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台玉案】
書名 丹台玉案
作者 孫文胤
朝代 明
年份 公元1637年
分類 診治
品質 0%
引自:http://jicheng.tw/jcw/book/%E4%B8%B9%E5%8F%B0%E7%8E%89%E6%A1%88/index
【自敘】
予世居新都之休邑。弱不好狹。與群兒游。輒岸然自遠。先君子異之誡曰。小時了了。
大未稱善。頗有宅相之目。於時苦攻下帷。日課經生業而已。
久之二豎為祟。日與地之上池名哲砥摩。乃探 叩藏。則靈樞內景諸書。次第咸列。仆初翻覽。苓朮之味。與帖括之苦。略相當。徐乃漸入甘境。久而揣摩獲中。病盡脫矣。
因嘆人能殫精。皆可證聖。安在農軒業。不足然而五運六氣之征。五行六腑之變。溫涼生克之數。標本奇正之方。亦庶幾管窺蠡測。探其一班矣。
或曰。子業已成。盍少試乎。
乃行之京口。所投輒治。問膏肓者踵相接也。
顧予性不耐紛。大江南北之沖。郵使星軺之過。日不暇給。心?苦之。
於是又寓之古吳。古吳人士閑雅。林水瀟散。讀書譚道。地與性宜遂寄?廬焉。
因以濟物之暇。益肆力於仲景元素諸家之秘旨。精思劇解。匯輯成編。用公同志。昔陶弘景以神農本草。合雜家別錄。銓釋注名。
嘗言江南偏方。不周曉藥石。往往紕繆四百余物予乃知東晉士大夫好服五石散。其時風氣涼愚公善醫。先飲食而後丸劑。故秦越人察氣觀變。名聞諸侯。而不如其長兄中兄。名不出閭裡也。
讀予是編者。
並以斯言贈之。
使貴五穀而賤金石。寶真氣而陋參?。則枚生七發。人自有之。
亦無所用予書矣。
崇禎丁丑孟夏上浣八日孫文胤對薇父書於仁壽堂。
【序】
余嘗謂經濟莫論出處。活億萬生靈為大。而活億萬世生靈為彌大。是故良醫賢良相。先王父暨名噪起。江以南。奇?沉瘵。非兩大人末能下手。?民無告。則捐餌療之。
余從帙括暇。亦不忌箕裘。頗於中探采。以是與術家言。悉知其伎倆。良?畢照。不為庸流蒙。乙丑冬司鐸當湖。士子爭以文相質。讀易誦詩。?不倦。顧欲訪一二異人謀養生事。缺然無聞越歲遇孫君對薇。與語語輒奇。試技技輒效。察以九竅。參以五臟。處虛實之分。定順逆之節。
知臨。醫獨冠海內。對薇卜築在茲。應出尋常。地靈之驗。信然乎。
曰否。北固豈人:對薇。
人不傑。地亦不靈。對薇少而穎敏。治經史。?舉不凡。自謂取青紫如拾芥。竟以孱質罹?。
於是棄墳典。乞靈素難。以是捷於國士者。
移於國手。真不啻反掌間非僅僅恃北固靈耳。
令伊芳道大行。轉盼活億萬生靈不淺。而對薇猶未滿志。乃所出手披一集。俱從靈樞黃庭內景叔和河間以訖東垣丹溪諸篇。細為刪訂。參以獨解。生平伎倆。具在茲編。或詰余曰。人問許宗胤何不著書。宗曰。人病在心意之巧。而知變脈之深趣。不可言傳。孫氏茲編。無寧糟粕。余答之曰。二十年苦心。九折臂而證之。
不可言傳者。
能以言傳。非孫氏不能有是書。昔葛洪抄金匱方百卷。肘後急要方四卷。亦寧好事。活億萬世生靈。對薇其有遐心耶。
先王父暨先大人。頗稱世德。余不敏。譾勞承乏。兩作吏。未審活人幾許。然一片婆心。寧柔克。
無剛克。寧失出。無失入。以副。
聖明如天之仁。養國家數百季元氣。私心爾爾。閭 父老。竊為世德有根。余滋愧焉。
憶孫勝於處。孫氏其昌於後。余言是券。
時?
崇禎戊寅仲秋承德郎知江寧縣事苕水通家侍教生楊 卿拜書於雨花之木末亭。
【凡例】
一集素難靈樞。仲景河間。丹溪東垣。諸家等書。合為采撰。刪其繁雜雷同。摘其精核簡要。一言可當千萬言。以便流覽。
一質諸賢達。究心於此者。
並海內同道諸名公。虛心輒訪。不敢概恃臆見。
一分卷為六。卷之內有類。類之中有論。論之次評脈。脈之後主方。苦心詳析庶幾開卷一先天脈鏡。得之異人秘授。並自胗驗。與軒岐叔和有所不同。故另列一帙。
一試之考驗所中。兼於朝夕展卷細玩。靜悟研思。別有所得。亦不敢盡剿成說。
一是集。經二十年參訂考較。非敢草草飾閱。
一自手錄。付之謄真。續付剞劂。一一對明查改。當無訛謬。
一外著螽斯秘寶錄。專為育嗣種子。深究精微纂已成章。緣未遑續較。以俟它日再鐫附
【卷之一】
【先天脈鏡敘】
夫測意在聲氣之微。幻矣。
即究詰感因。亦臆揣耳。
若以三指叩五臟。尤在意揣外。軒岐暨叔和已發玄妙。而戴氏尚有刊誤之辨。蓋慎之也余不敏。敢附贅疣。顧所得異人秘授。兼之胗候驗證參考。更與先天有三昧焉。
豈云超軼先聖賢。而實有闡先聖賢所未泄者。
是亦一畫之系。九疇之衍。奚忍私之。
敬公同志。以參所未逮。
尊生主人孫文胤謹識?
【先天脈鏡論云】
夫脈之胃氣者何氣也一陽之氣升於土中者是也。
為先天之氣物之所賴以生者此也。
而人不自知和緩擬之。
吾以口中吹出重氣擬之。
又以軟而滑者擬之此亦無可擬之中。而強擬其略相似者以示人也。
夫診脈下指之時。須觀胃氣為主。若此部得其中和。則此部無病。或云獨大者病。獨小者病也。
今若以小者配大者。
不去涼二部之熱。而反來溫一部之寒。吾恐如抱薪救火。而反傷其一部中和之體。可不損人之天年者矣。
故當以胃氣為主者是也。
夫診脈法。固以胃氣為主。而胃氣之取法。前言備之矣。
乃指下渾渾緩緩。無形之可礙者是也。
但覺有形。便是六淫阻滯。就可認之為病脈也。
須大小緩急不同。乃六淫之體性有不同耳。
自與中和胃氣大相懸隔。苟若以邪為無形。則氣血以自通暢流行。乃正氣而非邪氣。何病之有哉。既言為邪必有形也。
但在人察識之力體認之真以何經用何藥而不眩。而或二或三之真見真知。而在陽分者。
而用陽分之藥。血分者而用血分之藥。浮沉不失升降無瘥。軒岐之旨斯得矣。
又云一陽一陰之謂道。偏陰偏陽之謂病。信哉言乎(此論當與後篇病在中不實不堅夫診脈之時須要澄心靜慮。)
一毫事務不可雜擾然。又調停息氣。初下指必須輕手於皮毛之間。消息其所以然也。
次以按至血脈。消息其所以然。三按至肌肉之分。消息其所以然。四又按至筋之分。消息其所以然。五又按至骨之分。消息其所以然。此五等消息之方。得其詳也。
蓋皮毛肺之分。陽中之陽也。
其形如此。血脈之分。陽中之陰也。
其形如此。肌肉脾之分。胃氣分也。
筋乃肝之分。陰中之陽是也。
其形如此。骨乃腎之分。陰中之陰是也。
其形如此。
夫一部之中五行具焉。
五行之中陰陽分焉。
陰陽之間胃氣存焉。
其胃氣若桃李木夾中之仁。分之兩片。兩片之中有穿一線。其線即胃氣也。
所賴以生生之機者此也。
所賴以為化化之妙者此也。
夫六部須各具五行之性。莫不由陰陽分來。若火邪乃五行之一也。
總以一而言之。
施運兼備。即為太極也。
有表有裡。即為陰陽兩儀也。
表中有裡。裡中有表。即為四象也。
其土氣於四象無不在。何也。
如河圖之土五數焉。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
一得五而成六也。
地二生火。天七成之。
二得五而成七也。
至於三四皆由得五而方成八九也。
此土之數。所以於四時無不在也。
其陰陽五行之定位如此。
其脈之有病者何也。
惟欲其無太過無不及。各得其性而已。假如部之屬木者。
於時為春。萬物於此暢茂條達。萌芽甲拆。此部必得軟滑而長。如萬物之在春者。
方得木之體也。
外此或短而澀。燥淫傷也。
或平而滲。濕淫傷也。
或微而滯。寒淫傷也。
或浮而弦。風淫傷也。
或洪而盛。熱淫傷也。
或尖而數。火淫傷也。
至於六淫合傷。五運害制。斯又在人察識之力耳。
木須如此。火土金水何也。
如火也於時為夏。萬物莫不盛茂。張布施發。此部必得微洪而大。如萬物之在夏也。
