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熱】
發熱未有汗,表邪未解,故不可用白虎湯。
大渴引飲無表症者,故仍與白虎湯。
互相告戒,有一定之理。
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發熱而咳,或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滿,或喘者,小青龍湯主之。
心下素有水氣,又得寒邪相搏,故用小青龍湯,外散表邪,內散水飲。
傷寒心下有水氣,咳而微喘,發熱不渴,服湯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龍湯主之。
此申明上文,服小青龍湯已,渴者,此水寒已去,不可再服小青龍湯。
小青龍湯句,當在發熱不渴句下看。
陽明病,若汗多,微發熱惡寒者,外未解也,其熱不潮,未可與承氣湯。
若腹大滿不通,可與小承氣湯,微和胃氣,勿令大泄。
言陽明病,汗雖多,仍見微發熱惡寒,則表邪尚在,況無潮熱,故未可與承氣湯。
即腹大滿,大便不通,亦只用小承氣湯。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5%8 ... 4%A7%E7%99%BD/index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444850&pid=690082&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