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三 癱瘓】
人身之痰既由胃以流於經隧,則經隧之痰亦必返之於胃,然後可從口而上越,從腸而下達。
此惟脾氣靜息之時,其痰可返。
故凡有痰症者,早食午食而外,但宜休養脾氣不動,使經隧之痰,得以返之於胃,而從胃之氣上下,不從脾之氣四迄,乃為善也。
試觀人痰病輕者,夜間安臥,次早即能吐出泄出。
痰病重者,昏迷復醒,反能嘔出泄出者,豈非未曾得食,脾氣靜息,而予痰以出路耶?
從來服峻補之藥者,深夜亦欲得食,人不知其故,反以能食為慶,不知愛惜脾氣,令其晝運夜息,乃可有常,肯因俚言而三思否?
(雄按:戚鶴泉云:左陽位東南,右陰位西北,天有餘於陽,故不滿西北,而人身頭以上應天,左耳目常明於右。
其感於邪也,必右甚於左。
地有餘於陰,不足於陽,故不滿東南,而人身頭以下應地,右手足常便於左。
其感於邪也,必左甚於右,所謂邪乘虛而入也。
在上右甚,虛在血。
在下,下左甚,虛在氣。
凡半身不遂,頭面無過者,當以左陽右陰。
地道右強於左之義權之,如病在左,此自陽不足而然為順。
如反病在右,而陰血大虧,並其有餘者損之,病為逆也。
左陽右陰為天地定理,不得肝位左為主血,肺位右為主氣,遂以左為血病,右為氣病,錯陰陽之道路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