方得火之體也。
外此皆為病矣。
金也於時為秋。萬物莫不完聚收斂而實部必得清肅而浮。如萬物之在秋也。
方得金之體也。
外此則皆為病。水也於時為冬。萬物莫不歸藏安靜潛伏。此部必得沉細而實。如萬物之在冬也。
方得水之體也。
外此太過不及。
皆為病矣。
至於土者。
惟以和緩安靜。且三焦包絡之火。非心火之比。游行於天地之間。惟以滑數流利。前體若此者。
乃本來自然之性。以知消息處治之道。但恐智者過之。
愚者不及。難以造斯道之精耳。
前云五行之性如此。亦惟以在經者言耳。
而絡脈之分布。此又不可不知也。
絡者與經之何異有之。
既以察其經矣。
又當察其絡。察絡之方又不易也。
又云大干者走經。旁枝者走絡。
甚經。傍發者為絡。是以生瘡癤於手足。或積塊於身旁。必察絡而後知其病之所在也。
此圖略載以示大端。後當詳論。前論備而未詳。尚有輸孫兩手絡圖。兩手須左右不同絡脈為病大同
右手經絡圖形
前頭至腹下 後背至足
左手經絡圖形
外背 內胸
五臟外發見之圖
如病患面青。或好呼。或喜酸。或泣。或怒。數內有一見於外者。
知其肝經受病也。
余臟仿此而推之。
五臟外應之圖
內經曰。上境上者。
喉嚨及頭間事也。
下境下者。
後腰及足脛間事也。
前以候前。後以。左寸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左關外以候肝。內以候膈。左尺外以候腎。內以候膀胱。右寸外以候肺喉。內以候膈。右關內胃外脾。右尺內以命門。外以候三焦。
前圖所載。部位絡脈若此部此絡有病。脈則主此處有病。毫發不差。但審六氣。知其作何夫六淫之邪。皆陰陽二氣推遷。相代太過不及而成。此六邪也。
陽中之陰則為風。陽中之陽父母。土乃脾胃之分。無所不談。故難定位。但脈中有外寒而內熱。有外熱而內寒。彼此相制而不得其自然。以致病相隱伏於其中。
實不外乎陰陽升降之性也。
故用藥者。
當知升降陰陽為主。
夫治六邪之藥佐之。
而六淫之邪非外來物也然人之一身。本乎六氣而成。十二經絡之中不可外此六氣。相代以為造化之機也。
論六淫之邪浮越起於上。而得按入裡便不相似者風也。
百病不離乎風。遲滯微虛者寒也。
尖。如地理之辨星辰。頭同而腳異者。
陽邪在表。自得發散之體。如甑上熱氣。烘烘上升。四圖無約束之狀也。
乃陽氣自旺。
本部如此者。
當伏以降之。
陰邪在表。自得澀滯之體。如煎銀將化。面上有?。蓋覆不開也。
乃陰乘陽也如此當發之。
散之。
升之。舉之。
陰有形而陽無質者此也。
一論人身之中。惟陰陽二氣而已。陰在內陽之守。陽在外陰之使也。
陰須在內而根於外陽之下。陽須在外而根內陰之上。故曰。陰根陽。陽根陰也。
是以脈中。表須屬陽。以活動為其體性。而猶有靜順之陰在內。裡須屬陰。以靜順為其體性。而猶有活動之陽在中。如此乃兩得相依倚也。
或表脈惟散尖洪大。裡脈惟蹇遲細小。乃陰陽相拒而不相和。各盛於本位。當以藥之氣味輕清者收斂表陽。使根於內。又以氣味俱濃者。
溫和裡陰使根於外。又或有表澀下而裡衝上者。
在外在陽氣不升。在內為陰火沖發。此常情多有也。
當升表之陽氣。降裡之陰火。亦有表蹇澀而裡洪數者。
亦有陰乘陽。陽乘陰也。
當升發之。
當升降之其治法脈法之綱。不過如此。其中或兼五運六氣之邪。或有積聚成痰。此又在人所擇藥味治之而已。而陰陽之理不能離也。
一論人身中。惟陰血陽氣而已。貴乎不可有偏勝也。
一有偏勝。皆為病矣。
勝輕則病輕。勝重則病重。至日久則病愈勝。微者愈微。漸至孤陰孤陽。是皆死也。
脈若孤陽。死在春夏之日中脈若在孤陰。死在秋冬之夜半。所謂孤陽不生。孤陰不成。何也。
蓋陽無陰。則散漫不能收斂。陽之所倚者陰也。
陰無陽則翕聚不能發散。陰之所倚者陽也。
觀之天傍地。地傍天。
天地自相倚杖。而人則可見矣。
一論陰陽之性。陰之性靜。陽之性動。陰之性收。陽之性散。陰之性降。陽之性升。陰之性沉。陽之性浮。陰之性遲。陽之性數。陰之體平。陽之體尖。陰之性橫。陽之性直。陰之性成。陽之性生。陰之性殺。陽之性長。陰之性內。陽之性外。陰之體弱。陽之體強。陰之體濁。陽之體清。陰之味鹹。陽之味辛。陰之味苦。陽之味甘。陰之氣涼。陽之氣溫。陰之氣寒。陽之氣熱。陰之體潤。陽之體燥。陰之體扁。陽之體圓。陰之體短。陽之體長。陰之體有形。陽之體有質。此陰陽形質之大道也。
一論陰陽升降之道。其陽上升非在陽分而復上升。乃陰極陽生之道。陽自陰分上升至陽分耳。
而降地。天晴自下而上升。正此意也。
又曰。地氣上而為云。天氣下而為雨。
一論陽性無不發散。陰性無不收斂。陽性發散。散何物。不過發散乎陰耳。
非外有物與陽發散也。
陰性收斂。斂何物。不過收斂乎陽耳。
非外又有物與陰收斂也。
或有陽收斂陰發散者。
乃陽中之陰收斂。陰中之陽發散耳。
而陰陽之性。未嘗先也。
一論六淫之邪。性有浮起升散者。
有沉平降斂者。
所風熱火者。
其性屬陽。本乎天者親上其。來必浮起升散。寒濕燥者。
其性屬陰。本乎地者親下其來必沉下降斂。但各得其位。受胃氣之所養。升降浮沉得遂其性。則為天地推遷運化之氣耳。
何病之有哉。一不如此則陽去乘陰。陰去乘陽。則陰陽不和。各先其職。故性相倚仗者。
而變為相形者矣。
漸必至於陽微陰勝。陰微陽勝。感則陰去陽雜獨守。陽去陰雜獨存。常道值此。大變可立待矣。
一論升降浮沉。在脈中貴在平和。但浮沉若夏冬二時。寒熱至此極矣。
極則改常。然或有生者惟以此。若前寒熱浮沉之極。則陰孤陽寡。固不必治。而亦不能治也。
夫治病者。
主脈不及。治之宜緩。客邪居之。
治之宜急。藥性分兩不可惑也。
夫三陽之表。有邪當汗。其汗宜急。三陽之裡。有邪當下。其下宜緩。三陰之表。有邪當汗其汗。陽之裡乃表之裡有形經絡受邪。故宜利小便下大便。陰之表乃裡之表也。
亦為經絡受病。故宜清形以為汗。陰之裡乃裡之裡也。
實為有形經絡受邪。故宜大便下之。
何也。蓋表乃陽之分也。
陽性本浮之客。蹇滯陰邪。故宜發散以順其陽之性。裡乃陰分也。
陰性本沉。
降之客。洪數陽邪。故宜利下。以順遂陰之性也。
升降浮沉。治法須異。不過順陰陽之性。而利導之耳。
外是失之。
皆為穿鑿。所以智者惡其鑿也。
夫治腫毒初得。宜發汗。亦以其所得未深。在無形經絡。久則宜下。以其漸進入裡也。
在有形經絡中矣。
其所謂膿成而補者。
以其邪熱已定。正氣已被所傷。故補其氣血之不足。非補邪也。
觀此雜病皆與傷寒治法同。今人以為不同。是不知陰陽之理也。
夫十二經在三陽。外無不主。內有所受者。
受小穀傳糟粕也。
在三陰。內無所受。外有所主者。
皮毛血脈肌肉筋骨耳。
用藥主治者。
在所當知。夫胞絡者。
本三焦之配也。
今人惟以命門為三焦之配。不知十命門為液之祖。較之於吾。則有形質矣。
故次三焦之下。胞絡為血之母全屬陰矣。
故此於命門定其上中下之位次可也。
若經所謂審清濁而知部分歟。
夫結滯積聚。多屬陰脈何也。
蓋陰性收斂。向實歸之意。若陽性則主發散沖開。何積聚之有。所以經云。陰搏陽別。是名有妊。亦以陰脈成聚。完結之意也是以有妊之婦得陽脈來。便主落胎。陽化氣。陰成形。天地生成之功用也。
又云。血旺氣衰應有體。正此意也。
夫小兒痘疹。惟其右尺相火。熬煎左尺腎水。以致腎水逆克心火。乃一定之病機也。
若水勝則陰勝。其痘必主氣虛不能發起。故以助陽發表之藥為主。若火勝則陽勝。其痘必主血虛。
其氣之發。無所蓋覆。必難成漿。漸至干枯。又以斂表之藥為主。愚按風熱相兼。惟治熱為主。佐以收藥。
