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閭山派】
道教宗派。
閭山派是道教在台灣、中國福建、浙江、江西、廣東等地流行的一個重要流派,因以以江西閭山(廬山)為發祥地而得名。
閭山派源於魏晉南北朝許遜信仰,但早期實際上是江南巫系中之閩越巫法,而逐漸形成了一個巫法體系,名為「閭山法」。
許遜,字敬之,號旌陽,道壇中稱許九郎,道書中稱許真君,為東晉時道士,原籍汝南。
而許遜被尊為閭山法主,可能與許遜在福建之收妖除怪傳說有關。
至於許遜的信仰傳說,在民間道壇中也有其來源,如建陽市童遊顯應壇道壇唱詩「九郎法主真宗祖」中即云:九郎原是許家祖,也是江州洞底人。
江西有只神仙洞,沉毛江水繞四邊。
由此可知許遜的信仰在各地道壇中有著深遠的影響。
但許遜信仰的社會基礎是巫法閭山法,閭山法尚未構成閭山派的形成條件,而是在福州民間女神陳靖姑信仰與許遜信仰相融合後,從而形成了以奉祀許真君為教主,以陳靖姑(並有林、李二夫人)為法主的閭山大奶夫人派,各地民間俗稱「三奶派」、「夫人教」或「王姥教」,才成為閭山派的主流,擴展到浙南、贛南、粵東北甚至湘西等地區。
明清以後,隨移民而傳到台灣地區及東南亞許多國家。
因其絕大部分法事是趨煞收妖、除邪納福,而道師身穿神裙、頭戴神額紅巾,故人稱之「紅頭師」。
但夫人教在當時尚不是閭山派的全部,僅是其教派中的保持巫法閭山法的一個核心部分,而使閭山派得以發展的重要因素,其實是北宋仁宗時禁巫運動所帶來的產物。
北宋天聖元年(西元1023年)十一月,由洪州(唐宋置,今南昌市)知州夏竦上奏朝廷,舉江南等地,師巫以邪神為名,左道亂俗,妖言惑眾,於是宋仁宗下詔江南東西、荊湖南北、廣南東西、兩浙、福建路轉運司厲禁師巫。
閭山派為得生存,於是便尋求或借助於其他宗教派的掩護,而道教和佛教則是他們掩護自己最好的外衣。
因此在一些典籍中也可以看到,原為夫人教之陳靖姑信仰也開始蒙上一層道教的色彩,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明人陳鳴鶴《晉安逸誌》所載的陳靖姑信仰傳說。
而閭山派尋求的另一條出路是與佛教瑜伽派的結合。
瑜伽派原是古印度佛教的一個學派,在傳入中國後被不斷地中國化,尤其是唐宋間南傳於福建等地,與當地巫法相融合,形成了世俗化的亦佛亦道的教派瑜伽教。
嗣後,閭山派與其相結合,既成為閭山派中的一個重要教法,同時也為閭山教開拓了更加廣大的活動空間,而且更重要的是避免了官府朝廷禁絕的產生。
這次重大的改革,使傳統的巫法閭山法反而由此帶來了新的生機,閭山派因之應運而生,並風行於南方各地。
閭山派在宋元間大量吸收了道教正一派的科儀、佛教瑜伽派的法術內容,而成為融合佛、道、巫於一爐的閭山派。
因閭山派受佛教瑜伽派的影響,部分地區道壇吸收瑜伽法(或稱靈山法),形成了「靈山法」與「閭山法」並存於道壇科儀之現象,民間稱之為「法主公教」。
其教派在奉祀許真君的同時,突出了宋代永福巫法僧張聖君的地位,稱之為「張法主公」,其教法與「三奶派」只做驅凶納吉的紅事科法之最大的差別是兼做紅白法事儀式。
道師在喪事功德道場中穿海青衣、戴青巾,故有「烏頭師」之稱。
閭山派的道師職位,一是根據道壇世襲師承,一是根據傳度(考法)儀式之傳度師確定。
經特定「考法」的授職儀式之後方能主持社區道壇的重大醮儀活動。
閩西地區(客家地區)之高功還有「進郎位」之舉,經道門高功或官府、道會司舉行儀式測試認可後,方能進「郎位」而稱「郎」。
閭山派道壇為世襲傳承制度,在無子嗣情況下方可傳婿、傳外甥。
但其壇號數代相沿不變,道派師承有著深厚的傳統。
閭山派科儀範圍很廣,除比較統一的正月十五日前的陳靖姑神誕慶醮及部分地區七月二十三日的張聖君神誕慶典外,其道壇儀式主要分幡科、齋科、法科三大類。
幡科是社區祠廟中舉行的公眾性的祈禳儀式,齋科是以家庭度亡及佛寺慶典、開光或普渡等方面為主要內容的儀式;
法科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出煞驅邪、禳災納吉的法事儀式。
閭山派道壇主要法器有龍角、師鈴、鈴刀、麻蛇、寶劍、朝板、馬鞭、雷牌、戒尺、天篷尺、法器、神圖、手爐、水盂等,「法主公教」的道壇多有木魚、磐等法器。
而「三奶派」常見的祭改術法科儀,有請神、安灶作法、奏狀、誥軍、點兵、翻土、碗花驅蛇、祭送、打桃湯、煮油淨宅、送陰火、收魂反竹、合竹收魂、過限、進錢、送三界、謝內玄神、分花、求雨請神等。
目前,隨著政府對宗教政策的落實,部分縣市成立道教協會,閭山派道師多數加入該協會,相當一部分閭山派道壇在民間社會活動中得到正常的開展,使之成為台灣最有影響的民間道派。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23854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