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學百科●苦丁茶】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3-1-19 09:40
標題: 【醫學百科●苦丁茶】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3-1-19 09:54 編輯

醫學百科●苦丁茶

 

拼音

 

kǔdīngchá

苦丁茶苦丁茶FoliumllicisLatifoliae(英)BroadleafHollyLeaf別名菠蘿樹、大葉茶、苦燈茶。

 

來源為冬青科植物大葉冬青llexlatifoliaThunb.的葉。

 

植物形態常綠喬木,高達15m。

 

樹皮赭黑色或灰黑色,粗糙,有淺裂,枝條粗大,平滑,新條有棱角。

 

葉革質而厚,螺旋狀互生,長橢圓形或卵狀長橢圓形,先端銳尖,或稍圓,基部鈍,邊緣有疏齒,上面光澤,下面主脈突起。

 

聚傘花序,多數密集在上部葉腋;

 

雄花序1~3朵,雌花序則僅有1花;

 

苞片卵形,多數;

 

萼4裂,裂片卵形,有緣毛,黃綠色;

 

花瓣4,橢圓形,基部愈合,長為花萼的3倍;

 

雄花有雄蕊4,較花瓣長,花絲直形,花藥卵形,中央有退化了房,兩性共強雄蕊與花瓣等長,子房球狀卵形。

 

核果球形,成熟后紅色,有殘留花柱;

 

分核4顆,有3棱。

 

花期4~5月,果期10月。

 

生于山坡、竹林、灌木叢中。

 

分布于長江下游各省及福建。

 

采制全年可采收,除去雜質,干燥。

 

性狀葉呈卵狀長圓形,革質,不皺縮,有的縱向微卷曲,上面黃綠色或灰綠色,有光澤,下面黃綠色。

 

味微苦。

 

化學成分含熊果酸(ursolicacid)、β-香樹脂醇(β-amyrin)、羽扇醇(lupeol)、蒲公英萜醇(taraxerol)等。

 

性味性大寒,味苦、甘。

 

功能主治散風熱,清頭目,除煩渴。

 

用于頭痛、齒痛、目赤、熱病煩渴、痢疾。

 

引用:http://big5.wiki8.com/kudingcha_2276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