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醫原】 [打印本頁]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4:42
標題: 【醫原】
本帖最後由 廉貞 於 2013-5-3 20:47 編輯

醫原

 

書名:醫原


分類:醫案


品質:0%


吳序


萬物之生,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故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於陰陽,和於朮數。


陰陽者,朮數之本;


術數者,陰陽之著。


而非知道不能,醫可易言乎哉?


醫之道,譬若宮牆。


辨虛實,審寒熱,其門徑也。


門徑苟差,何由升堂入室乎?


世人涉獵方書,講求形證,自以為能,是猶寢饋於門戶之間,不復知有堂室矣!


而或者高語《內》、《難》,虛言脈要,則又如天際之翔,出於豐屋之上,奧?之間,畢生莫睹。


二者雖異,其弊則均。


蓋人之生也,有原,則其所以病,亦有原。


明乎其原,而後針石之投,湯液醪醴之設,非臆度而懸揣,初識之於京邸,恂恂若無能者,嗣聞其善醫,視其方亦似與人無殊特者,而應手輒效。


叩之以其故,則曰世人習用之方,大率類此,而輕重之準,剛柔之質,先後之宜,非識者難言之矣!


客冬以團練之役,訪之於漣城,就詢時務,雖一鄉一邑之設施,而洞見?結,因地制宜,亦如隨證立方焉!


洵醫國之妙手,而非無本之談也。


因求其所著《醫原》讀之,本末貫串,文字昭晰,可以一見了如,而欲窮就義蘊,輒有望洋之嗟!


信乎?


能達其原,而岐伯之奧旨,仲景之秘思,中法西法之妙用,一以貫之矣。


夫欲上太行必恃車馬;


欲導積石必恃舟航。


世之掇拾類書,強記藥性,衣食於醫者,或無取乎是書;


若立志活人,而欲進於古之知道者,則是書實醫家之車馬舟航矣。


故亟慫恿付梓,而書數言於篇首,以告世之學醫者。


時咸豐十有一年辛酉夏月清河愚弟吳昆田謹序



引用http://jicheng.tw/jcw/book/%E9%86%AB%E5%8E%9F/index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4:48

張序

 

道之大原出於天,凡道之所分寄,亦必探原於天,醫其一端也。


蓋天之道,不外陰陽五行,稟陰陽五行之精氣。


而人生焉,感陰陽五行之戾氣,而人病焉。


然非見道之儒者,又孰從而不探微抉奧,體用兼?。


而又以其余力,考岐黃闡《內》《難》,陰陽有辨,五行有分,耳目口鼻之司,肌膚筋骸之會,動靜燥濕之宜,凡和緩之所未發,倉扁之所難言,莫不因人見天,葆其天之所本有,治其天之所本無,以人治人,實以天還天而已。


吾與石子交最久,叩其學甚深。


他日嘗惱醫家之不通儒術,率皆昧於其原而僅逐其末也。


著《醫原》二十篇,因病之原,探醫之原,並探其原中之原。


披閱之下,益信石子之學為有原也。


乃或者曰:醫小道也,儒者亦為之耶?


夫就醫論,醫其小之也,固宜,若醫而探原於天,則因醫見道為圭臬,在作者特出其緒余焉耳?


一旦居宰衡之任,司燮理之權,必能究致治清濁之原,而壽人壽世,良相良醫,不難以一人收其全功,而天下亦共知儒術之大。


陰陽五行之蘊,天人一原之理,無乎不在也。


斯篇其石子之嚆矢也!


夫是為序。


咸豐十一年歲次辛酉孟夏月同裡愚弟張星亙子綿頓首拜撰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4:50

自序

 

余家事醫學,歷七世於茲矣。


憶自入塾受書時,略明句讀,先君子即授以醫家言,命與四子書並讀。


嘗謂業醫而不讀書,有終身由之而不知其道者,且為人子而不知醫亦非孝也。


爰為壽棠立程課,朝而儒,夕而醫,歷數十寒暑如一日,雖習舉子業,未嘗或忘,家慈又體質素弱,醫藥不離,每侍疾時,與醫家參以診劑,輒頗得效,自是尤三致意焉。


年來公車栗六,迄無暇時,復以南北烽煙,逼近鄉裡,邑候延余倡辦團練,每於夜巡稍暇,人靜更闌,重述先子之緒言,因匯前賢之全說,凡四閱月,得《醫原》二十篇。


非敢以言壽世也,但求無負先人之意,且敬承世業云爾!


嗚呼!


父書幼讀,愧守箕裘,庭訓未忘,感深風木,此則有益增余慟者矣!


咸豐十一年歲次辛酉仲春月上浣安東石壽棠芾南書於留耕書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4:54

昔外父章次柯先生嘗云:萬事萬物,各有其原。


儒之道原於孔孟,醫之道原於歧黃,歧黃之《靈》、《素》,乃醫書之大原也。


漢之張仲景深參《靈》《素》之秘,人稱南陽醫聖,所傳《傷寒》《金匱》,後世奉為圭臬。


晉唐以下,代有傳人,著書之多,汗牛充楝,其上者各得仲景之一體,其下者惑世誣民,離經畔道,猶吾儒之有偽學也。

俗士不察,利其淺近,為衣食奔走之計,貽生人夭札之憂,醫學之衰,悉由於此。


汝其慎之,(馳)佩之不敢忘。近得石孝廉《醫原》一書,其立論在先識人身內景,臟腑形質,營氣衛氣,五行生克,百病提綱,及手足各經陰陽表裡之義。


次及內傷外感,兒病女科,標本虛實,無不洞悉原委,深中病機。


又次則述及藥性,有論無方,脫盡窠臼,視世之拘拘然守成方者,相去爰啻霄壤,(馳)不敢謂比諸古人之書奚若,若近世之嘉言三書,靈胎六種,可謂如驂之靳矣。


嗣又得吾郡徐明經所著《醫學舉要》一書,論六經則條分縷析,論時邪雜症則語簡旨賅,治法悉合乎機宜,論方不流於偏僻,其醫案數則,精思所到,仿佛古人,雖不逮石氏之精博,而其平時之精闡《素》、《靈》,推原仲景,已可略見一斑。


總之石氏之書其原也,徐氏之書其委也,兩書匯集,由原竟委之謂也,當世高明之士,尚其鑒諸。


光緒十有七年季夏後學華亭張聲馳謹序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05

卷上

 

人身一小天地論

 

人稟陰陽五行之氣,以生於天地間,無處不與天地合。


人之有病,猶天地陰陽之不得其宜。


故欲知人,必先知天地。


《易》曰: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


蓋剛柔之質,即陰陽之氣所凝結。


故程子曰:凡有氣,莫非天;


凡有形,莫非地。


又曰: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天氣降而至於地,地中生物,皆天氣也。


朱子曰:地居天中央不動,不是在下。


(天之包地,如鳥卵之含黃。天大地小,表裡皆水。地名地球。天圓,而地亦圓曰地方者,謂地之德方,靜而承天者也)。


使天有一息之停,則地須陷下。


此天包乎地之義也。


以人言之,膈膜以上,肺與心與心包絡,象天;


膈膜以下,肝、膽、脾、胃、小腸、大腸、腎、三焦、膀胱,象地。


經云:天樞(臍穴)以上,天氣主之;


天樞以下,地氣主之。


是以天樞居腹之中間者言之也。


余以膈膜上下分天地者,以氣之輕清者為天,氣之重濁者為地言之也。


然膈膜以下,主之者地氣,而統之以營運者,實皆天氣。


匪直此也,凡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之有形質而凝靜者,皆象地,皆屬陰;


而皮膚、肌肉、經絡、筋骨、臟腑之有空竅以營運者,皆象天,皆屬陽。


精(兩神相摶,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津(腠理發泄,汗出溱溱,是謂津)涕(淚也)唾(口液也)氣(上焦開發,宣五穀味,熏膚,澤毛,若霧露之溉,是謂氣)血(中焦受氣取