風寒熱相兼。惟治風為主。佐以溫藥之論。大概在人消息之耳。
一論人身有十二經絡。統之五運六氣而已。運氣又不可執一也。
總之者。
惟一陽一陰。
人能自運矣。
學人不肯溯流窮源。而惟限於局方之習。終於局方而已。其不枉人之天年者得乎。
一論人身之胃氣。乃先天之氣煎以言之矣。
但此氣在人身少而壯。由此氣以漸而成也。
人之而不使喪耳。
亦不能外有所增益也。
又云能延年者。
如燭在風中則不耐久。移在密室之中則所差遠矣。
是以常人惟損之志人固守之。
一論胃氣在人之脈固滑而和。本是或有邪淫之來。此脈渾然在中。邪淫日久。此氣殘傷。殘傷至盡。生氣殄矣。
所以人須病。而脈猶有胃氣者可醫。無則不能治也。
故胗之時。既是邪脈。猶當表裡之中。尋取胃氣也。
此脈但可被邪脈傷。終不與邪脈混。故當審察分看。不可茫茫然無雜別也。
人能知此醫理。斯過半矣。
一論大腸脈。自外而下降。三焦脈自內而上升。小腸脈。自內而下降。膀胱脈。自外而上升。故內經云。天陰自上而降。地陽自下而升。是此意也。
詳論一論前載六淫之氣來應指下。必有太過不及之形也。
倘六脈不實不堅。且散且聚。而症卻在中。此無形而有病也。
殊不知人身有六氣。有五運。既無六氣有餘之邪。則必屬五運不足之邪使畢已之謂歟。邪已遏。正未復。此意也。
兼前論看。
一論寒熱交爭者何也。
蓋陰外乘陽。陽與陰爭(此言寸也)或陽乘陰。陰與陽爭。(此言尺也)。
司治者在表陰邪當升發。以復其陽之性。在裡陽邪當降斂。以復其陰之性。陰陽得位。於寒熱何爭之有。若夫陽分洪數。或陰分蹇澀。此乃偏勝之脈。惟寒惟熱而已。不至於寒熱爭也。
又有陽去乘陰。陰不能與陽爭。是陽獨勝也。
惟主熱而已。或陰去乘陽。陽不能與陰爭。是陰獨勝也。
亦惟主寒而已。三等理論。在所當知。
一論寒熱之客於人身也。
寒邪多自皮毛而入筋骨熱邪自筋骨而出皮毛。故曰寒自外入。
熱自內出如是觀之。
天陰自上而降地。地陽自下而上升。其理蓋可見矣。
一論表脈乃尖之尖者。
若稍平來。則似裡脈之體。風寒風濕是也。
裡脈若尖。則反似表脈。
而不見平潤之體。此陽極也。
當下之。
或微有平潤在上。而不見尖數之體。此陰勝也。
當升之。
此篇當前論看。
一論人身之筋。過熱則縱。過寒則縮。縱則痿緩。縮則疼痛。或有痿疼痛悉備者。
因受濕熱。而大筋施長。小筋?短之謂也。
一論人之病出於六淫之邪。實不外乎四時寒熱溫涼之氣。此脈須辨升降浮沉。而以六淫參之。
斯得病情矣。
因以用藥。無不動也。
一師云。風淫之邪。無晴不有。若風濕風燥、風熱、風火、風寒之類。若三者兼來。如風寒濕風濕熱類也。
故前云百病不離乎風。一日問師云。水風在脈何以認。答曰。須與濕相似。
而略有不同。如野馬、氤氳之意。以師言度乃渾渾不清之體。
一論凡知病處法。亦有一大理也。
心腎二部。上至頂巔。下至足心。若子午上下之中正也。
肝若天三生木。屬左也。
肺若地四生金。屬右也。
脾土雖屬於右而實在中多。三焦相火雖屬於左。而亦寄膻中也。
一論用藥之法。譬若心臟大熱。腎臟大寒此乃陰陽各盛本位也。
當涼陽分之熱。溫陰分之寒。上呼下?者方是。予意以黃連之類涼心桂附之類溫腎師云。不可也。
黃連固是而桂附不宜用。恐反助陽火矣。
惟以澤瀉瀉腎之寒。則脈自轉平和。
一論藥味之甘者上行而發。苦味直行下泄。二味更相平也。
辛味橫行而散。酸味收而來斂。
二味更相平也。
又若苦能堅軟咸能軟堅。二味少相反也。
須然二味相兼。則以重者論。則輕者又雜為主矣。
一論脈中有輸。有經。有絡。有孫。四端縱橫錯綜。方成人形。輸者、乃氣助行。無有定體。若人生之初。可善可惡也。
是以偏勝之氣而居處於飲食之間。稍得調之。
則無有矣。
經脈者。
乃此氣行來已有著實定體。如人之生。習學已成。善則善。惡則惡。至此病端。定已可施。醫藥調養之力也。
生死在此分。安危在此判。
絡脈者。
得之各經受來。若經中元氣穀氣充盛。不為所因。間有發於絡脈。為病之小者。
無關人之生死矣。
孫脈者。
則又受之絡。為有小節之刺可以治。可以無治。可以外用敷貼而愈矣。
其脈之在人手也。
其行直經也。
其行橫絡也。
其行亦橫孫也。
一橫一直。無少差也。
譬若天地逆行之序焉。
輸脈者。
若一輸者。
輸氣至於經也。
經者。
總而經理者也。
如寸關尺三部。表裡分之兩手。
共十二經也。
絡者。
絡分四旁也。
孫者。
又絡之分布出也。
予曾得大腸風燥。病痔下血。須不常見。其根常在。自察其脈。右手得浮弦小澀。挨在輸脈之分。久治未愈。師云。此乃熱被寒鬱在輸而不得達於經也。
據脈言。乃寒火之類。故以荊芥苦溫之藥主之。
加以薄荷蘇葉又以貝母行滯氣。其荊芥能傳送五臟。乃使輸脈發行至經。其味苦能降火。濕能散寒。以之主治。恰是至當。學人宜以此知彼。擴而充之可也。
一凡有人求治於予者。
不可因貧富而異其心。當潛心察脈。辨色驗症。惟圖愈疾為主。
不可輕易求其了事而已。常聞古人云。得失之中增見識。亦為吾之一小試可也。
苟以謾心乘之。
非惟無益。於彼抑且有失已之初心矣。
又云。才放肆則就放蕩。五穀不熟。不如美草。日流污下。何能登軒岐之堂。而為當世之司命也。
【診脈捷要歌】
浮緊弦遲屬風寒。升之散之氣自完。
弦數浮洪風熱認。藥用收降病自安。
浮弦小澀如絲線。風燥藥宜降潤施。
浮而平滲來歸指。風濕升散加參主。
小澀無力寒燥傷。溫潤之藥端可與。
洪盛而澀乃燥熱。降藥潤藥當急取。
平潤革遲為寒濕。升燥之藥為第一。
滲潤洪數為濕熱。苦寒藥餌宜用急。
枯澀小澀乃火燥。滋潤之藥用之可。
數而無力寒火觀。甘補溫藥俱勿少。
數而有力熱火功。苦寒之藥正相同。
亦有濕盛火俱下。寒火之脈認宜真。
有見表滯裡表實。此脈莫把熱認之。
分明寒鬱熱難發。發散寒邪熱自驅。
又有表數裡無力。陰盛格陽正此期。
溫內更加斂表藥。陰陽和時脈自如。
積滯之脈自沉伏。流注如珠或結芤。
血積有形按不散。氣積按有尋卻無。
按滑如苔名痰積。食積惟在右關系。
氣口緊盛食積新。關若伏兮食多日。
食不下兮氣口滑。食不化兮氣口滯。
大凡痛脈多屬陰。陽脈即散痛難成。
亦有火熱來作痛。外由陰郁故來侵。
【照脈玄竅訣】
夫人身之有五臟六腑。俱靜而不能自動。惟脾一臟。時時能動。磨掣水穀。以司變化。
故五臟六腑之系於脾者。
由萬物稟育於土也。
若脾有病。則不能以養百脈。凡各臟有病。或各腑有病。亦不能不干累於脾。凡各臟腑有病。內則病氣干於脾之臟。外有脈氣見於脾之部。故有諸中。必形諸外。形諸外。則有所據。是以看脾為之關鑰。凡診脈稍有疑難。隨將脾部下指。看是甚體。真切一照。即知病脈見。於某部遂將這部移指去尋。又當體認。十八脈狀響應如神。世莫如此。實玄竅也照法參究。抄錄於後。
右手表裡圖形?
表三焦手少陽經 表胃脈足陽明經 表大腸手陽明經裡命門(又半表半裡心包絡厥陰絡具右尺)?
裡脾脈(當作三層看診足太陰脾經)?
裡肺脈手太陰肺經右手經絡訣寸表大腸手陽明經寸裡肺脈手太陰經關表胃脈足陽明經關裡脾脈足太陰經尺表三焦手少陽經尺半表半裡心包絡厥陰經尺裡命門?
左手表裡圖形?
表膀胱脈足太陽經?表膽脈足少陽經?表小腸脈手太陽經寸表小腸手太陽經寸裡心脈手少陰心經關表膽脈足少陽膽經關裡肝脈足厥陰肝經尺表膀胱足太陽膀胱經尺裡腎脈足少陰腎經裡心脈手少陰心經裡肝脈足厥陰肝經裡腎脈足少陰腎經?
詳症脈照圖?
假如。經脈者。
若十二月也。
絡脈者。
若三百六十日也。
孫脈者。
若四千三百二十時也。
人亦如一小天地。於此則可見矣。
輸經絡孫圖?
