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史學●大坌坑遺址】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3-22 17:36
標題: 【史學●大坌坑遺址】

史學●大坌坑遺址

 

史前時代的考古遺址,為一多層文化的遺址。

 

位於臺北縣(註1)八里鄉(註2)埤頭村南方觀音山西北山麓緩坡,淡水河口西岸,在山腰有一座稱「大墓公」的小祠,小祠周圍即遺址所在,海拔高度約40-50公尺。

 

該遺址是1958年考古學者盛清沂發現。

 

1962年劉斌雄等對遺址進行發掘,發現一件小屯式青銅箭頭。

 

1964年臺灣大學與耶魯大學合作,由張光直主持,再次進行發掘。

 

文化層主要有四層,最下一層為繩紋陶文化層,即大坌坑文化層,大坌坑文化即以此遺址命名,中層為圓山文化層,上層為植物園文化層和十三行文化層。

 

繩紋陶文化層的石器有石斧、箭頭、石錛等。

 

陶器為手製、含砂、質地鬆軟、火候不高,表面呈暗紅、渾褐色,常帶有灰胎。

 

大多數陶器腹部印有繩紋,有的在腹部、肩部施以劃紋,口部常施劃紋。

 

器形有罐、缽等,罐、缽口緣外緣常帶有一圈突脊,劃紋施在突脊上方。

 

繩紋陶文化的年代,約距今6000年。

 

圓山文化層的石器有石斧、石鋤、石錛、石鑿、有段石錛、有肩石斧、箭頭、矛頭、網墜、砥石等。

 

其他有管珠、玉玦、玉環等。

 

陶器一般為夾砂褐陶,器形有罐、雙把罐、缽、帶流罐、多口罐、瓶等,有的帶有圈足和陶蓋。

 

陶蓋帶鈕,內面常施捺點紋。

 

其他有陶紡輪,紡輪上常施刺點紋。

 

在圓山文化層中發現一座陶窯,呈半弧狀,造型簡單。

 

青銅箭頭是在圓山文化層中發現的。

 

圓山文化層的年代,碳十四測定的年代約距今2030±80B.P.、2850±80B.P.、1960±450B.P.。

 

遺址上層的植物園文化陶器為紅褐色方格印紋陶,器形有罐、缽等。

 

十三行文化的陶器主要有罐、缽,紋飾常見方格印紋,其他有青花瓷、瑪瑙珠、玻璃飾品、鐵器殘片等。

 

十三行文化的年代約距今1000餘年。

 

本遺址於1991年經內政部指定為一級古蹟,2006年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重新指定為國定遺址。

 

 

引用:http://taiwanpedia.culture.tw/web/content?ID=117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