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學傳心錄】
書名:醫學傳心錄
作者:似為劉一仁所著,錢樂天得秘本
朝代:清
分類:醫論
品質:0%
典籍總表,劉一仁,清朝,醫論,0%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6%AB%E5%AD%B8%E5%82%B3%E5%BF%83%E9%8C%84/index
【修訂說明】
《醫學傳心錄》原是中醫大夫錢樂天生前所得的秘本,原書寫於清道光年間,封面上載有「上海劉一仁」五字,從內容看,似是劉一仁所著。
一九五四年曾由原河北省衛生工作者協會定名《中醫捷徑》內部出版,作為中醫會員的學習材料,一九五八年原河北省中醫研究所籌備處責成我們進行整理,並以原名──《醫學傳心錄》正式出版。
本書內容為診脈、湯頭、本草、證治等。文多賦體歌決,簡明扼要,便於誦記。
其理論引證以經典為主,兼顧歷代名家之長。
取材簡短,能使讀者提綱挈領。
但原本因傳抄之故,差錯很多,我們將論述引證,與原著進行了校對。
書中古僻字句,或代以通俗字句,或加注解。
湯頭歌訣中的藥名,用小字作了旁注。
時方藥味與原方有出入者,恐系作者臨床經驗,一律末加修改。
有方無歌者,則補以湯頭歌。
當時我們雖然做了上述一些工作,但過於強調了保持原貌,對一些不妥的節段,末予刪改。
「中國醫藥學是一個偉大的寶庫,應當努力發掘,加以提高。」目前全國西醫學習中醫、中西醫結合的群眾運動正蓬勃發展,為了便於廣大醫務人員學習參考,這次修訂時,我們對一些不妥的節段,又作了一些刪改,不便刪改者,附加了按語。
同時,對一九五八年版本的注釋、按語,也作了一些修改和補充。
但是,因為原作者受其階級地位、社會實踐和歷史條件的限制,書中有些觀點,讀者需用馬克思主義觀點批判地接受,作為臨床和研究工作參考。
我們由於受水準所限,修訂工作也難免有錯誤之處,望讀者予以指正。
【編者寫在卷首】
一、先將抄本傳心錄一冊(共計八十七章)開首十三章先讀熟。
用藥傳心賦一篇,讀之藥性大概便知矣。
治病主要訣一篇,讀之即知每病主藥。
引經藥二行,蓋百病各有經絡,藥材眾多,非所引藥,則眾藥無所依歸,反致生害,譬如同眾拜客,無人作引,終不能入其室中,所謂無針不引線也。
診脈傳心訣,讀之則知脈之名體,輕重緩急虛實表裡。
診脈總要一條,讀之舉手按脈,即知其病症矣。
三部總看一條,讀之則知三部相同之脈,便知犯何病症矣。
發言須當理一條,讀之則知問病之法。
湯頭歌要旨五章共五條,如脈息略明,病狀已得,藥性初知,而不知古人一定之方,隨時加減,是舍繩墨而意裁曲直,棄權衡而手揣輕重,終於錯謬,蓋古人定方,必先診脈,知系何臟腑何經絡之病,即應用何經絡之藥,每方必有主藥、輔助藥、調和藥以配合,而藥味中一經炮炙,便爾更變原性,或方中之藥,各有相犯相忌相助,豈可亂用,故必斟酌盡善,始定成方,以為加減,垂示後學,以為準繩,若使藥性不熟,不知加減,診脈而後,舉目茫然,不知作何立方也。
病因賦一章最妙,人犯病症,一經外現,茫然不知其病因何而得,亦不知何臟腑何經絡受傷,倘看脈後,人問因何而得,系何臟腑經絡所致,如何答應,此篇一熟,一見便知,不獨醫人,而自己倘覺有病,亦知其何因,庶不為庸醫所害耳。
以上自診脈傳心訣至病因賦,不過十三章,數日可熟,以下七十四章,皆以病因賦內每一句為題,分病原治法成為一章。
其用藥湯頭猶恐人不能記憶,將一方各藥練成五言絕句,亦甚便易;
如能熟知更妙,或不能熟,常常讀之,自能入腹。
藥有三百餘味,此本分寒熱溫平四種,共計一百四十六味,雖缺半未全,而首面上之藥亦可足用,間有藥性不能盡列,而藥性之大概已具。
古人精義,為醫學大綱,系屬秘本,並無坊刻,熟此一本,給人診治,不致錯謬矣。
二、再看《圖注難經脈訣》一部,計四小薄本。
醫之一道,必先詳知脈理,臟腑經絡,五行生克,此書專講脈絡,其中有圖、有注解,惟診脈入式歌、五臟歌、七表八裡九道、下指診脈歌皆七言絕句,讀之為妙。
其餘常讀,便順口入腹,至內中卷三一本,《難經》有細注,可與第一卷《難經·圖》,兩本攤於案上對看自明。
按:《圖法難經脈訣》唯心的東西較多。
不如參考《瀕湖脈學》或《金鑒.脈訣》。
三、再看汪訒蓭《本草備要》一部,四五薄本,專講藥性,後面附有《湯頭歌訣》一薄本,方共三百有零,分為二十門,每一湯頭僅數句,亦必須熟讀。
至於古方,豈能個個講明,只就《傷寒》壞病內最難措手之方選四五個,以參悟其用藥之方,則不煩而心得矣。
四、再看汪訒蓭所注《醫方集解》一部,專載古人陳方,講明古人因病立方,用藥精義,而且分明補益、發表、湧吐、攻裡、表裡、和解、理氣、理血、祛風、祛寒、清暑、利濕、潤燥、瀉火、除痰、消導、收澀、殺蟲、明日、癰瘍、經產、救急,共二十二門。
凡補益等名目下,各有細注,而各方亦有細注,雖不必讀,不可不靜心三復細看也。
至脈與所現之症侯,有相合者,為脈症相合,照「湯頭」加減立方自易。至有脈如此,而所現之症如彼,是為脈症不符,凡脈與症不符者,病多難治。
蓋究不知所患何症,未便冒昧以投藥,或舍脈從症,舍症從脈,必有依據,故此《醫方集解》一部,不可不細玩也。
左手脈三部,心、肝、腎為臟。
小腸、膽、膀臟為腑。
臟屬陰、腑屬陽,此謂三陰三陽。
右手脈三部,肺、脾、命門為臟。大腸、胃、三焦為腑。
診脈須將二三四指甲剪去,蓋人之指尖最靈,指尖直督向下,按之則脈中動靜虛實,無微不到。
若用三指平按脈上,則不得脈中之細微矣。
【診脈傳心訣】
診家之要四般脈,浮沉遲數為之則。
浮沉輕重指端詳①,遲數息中分緩急②。
浮而無力即為虛③,浮而有力便為洪。
脈沉而無力是弱④,微沉有力是為實。
遲而有力滑脈居⑤,遲而無力緩與澀⑥。
數而有力為緊弦⑦,數而無力為芤脈⑧。
浮遲即是表間虛,沉遲即是裡冷極。
浮數原來表熱真,沉數原來裡熱炎。
此言不出古人書,是我傳心之秘識。
按:脈學講的越繁瑣,初學的人越難掌握。
前人曾說:「切脈之事,明於書未必明於心,明於心未必明於手」,所謂「胸中了了,指下難明」。
本訣以浮、沉、遲、數四脈為綱,再從四脈的有力無力分出虛、實、洪、弱等十種脈象。
