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
趙(三七)氣分本虛。衛少外護。畏風怯冷。冬天大氣主藏。夏季氣泄外越。此天熱煩倦一因也。
是氣分屬陽。故桂附理陽頗投。考八味古稱腎氣。有通攝下焦之功。能使水液不致泛溢。其中陰藥味濃為君。乃陰中之陽藥。施於氣虛。未為中 。歷舉益氣法。無出東垣范圍。俾清陽旋轉。
脾胃自強。偏寒偏熱。總有太過不及之弊。補中益氣加麥冬北味。(中氣虛)
又 間服四君子湯。
宣(三五)痛而納食稍安。病在脾絡。因飢餓而得。當養中焦之營。甘以緩之。是其治法。(飢傷) 歸建中湯。
戈 小便短澀混濁。大便頻溏。不欲納穀。此傷食惡食也。
當分消土。(食傷)
生益智 廣皮 茯苓 澤瀉 炒白芍 炒山楂脾胃之論。莫詳於東垣。其所著補中益氣。調中益氣。升陽益胃等湯。誠補前人之未備。察其立方之意。因以內傷勞倦為主。
又因脾乃太陰濕土。且世人胃陽衰者居多。故用參 以補中。二術以溫燥。升柴升下陷之清陽。陳皮木香。
理中宮之氣滯。脾胃合治。若用之得宜。誠效如桴鼓。蓋東垣之法。不過詳於治脾。而略於治胃耳。乃後人宗其意者。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8%8 ... 6%AB%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