氣(一云以實陽氣)。
曰冬取井滎,春不鼽衄。
是謂末冬之治變也。
又曰:冬氣在骨髓。
又曰:冬刺井,病在臟取之井。
二者正同,於義為是。
又曰:冬取經俞治骨髓五臟。
五臟則同,經俞有疑。
引自: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307213&pid=399681&fromuid=52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