這種以綱帶目,從簡到繁,先易後難的診脈方法,使初學的人容易掌握。
作者對諸脈脈象形容不夠全面,間或有與歷代脈學說法不盡符合處,但因作者已經申明「此言不出古人書,是我傳心之秘識」,故未修改。
讀者可參閱其他脈學,結合實踐,互相印證。
【注解】
①輕手按於皮膚之上即見者,謂之浮脈。重手按至肌肉之間始見者,謂之沉脈。
②一呼一吸叫做一息。一息脈來三至謂之遲脈。一息脈來六至謂之數脈。(數:讀朔,當快講。)
③虛脈,遲大而耎,按之不足,隱指豁豁然空。
④極耎而沉細,按之乃得,舉手無有者.謂之弱脈。
⑤崔嘉彥《脈決》謂滑脈:「遲而有力,滑而流利」又謂:「滑脈如珠,往來旋轉」。
⑥緩脈:一息四至,應指和緩.往來自勻。澀脈:細而遲,往來難。
⑦緊脈:來往有力,左右彈人手,數如切繩。弦脈:端直以長如張弓弦。
⑧《脈經》謂:芤脈浮大而耎,按之中央空兩邊實,如撚蔥狀。
【諸脈主病】
浮為風虛芤失血,滑為吐逆實為熱,弦為拘急緊為疼,若是洪來多發熱。
沉寒積痛微①冷結,緩主風虛澀少血,遲病冷頑伏積攻,濡弱氣血少分別②。
長為壯熱短為食,虛脈心中多恍惚,促③緣積聚熱相攻,結④為陰寒有所積,動⑤為驚悸血崩淋,牢⑥為寒痛木乘牌,代⑦為正氣已飄離,細⑧是精枯形瘦極。
【注解】
①微脈:極細而耎,若有若無,按之若欲絕,至數不明。
②濡脈:虛耎無力,如棉絮之浮水中,輕手乍來,重手卻去,主血虛,又主濕。弱脈主氣虛。
③促脈:古人有兩種解釋,數時一止叫促脈(脈經);脈博急促也叫促脈(脈學輯要)。
④結脈:往來緩慢,時一止復來。
⑤動脈:古人有兩種解釋,一謂「動乃數脈,見於關上下,無頭尾,如豆大,厥厥動搖」(《瀕湖脈學》)。一謂「數而跳突名動」(《脈學輯耍》何夢瑤)。
⑥牢脈:似沉似伏,實大而長,微弦。
⑦代脈:動而中止,不能自還,良久復動。且止有常數,必依數而止。
⑧細脈:細直而耎,若絲線之應指。特點是脈窄,且波動小。
【診脈總要】
脈中義理極微玄,一診傳心即了然。
左寸心脈浮大散,左關肝膽脈長弦,右寸肺脈浮澀短,右關脾胃緩大兼,兩尺屬腎宜沉軟,此為無病體安然。
春脈弦兮夏脈鉤,秋脈毛兮冬脈石①,順時為吉逆為凶,指下須詳辨生克。
左手人迎②脈一盛,便是風寒暑濕症,惡寒發熱更無殊,四脈四症要審定。
浮而無力是傷風,浮而有力傷寒症,浮而虛者暑傷心,浮而緩者濕之病,發散滲利不可差,用藥和平保元命。
右手氣口脈一盛,便是內傷飲食症。
內傷勞倦脈浮洪,飲食傷脾脈洪盛。
又有七情氣所纏,喜散怒弦憂澀認,悲緊思結恐為沉,驚則脈來動不定,平其胃氣保安全,實實虛虛能損命。
左關脈實肝有餘;右關脈澀脾土虛。
左關澀兮血不足;右關滑兮食積居。
左尺浮芤小便血,右尺浮洪大便結,左尺遲兮陽事衰,右尺數兮相火烈。
一息四至號和平,更加一至無大屙,三至為遲一二敗,兩息一至即云殂,六至為數七至極,八脫九險十危急。
脈無上下陰陽絕,脈無來去本元枯,動止頻頻不久矣,直須決絕莫含糊。
大凡診脈要數息,五十不止身無疾,指下欣欣生意多,雖然有病將安逸。
【注解】
①鉤:脈來疾去遲曰鉤,亦即今之洪脈。毛:即今之浮脈。李士材謂系浮澀,亦通。石:脈沉溺而滑也。
②人迎:關部分做上、中、下三等分,靠近寸部的上三分之一,左手叫人迎,右手叫氣口。
【診脈六法】
切脈下指先看心,心脈浮大為正形。
浮而有力心經熱,熱主舌破小便疼。
感冒風寒弦又緊,頭疼寒熱數難平。
驚悸怔忡沉細弱。
上焦蓄熱洪大應。(心脈)
次看肝臟弦又長,總然有病也無妨。
忽然浮大風為患,緊帶洪兮瘧痢當。
微澀原來陰血少。數為著怒緩為尫(wang1音汪。瘦弱的意思)。
有餘因實知肝火。沉細為虛亦是常。(肝脈)
若逢腎脈沉無病,洪大須知陰火生。
男子下元微不足,女人滑利定為妊。
弦緊極虛芤下血。
痛連腰脅現微沉。
五心煩熱洪無力。
犯著房勞數不寧。(腎脈)
右寸診之浮短澀,肺家清淨病無干。
邪氣上衝多發嗽,洪大分明仔細看。
弦緊必然咽燥破。
數時胸府熱難安。
浮而有力風外感。
沉主生癰滑生痰。(肺脈)
脾家性燥宜遲緩,倘逢滑數知傷食。
洪大原來胃火熾,弦緊定遭?瘧疾。
虛汗泄瀉腹膨膨。噯氣吞酸是數熱。
土不制水肢浮腫,沉細而微見腎脈。(脾脈)
命門相火只宜靜,雖然沉細未為病。
若逢盛旺反成殃,陰虛盜汗肌消甚。
浮洪嘔血夢遺精。
滑數昏花耳聾症。
遲緩多緣下部寒。
女子旺時應有孕。(命門脈)
【三部總看歌】
三部俱浮肺臟風。
惡寒發熱鼻難通。
沉遲冷積真元憊。
弦數倡狂怒氣衝。
兩手緊兮寒與食。
二關緩作痹和癃。
虛濡微澀陰陽竭,洪滑不堪久病逢
【發言須當理】
病人問所便(問所便者,問其居處、動靜、陰陽、寒熱性情之宜也)。
如問其為病熱,則便於用寒。
問其為病寒,則便於用熱。
嘗有居奧室之中、帷幔之內,甚則復以帛蒙首,不言所病,令人診候,若細問因由,便謂醫業不精。
既不能望形色、聞聲音,又不能問病情,只憑切脈,以決百病之死生,苟非通明之士,何能若是。
故醫者必須徐徐問其所苦何物,所思何物,所欲何物,所疑何物,年之少長,形之肥瘦,飲食起居若何,二便通塞若何,所發之始與今之方病。
病經幾日,曾服過何藥。
婦人室女須問經事若何。
產後須問惡露有無多少。
小兒但見憎寒壯熱,須問曾經發斑疹否。
凡諸病痛,須問曾跌撲損傷否。
此為大法,務要一一詳審,以彼所說,校吾所診,或同或異,以折衷之,則萬全之功,庶可收矣。
【引經藥】
手足太陽經,槁本羌活行。
少陽厥陰地,總用柴胡去。
手足陽明經,白芷升(麻)葛根。
肺(白)芷升(麻)蔥(白)用。
脾升(麻)白芍應。
心經黃連使。
腎獨加桂靈。
分經用此藥,愈病即通神。
【用藥傳心賦】
用藥之妙,如將用兵。
兵不在多,獨選其能,藥不貴繁,惟取其效,要知黃連清心經之客火。
黃柏降相火之遊行。
黃芩瀉肺火而最妙。
梔子清胃熱而如神(炒黑止血)。
芒硝通大便之結燥。
大黃乃蕩滌之將軍①。
犀角解乎心熱。
牛黃定其膽驚。
連翹瀉六經之火。
菊花明兩目之昏。
滑石利小便之結滯②。
石膏瀉胃火之炎蒸。
山豆根解熱毒而治喉痹。
桑白皮瀉肺邪而利水停。
龍膽治肝家之熱。
瞿麥利膀胱之淋。
鱉甲治瘧而治癖。
龜板補陰而補心。
