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砂丸方】
見活人書第十六卷中茲不更錄琥按丹砂丸。與上來復丹。及後元戎調胃散相類。乃有毒鎮墜之藥。不可服也。
韓祗和溫中例
夫傷寒病之說。始自皇帝以開其端。至仲景陳其條目。自後膚淺之學。莫知其數。立言者云。病在表。可發汗。病在裡。可下之。或云。不可汗。不可下。即未嘗有溫中之說。仲景傷寒論例云。尺寸俱沉細。太陰受病也。
尺寸俱沉。少陰受病也。
尺寸俱微緩。厥陰受病也。
又辯太陰證云。太陰病脈浮。可發汗。宜桂枝湯。又手足溫。自利不渴。宜四逆湯。又腹滿時痛。桂枝芍藥湯。辯少陰證云。少陰病始得之。
發熱脈沉。麻黃附子細辛湯。又少陰病二三日。麻黃附子甘草湯。又少陰病脈沉。急溫之。
宜四逆湯。又少陰病身體疼痛。手足寒。骨節痛。脈沉。附子湯。辯厥陰證云。厥陰病吐利。手足厥。逆冷。煩躁欲死。吳茱萸湯。今舉仲景論中數條。最是治三陰之良法。於今世用之。
尚有未盡證者。
愚嘗校量。自至和初歲迄於今三十余年。不以歲之太過不及為則。每夏至以前。有病傷寒人。十中七八。兩手脈俱沉細數。多是胸膈滿悶。或嘔逆。或氣塞。或腸鳴。或腹痛。與仲景三陰病之說。脈理同而證不同。因茲不敢妄投仲景治三陰病藥。醫者才見脈沉。及胸膈滿。便投下藥下之。
往往不救。嘗斟酌仲景理中丸。與服之。
其病勢輕者。
即胸中便快。病勢重者。
半日許。滿悶依然。或有病患脈沉細遲。投仲景四逆湯溫之。
多藥力大熱。後必發煩躁。因校量此形證。今別立方以治之。
多得中病。不可不傳焉。
病患但兩手脈沉細數。或有力。或無力。或關脈短。及力小。胸膈塞悶。氣短不能相接者。
便可隨脈證。投溫中藥以治之。
病患兩手脈沉遲。或緊或緩。皆為胸中寒也。
若寸脈短。及力小於關尺者。
此是陰盛陽虛也。
或胸膈滿悶。腹中脹痛。身體拘急。手足逆冷。宜急溫之。
若立春以後。至清明以前。宜溫中湯主之。
清明以後。芒種以前。宜橘皮湯主之。
芒種以後。至立秋以前。宜七物理中丸主之。
http://www.a94382761.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298918&pid=378369&fromuid=7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