汁,變化而赤,是謂血)


液(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骨屬屈伸,泄澤,補益腦髓,皮膚潤澤,是謂液)。


猶天地之有月與水也;


陽氣,猶天地之有日與火考天有九重:


最上一重為宗動天,左旋;


其內八重天(恆星天、土星天、木星天、火星天、太陽天、金星天、水星天、太陰天),右旋;逐日為宗動天,裹之左旋。是宗動天者,乃一氣營運群動之宗也。)中學謂天道左旋,日月亦

是左旋。


此主七政天隨宗動天以行也。


西於至高,一呼一吸,與天氣相通,體極輕虛,用主肅降,肺固人之天也。


不獨肺之本臟為天,凡臟腑間經絡及內外空竅之能通氣者,皆莫非天。


雖各臟腑之經絡空竅,有各臟腑之本氣以營運,如七政本天之營運一般,而要皆隨肺氣以營運,皆為肺氣所貫通,肺固人之宗動天也,故曰肺主天氣。


肺氣故名宗氣,又名大氣。


地居天中,人在氣中,天包乎地,氣包乎質,天地與人,同一理也。


夫在天則有日,在人則有心,心系於肺,猶日系於天;


天為陽,日為陽之精,肺氣為陽,心為陰中之太陽。


天行健,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又進過一度,日行稍遲,一日一夜,周三百六十五度四分度之一,因天進一度,則日為退一度。


人身肺之宗氣,統心之營氣,一日一夜,五十度周於身,每日自寅始,至丑終,終而復始,七日行足,方與天合度。


故《易》曰:七日來復,以見天心。


蓋營氣之行,必隨宗氣以行,所以十二經脈,首從肺起,每日寅時,百脈上朝於肺(人生於寅),肺主天氣,其明證也夫人周身經絡,皆根於心,而上通於肺,以回於下,如樹之有根有干有

枝,百體內外,一氣流通,營運血脈,以相出入,經故曰心生血,又曰諸脈皆屬於心。


按經絡功用不同,隱見亦異。


經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


脈之見者,皆絡脈也。


蓋經脈主發血,由臟腑而外行,近筋骨,故肌肉濃處,按之便不覺跳動;


絡脈主回血,由外而還行臟腑,近肌肉,故易見,藍色無脈者皆是。


經脈由裡而外,其氣旺,旺則行速,速則有血有脈,其血赤;


絡脈由外而裡,其氣緩,緩則行遲,遲則有血無脈,其血紫。


西學所謂生血管者,經是也;回血管者,絡是也。


房者,心竅是也。


經脈從心左下竅而生,行心左上竅而上,與左肺葉內經脈相通,由肺回曲而下,循手經,下達足經,以入孫絡(絡之細者);


迨由孫絡以至絡脈,漸行漸緩,其色遂變為紫,於是紫血由絡脈而行,上至心右上竅兩絡脈中,還行心右下竅絡脈,上入右肺葉內絡脈,紫血復變為赤(陰從陽化),回心左上竅,還行心左

下竅。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06

經脈(右旋而復行於左)往來營運,如環不絕。


經生血,故左旋;


絡回血,故右旋。


左旋者,陽統陰;


右旋者,陰從陽(與河圖洛書無異)。


其實是一氣旋轉,並非兩氣。


觀此與天之左旋速、右旋遲者,適相合矣;


與天之左右旋而統歸一氣者,更無不合矣。


經絡如此,臟腑可知。


臟腑中皆有經絡貫串,以通於內外。


凡可通者,皆屬天氣。


六腑如器,更無不然。


不獨賁門、幽門、闌門、三焦之門之通天氣也,更不獨喉通天氣,咽通地氣,以上承天氣也。


此身以內之天也。


再以身外之天言之。


經云:頭圓象天。


頭為諸陽之會,頭主天,氣固也;


天氣遏郁,頭重頭痛固也。


即足之至下,亦天氣所貫通。


所以人病肺痿,足即痿?不能行;


外感阻遏肺氣,足即酸痛,甚則足冷,皆其證也,所謂天包乎地也。


經曰:天氣通於鼻。


又曰:鼻為肺竅。


一經外感,咳嗽喘滿,鼻竅即塞而不利,是鼻竅與肺最切近者也。


他如心寄竅於耳,膽脈上絡於耳,腎開竅於耳,肝開竅於目,脾開竅於口,腎又開竅於二陰,乳竅下通於肝胃,臍竅後通於命門。


(臍竅與兩腎中間之命門,針鋒相對。)雖各竅自有其本氣,而要皆宗氣所貫通也。


請嘗見外感阻遏宗氣,燥勝則耳亦鳴,濕勝則耳亦聾。


肝受燥風、濕熱則病目,肝之本氣自病也。


夫五臟之精華,皆上注於目,腎又為五臟之氣之根,腎中真陰真陽虛,而目昏昧,經故曰脫陰者目盲,脫陽者見鬼。


五臟之根氣自病也。


嘗見外感阻遏宗氣,燥勝則熱,熱則不能化陰外達,而目無淚而干;


濕勝則濡,濡則不能化水下降,而目多淚而爛。


脾有濕熱,則口癉而生甜水;


脾有燥熱,或膽經燥熱乘脾,則口苦而多煩渴;


脾之本氣自病也。


嘗見外感阻遏宗氣,肺陽郁於上,不得化陰於下,亦為唇燥口渴。


腎之陽虛,不能約水,而為遺溺,不能行水,而為自利;


腎之陰虛,不能濡腸,而矢燥結,不能濡膀胱,而溺短數;


腎之本氣自病也。


嘗見外感阻遏宗氣,而亦為腸秘,為癃閉,或燥勝為窘迫下利,或濕勝為五泄。


肝、胃陰虛,無由升化乳汁;

 

肝、胃陽結,不能上通乳竅;


肝胃之本氣自病也。


嘗見外感阻遏宗則為乳岩。


凡外感燥濕,種種見證,雖各臟腑本氣自病,而要皆關乎肺,以肺為群氣之宗,天無二氣故也。


不獨空竅之大者為然也,即皮膚外八百萬有奇之汗空(汗空名玄府,又名鬼不息本氣亦病)。


肺氣不得外達,即見憎寒、發熱、頭痛、身痛、腰痛、手足酸痛諸證;


肺氣不得下降,即見腹痛、胸痹、咳嗽、嘔吐、喘逆諸證。


感風燥、暑燥、寒燥之氣,搏束氣機,不得外達,而為無汗;


感風濕(自汗)、寒濕(冷汗)、暑濕、濕溫(熱汗)之氣,阻遏氣機,不得下降,橫溢而為自汗、冷汗、熱汗。


又或燥結血分,而為熱厥;


濕阻氣分,而為寒厥;


燥降太過,熱甚迫津,而為火瀉;


濕鬱太過,氣不行水,而為五泄,抑或為溺塞便閉。


譬如注水之器,上竅閉塞,則下竅點滴不通;


下竅閉塞,則上竅壅遏不開。


種種見證,皆關乎肺。


肺主天氣,洵不誣也。


若夫地固承天者也,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


胃固人之地氣也,腎乃天氣蘊蓄於地中者也。


胃為水穀之海,又為倉廩之官。


胃之發育,又藉腎之真陰真陽以與為發育者也,經故曰:腎為胃關。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06

又曰:四時百病,胃氣為本,得穀者昌,絕穀者亡。


又曰:營出中焦。


又曰騰也。


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是天氣下降也。


又曰:水穀之悍氣為衛,水穀之精氣為營。


其營血之精者,得肺氣以敷布之,入膽化膽汁,入腎化精,上行頭化腦,內行骨空化髓。


故曰:天氣降而至於地,地中生物,皆天氣也。


其水隨肺氣呼吸,攝入腸胃肺升出為氣,由毛竅滲出為汗,余入內腎,得三焦之氣化,滲入膀胱為溺。


故曰:氣為水母。


又曰:水行天上。然水血並行絡中,而不相妨者,何也?


