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古寧頭戰役】
1949年10月中華民國國軍在金門島擊退中國人民解放軍之反登陸戰。
10月下旬,中華民國國軍部隊在中國大陸節節敗退,中央政府撤退至四川重慶,東南各省國軍部隊紛紛退守到沿海島嶼,如浙江省的舟山群島、大陳島、一江山,以及福建省的金門、馬祖等島嶼。
中國人民解放軍在10月17日占領廈門島後,進一步計畫奪取金門。
10月24日深夜,近萬名共部隊乘著各式民間徵調之船隻,由大嶝、小嶝等島嶼航向金門。
原本中共軍隊預定主要的登陸地點選在金門腰部的壠口一帶,以便於將金門全島一分為二,然而是時刮著強勁東北季風,大部分登陸船艇被迫航向西北角的古寧頭。
25日凌晨2時許,中共主力部隊在古寧頭附近海灘登陸,大嶝、小嶝之砲兵部隊並密集向金門守軍展開砲擊。
對於此次戰役,中共軍隊明顯輕敵,僅集結2萬餘兵力便準備攻打金門,而實際登陸的第一梯隊尚不到1萬人,第二梯隊萬餘人因第一梯隊船舶不諳潮汐,擱淺在沙灘上,大部分被國軍砲火摧毀,無法返航增援。
至於當時金門國軍守軍,主要由李良榮所率部隊總數在8萬人以上,並有空軍掌握制空權,因而得以優勢兵力將共軍圍殲於古寧頭。
戰役從10月25日凌晨進行到27日下午,基本上完成清理戰場。
總共俘虜共軍三千七百多人,擊斃近六千人。
國軍陣亡約為一千二百餘人。
古寧頭戰役是中共軍隊在1949年席捲全中國的過程中,一次因輕敵而遭遇的挫敗。
對於準備退守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而言,則是兵敗如山倒的局勢中,一場難得的勝仗。
此役與11月6日的舟山群島之登步島戰役,是國軍自1948年下半年以來少有的勝利,具有鼓舞人心之作用。
但中華民國能在臺灣穩住陣腳,最主要原因仍在於1950年6月25日韓戰的爆發。
韓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全球冷戰的起始點,也因此促使美國政府宣布第七艦隊巡弋臺灣海峽。
如果沒有韓戰,中國人民解放軍在加強海空軍之裝備訓練後,仍極有可能登陸攻擊臺灣本島。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3901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