茵陳治黃疽而利水。
香薷治霍亂以清襟。
柴胡退往來之寒熱。
前胡治咳嗽之痰升。
元參治結毒癰疽,清利咽膈。
沙參補陰虛嗽,保定肺經。
竹葉、竹茹治虛煩而有效。
茅根、藕節止吐衄而多靈。
苦參治發狂癰腫。
地榆止血痢血崩。
車前子利水以止瀉。
瓜蔞仁降痰以清襟。
秦艽去骨蒸之勞熱。
丹皮破積血以行經。
熟地補血而療損。
生地涼血以滋陰。
白芍藥治腹疼──補而收──而煩熱上除。
赤芍藥通血瘀──散而瀉──而小腹可利。
麥冬生脈以清心,上而止嗽。
天冬消痰而潤肺,下走腎經。
地骨皮治夜熱之勞蒸。
知母退腎經之火沸。
葛根止渴而解肌。
澤瀉補陰而滲利。
茲乃藥性之寒,投劑須當酌意。
又聞熱藥可以溫經:麻黃表寒邪之汗。
官桂治冷氣之侵。
木香調氣治腹痛。
沉香降氣治腰疼。
丁香止嘔,暖胃家之冷。
藿香止吐,壯胃脘以溫。
吳茱萸走小腹療寒疼。
山茱萸壯腰腎以澀精。
豆蔻、砂仁理胸中之氣食。
腹皮、厚朴治腹內之脹膨。
白豆蔻開胃口而去滯。
元胡索治氣血而亦調經。
附子回陽,救陰寒之藥。
乾薑治冷,轉臟腑以溫。
草果消溶宿食。
檳榔去積推陳。
蓯蓉壯陽而固本。
鹿茸益腎而生精。
鎖陽子最止精漏。
菟絲子偏固天真。
沒藥、乳香散血凝之痛。
二醜、巴豆(二位相反)攻便閉之屯。
紫蘇散風寒,子能降氣。
川椒退蛔厥,核治喘升。
五靈脂治心腹之血痛;大茴香治小腸之氣痛。
此熱藥之主治,分佐使與君臣。
論及溫藥,各稱其能。
甘草為和中之國老。
人參乃補氣之元神。
葶藶降肺喘而利水,苦甜有別③。
茯苓補脾虛而利滲,赤白須分④。
黃耆補衛而止汗。
山藥益腎而開心。
莪朮、三棱消積堅之痞塊。
麥芽、神麯消飲食而寬膨。
順氣化痰陳皮可用。
寬中快膈枳殼當行。
白朮健脾而去濕。
當歸補血以調經。
半夏治痰燥胃。
枳實去積推陳。
川芎治頭疼之要藥。
桃仁破瘀血之佳珍。
艾葉安胎而治崩漏。
香附順氣而亦調經。
杏仁止風寒之嗽。
五味斂肺氣之升。
防風乃諸風之必用。
荊芥清頭目而療崩。
山楂消肉食之積。
細辛止少陰頭疼。
紫薇花通經而墮胎。
酸棗仁斂汗而安神。
槁本止頭疼於巔頂之上。
桔梗載藥物有舟楫之能。
杜仲壯腰膝而補腎。
紅花蘇血暈而通經。
茲溫藥之性氣,學者必由是而遵循。
既已明於三者⑤,豈不悉舉其平。
常山使之截瘧。
阿魏用之消癥。
防己、木瓜除下焦之濕腫。
菖蒲、遠志通心腹之神明。
壯腰膝莫如虎骨。
定驚悸當用獲神。
阿膠止嗽而止血。
牡蠣澀汗而澀精。
羌活散風,除骨節之疼。
冬花止咳,降肺火之升。
獨活、寄生理腳膝之風濕。
薄荷、白芷散頭額之風疼。
木賊、蒺藜退眼睛之浮翳。
元明、海粉降痰火之升騰。
青皮伐木。紫菀克金。
五加皮消腫而活血。
天花粉止渴而生津。
牛蒡子清咽喉之不利。
薏苡仁理腳氣之難行。
琥珀安神而利水。
朱砂鎮心而定驚。
貝母開心胸之鬱,而治結痰。
百合理虛勞之嗽,更醫蠱毒。
升麻提氣而散風。
牛膝下行而壯骨。
利水須用豬苓。
燥濕必當蒼朮。
枸杞子明目以生精。
鹿角膠補虛而大益。
天麻治諸風之掉眩。
木通治小便之秘澀。
天南星最治風痰。
萊菔子偏醫麵食。
此乃藥性之提綱,用作傳心之秘術。
【注解】
①言大黃滌除腸道積滯,好象猛將一樣。
②結滯:指濕熱蓄於下焦以致小便不利。
③葶藶性寒,有苦、甜兩種。苦的下泄性急,甜的下泄之性緩。
④茯苓甘平淡,氣味俱薄,白的偏於補;赤的偏於利。
⑤三者:指寒、熱、溫三性。
【治病主藥訣】
頭疼必須用川芎,不愈各加引經藥:太陽羌活少柴胡,陽明白芷還須著,太陰蒼朮少細辛,厥陰吳茱用無錯。
巔頂之痛人不同,槁本須用去川芎。
肢節之疼用羌活,去風去濕亦其功。
小腹痛用青皮治。
心(下)痞黃連枳實從。
腹痛須用白芍藥,因寒加桂熱黃柏。
腹中窄狹蒼朮宜。
脹膨厚朴薑製法。
腹中實熱何所施,大黃芒硝功有力。
虛熱虛汗用黃耆。
肌膚浮熱黃芩宜。
脅下疼痛往來熱,日晡①潮熱柴胡宜。
脾胃受濕身無力,怠惰嗜臥用白朮。
下焦濕腫兼火邪,知母防(己)龍(膽草)並酒(黃)柏。
上焦濕熱用黃芩。
中焦濕熱黃連釋。
渴用干葛天花粉。
半夏燥脾斯時禁②。
嗽用五味喘阿膠。
枳實黃連治宿食。
胸中煩熱梔子仁。
水瀉芍藥(茯)苓白朮。
調氣必當用木香,若然氣盛又非良。
補氣必須用人參,肺經有熱不相應。
痰涎為病須半夏,熱加黃芩風南星,胸中寒痰多痞塞,白朮陳皮兩件增。
胃脘痛用草豆蔻,若然挾熱(黃)芩(黃)連湊。
眼痛黃連當歸根。
驚悸恍惚用茯神。
小便黃時用黃柏,澀者澤瀉加之靈。
氣刺痛時須枳殼。
血痛當歸上下分。
痢疾當歸白芍藥。
瘧疾柴胡為之君。
血痛桃仁與蘇木。
氣滯青皮與枳殼。
枳殼青皮若用多,反瀉元氣宜改作。
凡用純寒純熱藥,必用甘草緩其力,寒熱相雜亦用之,調和其性無攻擊,惟有中滿不食甘,臨症還須究端的。
【注解】
①晡:(bu1)(布、陰平)。下午三點到五點的時候叫日晡。
②半夏性燥,口渴不宜用。
【四君湯加減歌】
四君(人)參(白)朮茯苓(甘)草,補中益氣誠如寶。
加入陳皮名異功(散),氣虛自汗黃耆好。
方加橘(皮)半(夏)六君湯,健脾和胃無如此。
香砂①配對食能消,嘔吐胃寒丁(香)藿(香)使。
十全②四物四君兼,耆桂生薑大棗煎,滋血氣令脾胃壯,勞傷虛弱最為先。
養榮湯③與十全同,五味遠陳要去芎。
倦瘦少顏潮有汗,夢遺龍骨(牡)蠣(蓮)須逢。
潮熱無汗當歸(白)芍,半夏柴胡葛粉著。
自汗陳(皮)(黃)耆熟地當(歸),牡蠣烏梅酸棗(白)芍。
心窩有汗別處無,生地陳(皮)(當)歸酸棗(仁)扶,麥冬白芍黃連炒,辰砂(烏)梅(大)棗四君(湯)符。
勞倦辛苦身無熱,麥(冬)(五)味陳(皮)(黃)耆除茯(苓)歇。
痞滿氣壅正氣虛,陳(皮)(當)歸木香砂仁列。
健忘(黃)耆遠(志)木香菖(蒲),龍眼(肉)當歸酸棗(仁)良。
頭疼吐水六君湯,(當)歸(黃)耆木香與炮薑。
氣虛短促喘無痰,(人)參橘(紅)砂仁蘇子添,桑皮當歸薑(大)棗化,沉香磨水木香兼。
霍亂止後頭身痛,口乾發熱肢虛纏,五味當歸柴(胡)白芍,烏梅梔子麥冬陳(皮)。
體重酸疼兼嗜臥,口(淡)惡寒小便數,六君(湯)加上(白)芍(黃)連(黃)耆,澤瀉柴胡羌(活)獨(活)。