蓋血有血輪以統之者也。


(按:《內經》刺血絡,出清汁,便知水血並行血絡)。


其渣滓變化於小腸(小腸為火腑,故能變化)。


以傳道於大腸,是皆肺氣所統布也,是陰從陽也。


夫天之真陰真陽,發於地上,以生萬物,實藏於地中,而為萬物所由生。


人身肺之真陰,下布於腎而為水,肺之真陽,下納於腎而為火,所謂地居天中,天包乎地也。


兩腎中間,名曰命門,為人身之根柢,一陽藏於二陰之中,水火互宅,在卦為坎。


肺一呼一吸,與腰間腎氣息息相通,經故曰:腎上連肺,至於脾,猶地上堤防之土,為胃散精以上輸於肺者耳;


肝猶地上之木,以樞轉地中生發之氣者耳;


六經為川,腸胃為海,猶地之有涇渭,運清而行濁者耳。


由此觀之,人身不誠一小天地哉!


肺、腎也,胃也,非又人身所最重者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12

陰陽互根論

 

《易》曰: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相錯,萬物生焉。


太極,陰含陽也;


儀象,陽分陰也。


陽不能自立,必得陰而後立,故陽以陰為基,而陰為陽之母;


陰不能自見,必待陽而後見,故陰以陽為統,而陽為陰之父。


根陰根陽,天人一理也。


以定位言,則陽在上,陰在下,而對待之體立;


以氣化言,則陰上升,陽下降,而流行之用宏。


請以卦論:乾為天,乾之左為坎水,右為兌水,是水行天上也,而非水也,乃水之陰氣上升於天也;


若陰升於天,而氣化之不及,則陰霾四起,而天象變矣。


坤為地,坤之左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離之正火,是火出地下也,而非火也,乃火之陽氣下降於地也;


若陽降於地,而氣運之不周,則赤鹵不毛,而地象變矣。


然論卦象猶虛也,請實征諸時。


試觀一歲之間,夏至以後,酷暑炎蒸,若非陰氣潛生,大雨時行,則大地皆成灰燼矣。


陰氣上升,其明證也。


且陰氣上升於天,得天之布?,而陰氣乃彌綸於無際。


冬至以後,陰凝寒冱,若非陽氣潛藏,水泉流動,則世人皆成僵凍矣。


陽氣下降,其明證也。


且陽氣下降於地,得地之醞釀,而陽氣乃發育於無窮。


獨是陰氣上升,而非自升,必得陽氣乃升。


地之陽,即天下降之陽,以陽助陰升,故不曰陽升,而曰陰升。


陽氣下降,而非虛降,必含陰氣以降。


天之陰,即地上升之陰,以陰隨陽化,故不曰陰降,而曰陽降。


若是陰陽互根,本是一氣,特因升降而為二耳!


以人言之。


人之陰升,脾胃水穀精微之氣,上升於肺,如經所謂飲入於胃,游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輸於肺,是即水行天上也。


氣中有水,故曰陰升,然水不離乎氣也。


若非氣水蒸騰,而為邪水上泛,則水溢高源,而肺脹、喘嗽諸證生矣。


然氣水既生於胃,必胃中水穀充滿,而後陰氣乃旺,經故曰:精氣生於穀氣。


若胃氣自病,則生化之源絕,安望得腎之含納,而陽氣乃收藏不越。


人之陽降,肺之陽氣下降於腎,如天之陽氣潛藏於地,是即火出地下也。


水由氣化,故曰陽降,然氣不離乎水也。


若非氣水涵濡,而為燥陽下降,則金枯水竭,而勞咳、骨蒸諸證生矣。


然則陽氣不可虛降,必含陰氣以降。


肺之真陰,即脾、胃、腎上升之陰。


惟脾、胃、腎之陰上升於肺,得肺之敷布,而陰氣乃充周一身。


經故曰:腎上連肺。


又曰:無陽則陰無以生,無陰則陽無以化。


然而陰陽升降,不可得而見也,請借證釜甑。


釜中之水穀,水也;釜底之火,火也。


釜上之氣,即為陽氣;


氣中之水,即為陰氣。


然必釜中水穀充滿,又得釜底之火以熏蒸之,釜上之蓋以統束之,而後氣中之水,?煦育,上蒸下布。


氣中有水,即是陰升;


水由氣化,即為陽降。


若釜中水穀不充,則無米之炊,將見釜底之火,僅存虛陽,釜上之蓋,亦為虛器。


又或釜中雖有水穀,而釜底無火,不獨精氣不能蒸運,即渣滓亦難銷熔;


釜上無蓋,不獨統攝無權,亦且漫溢不治。


然則陰陽二氣,非相需而不可須臾離者哉?


然就二氣而權衡之,陰承陽,陽統陰,陽氣一分不到即病,陽氣一分不盡不死,人自當以陽氣為重。


然陽氣固重,陰氣亦重,何也?


人事與病,多致陰傷者也,經云:靜則神藏,動則消亡。


日用操勞,皆動機也,動則所生之少,不敵所耗之多;


病亦動機也,動則六氣皆從火化,化火則必傷陰,則又當以陰氣為重。


譬如行舟,行者氣也,行之者水也,水足氣始旺也。


再譬諸燈:燈火,火也;


油,水也,油足火始明也。


氣為血帥,血又為氣航。


此陽統陰而基於陰之理也。


若無陰,則陽氣亦無依而亡矣。


(陰液脫者死,大肉脫者亦死。)


故陰陽二字,不讀曰陽陰,而讀曰陰陽,其亦可以恍然悟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16

五行生克論

 

水木火土金五行生克,一陰陽升降之旋相為宮也。


生為長養,即為陰升;


克為制化,即是陽降。


然必陰先升而後陽乃降,亦必陽能降而後陰轉升。


五行不克則不生,如有妻而無夫也。


乃相生之道,人皆知之,相克之道,人多不察,請詳言之。


腎主地、主陰、主水,五液亦皆主地、主陰、主水。


腎中真陽之氣,?煦育,上通各臟腑之陽,而腎中真陰之氣,即因腎陽蒸運,上通各臟腑之陰。


陽助陰升,以養肝木,則木氣敷榮,血充而氣暢矣。


由是,肝得上升之陰氣而養心火,則火氣溫潤,血生而脈行矣。


由是,心得上升之陰氣而養脾土,則土氣健運,統血而散精矣。


由是,脾得上升之陰氣而養肺金,則金有治節,調元而贊化矣。


肺得上升之陰氣,轉降而入腎,則水精四布,五經並行矣。


此五行一氣相生,始於腎,終於肺,地所以上交乎天也。


肺主天、主陽、主氣,敷布陰液,以柔肝木。


木得下降之陽氣所制,則溫柔和緩,不似燥急難平矣。


由是,木來疏土,土得下降之陽氣所制,則宣松運化,不似困鈍不靈矣。


由是,土來治水,水得下降之陽氣所制,則知周輸泄,不似汜濫無歸矣。


由是,水來濟火,火得上升而復下降之陽氣所制,則心腎相交,不似火炎水燥矣。


由是,火來暖金,金得上升而復下降之陽氣所制,則津液分布,不似金寒水冷矣。


此五行一氣相克,始於肺,終於肺,天所以大包乎地也。


然則五行之生,雖五臟之陰遞升而生,實腎之陽助腎之陰遞升而生,陰之升,天統之而地承之也。


五行之克,雖五臟之陽遞降而克,實肺之陽統肺之陰遞降而克,陽之降,地承之而天統之也。


生固為生,克亦為生,生克二者,非即陰升陽降,循環而不窮者哉?


