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語大詞典●琅邪】
亦作“琅琊”。
亦作“瑯琊”。
1.山名。
在今山東省諸城縣東南海濱。
『孟子·梁惠王下』:“吾欲觀於轉附朝儛,遵海而南,放於琅邪。”
『史記·秦始皇本紀』:“南登琅邪,大樂之,留三月。”
2.山名。
在今安徽省滁州市西南。
西晉伐吳,琅邪王司馬伷曾率兵駐此,因名。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邪也。”
淸黃景仁『曉過滁州』詩:“最高知瑯琊,翠色披滿襟。”
3.指秦始皇時於琅玡山上所建之琅邪台。
『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東陼钜海,南有琅邪。”
郭璞注引張揖曰:“琅邪,臺名也,在渤海間。”
4.指秦琅琊刻石。
金松岑『文學觀』:“碑之『泰山』、『之罘』、『琅琊』、『會稽』;詞賦之『連珠』、『七發』是也。”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