肥人眩暈六君(湯)加,川芎(當)歸(黃)耆桔(梗)(白)芷天麻。
遺濁四君(湯)加益智(仁),陳(皮)(黃)耆熟地(當)歸升麻。
痞滿檳榔枳實黃連.目赤血壅龍膽(草)添。
頭疼川芎蔓荊子。
瀉加(白)芍澤(瀉)茯苓煎。
汗多(黃)耆(白)朮(當)歸身好,以後加添俱不少,腦疼槁本細辛加,額疼升麻(白)芷葛(根)(甘)草。
口渴咽干葛(根)(花)粉尋,有痰貝母最為尊,嗽加五味(子)桑皮是,不寐宜加酸棗仁。
食傷食少加神麯,麥芽枳實山查炒。
虛火上炎知(母)(黃)柏添,玄參加入服之好。
內熱(黃)芩(黃)連花粉施,下身無力(杜)仲牛膝。
腳弱木瓜防己加,身熱地黃生用之。
驚悸怔仲遠(志)茯神,石菖(蒲)柏子(仁)並煎吞,麥冬五味(子)同酸棗(仁),山藥山萸總可尋。
六君(湯)遠志薏米(當)歸,蓮肉山查山藥輝,桔(梗)(黃)連扁豆(黃)耆神麯,壯健元陽助脾胃。
陰虛勞嗽去(人)參煎,小便如常白茯(苓)嫌,飲食惡餐宜服此,內傷勞役效通仙。
脾為後天之本,又為萬物之母,方之加減,多利於脾也。
【注解】
①四君湯:人參、茯苓、白朮、甘草四藥組成。加陳皮名異功散。加橘皮、半夏名六君湯。加香附、砂仁名香砂六君湯。
②十全:十全大補湯。即四君湯和四物湯(當歸、生地、白芍、川芎)再加黃耆、肉桂、生薑、大棗。
③養榮湯:十全大補湯去川芎加五味子、遠志、陳皮名人參養榮湯。
【四物湯加減歌】
四物芎歸芍地黃,女科諸症最為良,調經養血醫虛損,胎產無如用此方。
參朮茯甘號八珍,氣虛血弱稱功捷,十全加入桂黃耆,大補真元與血虛。
弱加參蘇(飲)號補心(湯)①,心虛血少夢中驚,產後感寒宜服此,不須加減妙如神。
晡時發熱本陰虛,方加知柏可全除②。
骨蒸勞熱柴(胡)(黃)耆鱉(甲),知母仍須地骨皮。
婦人經水適然來,似瘧原湯對小柴③。
妊娠月水時時下,膠艾添之止漏胎④。
經水過期為血少,倍加熟地酒黃芩。
經因氣阻先為疼,香附莪(朮)(三)棱復自行。
月經紫黑及先期,方入(黃)芩(黃)連共丹皮。
受寒經瘀小腹痛,桃仁烏(藥)(香)附莫遲疑。
瘦人血枯經水閉,桃仁增入本方治。
肥人色談屬瘀痰,配合二陳(湯)為一劑。
經水行來太去多,柴胡(黃)芩(黃)連(黃)柏可同科,尤加荊芥(炒黑)升(麻)羌(活)獨(活)升提其氣自安和。
方加(人)參(白)朮能安胎,胎痛砂(仁)(紫)蘇鬱自開。
腹大異常胎水病,心胸氣逆如鼓硬,鯉魚湯⑤煎朮茯苓,減地芎加薑橘應。
胎氣不安胸膈脹,枳殼砂(仁)(紫)蘇即宣暢。
孕婦心煩稱子煩,腹(皮)甘(草)梔(子)(黃)柏添為上。
川芎(當)歸二味佛手散,臨產煎服可保生,若是難產生不下,草霜白芷一同行。
薑炭善治產後熱,辛甘大能補心血,汗多方內減川芎,急服(人)參(黃)耆防風捷。
產後血迷成血暈,惡露過多精神困,澤蘭(川)芎(人)參(當)歸(荊)芥甘(草),散號清魂定血暈。
黑神(散)減(川)芎入(官)桂(黑)薑,炙甘(草)炒(黑)豆生蒲黃,淨露下胞除腹痛,酒煎童便效非常。
產後如何惡露少,若無別病精神好,忽然寒熱腹中痛,選用黑神(散)真個巧。
產後須當四物湯,大凡初產備焦薑,產後用(白)芍傷生氣,膩膈猶嫌熟地黃。
腸滑地(黃)(當)歸皆可忌,汗多須將川芎去。
血虛腹痛(白)芍還加,加減四物(湯)深藏秘。
【注解】
①四物湯合參蘇飲(人參、紫蘇、葛根、前胡、半夏、赤苓、枳殼、苦桔梗、陳皮、甘草)名補心湯。
②本方加知母、黃柏,名知柏四物湯。
③即四物湯合小柴胡湯。
④四物湯加阿膠、艾葉,名膠艾四物湯,治崩漏下血。
⑤鯉魚湯:鯉魚、白朮、茯苓、當歸、芍藥、橘紅、生薑。
【二陳湯加減歌】
二陳橘半茯苓草①,清氣化痰為至寶。
膈上不寬加枳(實)桔(梗),火旺生痰(黃)芩(黃)連好。
(人)參(白)朮加名六君湯,健脾和胃無如此。
注解:
①二陳湯:陳皮、半夏、茯苓、甘草四藥組成。
中寒痰去了(人)參,香(附)砂(仁)炒用皆能止。
飲食過飡①不克消,麥(芽)(神)曲山查厚朴調,再加枳實黃岑炒,何愁體虛胃脾弱。
咳嗽生痰分寒熱,熱加(黃)岑(黃)連並枳(殼)桔(梗),寒痰枳(殼)砂(仁)配原方,化氣胸中痰自滅。
風寒外感嗽何辜,二陳(湯)枳(殼)桔(梗)與前胡,蘇(梗葉)葛(根)杏(仁)桑(皮)能清肺,木香調氣號參蘇(飲)。
二陳半夏性本燥,血虛發渴皆不要,四物湯中不必加②,貝母代之專奪效。
又有風痰疾病生,天麻白附(子)皂(角子)南星③。
濕痰在胃身多軟,二朮仍須配二陳(湯)。
火鬱胸中老痰結,滯在喉中咯不絕,瓜萎香附桔(梗)(黃)連(枳)殼,少佐元明(粉)痰自滅。
痰在經絡及四肢,薑汁還將竹瀝施。
脅間白芥(子)痰自除,脾胃有痰須枳實。
溫膽湯加竹茹(枳)實④,寧神豁痰為第一。
若加枳實共南星,湯號導痰⑤能利膈。
去(甘)草陳皮七氣湯⑥,加添(紫)蘇(厚)朴與(大)棗(生)薑,散鬱消痰兼理氣,
【注解】
①飡:與餐同。
②四句是說:血虛咳嗽,雖然有痰.但因口渴。不宜用辛燥藥。用二陳湯去半夏,加貝母,合四物湯。
③風痰,用二陳湯加天麻、白附子、皂角子、南星。濕痰用二陳湯加蒼朮、白朮。
④二陳湯加竹茹、枳實名溫膽湯。
⑤二陳湯加枳實、南屋名導痰湯。
⑥二陳湯去甘草、陳皮,加紫蘇、厚朴、生薑、大棗名七氣湯,也叫四七湯。
妊娠惡阻①用之良。
嘔血皆因胃火熾,脈來洪數嘔連綿,急用二陳(湯)加枳實,竹茹薑汁炒黃連。
若還藥石難吞下,檳榔少許木香煎。
五六日來嘔不休,心中脹悶手難揉,多加枳(實)(厚)朴(黃)芩(黃)連(白)芍,便秘(芒)硝(大)黃一服瘳。
嘈雜噯氣一般看,胸中積熱與停痰,石膏香附並(南)星藿(香),二陳(湯)加減有何難。
悶脹吞酸與吐酸,本方加入炒萸連。
水停心下名為飲,枳(實)茯(苓)豬苓利二便。
此是二陳(湯)加減方,休將浪與及輕傳。
注解:
①惡阻:懷孕後嘔吐叫惡阻。
【小柴胡湯加減歌】
柴胡半夏(人)參(黃)芩(甘)草,少陽經病誠為寶,往來寒熱日晡時,嘔而脅痛用之好。
本經合病在陽明,口渴而煩乾嘔頻,目痛鼻乾眠不得,葛根知(母)(白)芍炒黃芩。
心中痞滿熱猶盛,枳(實)桔(梗)加之有功效。
若還痞滿不能寬,小陷胸湯②可兼併。
汗少唇焦口乾渴,飲水無休倚(黃)連(乾)葛,若還不解卻如何?