然而生克又不可太過也,太過則非真陰真陽升降以為生,而為邪水邪火升降以為害也。


木賴水生,水泛則木浮,木浮則火濕,火濕則土困,土困則金埋,金埋則水愈泛,五內有水而無火,則瀉利、腫滿,諸濕病生矣。


火賴水克,水盛則火滅,火滅則金寒,金寒則木濕,木賴木生,木盛則自焚,火焚則土燥,土燥則金枯,金枯則水涸,水涸則木愈焚,五內有火而無水,則風、勞、蠱、膈、三消,諸燥病生矣。


土賴木克,木強則土弱,土弱則水泛,水泛則亦虧,土無火必濫,則痞滿、腫脹、泄瀉諸濕病生;


土無水必干,則蠱、膈、三消諸燥病又相繼而生矣。


土賴火生,火炎則土燥,土燥則金熔,金熔則水虧,水虧則木熾,木熾則火愈炎,五內有火而無水,則譫狂、膈消,諸燥病生矣。


金賴火克,火炎則金燥,金燥則木熾,木生困於水火,(土包五行,故多兼病),則痞滿、脹痛燥濕諸病,又雜沓而生矣。


水賴土克,土燥、窘迫、下利,諸燥病生矣。


水賴金生,金寒則水冷,水冷則木濫,木濫則火濕,火濕則土困,克則勞咳、咽痛、窘迫、下利,諸燥病生矣。


生克一有太過,則克固為克,生亦為克。


且人身真陰真陽,只有此數,凡見太過,實由不及。


太過不及,則為濁陰、為燥陽,濁陰則不為陰而為水,燥陽則不為陽而為火。


五行生克不外水火,生克太過不及為病,亦不外水火。


水流濕,火就燥。


故水火二氣,為五行之生成;


燥濕二氣,為百病之綱領。


陰陽以氣言,水火以形言。


坎為水,水色黑,黑屬陰,然水外暗而內明,空靈活潑,實為陰中之陽,故坎中滿。


離為火,火色赤,赤屬陽,然火外明而內暗,且返本歸根,則其色黑,實為陽中之陰,故離中虛。


以形質言,水、火質虛,木、金、土質實,是水、火又為木、金、土之先天矣。


火有形無質,必依附於物而乃有質,水雖有質而極虛,故論五行生成之序,則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論五行生克之序,則生始於水,克始於金。


知五行氣質、陰陽生克,乃知天人一貫道理,玩集中各論自明。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20

陰陽治法大要論

 

陽,天道也;陰,地道也。


非天之陽,地亦不凝,而萬物不生;


非地之陰,天亦無依,而萬物不成。


天主動,無一息之靜,使稍不動,則失其健運之機,而萬物屯矣;


地主靜,無一息之動,使稍不靜,則失其貞凝之義,而萬物否矣。


人身之陽,法天者也,一失其流行之機,則百病起;


人身之陰,法地者也,一失其安養之義,則百害生。


陰陽二氣,固不可稍偏而或失也。


夫所謂陽者,乃人身之真陽。


真陽,陰中之陽,非燥烈無濟之亢陽。


亢陽無陰則為火,如天之久旱酷暑,不得不藉甘霖以消其亢厲,故丹溪發補陰之論,補陰正所以濟陽也。


王太仆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此也。


所謂陰者,乃人身之真陰。


真陰,陽中之陰,非堅凝寒結之濁陰。


濁陰無陽則為水,如天之重陰凜冽,不得不藉皓日以致其睛和,故先哲發扶陽之論,扶陽正所以濟陰也。

 

王太仆謂益火之原,以消陰翳者,此也。


夫乾為陽,坤為陰,乾坤化為坎離,是天地為陰陽之體,水火為陰陽之用。


用傷則體害。


水火有過不及之弊,在天地則不能無旱澇之災,在人則不能無燥濕之患,其理一也陰,人之形也;


陽,人之氣也。


大凡形質之失宜,莫不由氣行之失序。


故地之萬物不生,又皆由天之旱澇失節。


人身一分陽氣不到之處,則此處便有病;


然陰陽互根,凡陽所到之處,皆陰所到之處,若陽到而陰不到,則此處亦有病。


陰陽又當審其虛實。


外感實證,先病陽;


內傷虛證,先病陰。


病陽者,肺主之;


病陰者,脾、胃、腎主之。


外感上焦陽氣鬱閉,治以開豁,通天氣也;


中焦陽氣燥結,治以苦辛攻下、苦辛開化,平地氣也。


(治實火,要使邪有出路,若純用苦寒,逼邪深入,而無出路,非中焦陽氣下陷,不能上升於肺,治以升補,使地氣上騰乎天也;


下焦陽氣外越,不能下歸於腎,治以溫納,使天氣下降於地也。


蓋先天真一之氣,自下而上,與後天胃氣,相接而生,而為人身之至寶。


若人真陰受傷,致精不能化氣,氣即不能歸精,於是腎中龍火內爍,而見骨蒸等證;


龍火外越,而見發熱、顴紅、面赤等證。


一火興而五火熾,將見肝之風火雷火,心之離火,胃之燥火,又必相因而起,而見有餘之象。


非有餘也,實下元不足所致耳!


經曰:少火生氣,壯火食氣。


火在丹田以下為少火,即真火;


火離丹田而上為壯火,即虛火。


虛火,水中之火,不得再以水滅之固也。


奈何世執丹溪法,而用知母、黃柏之苦寒以撲滅之,勢必愈治愈劇,如雨愈大龍愈騰,欲其潛藏也得乎?


不獨苦寒不可用也,即甘涼亦當慎投。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21

其在初病,本原未傷者,甘涼清潤,猶可獲效;


若高年以及久病,本原已傷者,法當治以溫潤,引火歸原,如云開日出而龍乃潛也。


濁陰可溫,桂、附、乾薑辛熱之屬,不得不用;


若陰中陽虛,而藥偏剛燥,恐陽未能扶,而陰又被劫,法當治以溫潤,納氣歸原。


經曰:氣納為寶。


蓋氣納則歸腎,不納則不歸腎。


氣不歸腎者,謂肺氣不得歸腎,並謂脾胃之氣不得歸腎也。


夫腎為先天五臟之始,始數一,一,水數也。


金為水源,水天本一氣也。


脾胃為後天五臟之成,成數五,五,土數也。


土為萬物之母,故精、神、氣、血,皆胃氣所生,又皆腎氣助之以生。

 

胃為人之地,腎為地中之天氣,胃、腎又本一氣也,經故曰:腎為胃關。


夫所謂胃氣者,穀氣也。


經曰:營為水穀之精氣,衛為水穀之悍氣。


又曰:精氣生於穀氣。


故「氣」


水穀精氣生於胃,輸於脾,由脾上輸於肺,則為氣,從肺回下,入心化血,入腎化精,是生之者胃,升之者脾,降之者肺,地天交泰,胃、脾、肺又本一氣也。


經故曰:脾為諫議之官,曰:飲食傷脾,則又何說?


曰:飲食不節,遏郁脾氣,脾氣為其所郁,則不能散精,而濕斯停矣。


是謂傷逆,非脾之過也,良由飲食不節所致耳!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24

夫人生天地間,天氣固重,地氣尤重。


蓋人在天中,(離地而上,凡空處皆謂之天)。


人在通,而人莫名其妙,亦莫得自主,故凡天之六氣,病患之天氣者,人不能盡避之。


附於地上,實而可據,人得以自主,故凡七情之病,由人事所致者,多病患之地氣以及天氣。


病地氣,則胃、腎為重。


然腎雖主地氣,而實為地中之天氣。


腎屬天一所生之水,而為人之先天者,此也。


其有胎元薄弱,先天不足者,人不得而主之,又恃調攝後天,以補先天之不足。


若是者,胃氣不尤重哉?


重胃氣非即所以重腎氣哉?


夫胃為中土,胃氣賴五臟之氣以生化。


如地無堤防之土,則水無收束,無水則燥,無火則濫,無木則實,無金則死是也。


然五臟之氣,又賴胃氣以成功。


如金無土則不生,木無土則不載,水、火無土則無本原,脾土無胃土則不滋潤是也。


故脾胃穀氣,不得到肺,則肺之脾胃虛;


脾胃穀氣,不得到心,則心之脾胃虛;


脾胃穀氣,不得到肝,則肝之脾胃虛;


脾胃穀氣,不得到腎,則腎之脾胃虛;


胃之穀氣,不得到脾,則脾之胃虛。


若是者,脾胃顧不重哉?


