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痰飲】 [打印本頁]

作者: 方格    時間: 2013-8-19 10:27
標題: 【痰飲】

痰飲

 

張(二七) 酒客穀少中虛。常進疏散表藥。外衛之陽亦傷。其痰飲發時。胸中痞塞。自述或飢遇冷病來。其為陽氣受病何疑。不必見痰搜逐。但護中焦脾胃。使陽氣健運不息。陰濁痰涎。焉有竊踞之理。(脾陽不運)

 

生於朮 川桂枝 茯苓 淡薑渣 苡仁 澤瀉 薑棗湯法丸。

 

王(三二) 脈沉為痰飲。是陽氣不足。濁陰欲蔽。當以理脾為先。俾中陽默運。即仲景外飲治脾之意。

 

苓桂術甘加半夏陳皮水法丸。

 

某(三四) 舌白。咳逆不渴。非飲象而何。宜宣溫藥和之。

 

杏仁 苡仁 半夏 乾薑 粗桂枝 茯苓 厚朴 炙草

 

某 食後脘中痞阻。按之漉漉有聲。手麻脅痛。心煩。耳目昏眩。是氣不流行。痰飲內聚中焦。用桂苓丸。竹瀝薑汁法丸。

 

又 桂枝 人參 茯苓 半夏 廣皮 炙草黃 味過甘膩。中氣緩。不主運。延綿百天。聚氣結飲。東垣云。病久發不焦。毛不落。不食不飢。乃痰飲為患。飲屬陰類。故不渴飲。仲景五飲互異。其要言不繁。當以溫藥和之。通陽方法。固無容疑惑。大意外飲宜治脾。內飲治腎。是規矩準繩矣。

 

議用苓桂朮甘湯。

 

某 形體似乎壯實。陽氣外泄。畏風怯冷。脾陽消乏。不司健運。水穀悍氣。蒸變痰飲。隧道日壅。

 

上實下虛。仲景謂飲邪當以溫藥和之。苓桂術甘得效。從外飲立方。

 

人參 淡附子 生於朮 枳實 茯苓 澤瀉荊瀝薑汁法丸。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