【照脈口訣】
脾經見浮脈。其病受在肺。與大腸經(其肺與大腸相表裡)見芤脈。其病受在五臟。與六腑無干。
見弦脈。其病受在肝。與膽二經。見緊脈。其病受在膀胱一經。見洪脈。其病受在心。
與膀胱腎三經。見微脈。其病受在三焦命門。見沉脈。其病受在腎一經。見緩脈。其病受在本經之脈也。
(若太緩太急其病在胃經)見澀脈其病受在肺與腎。見濡脈。其病受在膀胱一經。見弱脈。其病受在腎與命門。見遲脈。其病受在大腸一經。
見伏脈。其病受在三道之內。(氣道血道津液道女人受在命門)見虛脈。其病受在心胞絡。(其數脈六部未嘗缺也)
若諸部俱無犯。成病脈。單在脾經見。又作脾經受病。
【三焦照六腑】
六臟受病處。
脈形疑似不明。
三焦照之相同。
相似即是無差。
【脾照五臟】
五臟受病處。脈形疑似不明。以脾照之相同。相似無差。
脾見浮脈。肺亦有浮脈。即斷肺有風。
三焦見浮脈。大腸亦有浮脈。即斷大腸有風。
脾見芤脈。五臟相應。與三焦無干。
脾見滑。脯亦滑。
三焦見滑脈。胃亦滑。
脾見實脈。心亦實。
三焦見實脈小腸亦實。
脾見弦脈。肝亦弦。
三焦見弦脈。膽亦弦。
脾見緊脈。腎亦緊。
脾見洪脈心亦洪。
三焦見洪脈。小腸亦洪。
【十八脈形歌】
浮洪濡虛是扁脈。圓脈芤滑實沉遲。
尖脈惟有細一樣。長脈數緊並弦微。
緩弱澀伏皆長類。十八脈形細認知。
【五運體性】
圓扁、尖長、乃金水火木之體。金之形圓。水之形扁。火之形尖。木之形長。四者本來自然之體。而豈無體耶。各旺四時。中和之體也。
乃土之體也。
圓形中和。乃圓形內有土體也。
扁形中和。乃扁形之內有土也。
而尖長皆然所謂土旺四時無不在也。
四者之體固如此。而升降浮沉。人為四者之性。急為木之性。聚為金之性。滲為水之性。亦道易云本乎天。上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意同。
其各部中。當認天陽地陰乃天地自然之本體。若地陰居上。而天陽在下。而陰郁陽當。
以散其陰邪。而復其天陽矣。
圖?
【六氣合來為邪脈】
六氣合來為邪脈圖?
以上六脈下部臍至腿足止中部胸至臍止上部首腦至背胸止論三部脈。先定陰陽與太過不及。
【左手太過脈】
左尺脈浮主腎。其脈上至關部。下不及尺。乃為陽是太過也。
主腎虛冷定令人怯弱。腰脊強。惡寒。足跨疼痛。
左關脈主肝。上至寸口。下不應指。乃為陽太過也。
主目暗筋疼多怒。緣肝屬木。豈無根而有枝葉。
左寸脈主心。其脈上至魚際。下不應指。是陽有餘。為太過也。
主心怔忡夢多舊事。多忘。緣心屬火。合當離明。不當太過。
【右手太過脈】
右尺部主命門。其脈上至關部。下不及尺。是陽有餘。乃太過也。
主遺精多夢。思交過度。經水白濁。脫肛戰栗。緣命門主藏精。不合。精液如水流。
右關部主脾。其脈上至寸口。下不守關。陽有餘。乃為太過。主面黃。眼泡浮腫。貪睡懶動。四肢倦怠。緣脾主中央。尺當安寧。不宜動。
右寸脈主肺。上至魚際。下不及關。是陽有餘乃太過主氣短身瘦。咳吐稠濃。時如瘧狀屬金四季多浮如毛。
【左手不及脈訣】
左寸脈主心。其脈下至關上。上不守寸。是陰不及也。
主譫語亂言。目內生花。常不識人。緣心屬火。火當炎上。不當消滅。
左關脈主肝。下至尺上。上不守關。是為陰。乃不及也。
主怒多口舌。眼赤。目內生翳障。淚多流滴。
左尺脈至腎。其脈上不及關。下不應指。是為陰乃不及也。
主小便頻數。腰如帶石不可動側。呻吟。緣腎屬水。當溢滿。不合枯少。
【右手不及脈訣】
右寸脈主肺。其脈流下至關。上不及氣口。是為陰。乃不及也。
主氣短。胸脅哽悶。咳嗽吐痰。身體瘦削。緣肺屬金。四季多浮。
右關脈主脾。其脈流下至尺。上不守關。是為陰。乃不及也。
主腹痛腸鳴。口舌飲食不納。思甜口臭。緣脾主中央。只當安守。
右尺脈主命門。其脈上不應指。下至命門是不及也主小腹陣痛。膀胱偏墜。小便赤少足膝腿疼女子則血脈不通。五心煩熱。黃瘦。緣命門主藏精。合當溢少不可枯少。
凡尺脈上不至關。為陰絕。寸脈下不至關。為陽絕。陰陽相絕。人何所依。蓋脈太過不及。皆有疾患而作焉。(脈鏡終)
【調攝養生】
(計一十六款)
夫治?猶治國。然國有政。所以調其元氣。防其戕害。抱?者。
而不謀夫調之防之者。
鮮不滅裂矣。
故錄調攝最要者。
十有六。以為卻病者司南云。
【卻妄】
彼妄想者。
名為客塵。而我真神。原不妄行。悠忽八極。神飛杳冥。真元幾何。堪此淫騁。
【遠色】
脂干燈盡。汲頻水竭。物理固然。匪云妄說。皓齒蛾眉。是吾勾牒。伐性斧斤。永宜簡?
【貴達】
靜坐觀空。皆為幻景。死生大事。蝶夢泡影。達者視之。
千古一瞬。何與天真。日用凜凜。
【調息】
身中坎離。即在土釜。不向天邊。別尋子午。取彼鉛龍。益我永虎。煉氣歸神。還吾真?
【除煩】
無明為障。莫大煩惱。種種多礙。自性明了。肝木上炎。如焚如燎。矧此沉?。識之宜?
【節食】
五經環列。土位中都病從口入。昔有良謨。過飽脾怯。食多胃浮。不節則嗟是則誰辜。
【慎勞】
干靜故專。坤靜故翕。人身二氣。惟休乃逸。如彼勞薪燃之猶急。筋骨日瘁。安有餘息?
【酌飲】
曲台糟丘。濫腸狂藥。無量不亂。至人斯樂溺則精撓。湎則神索知止弗殆。是在自酌。
【懲忿】
怒氣屬肝。過並傷肺。沖冠裂?。忽發難制。炎炎隆隆。天君狂吠。克之弗力。胡以息?
【守口】
古人有訓。守口如瓶。匪第蓄德。亦以尊生多言耗氣。謾語搖心。淵然靜嘿。抱寂凝真。
【防感】
邪氣乘虛。風寒襲逆。榮衛稍疏。感輒易入。譬猶勁敵。有間則突。慎之慎之。
宜固吾?
【去疑】
弓影非蛇。蕉夢豈鹿。境因疑生。致此成郁。忽二忽三。茫無定局。渙然冰消。乃慊幽獨。
【破拘】
神圓則融。脈膠則括。抱此沉憂。天機宜活。瀟然散步。洒然獨樂。解攣釋拘。生意灼?
【寡交】
伐木丁丁。友生是求。值此煩?。艱厥應酬。靜處一室。可以優游。何用往還。頻如馬?
【自貴】
吾性吾命。吾愛吾真。彼蒼異我。肩荷匪輕百爾調攝衛生有經。?然桎梏。胡不自尊。
【能斷】
我有慧劍。倚天耀雪。水可斷蛟。陸可?革。況此情緣。何難斬截。一揮立碎。乃為後以上數款。不假藥石。其用較藥石猶精。無事餌術。其功視餌術更捷。所謂一帖清涼。
二豎立瘥。抱?者。
洵宜置之榻左。永為箴砭焉。
尊生主人孫文胤謹識?
【靈蘭秘典篇】
(藏象論附臟腑圖形並各經補瀉。溫涼引經)
帝曰。五臟應四時。各有收受乎岐伯曰。東方青色入通於肝。開竅於目。藏精於肝。其病駭。其味酸。其類草木。其畜雞。其穀麥。其應四時上為歲星。是以春氣在頭也。
其音角。
其數入。其臭臊。是以知病之在筋也。
其聲為呼。其變動為握。在志為怒。怒傷肝。悲勝怒。風傷筋燥。勝風。酸傷筋。辛勝酸。
南方赤色入通於心。開竅於耳。
藏精於心。其病在五臟。其味苦。其類火。其畜羊。其穀黍憂。在志為喜。喜傷心。恐勝喜。熱傷氣。寒勝熱。苦傷氣。酸勝苦。
中央黃色入通於脾。開竅於口。藏精於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類土。其畜牛。其穀稷。其應四時上為鎮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
其音宮。其數五。其臭香。其聲為歌。在變動為噦。在志為思。思傷脾。怒勝思。濕傷肉風勝濕。甘傷肉。酸勝甘西方白色入通肺。開竅於鼻。藏精於肺。故病於在背其味辛。其類金。其畜馬。其穀稻。其應四時上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
其音商。其數九。其臭腥。其聲為笑。在變動為咳。在志為憂。憂傷肺。
喜勝憂熱傷皮毛。寒勝熱。辛傷皮毛。苦勝辛。
北方黑色入通於腎。開竅於二陰。藏精於腎。故病在溪。其味鹹。其類水。其畜彘。其栗。在志為恐。恐傷腎。思勝恐。寒傷血。燥勝寒。咸傷血。甘勝咸。
帝曰愿聞十二臟相使貴賤何如。岐伯對曰。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傳之官。
治節出焉。
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
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樂出焉。
脾胃者倉廩之官。五味出焉。大腸者傳導之官。變化出焉。
小腸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腎者作強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
氣化則能出矣。
凡十二官。不得相失也。
故主明則下安。以此而養生則壽。歿世不殆。以為天下則大昌。主不明。則十二官危。使道閉塞而不通。形乃大傷。以此養生則殃。為天下者其宗大危。
戒之戒之。
臟腑正面圖?
臟腑背面圖?
心臟形圖?
心形如未敷蓮花重十二兩。中看七孔三毛。盛精汁三合。附脊第五椎。
補 棗仁 麥門冬 遠志 山藥 當歸 天竺黃瀉 貝母 玄胡索 黃連 木香溫 藿香 石菖蒲涼 竹葉 牛黃 朱砂 連翹 犀角引經 獨活 細辛?
肝藏形圖?