內傷百病,可不首固脾胃哉?


請申言之。


肺之脾胃虛,則熱自內生,熱則不能生水,而嗽、腫滿諸濕證,是亦肺氣不得歸腎也。


醫學云喘,在腎為虛,在肺為實。


夫所謂實者,非真實也,乃肺之陽虛不化,致水上溢高源耳!


金寒水冷,非溫潤納氣不可;


邪水射肺,非辛淡輸水扶氣不可。


心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君弱者臣自強,血虛者肝自旺,火水未濟,致生虛煩、心熱、不寐等證,是心氣不得歸腎也。


或曰:心屬火,火性炎上,如何下降?


腎屬水交於腎水;


腎屬水,而腎中有氣,是水中有真陽,故腎水隨真陽上升,以交於心火。


夫真陰真陽者,心腎中之真氣也。


故欲補心者,先實腎,使腎得升;


欲補腎者須寧心,使心得降。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27

肝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肝血一虧,肝氣即亢,或風雷激搏,致生頭疼、嘔吐等證;


或木火刑金,致生乾咳、吐血等證;


或燥木侮土,致生脅痛、嘔吐、蠱、膈等證,是肝氣不得歸腎也。

 

夫治肝較他臟尤難。


他臟之邪,可移之出腑,若膽雖為肝之腑,而一囊膽汁,藏而不瀉,而無出路,雖屬腑而與臟無殊,故肝病較他臟為難治。


則惟有清潤以濡之、咸柔以潛之,沃水以生木也;


甘潤以緩之,培土以載木也;


微苦以降之,使木火不上僭也;


平潤以納之,導木火得下潛也;


血能含氣,氣不耗血,而肝自平矣。


其肝有濕熱者,方可用苦降、辛通、酸泄之劑;


氣不條達者,方可用木鬱達之之法。


彼破氣、耗血諸品,豈可妄用,以伐生氣,以耗肝陰也哉?


腎之脾胃虛則熱,熱則燥,腎陰一虧,腎陽即亢,或骨蒸、發熱,或吐血、夢遺,或上咳、下利,是腎氣不得歸腎也。


治法亦不外清潤、溫潤,以增水養火而已矣;


甘潤、甘平,以固水火中之脾胃而已矣。


脾之胃虛則中土自病,或因思慮過度,或因飢飽失宜,以致氣結化濕,血結化燥,濕困脾陽,燥傷脾陰等證。


胃病則不能散輸精氣於脾,脾病則不能上輸精氣於肺,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是脾胃之氣不得歸腎也。


此則非寒熱溫涼所能納也,法當病燥則治燥,病濕則治濕,取純甘之味,扶土生金,順其升降之性以納之耳!


總之,內傷百病,不起於先天,即起於後天;


起於後天,又必病及先天。


五臟中有一臟不秉生成之氣,則形氣病,形病不能無害於氣,氣病不能無害於形,此不易之道,相因之理也。


但治之者,不可無標本先後之分。


夫陰陽、臟腑、氣血,有各自為病者,有相因而至者,有去此適彼者。


用藥之法,如腑病宜開通,不得以臟藥犯之;


臟病宜補益,不得以腑藥犯之。


腑病將及臟,治腑尤須顧臟,臟病將入腑,治臟必兼理腑。


腑入臟,臟入腑,又有輕重之異,藥亦不得不隨其輕重而用之。


更有病雖在腑,而原起於臟,則重在治臟;


病雖在臟,而原起於腑,則重在治腑。


蓋病雖在此,不必治此,治此反劇;


病已去此,猶當顧此,罔顧此則損。


此陰陽標本先後輕重之大略也。


要之,天地與人,不外陰陽二氣。


天之陰陽失,相燮理之;


人之陰陽失,醫燮理之。


良相、良醫,總在調劑陰陽,使之兩得其平焉已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29

樞機論

 

竊聞三陰三陽,有樞機焉。


樞者,如門戶之樞,乃陰陽開闔之轉機也。


《內經》樞機有二:一曰少陰為樞;一曰少陽為樞。


陰之初生為少陰,少陰,稚陰也。


手少陰屬心,足少陰屬腎。


心為人身君主之官,神明所從出。


腎為陰陽互根之地,精氣之本原。


故少陰為轉陽至陰之機竅,陰之樞也。


由少陰而太陰,由太陰而厥陰,經曰:太陰為開,厥陰為闔。


蓋太陰脾土,得此樞而散精以升於上;


太陰肺金,得此樞而布精以降於下,能升能降,故謂之開。


由是厥陰心包絡,得此樞而陰血以生;


厥陰肝木,得此樞而陰血以藏,以生以藏,故謂之闔。


是太陰、厥陰之開闔,皆少陰之樞所默運者也。


厥陰為陰之極,陰極則陽生,而陰轉入於陽,陽之初生為少陽,少陽,稚陽也。


手少陽屬三焦,足少陽屬膽。


三焦具真陽之火,其體虛潤,其氣氤氳。


(焦,熱也。


滿腔中熱氣布?,能通調水道也。


按三焦從右腎生出,心腎陰至陽之機括,陽之樞也。


由少陽而太陽,由太陽而陽明,經曰:太陽為開,陽明為闔。


蓋太陽膀胱,得此樞而水道通調;


太陽小腸,得此樞而食物變化,通調變化,故謂之開。


由是陽明胃腑,得此樞而陽氣含納;


陽明大腸,得此樞而陽氣收藏,含納收藏,故謂之闔。


是太陽、陽明之開闔,皆少陽之樞所默運者也。


陽明為陽之極,陽極則陰生,而陽又轉入於陰。


然則少陰、少陽,非陰陽出入開闔之樞機者哉?


若其樞一有不利,則出入之機停;


出入機停,則開闔之機廢。


能開不能闔,則泄瀉諸病生;


能闔不能開,則噎膈、便閉諸病生。


病先天則從腎起,病後天則從脾胃起。


脾胃病則土不生金而金敗,金敗則水衰,水衰則木枯,木枯則火熾,火熾則水益涸,水涸則龍火起,龍火起而風火、雷火、燥火亦相繼而起,則一身無非火矣。


夫此火之來,總由於樞之不利,火即陽氣外越,而不能依附於陰者也。


若寒以降之,則火益烈而元氣亡矣。


故欲其樞之利,非溫潤之、咸柔之不可。


法當滋腎之陰,納腎之陽,蓋腎為水火互根之臟,腎陰足而後水濟火,腎陽固而後氣歸精也;


法當養肝之血,達膽之氣,蓋肝膽為東方震巽之木,木之陰液不可耗,木之生氣尤不可伐也。


知少陰、少陽之為樞,而治法可悟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32

衛氣行度一經星經天論

 

衛氣,陽氣也,即人之天氣也。


天有二十八宿,周布四面,(一面七星,四七二十八星。),主周於身,與宗氣、營氣度數相等。


或曰:衛氣出於何所?


行於何地乎?


曰:宗氣積於上焦,營氣出於中焦,而衛氣則出於下焦。


營氣隨宗氣行於經脈之中,衛氣則不隨宗氣入於經脈,而自行於各經脈外,及頭目、手足、皮膚、分肉之間。


故經曰:清者為營,濁者為衛;


營行脈中,衛行脈外。


或又曰:衛氣何以出於下焦,行於脈外乎?


