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十一 虛損】
雖然,下陷者清升,而清氣下陷者,未必絕無濁氣之在上,於此而漫升焉,則清氣未升,而濁氣已先橫矣。
子之所以用升補而反劇者,大率近是。
客曰:何以知其不足中之有餘,清氣上之濁氣乎?
曰:以證知之。
夫證之見於外者,如惡膨滿,痰嗽喉痛,腹痛作瀉,與飲食有妨之類是也。
此即所謂有餘之病,兼在上之濁氣也,升補之法,便須酌量而施之。
然此乃見症之顯者,更有症雖見而實隱,尤為難察。
如本不惡心,而胸中則時懊 ;
本不膨脹,而肋間隱刺痛;
本不痰嗽喉痛,而偶然似哽似噎;
本不作痛作瀉,而大便不時至,欲解不解;
本不妨飲食,而亦時有厭飫而難安。
如此等症,亦即有餘之病,兼在上之濁氣也,升補之藥,便須酌量而後施。
非用心精,而晰理密者不能也。
故用補中益氣湯,必審之當,而察之詳,始用之無弊矣。
此段審症,最為精細,凡脾胃之症,如此推求,非專為補中益氣湯言也。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7%B ... 1%9E%E6%A1%88/index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