用重四斤四兩。左三右四。凡七葉。附脊第九椎。
補 木瓜 阿膠 薏苡仁 棗仁瀉 青皮 芍藥 柴胡 青黛溫 木香 肉桂 吳茱萸涼 甘菊 車前子 胡黃連 龍膽草引經 柴胡(本經)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脾臟形圖?
脾重二斤二兩。扁廣三寸。長五寸。有散膏半斤。
補 人參 白朮 黃 蓮子 芡實 陳皮 扁豆 甘草 山藥 蒼朮瀉 枳實 青皮 石膏溫 丁香 藿香 胡椒 良薑 附子 官桂 吳茱萸涼 滑石 玄明粉引經 升麻 白芍藥?
肺臟形圖?
肺重三斤三兩。六葉兩耳。
凡入葉。附脊第三椎。
補 人參 黃 五味子 山藥 紫菀 百部 茯苓 麥門冬 阿膠瀉 防風 葶藶 桑白皮 枳殼 澤瀉 蘇子溫 乾薑 生薑 款冬花 木香 白豆蔻涼 沙參 玄參 天門冬 貝母 桔梗 栝蔞仁 枯芩 馬兜鈴 山梔 人溺引經 蔥白 升麻 白芷?
腎臟形圖?
腎有兩枚。形如豇豆。重一斤一兩。附脊第十四椎。當胃下兩傍。前後與臍平直。
補 芡實 地黃 龍骨 虎骨 牡蠣 桑螵蛸 龜板 山藥 鎖陽 五味子 牛膝 枸杞 杜仲山茱萸 瀉澤瀉 知母溫 附子 肉桂 破故紙 鹿茸 沉香 膃肭臍涼 黃柏 知母 牡丹皮 地骨皮引經 獨活 肉桂?
膽腑形圖?
膽。在肝之短葉間。重三兩三銖。藏精汁三合。狀如瓶。
補 龍膽草 木通瀉 青皮 柴胡溫 半夏 生薑 陳皮 川芎涼 黃連 竹茹引經 川芎(上行) 柴胡(本經) 青皮(下行)?
胃腑形圖?
食脘。胃重二斤十四兩。紆曲屈伸。長二尺六寸。大一尺五寸。徑五寸。容穀二斗。水一斗?
五升。胃下口。即小腸上口。
補 白朮 蓮子 芡實 陳皮 扁豆 黃 山藥 半夏 百合 蒼朮瀉 枳實 朴硝 大黃溫 藿香 厚朴 益智 丁香 吳茱萸 草豆蔻 白豆蔻 肉豆蔻 良薑 乾薑 生薑木香 香附 胡椒涼 滑石 石膏 石斛 玄明粉 黃連 黃芩 天花粉 山梔 升麻 連翹 葛根 竹茹知母引經 升麻 白芷 葛根(上行) 石膏 (行下)?
大腸腑形圖?
大腸。重二斤十二兩。長二丈一尺。廣四寸。徑一寸。當臍右回疊積十六曲。盛穀一斗?。水七升半。
下接直腸。為肛門穀道即後陰是也。
補 牡蠣 肉豆蔻 訶黎勒 五倍子 龍骨 蓮子 粟殼瀉 枳殼 桃仁 麻仁 芒硝 大黃 檳榔 石斛溫 乾薑 肉桂 吳茱萸涼 槐花 條芩引經 葛根 白芷 升麻(上升) 石膏(下行)?
小腸腑形圖?
小腸。重二斤十四兩。長三丈二尺。廣二寸半。徑八分。分之少半。左回疊積十六曲。
容穀二斗四升。水六升三合。合之大半。
補 牡蠣 石斛瀉 荔枝子 蔥白 紫蘇 木通溫 小茴香 大茴香 烏藥涼 天花粉 黃芩引經 本 羌活(行上) 黃柏(行下)?
膀胱腑形圖?
膀胱。重九兩二銖。縱廣九寸。盛溺九升九合。廣二寸半。
補 橘核 菖蒲 龍骨 續斷 益智仁瀉 芒硝 滑石 澤瀉 車前子溫 茴香 烏藥涼 生地 甘草梢 黃柏引經 本 羌活(行上) 黃柏(行下)?
十二經絡中。惟三焦獨無圖者。
上焦如霧。中焦如瀝。下焦如瀆。有象無質。即上中下。三部臟腑空處是也。
補 黃 甘草 益智仁瀉 澤瀉溫 附子涼 石膏 地骨皮引經 柴胡 川芎(行上) 青皮(行下)?
八風宜避(風者發屋折木揚砂起石開發腠裡體虛弱病後宜當避之)?
從正南方來。名曰大弱風。其傷人。內舍於心。外在於脈。其氣主為熱。(夏至為實風從西南方來。名曰謀風。其傷人。內舍於脾。外在於肌。其氣主弱。(立秋為實風立春為虛風)?
從正西方來。名曰剛風。其傷人。內舍於肺。外在皮膚其主氣為燥。(秋分為實風春分為虛風)。
從西北方來。名曰折風。其傷人。內舍於小腸。外在於手太陽脈。脈絕則溢。脈閉則結。(立冬為實風立夏為虛風)?
從西北方來名曰大剛風。其傷人內舍於腎。外在於骨。與肩背之膂筋。其氣主為寒。(冬至為實風夏至為虛風)?
從東北方來名曰凶風。其傷人內舍於大腸。外在於兩脅腋骨下及肢節。(立春為實風立秋為虛風)?
從正東方來名曰嬰兒風。其傷人內舍於肝。外在於筋紐。其主為身濕。(春分為實風秋分為虛風)?
從東南方來名曰弱風。其傷人。內舍於胃。外藏於肌肉。其氣主體重。(夏至為實風冬至為虛風)。
此八風。皆從其虛之所襲。乃能病患。故聖人云。風如避矢石焉。
【發表完畢】
【卷之二】
【傷寒門】
大傷寒者。
冬月天氣嚴寒。水冰地凍。而成殺厲之氣。體弱之人。觸犯之者。
中則即病。名曰正傷寒。不即病者。
乃寒邪藏於肌膚之間。伏於榮衛之內。至春因溫暖之氣而發者名曰溫病。至夏因暑熱而發者名曰熱病。雖曰傷寒。實為熱病。凡治傷寒。必先辨明六經。
而後。而診之則尺寸俱浮。浮緊有力為傷寒。浮緩無力為傷風。而太陽經症可辨矣。
太陽病已。
以次而傳經。必傳於胃。發於一三日之間。便覺目疼鼻干不得眠。日晡潮熱。不惡寒而反惡熱者。
乃太陽陽明胃經受病也。
而診之則尺寸俱長。長而微洪者臟病。長而沉數者腑病。而陽明症可辨矣。
陽明病已。以次而傳經必傳於膽。發於三四日之間。便覺胸脅痛而耳聾。寒熱嘔而口為之苦。乃足少陽膽經受病也。
而胗之則尺寸俱弦。弦而滑數者病發厥。弦而和者病欲散。而少陽經病可辨矣。
少陽病已。以次而傳經必傳於脾。發四五日間。便覺腹滿或痛。而咽喉干燥。大便不通。小便如常。或自利。手足溫而渴者。
為傳經腑熱。起無頭疼發熱。但惡寒自利不渴。手足冷者。
為直中陰經。乃是太陰脾經受病也。
而胗之則尺寸俱沉。
沉實有力為裡實熱。沉遲無力為裡虛寒。而太陰經症可辨矣。
太陰病已。
以次而傳經必傳於腎。發於五六日間。便覺口燥舌乾而渴。手足乍溫乍冷。便秘譫語者為熱。或泄瀉清穀不渴。手指甲而青者為寒。乃足少陰腎經受病也。
而胗之則尺寸俱沉。沉實有力知其熱。沉遲無力別其寒。而少陰經症可辨矣。
少陰病已。以次而傳經必傳於肝。發於六七日間。便覺煩懣而囊縮。譫語而渴者為熱。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身冷如冰者為寒。乃足厥陰肝經受病也。
而胗之則尺寸俱沉。沉實有力是其熱。沉遲無力定知寒浮緩者病自愈而厥陰經症可辨矣。
又有兩感傷寒者何也。
假如一日太陽與少陰俱病。頭疼為太陽邪盛於表。口乾煩滿為少陰邪盛於裡。二日陽明與太陰俱病。身熱譫語為陽明邪盛於表。不欲食腹滿為太陰邪盛於裡。三日少陽與厥陰俱病。耳聾為少陽邪盛於表。囊縮而厥。為厥陰邪盛於裡。若水漿不入。又不知人者。
六日死。以其一臟一腑同受其邪。此兩感之所以不救也。
然其間亦有輕重之不同。表重於裡者。
宜先救其表。而後及於裡。裡重於表者。
宜先救其裡。而後及於表。此又求於一生於萬死之中。不得已而施治也。
其不兩感於寒。更不傳經者。
至七八日間。其本經之邪漸遏。至十二日則精神清爽而自愈。然傷寒傳經種種不同。未可執為一定之序。有始於太陽。以次而傳入陰經。而不傳少陰者。
或太陽不傳陽明少陽。而即傳少陰者。
或不由陽經而直入陰經者。
或始終即在一經。而不傳者。
或二陽三陽同受而為合病者。
或太陽陽明先後受而為並病者。
種種不一詳。審而治可也。
又有中寒一症。或卒。中天地之寒氣。或口得寒物直中陰經。六脈沉弱無力。身倦手足厥冷。口噤不語。非若傷寒之邪。循經漸深也。