曰:經謂上焦如霧,(此三焦,即三穀下正以下焦如瀆之畜泄乎水也。)


衛氣賴下焦陰中真陽,以升出中、上二焦,故衛氣出於下焦。


營為水穀之精氣,屬陰,陰性精專,自行脈中;


衛為水穀之悍氣,屬陽,陽性剽悍滑利,故行脈外。


請析言之。


平旦陰盡,由寐而寤。


邵子曰:人之神,寐則棲腎,寤則棲心,將寐在脾,熟寐在腎,將寤在肝,正寤在心。


十二經脈,皆根於心。


寤屬陽,太陽為陽中之陽,故經曰:人寤則目張。


目張則陽氣出於睛明穴(屬足太陽經),而上行於頭,始於足太陽,次手太陽,而寐。


目合則陽氣從足少陰注於腎,腎注於心,心注於肺,肺注於肝,肝注於脾,脾復注於腎,如是亦周二十五度,終而復始,如環無端。


再析言之。


如卯初初刻,陰盡而寤,衛行太陽;


(先行足經,次行手經。余皆同。)卯初一卯正一刻,衛復行少陽;


卯正二刻,衛復行陽明;


卯正三刻,衛復間行足少陰。


陽盡間陰者,以足少陰陰陽互根,為人身之大根柢、大樞紐也。


如是環行,自卯至申,周二十五度,陽盡於陰,陰受氣矣,陰亦周二十五度。


一晝一夜,漏下百刻而盡,衛氣五十度周於身,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知此,則人之病否、生死可以決,藥之升降、補瀉、表裡、陰陽可無差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37

營氣行度一經水行地論

 

營氣,陰氣也,如地水之氣,隨天氣以營運者也。


天有經宿,地有經水,人有經脈。


經脈者,乃營運臟腑之血,以周於內外者也。


臟屬陰,故臟六經為陰,如手太陰肺、手少陰心、手厥陰心包絡、足太陰脾、足少陰腎、足厥陰肝是也。


腑屬陽,故腑六經為陽,如手陽明大腸、手太陽小腸、手少陽三焦(右腎旁三焦腑)、足陽明胃、足太陽膀胱、足少陽膽是也。


陰之大者為太陰,太陰為開,敷布陰氣者也;


(太陰,三陰也。經曰:三陰為母。)陰之小者為陰,在陽行身之側面,在表裡之間。)少陽為樞,轉輸陽氣者也;兩陽合明為陽明,(陽明行腹,在表之裡。)陽明為闔,收納陽氣者也。


然則陰陽分手足者何也?


蓋人有三焦(此三焦即三停),而三焦只是兩焦,以人身中有膈膜(遮蔽濁氣,不使上熏心肺)。


膈膜以上,肺與心與心包絡,象天,經脈因行於手,故手三陰從臟走手(陰從內起),手三陽從手走頭(陽從外起,手三陽雖位居下焦,然與手三陰為表裡,直相連絡,故亦走手);


膈膜以下諸臟腑,皆象地,經脈因行於足,故足三陽從頭走足(陽行於外),足三陰從足走腹(陰行於內)。


象天者陰先而陽後,象地者陽先而陰後,此水火既濟,地天交泰之道也。


或曰:經脈既有從腹走手、從手走頭、從頭走足、從足走腹之不同,何謂皆根於心乎?


既曰:皆根於心,何又謂營出中焦?


肺脈亦從中焦起乎?


曰:經脈根於心,而行於腹、行於手、,繁衍無已,而要皆原於根也。


心脈下緣於胃脈,猶樹之根須生於地下也。


根於心者,大哉乾元,萬物資始;


緣於胃者,至哉坤元,萬物資生。


經曰:心生血。


又曰:營氣之道,內穀為寶。


穀入於胃,乃傳之肺,精專者行於經隧,常營無已,終而復始,是謂天地之紀。


蓋謂水穀精微之氣,皆由胃出,而上注於心,奉心化赤為血,而上注於肺。


陰隨陽化,天氣行而營氣與之俱行,故每日營氣之行,皆從肺經始,地上承天也。


由肺經下行而注於大腸經(肺與大腸相表裡),復上行而注於胃經,循注於脾經(脾與胃相表裡),又上行而注於心經,由心經下行而注於小腸經(心與小腸相表裡),由是而注於膀胱經,循注於腎經(腎與膀胱相表裡),從腎注心包絡(心腎相交),由心包絡下行而注於三焦經(心包絡與三焦相表裡),從三焦經復上行而注於膽經,循注於肝經(肝與膽相表裡),至肝經而營氣一周於身,經故曰厥陰為陰之盡,厥陰為闔。盡而闔,故藏血。


由肝經上行而復注於肺經,終而復始,如環無端,一晝一夜,五十度周於身,經故曰五十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40

再以經脈營運於內外者析言之。


手太陰肺脈根於心,緣於胃,而上通於肺,由肺下膈,絡大腸,還上膈,由肺系(喉管兩旁,左是經脈管,右是絡管)外行乳上三肋端,去中行旁開六寸(同身寸法),橫從腋下,達肘內,循臂前廉,入寸口,上魚際(大指後肉隆起處),至手大指內側(少商穴);


其支者,循腕後入手次指內側(商陽穴),而交手陽明。


手陽明大腸脈,外起手次指內側,入合谷(俗名虎口),循臂外前廉達肩,入缺盆(肩下橫骨陷中),內行絡肺,下膈,屬大腸;


從缺盆分支外行,直上頸側,貫頰內,入上齒,還出,外行人中,挾鼻空旁(迎香穴),而交足陽明。足陽明胃脈,外起鼻空旁,上行,當目下胞之中,下入上齒,還出,挾口,繞腮,上耳前,至額角,下頸側(結喉兩旁人迎穴),入缺盆,再下行當乳之中,內行下膈,屬胃,絡脾,挾臍旁入氣街(毛際兩旁);


胃口又生一支,亦挾臍旁入氣街,外行腿合縫,從合縫斜行腿面,直至足中指之外側;


又生一小支,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厲兌穴),而交足太陰。


足太陰脾脈,外起足大指端之內側,循內踝前廉,上股(大腿)內廉入腹,行季脅(在足少陽、厥陰之裡一行),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從胃之別絡注心,濁氣乃不上僭),而交手少陰。


手少陰心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心系上與肺通,由肺葉而下,曲折向後,貫脊髓,通於腎(肺、心、腎,一氣相通),轉而向前,下膈,絡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於目;


其直者,外行腋下,循肘臂內後廉,至小指內側(少衝穴),而交手太陽。


手太陽小腸脈,外起手小指內側,而行外側(少澤穴),循肘外後廉,過肩後廉,入缺盆,內行絡心,下膈,抵胃,屬小腸;


其支者,由缺盆,交肩,貫頸頰,至目銳(目外角),卻入耳中;


其支者,由耳前斜絡於顴,至目內(目內角)而交足太陽。


足太陽膀胱脈,外起目內?,上額交巔,分一小支,從巔至耳上角,後行,下項,循肩後,分二大支:


一大支挾脊旁開寸半第一行,抵腰中,腰中有四空,內行絡腎,屬膀胱,其直者,從腰下外行,貫臀,入?中(膝後曲處委中穴);


一大支又從肩膊後,左右分下,貫胛膂(脊兩旁肉為膂),挾脊旁開三寸第二行,入?中,貫?內(足肚),出外踝,至足小指外側端(至陰穴),以交足少陰。


足少陰腎脈,外起小指下,斜趨足心,循內踝,入足後跟,上行股內後廉,貫脊裡,屬腎,絡膀胱;


其直者,從股內前行至合縫,由合縫上行入腹,去腹中行旁開一寸,至臍入腎,由臍上行,去中行旁開一寸五分,從腎上貫肝膈,又上行,去中行旁開二寸,至胸中入肺,循喉嚨,挾舌本;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肺、心、心包絡、肝四臟,皆與腎經相通),以交手厥陰。


手厥陰心包絡脈,內起胸中,下膈,絡三焦;


其支者,由胸中出脅抵腋,循心、肺二經之間,外行,起腋下三寸,乳外側一寸許,向外上轉,循臂肘內兩筋之間,入掌中(勞宮穴),至中指,出其端(中衝穴);


其支者,別掌中,行小指內之次指端(關衝穴),以交手少陽。


手少陽三焦脈,外起小指次指之外側,上循手臂外兩骨中間,貫肘上肩,由肩上項,交出膽經之後,入缺盆,內行,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屬三焦;


