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勇營】
清末的軍事主力。
1850年(道光30年)以前的勇營,並非常設的軍隊,只在發生戰爭時,若正規軍八旗、綠營兵力不足,即另行招募「鄉勇」投入戰局,事平裁撤。
咸豐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軍隊的戰鬥中,二支原本非正規軍「鄉勇」─湘勇、淮勇(即湘軍、淮軍),乘勢而起,成為清廷的正規軍。
平定太平天國即以湘軍、淮軍為主力。
為表示鄉勇的編制不同於以往,而以「防軍」統稱之。
1865年(同治4年)太平天國平定以後,朝廷下令各省綠營逕自選鋒,並依湘軍、淮軍營制組織「練軍」,臺灣在道光時期,已由臺灣鎮總兵官達洪阿從綠營選鋒,但僅屬於臨時任務編組,沒有改變營制,故達洪阿去職後旋散。
練軍成立後,清末的防軍包括湘軍、淮軍、練軍三大系統,最高位階之指揮官稱統領,可節制數營;
其下各營的最高長官稱營官。
各營的卒伍不稱「兵」,只稱「勇」,因在軍制上,必須與綠營、八旗有所區隔。
清末各省還有許多鄉勇,都仿傚防軍的營制,施以訓練或管理。
但這些鄉勇不能稱為防軍,因為不是編制內的軍隊,只能稱為土勇。
例如:清末由霧峰林家林朝棟所統領的「棟軍」,在清法戰爭、施九緞事件中出力甚多,但棟軍即土勇之一種。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57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