然真正傷寒。與感冒傷寒。及似傷寒。而非傷寒者。
何以辨之。
蓋寒者。
冬月嚴凝。肅殺之氣也。
自霜降以後。春分以前。皆屬冬。此時感冒而即發者。
乃為真正傷寒也。
若冬傷於寒不即病。至春分後而發者。
名曰溫病。其症發熱咳嗽。身痛口渴不惡寒。其脈弦數不緊。右手反盛於左手。蓋怫然在內故也。
冬傷於寒春亦不病。到夏至後而發者。
名曰熱病其脈洪數。其症熱渴。比春更甚。溫熱二症俱不惡寒而渴。不惡寒則病非外來。渴則熱自內達於表間。有惡寒者。
乃冒非時暴寒。非若冬月之甚也。
其有不因冬傷於寒。而春自傷於風。夏自傷於暑者。
則自有傷風傷暑之別。而又不可以溫熱並論矣。
或有感於天行時氣。而病相同者。
謂之溫疫。其症頭疼身痛。發寒發熱。一家一方長幼傳染者是也。
或足膝等處忽然紅腫。或軟弱發熱頭疼。謂之香港腳傷寒。或心腹飽悶。嘔逆頭疼。發熱惡寒。右手關脈緊盛。左手三奇和平。而身不痛者。
是傷食也若頭痛而身亦痛左右手俱緊盛。謂之夾食傷寒。左手脈來緊盛。
右手洪滑。或寸脈沉伏。身熱惡寒。隱隱頭痛。喘咳煩悶。胸脅體痛。是夾痰傷寒。頭痛發熱惡寒。但右手脈來空虛。左手脈來緊盛。是勞力傷寒。左手脈來緊澀。右手脈沉芤。心胸脅下小腹有痛處。汗至脛而回。是蓄血傷寒。太陽症則如狂。陽明症則善忘。少陽症則寒熱似瘧。此皆類傷寒。而非傷寒也。
其余傷寒中雜症頗多。不能枚舉。皆諸病門中所有者。
但雜症一兼傷寒。即所謂傷寒雜症。醫者以意求之。
則不言而自喻矣。
【立方】
【神仙粥】
治身熱作飽。不思飲食。頭疼。冒雨受寒。一時無覓醫處。此法取汗。
用帶皮老薑。三兩搗爛。將熱酒泡飲。出汗。輕者即愈。重者可解一時之急。
【麻黃湯】
太陽症。頭頂痛腰脊強。發熱無汗。宜此湯主治而汗之。
麻黃(一兩五錢) 桂枝(一兩) 甘草(五錢) 杏仁(五十枚)
作一劑。每服用五錢。水煎溫服汗出為度。無汗再服。春分後忌之。
用此藥發汗不出。
脈弱者無陽。及不至足者。
為難治。身熱不退。脈愈燥者。
難治。
【葛根湯】
陽明症。目痛鼻干不得眠。身熱無汗者。
以此湯治之。
葛根(三錢) 芍藥(錢半) 桂枝(一錢) 薑三棗二。加黃芩。名葛根解肌湯 白虎湯治渴而有汗不解者。
知母(二錢) 石膏(五錢) 甘草(六錢) 粳米(小半合)加人參。名人參白虎湯。無汗大忌。
【小柴胡湯】
少陽症。胸肋痛而耳聾。往來寒熱。病在半表半裡。此湯為主治。
柴胡(二兩) 半夏(八錢) 黃芩 甘草人參(各七錢半)作五服。每服加薑三棗二。但人參一味。亦宜斟酌。若邪氣未退。不可輕用。
【大柴胡湯】
治身熱譫語。不大便。惡寒。
柴胡(二兩) 黃芩(七錢半) 芍藥(三錢) 半夏(六錢)
枳實(五錢) 大黃(五錢) 作三服加薑棗。
【桂枝大黃湯】
太陰症。肚腹硬滿。燥渴咽乾。或腹痛。
大便實者為裡熱。以此湯主之。
桂枝 大黃 甘草 枳實 厚朴 人參 芍藥 檳榔 甚者加芒硝?
【附子理中湯】
腹滿自利。不渴者。
屬裡寒。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 附子?
【四逆湯】
治四肢厥冷。脈微欲絕者。
乾薑(五錢) 附子(二錢半) 甘草(一兩)水煎燉冷?
【大承氣湯】
少陰症。口燥咽乾。譫語。五六日不大便手足心並腋下。?痞滿。燥實俱全者。
用此湯主之。
大黃 厚朴 枳實 芒硝(各二錢半)
【小承氣湯】
治傷寒傳裡。有痞滿。實而無燥堅者以此湯主之。
大黃(五錢) 厚朴 枳實(各二錢)
【調胃承氣湯】
無痞滿。而有燥實堅者。
大黃(四錢) 芒硝(三錢) 甘草(二錢) 枳實(二錢) 厚朴(二錢)
若初起手指甲青。兼之腹痛。嘔吐身如彼杖。脈細沉無力。謂之陰毒。急用四逆湯溫之外灸關元。氣海。復其陽氣麻附細辛湯?本經身發熱。四肢冷。指甲青。腹痛脈雖沉。亦有可汗者。
此湯主治。
麻黃(二錢) 附子(三錢) 細辛(一錢五分) 甘草(五分)
人參(二錢) 黃連(一錢) 芍藥(一錢五分) 以其無頭疼故名少陰似太陽。假若身不發熱。豈敢輕汗之。
【桂附湯】
厥陰症煩滿囊拳譫語而渴者當下之三承氣湯選用。口吐涎沫小腹痛。不渴者。
當此湯主之。
桂枝(一兩) 附子(三錢) 青皮 甘草 柴胡(各四錢) 作三服每服加薑三片。
陶氏沖和湯 兩感傷寒。雖不治之症。然所稟有虛實。所感有淺深。若胎元稟得濃者而所感得淺。間亦可生。如兩感陰陽未分。或陽先受病者。
以此湯服之。
柴胡 干葛 石膏 黑豆 生地 防風 白芷 川芎 細辛 羌活 甘草 黃芩?
【羌活湯】
治兩感。陰陽已分。
羌活(一錢五分) 獨活 防風 防己 黃芩 黃連 蒼朮(各八分) 白朮 甘草 細辛(各三分) 知母 川芎 生地(各一錢) 煎服未解。再服三四劑。病愈則止。
又方。?陰陽兩感。表裡未分。用後方主治。
麻黃 升麻 干葛 芍藥(各二錢) 甘草(五分) 蘇葉 青皮 香附 白芷 川芎 陳皮(各等分)
每服三錢加薑蔥煎服。痞滿加枳殼。大抵兩感脈從陽可治。從陰難治。
【九味羌活湯】
春分後感冒傷寒。宜此湯主之。
羌活 蒼朮 防風(各一錢半) 甘草 白芷 川芎 生地 黃芩(各一錢) 細辛(四分)
薑三細辛。加黃?。再不止。加桂枝。芍藥。不作汗。加蘇葉。渴加知母。石膏。嘔逆加薑汁。有痰去生地。加半夏。肌熱。加柴胡。葛根。喘。加杏仁。虛煩。加知母。麥門冬。竹茹。胸膈飽悶。去生地。加枳殼。桔梗。便秘。加大黃。中寒於經絡。加附子。濕土司天。倍蒼朮?久雨。加木瓜。蒼朮。太陽症。倍羌活。加?本。陽明症。加升麻。葛根。少陽症。
加柴胡。半夏。太陰症。加厚朴。枳實。少陰症。加桔梗。知母。黃柏。厥陰症。加柴胡。
倍川芎。此方通治六經傷寒。無有不驗。乃四時傷寒之聖藥也。
【回陽急救湯】
治直中陰經。無熱惡寒面慘。手足厥冷。唇紫舌卷。爪甲青黑身重雖於轉側。不渴臥多蜷足。大便泄利。小便青白。脈細沉微。
附子 乾薑 人參 甘草 白朮 肉桂 陳皮嘔吐。加半夏。(薑汁拌炒)腹痛甚。加芍藥。木香老薑汁。利不止。加陳壁土炒升麻少許。口吐涎沫。加吳茱萸鹽炒。無脈。加五味子。豬膽汁。戰栗。加附子。麻黃。小腹絞痛加青皮。吳茱萸。水一鐘半。棗二。生薑自然汁半盞煎。臨服入泥漿水澄清。一匙溫服。
【合病】
或二陽同病。或三陽同病。不傳者。
太陽合陽明。升麻葛根湯。陽明合少陽。小柴胡合升麻葛根湯。或通用九味羌活湯。
【並病】
始初二陽合病。後二陽氣盛。一陽氣衰。並歸一經獨重者。
陽明並太陽。麻黃湯合升麻葛根或通用九味羌活湯。
【加味理中湯】
治中寒。即冬時直中真寒一身受邪。難分經絡。手足厥冷。或腹痛嘔吐。
甚則卒倒昏迷。不省人事。脈遲無力。
乾薑 人參 白朮 肉桂 甘草 半夏 陳皮 細辛 茯苓 煨薑五片煎熟。再入薑汁半盞服。其腹內外。仍用薑炒熱。時時熨之。
輕則依本方。重則加熟附子。身甚寒者。
加麻黃。
挾氣。加木香。嘔吐涎沫。加丁香。腹痛。加木香。砂仁。挾食。加草果。枳殼。瀉不止。
加升麻。蒼朮。外灸關元氣海。再用蔥熨法。
【溫病】
此病發於春間。經曰。發熱不惡寒。反渴者溫病也。
分表裡治之。
表症如天溫。升麻葛根湯。如天寒柴胡桂枝湯。太陽合少陽。敗毒散合小柴胡湯。