竹茹石膏加一撮。
汗後渾身壯熱煩,妄言乾嘔更呻吟,黃連解毒(湯)同煎食,一服頃刻即太平。
煩渴瀉利熱又增,卻用原方配四苓(散),若是發黃小便赤,(黃)芩(黃)連知(母)(黃)柏再加增。
注解:
②小陷胸湯見16頁。
大便硬兮口渴涸,黃連厚朴瓜蔞(枳)殼;
若還便結不通時,大柴胡湯①用無錯。
身熱惡風口不乾,本方須合桂枝湯②。
若是唇焦煩渴甚,石膏知母(湯)③配原方④。
胸煩不嘔減(半)夏(人)參,本方倍入瓜蔞仁。
渴除半夏加知(母)(花)粉。
腹痛加(白)芍去黃芩。
脅熱腹痛(黃)連(白)芍炒。
痰多貝母瓜蔞保。
嘔加薑汁竹瀝陳(皮)。
咳嗽須加五味好。
脅下硬痛加青(皮)(牡)蠣。
茯(苓)主溺難心下悸。
痞而胸脅脹滿時,(牡)蠣及乾薑書家秘。
胸滿而咳去(人)參(大)棗,須加五味(子)乾薑好。
津虛發熱多飲水,麥(冬)(五)味(子)加之(人)參去了。
胃虛不實大便溏,芍藥豬苓兩物幫。
遺精不固陰虛弱,牡蠣還添知(母)(黃)柏良。
潮熱不渴欲近衣,減卻人參用桂枝。
春溫發熱嗽而渴,五味(子)瓜蔞去半(夏)宜。
溫病惡熱不惡寒,柴(胡)(人)參去了茯苓攢,桂枝葛(根)(白)芍升麻(大)棗,咽疼還須甘(草)桔梗嘗。
過經⑤胸脅滿嘔潮,柴胡湯內加芒硝。
溫瘧渴煩兼惡熱,石膏知母(湯)(小)柴胡(湯)調。
傷寒日久為過經,表裡俱無用此行,若是邪多元氣弱,重加麥(冬)(五)味及人參。
注解:
①大柴胡湯見15頁。
②桂枝湯見15頁。
③石膏知母湯(舊名白虎湯〕見15頁。
④原方;指小柴胡湯。
③過經:《傷寒論》「傷寒十三日不解,胸脅滿而嘔…潮熱者實也,先以小柴湯以解外,後以柴胡加芒硝湯主之」。
痊後又因勞食復,壯熱心悸痰氣促,還須溫膽(湯)配原方①,急服令人愈最速。
發熱晝安而夜劇,名為邪熱入血室,牡丹(皮)生地(黃)柏(黃)連梔(子),知母當歸還可給。
若還晝劇而夜安,知母(黃)連梔(子)地骨(皮)看。
日夜潮熱俱不退,方加四物(湯)共梔(子)(黃)連。
汗後津枯二便秘,除卻半夏加生地,(黃)芩(白)朮陳(皮)(當)歸(白)芍麥冬,若還燥甚煩他治。
主方何以柴(胡)(黃)芩列?
味苦以發轉邪熱,止嘔除痰半夏宜,性能下氣味辛烈。
表不足兮緩以甘,人參甘草緩中央。
調和營衛須薑棗,和解無如用此良。
注解:
①原方:指小柴胡湯
【平胃散加減歌】
平胃陳(皮)蒼(朮)厚(朴)(甘)草尋,健脾燥濕用調停,胸前飽悶如傷食,嘈雜吞酸總可行。
飲食失節脾胃傷,香(附)砂(仁)枳實木香幫。
食積麥芽神麯炒,肉積山查草果良。
生冷瓜果如停滯,更入乾薑青皮是。
酒傷(黃)連葛(花)烏梅加。
嘔吐丁(香)(烏)海藿(香)半(夏)記。
熱積停兮便不通,檳榔枳實大黃攻。
若還冷積難消化,(乾)薑(肉)桂莪(朮)三棱巴豆供。
濕熱相蒸口作酸,香(附)砂(仁)還要炒黃連,吳萸梔(子)枳(實)同煎入,嘈雜須加(川)芎(白)芍餐。
異鄉水土不相宜,加入香(附)砂(仁)藿(香)半(夏)奇,吐瀉更添(茯)苓(白)朮好,炒苡(仁)山藥及烏梅。
泄瀉如逢穀不化,五苓①配合真無價。
食停倒飽是脾虛,異功②更人香砂下。
霍亂吐瀉用何方?
去蒼(朮)換白(朮)二陳襄,腹皮紫蘇藿香(白)芷,生薑大棗水煎嘗③。
轉筋再用木瓜幫,腹痛還宜(白)芍木香.冷痛乾薑加肉桂,痞滿青皮枳實良。
不吐不瀉干霍亂.本方加入香(附)砂(仁)拌,木香枳(殼)(肉)桂藿(香)(乾)薑(紫)蘇,腹中硬痛檳(榔)(山)查驗。
胃寒嘔吐入丁香,肉桂乾薑用最良,虛汗唇青四肢冷,去除加附(子)及茴香。
注解:
①五苓散:茯苓、豬苓、白朮、澤瀉、桂,與平胃散配合,名胃苓湯。
①異功散:人參、茯苓、白朮、陳皮、甘草,主要作用在溫中和氣;與平胃散、香附、砂仁配合,成為溫中、補脾、燥濕、化食的方劑。
②平胃散去蒼朮,加白朮、半夏、茯苓、大腹皮、紫蘇、藿香、白芷、生薑、大棗,名藿香正氣散。治霍亂吐瀉。
【病因賦】
夫百病之生也,各有其因,因有所感,則顯其症。
症者病之標;因者病之本。
故《內經》有曰:「知標本者,萬舉萬當。未知標本,是謂妄行」。
蓋百病皆生於六氣,諸症莫逃乎四因。
傷寒症傳變六經,必須熟認。
瘟疫病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
外感熱病者,知夏熱與春溫。
卒中風因有四端,治分三中。
破傷風原有三種,治別三經。
中暑有動靜之異。受濕有內外之分。
火有七說,痰有十因,氣有九論,鬱有六名。
瘧犯暑風,更兼痰食。痢因濕熱,及受積停。
嘔吐者,胃氣逆而不下。
泄瀉者,脾氣傷而不平。
霍亂,脾寒傷食所致。
痞滿,脾倦積濕而成。
呃逆者,胃氣之不順。
咳嗽者,肺氣之不清。
噯氣皆由於痰火。
咽酸盡為乎食停。
中滿臌脹者,脾虛不運。
噎膈翻胃者,氣食相凝。
喘急有虛有實。
痙症有陰有陽。
五積六聚,總是氣凝其痰血。
五勞六極,皆是火爍乎天真。
吐血出於胃腑。
衄血本乎肺經。
痰涎血,屬於脾臟。
咯唾血,屬於腎經。
牙宣者,陽明之熱極。
舌衄者,少陰之火生。
腹中窄狹,而痰火各別。
胸中煩熱,而虛實可分。
驚悸,痰迷恐懼所致。
健忘,血少憂鬱而成。
癲狂者,分心肝之熱極。
癇症者,尋痰火之重輕。
便濁有赤白之異。
汗出有自盜之名。
九種心疼,痛在胃脘。
七般疝氣,病在厥陰。
脅痛有兩邊之別。
頭風有左右之分。
腰痛腎虛而或閃挫。
腹痛寒氣而或食停。
痿症不足與濕熱。
痹症寒濕與風乘。
四種遺精,心腎不能既濟。
五般黃疸,濕熱薰蒸而成。
眩暈者無痰不作。
消渴者無火不生。
不寐者,痰火旺而血少。
多睡者,脾胃倦而神昏。
大便秘乃血液燥結。
小便閉乃氣滯不行。
痔疾、腸風濕熱所致。
發斑、癮疹風熱所成。
耳聾者腎虛之故。
目疾者肝火之因。
齒疼乃胃熱蟲蛀、喉痹乃火動痰生。
鼻塞者肺氣之不利。
口瘡者脾火之遊行。
女人經水不調皆是氣逆。
婦人心煩潮熱多是鬱生。
帶下沙淋由於濕熱。
崩漏下血為損任衝。
胎孕不安治有二理。
產後發熱原有七團。
茲有七十四種之病,略舉其概而賦云。
欲知其備,後論詳明。
看方猶看律,用藥如用兵,機無輕發,學貴專精。
【百病皆生於六氣】
六氣者,風、熱、濕、火、燥、寒也。
《原病式》①云:「諸暴強直②、支痛③,緛戾④、裡急、筋縮,皆屬於風。足厥陰風木乃肝膽之氣也。
注解:
①《原病式》:即《素間玄機原病式》。是劉河間根據《素問》及王大僕注摘輯。
②暴:突然。強直:肌肉僵硬,屈轉不便。
③支痛:筋肉拘攣,不柔作痛,須忍痛支持。
④緛:ruan3(音軟)。當縮字講。戾:是乖戾。緛戾:是說筋縮裡急、乖戾失常。
諸病喘、嘔、吐酸、暴注、下迫①、轉筋、小便混濁、腹脹大鼓之如鼓、癰疽瘍疹、瘤氣②結核、吐下霍亂、瞀鬱、腫脹、鼻窒③鼽衄④、血溢、血泄⑤、淋秘⑥、身熱惡寒、戰慄、驚惑、悲笑譫妄、衄蔑血污⑦,皆屬於熱。