其支者,外行,入缺盆,上項,系耳後,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 (目下為?);


其支者,從耳後,內入耳中,外走耳前,交動脈間,至目銳,而交足少陽。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42

足少陽膽脈,外起目銳?,上頭角,下耳後,循頸側,行三焦經之前,後入缺盆;


一支從耳後,入耳中,走耳前,還至目銳?;


一支別銳?,下大迎(胃經穴,在頷前一寸三分動脈陷中),還行於?,合三焦經,下加頰車(耳下穴名),行頸側,亦入缺盆,由缺盆內行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毛際兩旁動脈),繞毛際,橫入髀厭中(胯骨);


其直者,從缺盆外行,過肩,下腋,走身側之季脅(脅骨下盡處),下髀厭,行膝外廉,至外踝前,還行足跗,至足小指次指之外側(竅陰穴),生一小支,別足跗,下足大指岐骨,貫爪甲,出三毛(大指爪甲後為三毛,大敦穴),以交足厥陰。


足厥陰肝脈,外起足大指爪甲端,還行足跗,走內踝,出脾脈之後,入?中,循股陰,內行,繞陰器,抵小腹,還行季脅(肝經章門穴),斜上,直乳下二肋端,挾胃,屬肝,絡膽,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上連目系,外行出額,與督脈會於巔;


一支外行,從目系下頰,還唇;


一支內行,從肝別貫膈,上注於肺,終而復始。


此經脈也。


所謂十二絡者,即十二經之別,所以回血入於經者也。


別有脾之大絡(名曰大包),出淵液穴下三寸(屬膽經),布胸脅,實則身盡痛,虛則百節皆縱。


又有胃之大絡(名曰虛裡),貫膈,絡肺,出於左乳下,其動應衣,乃十二經脈之宗氣(土為萬物之母,故亦名宗氣)。


盛喘數絕者,病在中,結而橫,有積也,絕不至則死,動甚者,宗氣泄也。


知經絡之所行,則知病之所在矣。


若夫奇經(無臟腑配合之經),即足六經之別。


考衝、任、督,一源而三脈,皆起於中極下(中極穴,在臍下四寸)。


任脈由中極下之會陰穴,當臍中而上,至承漿穴而止。


衝脈由中極挾臍旁而上,至胸中而散。


督脈由中極下行,轉而向後,自長強穴(尾閭骨端)而上行於背之中行,至齦交穴(牙齦內),而止。


任、督二脈,一行身前,以任養諸陰,一行身後,以總督諸陽,猶天地之有子午可以分、可以合。


分之以見陰陽之對待,合之以見陰陽之環行,一而二,二而一者也。


陰維維一身之陰脈,陽維維一身之陽脈,又與任、督二脈相輔而行者也,陰蹺起於足內踝之照海穴(屬足少陰經),側行而上於目內?之睛明穴(屬足太陽經);


陽蹺起於足外踝之申脈穴(屬足太陽經),側行而亦上於目內 之睛明穴。


陰維、陽維、陰蹺、陽蹺四脈,猶八方四正之有四維也。


帶脈起於季脅下之章門穴,為足厥陰、少陽之會,與天樞穴平,猶天之有天腰橫帶也。


知奇經之附正經而行,正經治而奇經亦治,亦何必深言治法,以矜奇炫異乎!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46

百病提綱論

 

人稟天地之氣以生,即感天地之氣以病,亦必法天地之氣以治。


夫天地之氣,陰陽之氣也;


陰陽之氣,燥濕之氣也。


乾金為天,天氣主燥;


坤土為地,地氣主濕。


乾得坤之陰爻成離,火就燥也;


坤得乾之陽爻成坎,水流濕也。


乾坤化為坎離,故燥濕為先天之體,水火為後天之用,水火即燥濕所變,而燥濕又因寒熱而化也。


水氣寒,火氣熱。


寒搏則燥生,熱爍則燥成;


熱蒸則濕動,寒鬱則濕凝,是寒熱皆能化為燥濕也。


或曰:燥、濕二氣,何以寒熱皆能化乎?


曰:子欲知燥濕,曷觀乾坤?


乾象太極,首一畫為陽,次二畫為陰,乾金本陽含陰也,故乾為太陽,而非孤陽;


坤之六畫,即乾之偶而並者,坤土本陰承陽也,故坤為太陰,而非孤陰。


乾坤卦象天地,請實征諸天地。


宗動天,空洞無物,無物為純陽;


宗動天最高,高則轉得緊、行得健,緊而健亦為純陽。


陽之精為日,日為真火,金位之下,火氣承之,天屬陽,燥亦屬陽,固也。


然宗動天以內之八重天,星為少陰,月為太陰,真陽之下,真陰承之,故曰陽含陰。


所以天之燥氣下降,必含陰氣以降,燥熱為本(因燥而熱,故曰燥熱,不曰熱燥),寒燥為變也(因寒而燥,故曰寒燥,不曰燥寒)。


陰之精為月,月為真水,水應月而生於地,地屬陰,濕亦屬陰,固也。


然地居天中不動,地之陽氣,即天之陽氣,陰隨乎陽,故曰陰承陽。


所以地之濕氣上升,必藉陽氣乃升,寒濕為本(因寒而濕,故曰寒濕,不曰濕寒),濕熱為變也(因濕而熱,故曰濕熱,不曰熱濕)。


竊聞天地之間有三際,最上一層為熱際,次一層為冷際,地上一層為溫際。


蓋因乎此,觀此可知天地祗此陰陽二氣。


而陰陽二氣,又是一氣,特隨升降而變焉耳!


夫燥、濕二氣,各主一歲之半。


冬至,陽氣潛藏於地,地得陽氣而濕暗動,故水泉動;


交春,東風解凍,雷乃發聲,東風與雷皆陽也,濕,陰也,陰隨陽化,陽氣漸出於地,而濕氣漸生,故草木含液而萌動;


交夏,溫風至,陽氣盡出於地,暑熱蒸騰,而濕氣最盛,故土潤溽暑,大雨時行,天地之氣化剛為柔;


夏至,陽氣盡出於地,而一陰甫生,燥氣尚未行令;交秋,涼風至,白露降,天地始肅,陽統陰降,而燥氣始動;


秋分以後,雷始收聲,水始涸,故濕氣始收,斯時露寒霜肅,陽統陰漸降,而燥氣乃行,故草木黃落;


交冬,天氣上升,地氣下降,天地痞塞,陽統陰全降,而燥氣最盛,陽氣潛藏於地下,而外無所衛,故水始冰,地始凍,虹藏不見,天地之氣化柔為剛。


蓋水旺於冬,實長於夏,火盛於夏,實藏於冬,陰陽互根,大化所以循環不窮也。


觀此可知燥屬陽中之陰,濕屬陰中之陽,且未動屬陰,動則屬陽。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52

《易》曰:吉凶悔吝生乎動。


蓋動則變,變則化,寒燥化為燥熱,返其本也,寒濕化為濕熱,因乎變也。


人能體察燥濕二氣之因寒因熱所由生,而以之為綱;


再察其化熱未化熱之變,與夫燥郁則不能行水而又夾濕,濕鬱則不能布精而又化燥之理,而以之為目,綱舉目張,一任病情萬狀,而權衡在握矣。


且夫燥、濕二氣,為時行之氣,又有非時之偏氣。


如久旱則燥氣勝,干熱干冷,則燥氣亦勝;


在春為風燥,在夏為暑燥,在秋為涼燥,在冬為寒燥。


久雨則濕氣勝,地氣不收,溽暑陰冷,則濕氣亦勝。


在春為風濕,在夏與初秋為暑濕,在深秋與冬為寒濕。


經曰:必先歲氣,無伐天和。


俗謂外感為時氣,時之為義,大矣哉!


若以一定之成方,治無定之時邪,其不知時之甚者哉!

