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七 口】
薛立齋治儒者劉允功,形體魁偉,冬日飲水,自喜壯實。
薛曰:此陰虛也。
不信。
一日口舌生瘡,或用寒涼之劑,肢體倦怠,發熱惡寒,乃與六味地黃、補中益氣而愈。
王肯堂治常熟嚴養翁相公,春秋高而求助於濃味補藥,以致胃火久而益熾。
服清胃散不效,加山梔、芩、連而益甚。
以為涼之非也,疑其當補。
聞王善用人參,因延診而決之。
才及門則口中穢氣達於四室,向之欲噦,此正清胃散症也。
獨其熱甚,當用從治。
而既失之,今且欲從而不可矣,當求其屬而衰之。
用天冬、麥冬、生地、熟地、石斛、升麻、犀角、蘭香之類,大劑投之,數日而臭已止矣。
經云:諸病寒之而熱者,取之陰,所謂求其屬也。
火衰於戌,故峻補其陰而熱自已。
後因不屏肉食,胃火復作,大便不利,目翳耳鳴,不能自忍。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