少陰君火乃真心小腸之氣也。
諸痙強直、積飲、痞隔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皆屬於濕。
足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諸熱瞀瘛⑧、暴瘖⑨、冒眛⑩、躁擾⑾、狂越⑿、罵詈驚駭、胕腫疼酸、氣逆衝上、禁栗⒀如喪神守、
注解:
①暴注:突然暴瀉。下迫:腹痛下墜、窘迫急痛。
②瘤氣:也叫赤瘤丹。
③窒:zhi4(音至)。鼻窒:鼻塞不通。
④鼽:qiu1(音裘)。鼻流清涕。衄:在這是鼻孔流血。
⑤血溢:血從上竅而出。血泄:血從大小便而出。
⑥淋:小便淋澀。秘:大便秘結。
⑦蔑:mie4(音滅)。汙:wu1(音烏)。衄蔑血污:是衄出黑血。
⑧瞀瘛:miaoqi4(音冒氣)。神昏抽搐。
⑨瘖:yin1(音音)。暴瘖:驟然聲啞說不出話來。
⑩冒眛:昏憒的意思。
⑾躁擾:煩熱躁動,擾亂不寧。
⑿狂越:精神錯亂,言行失常。
⒀禁栗:口噤戰慄。
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①溢食不下、目眛不明、暴注、瞤瘛②、暴病暴死,皆屬於火。
手少陽相火之熱乃心包絡三焦之氣也。
諸澀枯涸、乾勁皴揭③,皆屬於燥。
手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疝、堅痞、腹滿急痛、下利清白、食已不饑、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④;
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風有風寒、風熱。
風寒者,發散祛風,則風自解。
風熱者,疏散熱鬱,則風自平。
熱有虛熱、實熱、熱鬱。
虛熱者補之,實熱者泄之,鬱熱者散之。
濕有寒濕、風濕、濕熱、濕氣。
寒濕者熱藥燥之,風濕者風藥勝之,濕熱者寒藥清利之,濕氣者氣藥通暢之。
寒有內寒、外寒、虛寒。
內寒者溫中為急,外寒者發表為先,虛寒者壯陽兼固本。
燥有熱燥、寒燥、風燥。
熱燥者清熱,寒燥者溫經,風燥者祛風,亦必以養血潤燥之藥為君。
注解:
①湧:東西向上升。
②瞤(音閏)。瞤瘛:肌肉跳動抽搐。
③皴:cun(音村)。皴揭:皮膚啟裂。
④厥逆禁固:四肢逆冷,屈伸不便。
【諸症莫逃乎四因】
四因者,氣、血、痰、食也。
丹溪①治病:用四君湯以治氣,四物湯以治血,二陳湯以治痰,平胃散以治食,多用此四方為主,更參以鬱法治之,故藥不繁,而多中於病。
傷寒症傳變六經必須熟認
霜降以後春分前,傷寒即病六經②傳,傳過六經當自愈③,請觀素問④不虛言。
若然兩感傷寒症,一日兩經表裡病,水漿不入不知人,六日之間當殞命。
是故傷寒不服藥,待過七日無差錯;
七日之中一劑差,變成壞症終耽擱。
陽盛格陰①須細察,陰盛格陽②必須研。
表裡陰陽明的確,汗、溫、吐、下用無偏。
注解:
①丹溪:朱震亨、字彥修。
元、義鳥人,學者尊之曰丹溪翁。
發明相火的根源,為陽常有餘陰常不足之論。
著有《宋論》、《格致餘論》、《局方發揮》、《傷寒論辯》、《外科精要發揮》《本草衍義補遺》、《金匱鉤玄》、《脈訣指掌病式圖說》、《活法機要》、《脈因證治》等書。
門人又集其緒論,為《丹溪心法》、《丹溪醫要》、《丹溪治法》、《丹溪治法心要》等書。
②六經:太陽、少陽、陽明、太陰、少陰、厥陰。
③傳過六經當自愈,指傳過六經,險期已過。可不藥而愈也。「是故傷寒不服藥,待過七日無差錯」之意亦同。
④《素問》:是我國古老的一部醫書,與《靈樞》合稱《黃帝內經》。
作者姓名不詳,據後人考證,認為是戰國時候的作品。
【太陽經證用藥訣】
太陽經證惡寒先,身熱頭疼脊痛連。
有汗傷風脈浮緩③,無汗傷寒脈緊弦。
無汗麻黃湯可汗,汗多宜以桂枝④煎,時藥香蘇(飲)加減用,對經中病即時痊。
初病原來是太陽,即宜發表便安康,若然誤用陽明藥,引入肌中熱不涼。
【陽明經證用藥決】
陽明經證熱如湯,不惡寒兮減去裳⑤,目痛鼻乾眠不得,脈浮洪滑數而長,法用解肌微取汗,升麻葛根(湯)最為良。
太陽傳症到陽明,劑用升麻③病即輕,若犯小柴胡一劑,邪即傳入少陽經。
注解:
①陽盛格陰:是由於陽氣太盛,致陰氣不得相入。內裡雖是真熱,外面卻現身肢厥冷等假寒之象。
②陰盛格陽:是由於陰氣太盛,致陽氣不得相入.內裡雖是真寒,外面卻現面赤發熱面煩等假熱之象。
③有汗傷風句:是指仲景《傷寒論》裡的中風而言。其症:發熱汗出、惡風、脈浮緩……。
④桂枝煎:煎桂枝湯也。
⑤減去裳;脫去衣服。是形容病人不惡寒反惡熱。
⑥劑用升麻:是指的升麻葛根湯。
【少陽經證用藥訣】
少陽寒熱往來更,口燥咽乾胸脅疼,乾嘔脈弦兼重聽①,小柴和解即安寧。
陽明傳入少陽經,一劑柴胡熱便清;
若用麻黃重發汗,變為蓄血反蒸蒸②。
少陽經證未全除,若用將軍③下即虛,痞氣結胸從此致,請君臨症莫含糊。
【注解】
①重聽:耳聾。
③蒸蒸:發熱的作於。
③將軍:大黃的別名。此處是指一切峻瀉藥說的。並非單指大黃。
【太陰經證用藥訣】
太陰經證當惡熱,脈沉有力來無歇,舌苔氣急煩躁增,石(膏)知(母)(湯)投之休膽怯。
太陰惡熱煩躁並,口乾舌苔心下悶,二便自利病居中,黃連瀉心湯最應。
太陰惡熱多口渴,煩躁腹滿大便數,黃芩芍藥兩相須,更加甘草和中藥。
太陰經證身惡熱.更兼腹痛將危絕,腹部連朝結不通,桂枝大黃湯最捷。
太陰經證表尚熱,內有煩躁便且結,腹中滿悶舌中苔,大柴胡湯登時捷。
【少陰經證用藥訣】
少陰經證身體涼,惡熱煩躁手足揚,口渴舌苔腹滿硬,大小便秘語言狂,或為下利純清水,此皆邪熱胃中藏,法用苦寒攻下劑,急投三味小承湯。
【厥陰經證用藥訣】
厥陽經證身厥冷,煩躁去衣腹滿硬,舌卷囊縮氣上衝,發狂譫語將殞命。
寄語醫家不用忙,要知生死脈中詳,生脈來時沉有力,大承急下即安康;
死脈來時微且亂,若然投劑即乖張。
三陰厥逆之症,實非真寒,乃假寒也。
外雖厥冷,內有實熱。
內經云:亢則害、承乃制。
熱極反兼寒化,陽盛格陰,熱深厥亦深也。
表雖厥冷,非比太陽惡寒之症。
如初病太陽,後次第傳至三陰,必先揚手擲足、揭去衣被、狂亂不甯、大小便秘結,復至沉靜厥逆。
醫家至此,不可不察病情,誤投熱藥,殺人不遠。
【直中三陰真寒證用藥訣】
元氣衰微邪易侵,寒邪直中入三陰。
三陰經證須分治,慎勿模糊不用心。
太陰直中惡寒時,脈息沉遲弦滑微,肚腹疼來兼吐瀉,理中一盞急須施。
太陰直中身惡寒,更兼發熱瀉難安.頭疼體痛並腹痛,桂枝參朮炒薑甘。
太陰直中脈沉微,四肢厥逆痛如笞①,面色淒淒神不足,大小便利四逆宜。
少陰直中體惡寒,發熱頭疼面色蒼,身如被杖②且無汗,麻黃附子細辛湯。
此症分明似太陽,如何又作少陰詳?