太陽合陽明。敗毒散合升麻葛根湯。陽明合少陽。升麻葛根湯。合小柴胡湯。半表半裡小柴胡湯。裡症大柴湯。重者。
一時表裡俱發。防風通聖散。表裡俱熱。大便自利者。
柴胡黃芩東加木通山梔。
【竹葉石膏湯】
治虛煩變雜症。表症已解。邪毒未除熱結在內心胸煩滿渴甚飲水無度石膏(五分) 人參(二錢) 甘草(七分) 麥門冬(一錢半) 淡竹葉(十四片) 糯米(一撮)水煎入薑汁二匙。
【升麻葛根湯】
葛根 升麻 芍藥 甘草表熱加柴胡。內熱加黃芩。有吐衄血。加生薑。牡丹皮。熱甚加山梔。黃連。或加連翹。天花粉。大便硬。加枳實。大黃。頭痛加川芎。身痛。加羌活。痞悶。加枳殼。桔梗。咳嗽。
加棗仁。痰。加半夏發斑加玄參。如老人去芍藥。加柴胡。人參
【人參敗毒散】
羌活 獨活 柴胡 前胡 枳殼 桔梗 川芎 赤茯苓 人參 甘草皮膚瘡癢。加蟬蛻。口乾舌燥。加黃芩。去人參。加防風。荊芥。名荊防敗毒散。
【小柴胡湯】
柴胡 黃芩 人參 半夏 甘草 加薑棗陶氏加陳皮芍藥。頭疼。加川芎。胸中煩而不嘔。去參夏。加栝蔞仁。渴去半夏加知母花粉。腹痛。去黃芩。加芍藥。脅下痞悶加牡蠣。枳實去棗。脅痛。加青皮。心胸悶。加枳殼桔梗。不效。加枳實。黃連。栝蔞仁。去甘草。茯苓。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咳嗽。去參棗。生薑。加五味子。炮乾薑。嘔。加薑汁竹茹。虛煩。加竹葉。粳米。鼻衄。加生地。茅花。痰盛加栝蔞仁桔梗。枳實。喘。加桑白皮。烏梅。熱盛錯語不眠加山梔。黃連。黃柏。少陽陽明合病。口燥目疼。加芍藥干葛。壞症。加鱉甲。自汗惡熱。譫語煩渴。去半夏。合白虎湯。自汗惡風腹痛。或寒多熱少。脈弱去黃芩。合桂枝湯。血虛發夜熱。合四物湯。去川芎加麥門冬。知母。黃柏。脈弦。小腹痛。晝明夜昏。妄見。或寒熱不定似瘧。合四物湯。加牡丹皮。男子加生地。婦人加當歸紅花。瘥後發熱。本方和之。
脈浮。加蒼朮蘇葉。脈實。加大黃枳實。寒熱似瘧。而裡未實者。
加桂以溫血。表熱而裡又燥渴。糞硬者。
加大黃以清血。如無耳聾脅痛。
只則身熱發渴譫語。大便實者。
加大黃。
【大柴胡湯】
柴胡 黃芩 芍藥 枳殼 半夏 大黃 薑棗昏亂譫語。加黃連。山梔。痞滿。加枳殼。桔梗。厚朴口燥渴。舌苔黃。加栝蔞仁。夏月熱病煩躁。脈洪大。加知母。麥門冬。石膏。發斑。加生地。玄參。牡丹皮。發黃。加茵陳。
黃柏。鼻衄。加犀角。大便不通。加芒硝。
【防風通聖散】
防風 川芎 當歸 芍藥 大黃 麻黃 薄荷 連翹 芒硝 石膏 黃芩 桔梗 滑石甘草 荊芥 白朮 山梔 加薑三片凡雜症。
耳目口臭。唇舌咽喉。風熱風痰等疾。外科癰疽瘡癤。小兒驚疳積熱諸風。無所不治。如自利。去芒硝。自汗。去麻黃。
【清熱解毒湯】
熱病發於夏。脈細小無力。足冷。如得汗。而燥盛者死。如下痢腹痛者。
黃芩 知母 升麻 葛根(各一錢) 石膏 人參 白芍(各一錢半) 羌活(二錢) 黃連(酒製三分) 生地(酒製五分) 生甘草(七分) 薑三片胸痞悶。
加枳實。半夏。各一錢。薑汁四五匙。去生地。脾胃不實。加白朮。表症在太?
【九味羌活湯】
汗後煩渴。脈洪大。背惡寒者。
白虎加參湯。益元散。裡症。大柴胡湯。重者。
一時盛發雙解散。或防風通聖散。
【白虎加參湯】
(即化斑湯)
石膏 知母 粳米 甘草 山梔 麥門冬 人參 五味子 天花粉 黃連 薑棗 烏梅心煩。
加竹葉。竹茹。小便短少。加滑石。背惡寒渴。加茯苓。去山梔。嘔。加薑汁炒半夏。頭微疼。眼眶疼。加葛根。去山梔。
【益元散】
(一名六一散一名天水散)
滑石(六兩) 甘草(一兩)
為末。每服三錢。入蜜少許。沸湯調服。熱者。
冷水調服。傷寒熱不解。加蒼朮末三錢。蔥豉湯。連進數服。汗出為度。汗吐下後余熱。以此解之。
虛煩不眠。加辰砂少許。一切風熱上壅。咽喉不利。加青黛。薄荷少許。蜜丸噙化。產後腹痛自痢。用補脾。補血藥下。或加五靈脂。能行血。止痢瀉甚。加肉豆蔻少許。一切痰熱吐逆。及胃熱驚癇顛狂加黃連少許。
薑汁蒸餅為丸。
【瘟疫】
有瘟疫。寒疫。此天地不正之氣。多感於房勞辛苦之人。從口鼻而入。當隨時令參運氣而施治。不可大汗大下。當從乎中。而用陽明少陽二經藥。初看未見端的。先以其敗毒散加薄荷治之。
看歸何經。再隨經施治。見陽明經者。
用升麻葛根湯。見少陽症者。
用小柴胡加防風羌活。少陽陽明兼見者柴葛二湯合服。寒熱往來而大便泄者。
小柴胡合五苓。寒多去芩。留桂。大便秘。小柴胡加大黃。小便秘。小柴胡。合四苓。發黃。再加茵陳。作渴。小柴加石膏。知母。發狂不識人。大柴胡。加當歸。如大便泄者。
三黃石膏湯。若入太陰經無熱症見者。
用理中湯。此症必腹痛而瀉。痛止仍用小柴胡。若入少陰厥陰經。用陰症傷寒。傳經治之。
如春夏染者參看溫熱病二條。秋時染者多身熱咳嗽。金沸草散。若渴白虎東加蒼朮。若熱蓄發疸。茵陳五苓散。若痢疾。人參敗毒散。加陳倉米炒。倘燥太過。用潤燥散。冬時染者。
多身熱頭疼咽乾。人參敗毒散。或甘桔湯。加玄參。發斑者。
陽毒升麻湯通用。加減調中湯。預防四時疫氣。用藿香正氣散。四時外感發熱惡寒。用香蘇散。四時感冒風寒。鼻塞頭疼。痰涎嘔逆。用參蘇飲。又有大頭傷寒。天行時。病初覺寒熱身痛。次則頭面紅腫疙瘩。
甚則咽喉堵塞害人最速。多發於冬溫之後。脈浮在表。用普濟消毒散。或荊防敗毒散。脈沉在裡。羌活。黃連。黃芩。俱酒炒。大黃酒蒸。鼠黏為主。連兩目鼻面腫者。
陽明也。
加干葛。升麻。石膏。赤芍藥。發耳前並頭角。少陽也。
加柴胡。栝蔞仁。發腦後頸下腫起。太陽也。
加防風。荊芥。水煎時時呷。邪氣甚者。
通大便。加芒硝。遇凶荒勞役。宜普濟消毒散。(即普濟散)
【普濟消毒散】
專治大頭傷寒。
黃芩 黃連(各一錢) 鼠相子 藍板根 連翹 馬屁勃(各一錢) 陳皮 生甘草 桔梗玄參 柴胡(各一錢) 升麻 僵蠶(各五分) 人參(三錢)
為末。白湯調服。時時呷之。
留一半蜜丸噙化。或加防風薄荷。當歸川芎。水煎服。大便硬。加大黃。若非便秘。忌用降下之劑。腫不消者。
砭去血。可用通關散。倍羊躑躅。及藜蘆少許搐鼻以泄其毒久不愈。欲作膿者。
內服托裡消毒散。
【疏風清熱飲】
治蝦蟆瘟遍身如蝦蟆之皮皆屬於風熱。
羌活 防風 荊芥 黃芩 甘草(各二三錢) 煎服。
又方 側柏葉自然汁。調蚯蚓泥敷之。
又方 丁香尖。南星醋磨敷之。
【三黃石膏湯】
黃芩 黃連 黃柏 山梔(各二錢) 麻黃(錢半自汗者去之) 石膏(五錢) 香豉(三錢)
水煎加辰砂服。
又方 治時疫寒熱。將黑豆二合炒香。甘草二寸炙黃。切碎。用水煎時時呷之。
【理中湯】
人參 白朮 乾薑 甘草大便澀者。
用散。利者用丸。寒甚腹痛。四肢冷。加附子臍下動氣。欲作奔豚。去朮。加肉桂。吐多。去朮。加半夏。薑汁製。下多。還用術。悸。加茯苓。渴。倍白朮。腹痛裡虛。倍人參。寒。倍乾薑。
吐不止。去甘草。加薑汁。吐蛔。去甘草。加烏梅。飢逆。加丁香柿蒂。噦逆。加木香。霍亂轉筋。加石膏。寒濕發黃。加茵陳。脾弱瀉不止。溺不利。
倍參朮。合五苓散。內虛腹痛。合小建中湯。陶氏加肉桂。陳皮茯苓薑棗臨服入陳壁土炒一匙。自利肚腹痛。加木香磨。薑汁。腹痛甚。去白朮。或陰結症。本方加大黃利?