只因脈息沉遲澀,故與溫經發表湯。
少陰直中惡寒風,身熱頭疼體痛凶,口不渴兮身有汗,桂枝附子甘草從。
此症如何作少陰?
脈沉微弱惡寒深,外雖有熱非真熱,陰盛格陽當記心。
【注解】
①笞:chi1(音癡)。古時拷打犯人的竹杖子。痛如笞:疼痛的象被笞刑拷打了一樣。
②杖:舊時刑具的一種。身如被杖:是說身體疼痛的象受了杖刑一樣。
直中厥陰身厥冷,小腹疼痛連陰莖,脈息沉遲弦且微,當歸四逆湯宜審。
直中三陰寒證,惡寒身不熱、色青、不渴、大小便自利、其脈沉遲,人皆可知。
如或反常,實難知也。
如身熱面赤、大小便自利、口乾,醫家至此,但當察其脈勢雖大,來意虛豁力薄,不竭;
或沉遲弦滑而微,形氣有不足之象,俱為寒症。
或服涼藥太過身熱不退亦然。
此非真熱,乃假熱也。
蓋因寒邪太盛,逼出虛火,遊行於外。
《內經》云陰盛格陽,若不用心審察而用苦寒之劑,決死無疑。
大抵傷寒症,陽證見陰脈死;
陰證見陽脈生。
蓋傷寒之邪,乃外來之邪,必得元氣相敵。
元氣屬陽,故見陽脈而生。
見陰脈而死,元氣絕也。
陽春脈大而有力不亂,陰者脈小而虛微至亂。
調治傷寒之法,先須識症,察得陰陽、表裡、寒熱、虛實,親切復審,汗、吐、下、溫、和解之法治之,庶無差錯。
先觀兩目或赤、或黃,次看口舌有無苔狀,後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無痛滿,再問其所苦、所欲、飲食起居、大小便通利若何、並服過何藥、曾經汗下否,務使-一明白,脈症相對,然後用藥,庶幾無差。
(一)看傷寒先觀兩目,或赤或黃。
赤為陽毒,六脈洪大有力燥渴者,輕則三黃石膏湯,重則大承氣湯。
(一)再看口舌有無苔狀:舌白色者,邪未入裡,屬半表半裡,宜小柴胡湯和解。
舌上黃苔者,胃腑有邪熱,宜調胃承氣湯下之。
大便燥實、脈沉有力而大渴者,方可下。
舌上黑苔生芒刺者,是腎水克於心火也,急用大承氣湯下之,此邪熱已極也。
凡傷寒舌苔厚燥,用井水浸青布片子,於舌上洗淨後,用生薑片子時時浸水刮之,其苔自退。
(一)次以手按其心胸至小腹有無痛處:
(1〕若按心下硬痛手不可近。燥渴譫語,大便實,脈沉實有力,為結胸證,急用大陷胸湯加枳殼、桔梗下之。
(2)若病人自覺心胸滿悶,按之而不痛者,為痞滿也,宜瀉心湯加枳殼、桔梗,其效如神。
(3)若按之小腹硬痛,當問其小便通利否。如小水自利、大便黑,兼或身黃、譫語、燥渴、脈沉實者,則知蓄血在下焦,宜桃仁承氣湯。下盡黑物則愈。
(4)若按之小腹脹滿不硬痛,小便不利,則知津液留結即溺澀也。宜五苓散加木通、梔子利之;亦不可太利,恐耗竭津液也。
(一)凡治傷寒若煩渴欲飲水者,因內水消竭,欲得外水自救。
大渴欲飲一升,僅可與一碗,寧令不足,不可太過。
若恣飲過量,使水停心下,則為水結胸;
若水射於肺,為喘、為咳;
留於胃,為噎、為噦,溢於皮膚,為腫;
蓄於下焦,為癃;
滲於腸間,則為利下,皆飲水多之過也。
不可不與,又不可強與,與之常令不足為宜。
(一)凡治傷寒若經十余日以上尚有表證宜汗者,以羌活沖和湯微汗之。
十餘日若有裡證宜下者,以大柴胡湯下之。
蓋傷寒過經,正氣多虛,恐麻黃承氣①太峻。
誤用麻黃,令人亡陽;
誤用承氣,令人不禁。
若表證尚未除,而裡證又急,不得不下者,只可用大柴胡湯通表裡而緩治之。
又老弱及氣血兩虛之人有下證者,亦用大柴胡湯下之,不傷元氣。
如其年富力盛者,不在此例,從病制宜。
①麻黃承氣:麻黃湯、承氣湯。
(一)若先起頭疼發熱惡寒,以後傳裡,頭疼惡寒皆除,而反怕熱,發渴譫語。
或潮熱自汗,大便不通。
或揭去衣被,揚手擲足。
或發斑黃狂亂。
此為陽經自表傳入陰經之熱證,俱當攻裡之藥下之。
設或當下失下而變症出,手足乍冷乍溫者,因陽極發厥,即陽證似陰,名曰陽厥,外雖厥冷,內有熱邪,以承氣湯下之。
又有失於汗下,或本陽證誤投熱藥.使熱毒深入,陽氣獨盛,陰氣暴絕,登高而歌,棄衣而走,詈①罵叫喊,燥渴欲死,面赤眼紅,身發斑黃,或下利純清水,或下利黃赤,六脈洪大,名陽毒發斑證,輕則消斑青黛飲,重則三黃石膏湯去麻黃、豆鼓,加大黃、芒硝下之。
令陰氣復而大汗解矣。
(一)病初起無頭疼,無身熱,就便怕寒,四肢厥冷,腹疼吐瀉,引衣蜷臥,不渴,或戰慄,面如刀刮,口吐涎沫,脈沉細無力.此為寒邪直中陰經,即真寒證。
不從陽經傳來,當用熱藥溫之。
如寒極手足厥冷過肘膝者,因寒極發厥,謂之陰厥。
宜四逆湯溫之。
①詈:li(音利)。罵也。
(一)凡腹滿腹疼皆是陰證,只有微甚不同,難以一概施治。
腹疼不大便,桂枝加芍藥湯;
腹痛甚者,桂枝大黃湯。
若自利腹疼,小便清白,當溫之,理中湯、四逆湯。
看微甚用藥,輕者五積散,重者四逆湯。
(一)又有初起外感寒邪、內傷生冷,內既伏陰,內外皆寒。
或本真陰,誤投涼藥,陰氣獨盛,陽氣暴絕。
以致病起即手足厥冷、腰背強重、頭疼眼眶疼、嘔吐煩悶、下利腹痛,身如被杖、六脈沉細、渴不思飲。
以後毒氣漸深,入腹攻心,咽喉不利,腹痛轉甚,心下脹滿、結硬如石,燥渴難忍,冷汗不止,或時鄭聲,指甲青黑,此名陰毒症,速灸關元、氣海二、三十壯(關元穴在臍下三寸、氣海穴在臍下一寸五分)。
或蔥熨臍中,內服回陽急救湯。
令陽氣復而大汗解矣。
(一)傷寒發狂奔走人難制伏,宜於病人室中生火一盆,將好醋一大碗澆於火上,令病人聞之即安。
(一)傷寒鼻衄不止,用水紙搭於頂門,再用梔子炒黑為細末,吹入鼻內,其血即止、然成流久不止者,方可用此方。
如點滴不成流者,邪在經未除,不可用此法。
(一)傷寒與傷暑俱有發熱,當明辨之。
蓋寒傷形;暑傷氣。
傷寒則惡寒而脈緊;
傷暑則惡熱而脈虛。以此為異。
(一)凡入瘟疫之家,以麻油塗鼻孔中,則不相傳染。
既出以紙拈探鼻深入,令嚏之為佳。
又方以雄黃、蒼朮為細末,香油調敷鼻內。
或單用雄黃末,水調塗鼻內,雖與病人同臥,亦不傳染。
【麻黃湯】
麻黃湯桂枝,杏仁甘草施,傷寒無汗症,發表不宜遲。
【桂枝湯】
桂枝湯芍藥,棗薑甘草著,發散衛間邪,傷寒自汗卻①。
①卻:除掉的意思。傷寒自汗卻:是說桂枝湯適用於傷寒發熱惡風汗自出者。
【香蘇飲】
香蘇飲紫蘇,香附宜多用,陳皮共甘草,表裡盡和平。
【葛根湯】
葛根湯芍藥,甘(草)桂(枝)麻黃加,太陽合陽明,無汗應鬚髮。