【金沸草散】
金沸草 荊芥 麻黃 甘草 赤芍 半夏 前胡 薑棗?
【潤燥湯】
生地 山梔 升麻 柴胡 石膏 生薑自汗加桂枝。無汗。加蘇葉。干葛。虛煩。加麥門冬。渴。加天花粉。咳嗽。加杏仁?
【陽毒升麻湯】
升麻 犀角 射干 黃芩 人參 甘草?
【加減調中湯】
芍藥 茯苓 白朮 麥門冬 生地 陳皮 桔梗 烏梅痰。
加貝母。熱甚。加黃芩。
【藿香正氣散】
此方治內傷脾胃。外感風寒。若病在太陽。頭疼發熱。骨節痛。不可用。
藿香 紫蘇 白芷 大腹皮 茯苓 厚朴 白朮 陳皮 桔梗 半夏曲 甘草 薑棗一方去白朮加香附米。
【香蘇散】
香附 紫蘇 陳皮 甘草 蔥薑 頭目痛。
加川芎白芷。熱甚。加柴胡。
【參蘇飲】
人參 半夏 茯苓 陳皮 枳殼 桔梗 前胡 干葛 甘草 紫蘇後人去人參。以川芎代人參。柴胡代前胡。芎蘇飲。
若寒天氣促。咳嗽。加麻黃杏仁。金沸草。若溫天咳嗽。加桑白皮。杏仁。如有熱痰。
加黃芩。栝蔞仁。周身骨節疼。加羌活。婦人胎前產後。加川芎。當歸。芍藥。
又秘方 人中黃五錢。蒼朮。羌活。各三錢。煎服立愈。
【小陷胸湯】
胸膈迷悶。乃邪熱結於上焦。而生痰也。
半夏(六錢) 黃連(三錢) 栝蔞(一個)
連皮肉取四分之一作一服水二鐘。先煮栝蔞至一鐘半。下余藥煎至一鐘溫服。如未效再服。口出黃涎即愈。
【大陷胸湯】
胸前脹悶煩滿。不進飲食。及渴多飲水。有停飲在上。行早之故。名曰結胸大黃(五錢) 芒硝(一兩八錢五分) 甘遂(二錢五分)
為末。作二服。水二鐘。煎大黃至一鐘去渣。入硝煎一沸。入甘遂末溫服。得快利止。
【香港腳】
惡寒發熱。全類傷寒。但新起腳膝軟弱赤腫為異耳。
此濕熱之所聚在肌膚流注於腳膝。
【祛溫湯】
治熱氣留於肌肉之中。宜急治之。
少緩其氣上行。至心即死。
蒼朮 黃柏 赤茯苓 牛膝 木瓜 木通 檳榔 甘草 黃連 烏藥 防己(各三錢)
量輕重治之。
水煎空心服。
又方 敷紅腫處。朴硝大黃。寒水石牙皂。為末。以雞子清調敷。甚效。
又方 人中黃為末。芭蕉水調敷甚妙。
【食積】
外症頭疼發熱惡寒。全類傷寒。惟身不痛。心腹飽悶。噯噎嘔逆。為異耳。甚者。
用滾鹽湯調皂莢末五分探吐。復用加味平胃散。頭痛身亦痛者。
謂之夾食傷寒。加味治中湯。如表症多。藿香正氣散。裡症多。小承氣湯。
【加味平胃散】
蒼朮 厚朴 陳皮(各二錢) 白朮(一錢) 甘草(八分) 乾薑(一錢) 山楂 神麯 草果(各三錢) 黃連(二錢) 枳實(一錢半) 薑臨服入木香磨汁調下。
如腹痛。加桃仁。便實。去渣。曲。果。薑。加大黃。
【加味治中湯】
陳皮 枳實 青皮 厚朴(各一錢) 白朮(八分) 甘草(五分) 蒼朮(一錢五分) 乾薑(五分) 草果 砂仁(各一錢二分)
熱甚。去白朮。加柴胡。嘔吐。加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去甘草。白朮。加枳實。腹痛甚者。
加芍藥。大黃。去乾薑。白朮。
【夾痰症】
憎寒壯熱。惡風自汗。胸膈滿悶。氣上攻衝。頭不昏疼。項不強者。
是也。
自熱者。
芎蘇飲。金沸草散。柴胡半夏湯。無熱者。
二陳湯。溫膽湯通用。加味導痰湯。有痰結胸者。
鶴頂丹。枳桔二陳湯。有痰上隱隱頭疼者。
瓜蒂散吐之。
【加味二陳湯】
甘草(八分) 半夏(一錢) 茯苓(一錢) 陳皮(一錢五分) 南星 枳實 黃芩 白朮黃連去痰。
後服此藥。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各五錢)
為末鹽湯調服。服後宜臥片時。欲吐且耐之。
良久用指探之。
【虛煩】
外亦發熱。有類傷寒初症但頭身不痛。不惡寒。脈不緊數。但浮而無力。慎不可攻熱。
去則寒生。
【人參竹葉湯】
石膏(五錢) 人參(二錢) 甘草(七分) 麥門冬(一錢五分) 淡竹葉(四片) 粳米(一撮) 水煎入薑汁二匙服。
如氣弱大渴。加倍人參。汗多加黃?。痰。加貝母。泄。加白朮。澤瀉。陰虛夜煩。加知母。黃柏。生地。芍藥。嘔吐。去石膏。加陳皮。茯苓。
【加減補中益氣湯】
勞力傷寒。頭疼發熱惡寒。但微渴自汗。身腿酸軟無力。此內傷氣血。外感風寒故也。
人參 黃 當歸 生地 川芎 柴胡 陳皮 甘草 細辛 羌活 防風 白朮 薑棗蔥。水煎溫服。
如元氣不足。加升麻少許。咳嗽。加杏仁。汗不止。去細辛。加芍藥。胸中煩熱。加山梔。竹茹。乾嘔。加薑汁炒半夏。胸中飽悶。去生地。甘草。黃?。白朮。加枳殼。桔梗。痰盛。去防風。細辛。加栝蔞仁。貝母。腹痛。去?朮。加芍藥。乾薑。
【蓄血症】
外症寒熱往來。但脈芤澀。日輕夜重。蓄於上焦。則衄血。善忘。嗽水不咽。胸脅腹皆滿痛。譫語昏憒。謂之血結胸中。用犀角地黃湯。蓄於中焦。則頭汗。發渴。發黃。用桃仁承氣湯。蓄於下焦。則如狂。便黑小腹急脹。按之則痛。用抵當湯丸。或用犀角地黃丸。加青皮。大黃通用。小柴胡。加桃仁生地。兼梔子茵陳。一切血症藥。此皆治法不易傷寒。有用承氣大下不解。反更兼善食者。
瘀血也。
所以打蹼傷損症。亦類傷寒。
【犀角地黃湯】
犀角 牡丹皮(各一錢) 白芍(一錢五分) 生地(三錢)
一方有當歸錢半。如表熱。加柴胡黃芩。鼻衄。加山梔。內熱甚。加黃連。腹脹。或通瘀血未下。加桃仁紅花。大黃。小腹急痛。加青皮。陶氏加甘草。桔梗。陳皮。紅花。當歸。薑三片。臨服入藕節汁三匙。調下。
【紫雪】
治發斑。譫語。蓄血。三陽症。煩躁。作狂。氣喘。
赤金(十兩) 升麻(六錢) 寒水石 石膏(各四兩八錢) 犀角 羚羊角(各一兩) 玄參(一兩六錢) 沉香 木香 丁香(各五錢) 甘草(八錢)
上以水五升。以赤金同升麻先煮至三升去金。入諸藥再煎至一升濾去滓。投朴硝三兩二錢。微火煎熬。即成紫雪。
【桃仁承氣湯】
大黃(四錢) 桃仁(三錢) 桂枝 芒硝(各二錢) 甘草(一錢)
上水煎溫服。血盡為度。未盡再服。陶氏加枳殼。青皮。當歸。芍藥。柴胡。薑三片臨服入蘇木一錢。煎二沸熱服。
如傷寒犯內傷。食積蓄血。大便硬脹。不能言語神思盡脫。兩目直視。手足僵仆。難以下藥者。
將紫蘇煎湯。用手巾泡熱。絞干擁肚腹。及小腹上。輕輕探運。手巾漸冷即換熱者。
連連探運。待宿糞硬塊。或積血下。才可用藥。如糞門結用蜜導法。
【江南溪毒】
江東江西諸源澗有蟲。名曰短狐溪毒。又名射公。其蟲有翅能飛。有一長角橫在口前。
如弩檐。臨其角端如上弓。以氣為矢。無目。有耳能聽。在山源水中。聞人聲使以氣毒射人。故謂之射公。此蟲畏鵝。鵝能食之。
此症似乎傷寒。寒熱往來。身不喜冷。筋急體強。目疼頭痛。張口呻吟。咳嗽。呼吸悶亂。始終更不能言朝輕暮重。非其土人中之。
便謂之傷寒。今說其狀。以明其症。與傷寒別矣。
【螺螄疔】
惡寒發熱。胸膈作悶。身發紅點。如蚊跡者。
類乎傷寒。此點起之於手。沿至於心前其人發狂悶亂而斃。不知者。
但以傷寒發斑治之。
百無一生也。
【治法】
以三角針刺其紅點之首尾處出血。外用鏽鐵釘。磨水敷之。
內服犀角地黃湯立愈。(方?)
【水漬法】
(陽毒漸深六脈洪大內外結熱舌卷焦黑鼻如煙煤。)
疊布數重。新水漬之。
稍捩去水。搭於患人胸上。須臾蒸熱。又以別浸冷布易之。
頻換熱稍退。再進陽毒藥。
驗舌形症。三十六種。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