【升麻葛根湯】
升麻葛根湯,芍藥甘草幫,陽明身發熱,一服即平康。
【石膏知母湯】
石膏加知母,甘草粳米熬,渴煩並氣急,脈實正相招。
【黃連瀉心湯】
黃連瀉心湯,一味五錢煎,燈心二十條,煩熱即平安。
【黃芩湯】
黃芩湯芍藥,甘草須共著,大棗用二枚,熱服有奇效。
【桂枝加大黃湯】
桂枝大黃湯,芍(藥)(甘)草棗薑煎,太陰腹滿疼,便秘用之安。
【大柴胡湯】
大柴胡半(夏)(黃)芩,芍藥安脾經,大黃共枳實,一解一通行。
【小承氣湯】
小承氣大黃,厚朴枳實襄,便鞕胸痞滿,微下即安康。
【大承氣湯】
大承氣(芒)硝(大)黃,枳(實)(厚)朴四般安,痞滿燥實症,潮熱盡能痊。
【理中湯】
理中湯白朮,(人)參(炮)薑甘草炙,吐瀉腹中疼,脈沉寒氣疾。
【桂枝人參湯】
桂枝人參甘(草),白朮乾薑兼,中寒身發熱,腹痛瀉能痊。
【四逆湯】
四逆湯附子,炮薑甘草炙,寒症脈沉微,助起三陽熾。
【麻黃附子細辛湯】
麻附細辛湯,寒中少陰方,脈沉身發熱,怕冷面色蒼。
【桂枝附子湯】
桂枝附子湯,炙草三味強,少陰頭體疼,薑棗是良方。
【黃耆建中湯】
黃耆建中湯,止汗是良方,桂枝甘(草)芍藥,薑棗及飴糖。
【小半夏加茯苓湯】
半夏茯苓湯,生薑搗汁良,水停心下症,一服即安康。
【附子瀉心湯】
附子瀉心湯,(黃)芩(黃)連與大黃,惡寒汗不止,心下痞相當。
【小陷胸湯】
小陷胸黃連,瓜蔞半夏煎,結胸捫摸疼,除熱去痰涎。
【大陷胸湯】
大陷胸甘遂,(芒)硝(大)黃俱下墜①,大結②痛難禁,服此登時退。
①硝黃俱下墜:是說芒硝、大黃都有瀉下的作用。
②大結:即大結胸證。從心下至少腹,鞕滿而痛手不可近的,叫做大結胸。
【黃連解毒湯】
黃連解毒湯,梔(子)(黃)芩(黃)柏四良,大黃除熱毒,便血厥陰狂。
【化斑湯】
發斑煩躁渴,宜用化斑湯,石膏知母×(超星版看不清該字)犀角,元參合一方。
【茵陳蒿湯】
傷寒身發黃,茵陳蒿最良,大黃梔子共,通利即安康。
【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蓄血症如狂,桂枝同甘草,芒硝與大黃。
【桃仁承氣湯】
桃仁承氣湯,蓄血症如狂,桂枝同甘草,芒硝與大黃。
【枳實梔子湯】
梔子豆鼓湯,枳實三味強,能醫勞復熱,其實是良方。
【溫膽湯】
溫膽湯二陳①,竹茹枳實增,病後不能睡,虛煩即安寧。
①二陳:即二陳湯(半夏、陳皮、茯苓、甘草)。
【當歸四逆湯】
當歸通草甘草桂枝芍藥細辛大棗內有久寒加生薑、吳茱萸。
【三黃石膏揚】
黃芩黃柏黃連梔子麻黃豆鼓石膏。
【五苓散】
白朮澤瀉豬苓茯苓桂
【消斑青黛飲】
青黛梔子黃連犀角知母元參生地石膏柴胡人參甘草薑棗。
【回陽急救湯】
回陽急救用六君,(肉)桂附(子)乾薑五味群,加麝三厘或膽汁,三陰寒厥見奇勳。
【羌活沖和湯】
(即九味羌活湯見17頁)
桂枝加芍藥湯
(即桂枝湯重用芍藥)
【瘟疫病感冒四氣務要先明】
丹溪曰:春應溫而反寒,夏應熱而反涼,秋應涼而反熱,冬應寒而反溫,此非其時而有其氣。
是以一歲之中,長幼之病皆相似者,名曰瘟疫病也。
其病初憎寒壯熱、頭疼身痛、口渴、不惡風寒,治以人參敗毒散表之、小柴胡湯和解之;
裡症見者,以大柴胡湯下之。
【人參敗毒散】
敗毒散(人)參(茯)苓,前(胡)羌(活)柴(胡)獨(活)增,桔(梗)(川)芎甘(草)枳殼,薄荷生薑應。
【九味羌活湯】
九味羌活湯,(川)芎(細)辛(白)芷(甘)草防(風),蒼(朮)(黃)芩生地入,溫熱病相當。
【芩連消毒散】
芩連消毒散,甘(草)桔(梗)射(干)(川)芎防(風),(連)翹柴(胡)荊(芥)(白)芷(枳)殼。
咽痛大頭方。
【冰解散】
冰解散最良。
汗下兼行方,桂心甘(草)白芍,(黃)芩麻(黃)共大黃。
按:春溫、夏熱、秋涼、冬寒,這是四時的正常氣候,當氣候反常,夏應熱而反涼,冬應寒而反溫,這叫四時不正之氣。
當天氣反常之時,凡衣著起居,不能與氣候相適應者,患病多相似。
但無「沿門閤戶」傳染情況者,不能叫疫。
疾者「皆相染易」,指傳染流行的情況。
此篇命題為瘟疫病,所舉九味羌活等方,多辛溫表散藥,對天氣暴寒之外感為宜,以之統治瘟疫則多有不當,讀者當參考《瘟疫明辨》、《寒溫條辨》、《溫病條辨》等書,作進一步的探討,庶不致誤。
【內傷脾胃者辨有餘與不足】
東垣①曰:「飲食不節則胃病,胃病則氣短精神少。胃虛則火邪乘之而生大熱,有時而顯火上行,獨燎其面。黃帝針經云『面熱者,足陽明病。』胃既病則脾無所稟受……故亦從而病焉。形體勞役則脾病,病脾則怠惰嗜臥、四肢不收、大便泄瀉。脾既病則胃不能獨行津液,故亦從而病焉。大抵脾胃虛弱,陽氣不能生長,是春夏之令不行,五藏之氣不生。脾病則下流乘腎,土克水則骨乏無力,是為骨痿,令人骨髓空虛,足不能履地。是陰氣重迭,此陰盛陽虛之症。」
治宜升浮而助陽也,補中益氣湯。
內傷脾胃:有饑餓損傷,有飲食過傷,有服峻劑之藥以致內傷,種種不同,治法亦異。
【補中益氣湯】
補中益氣湯,(人)參(黃)耆甘(草)(白)朮當(歸),升(麻)柴(胡)陳(皮)八味,不足症堪嘗。
①李杲,字明之,號東垣老人。
金、元間真定人(即河北省正定縣)。
是張元素弟子。
治病以脾胃為重。
著有《蘭室秘藏》、《脾胃論》……等。
【加味平胃散】
平胃散(神)曲(麥)芽,蒼(朮)(厚)朴陳(皮)(甘)草(木)香,山查並草果,一服即寬腸。
【葛花解酲①湯】
解酲湯茯苓,青(皮)(乾)薑白朮陳(皮),(木)香砂(仁)(人)參(神)曲(豆)蔻,澤瀉葛(花)豬苓。
【外感熱病者知夏熱與春溫】
發熱之病,今人謂之四時傷寒,絕不知其出入之理。
夫冬時傷寒,乃寒邪自外而入,故用麻黃、桂枝發汗之重劑。
春夏發熱之症,其由冬時感寒,偶不及發,寒毒藏於肌膚之間,至春變為濕病,至夏變為熱病,其邪自內而出,故用羌活、前胡解表之輕劑。
若夫春夏秋三時之間,感冒非時暴寒,又宜疏表利氣之劑,如香蘇飲、參蘇飲、十神湯之類。
【十神湯】
十神湯葛根,(川)芎(白)芷(赤)芍(紫)蘇陳(皮),麻(黃)升(麻)香附(炙)(甘)草,感冒與時行。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