 

然不獨當因時也,尤當因地。


西北地高,燥氣勝;


東南地卑,濕氣勝。


不獨當因地也,尤當因人。


六氣傷人,因人而化:


陰虛體質,最易化燥,燥固為燥,即濕亦化為燥;


陽虛體質,最易化濕,濕固為濕,即燥亦必夾濕。


燥也,濕也,固外感百病所莫能外者也。


或曰:外感有風、寒、暑、濕、燥、火之六氣,子以燥、濕二氣賅之,可推其故而析言之歟?


曰:在地成形,在天為氣。


六氣風居乎始,寒、暑、濕、燥居乎中,火居乎終。


風居乎始者,風固燥、濕二氣所由動也;


暑居乎中者,寒暑固燥、濕二氣所由變也;


火居乎終者,火又燥、濕二氣所由化也。


請析言之。


風在卦為巽,二陽居一陰之上,外陽內陰,且陽倍於陰,故風為陽邪,風固善動數變而無定體者也。


東方濕氣動必雨,故曰濕風;


西方燥氣動必旱,故曰燥風;


南方暑氣動必熱而濕,故曰暑風;


北方寒氣動必冷而燥,故曰寒風;


東南之風,濕兼暑也;


東北之風,濕兼寒也;


西南之風,燥兼火也;


西北之風,燥兼寒也。


動之得中,人物因之以生;


動之太過,人物感之而病。


蓋燥微則物暢其機,燥甚則物即干萎;


濕微則物受其滋,濕甚則物被其腐。


物如此,人可知矣。


寒固燥所由生,而火又燥所由成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5:56

經云:燥勝則干。


所以夏月炎暑司權,物見風日,則津汁漸干,人出汗多,則津液漸耗,火勝則燥固也;


秋冬寒涼司令,在草木則枯萎,在露則結為霜,在雨則化為雪,在水則凍為冰,在人則手足皴裂,兩間皆寒燥之氣所盤結也;


冬在卦為坎,一陽居二陰之中,寒冰外凝,而燥火內濟,故寒燥之病易化為燥熱,經謂傷寒為熱病,蓋寒則燥,燥則熱,理相因也。


若冬月陽不潛藏,地濕不收,則寒


又必夾濕,所以冬得秋病,如病瘧、病痢、病溫者,要皆兼乎濕邪耳!


至於暑,即濕、熱二氣,互釀為害而化為燥者也。


必須分別濕多、熱多。


偏於濕者,化燥緩;


偏於熱者,化燥急。


若純熱無濕,則又為中?之暑燥矣。


若夫火,藏於金、木、水、土中,而動之則出,又燥、濕二氣所歸宿者也。


故戛金取火,鑽木取火,掘土取火(土之精凝結而為石,觀取火於石,即可知取火於土之義)。


海為火穀,江湖水動處,亦皆有火,病患亦然。


金火同宮,離為君火,故肺與心動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


肝為震之雷火、巽之風火,故肝動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


腎火為龍火,龍火,水中之火,水虧火旺,化為燥火,若濕與熱蒸,又為濕火;


脾屬土,土為雜氣,故脾火多濕火,濕火傷及脾陰,又化為燥火。


燥也,濕也,終歸火化也。


此地二生火,所以成之者也。


他如春溫,寒化燥而夾濕者也;


風溫,風化燥也;溫熱、暑溫,濕熱交合為病,而偏於熱者也;


濕溫,濕熱交合為病,而偏於濕者也;


溫疫,病如役擾,乃濁土中濕熱鬱蒸之氣,而化燥最速者也;


伏暑,乃暑濕交合之邪,伏於膜原,待涼燥而後激發者也;


瘧疾,有暑濕合邪,伏於膜原,有風寒逼暑,入於營舍,亦皆待涼燥而後激發者也;


霍亂,有傷於暑燥,有傷於寒燥,有傷於暑濕,有傷於寒濕,有燥夾濕、濕化燥,相因而為病者也。


審是,燥、濕二氣,非風、寒、暑、火所生而化,化而成之者哉?


吾故舉之以為提綱。


曰:敢問治法如何?


曰:治外感燥濕之邪無他,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


出路者何?


肺、胃、腸、膀胱是也。


蓋邪從外來,必從外去。


毛竅是肺之合,口鼻是肺、胃之竅,大腸、膀胱為在裡之表,又肺、胃之門戶,故邪從汗解為外解,邪從二便解亦為外解。


燥屬天氣,天氣為清邪,以氣搏氣,故首傷肺經氣分。


氣無形質,其有形質者,乃胃腸中渣滓。


燥邪由肺傳裡,得之以為依附,故又病胃、腸。


肺與大腸,同為燥金,肺、胃為子母,故經謂陽明亦主燥金,以燥邪傷燥金,同氣相求,理固然也。


濕屬地氣,地氣氤氳黏膩,為濁邪,然濁邪亦屬是氣,氣從口鼻傳入,故亦傷肺經氣分。


肺主一身氣化,氣為邪阻,不能行水,故濕無由化,濁邪歸濁道,故必傳胃、腸,濁中清者,必傳膀胱。


曰:藥之何如?


曰:汗者,人之津,汗之出者氣所化,今氣不化津而無汗者,乃氣為邪所阻耳!


邪阻則毛竅經絡不開,即胃、腸、膀胱亦因之不開,法當輕開所阻肺氣之邪,佐以流利胃腸氣機,兼通膀胱氣化。


燥邪,辛潤以開之;


濕邪,辛淡以開之;


燥兼寒者,辛溫潤以開之;


燥兼熱者,辛涼輕劑以開之;


濕兼寒者,辛溫淡以開之;


濕兼熱者,辛涼淡以開之;


燥化熱者,辛涼重劑以開之;


濕化熱者,辛苦通降以開之;


燥為濕鬱者,辛潤之中參苦辛淡以化濕;


濕為燥郁者,辛淡之中參辛潤以解燥;


燥擾神明者,辛涼輕虛以開之;


濕昏神智者,苦辛清淡以開之。


總之,肺經氣分邪一開通,則汗自解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01

其有納穀後即病者,氣為邪搏,不及腐化,須兼宣松和化,不使之結,後雖傳裡,小通之即行矣。


其有感邪之重且濁者,必然傳裡,傳裡即須攻下;


若肺氣未開而裡證又急,又必於宣通肺氣之中,加以通潤胃、腸之品。


肺主天氣,天氣通,地氣乃行耳!


燥邪大腸多有結糞,必咸以軟之,潤以通之;


濕邪大便多似敗醬,必緩其藥力以推蕩之,或用丸藥以磨化之。


燥傷津液者,滑潤之品增液以通之;


濕阻氣機者,辛苦之味開化以行之。


要之,邪傷天氣,治以開豁,天氣開而毛竅經絡之清邪自開,即胃、腸、膀胱之濁邪,無所搏束,亦與之俱開,汗得解而二便解,如上竅開而下竅自通也。


若上竅未開,而強通下竅,則氣為上焦之邪所阻,不能傳送下行,譬如搏足之鳥,而欲飛騰,其可得乎?


邪傳地道,治以通利,地氣通,而胃、腸、膀胱之濁邪自通,即毛竅經絡之清邪,孤懸無依,亦與之俱通,二便解而汗亦解,如下竅通而上竅自開也。


若下竅不通,而強開上竅,則氣為胃腸之邪所阻,不得化汗外出,譬如海門淤塞,而欲眾流順軌,其又可得乎?


審若是,天道與地道,一以貫之之道也,豈有二哉?


曰:其有人虛證實者,當何如?


曰:人虛證實,不過加以托邪之法、護正之方,究當以祛邪為主,邪早退一日,正即早安一日,經故曰:有故無隕,否則養癰成患,後雖欲治,不可得而治。


吾故曰:治外邪之法無他,使邪有出路而已,使邪早有出路而已矣。


或又曰:邪無形質,依渣滓以為形質,然則病患不與之食可乎?


曰:非也。


邪之所湊,其氣必虛,能食而不與之食,則胃氣愈虛,譬如空城御敵,賊必直入而無所防,不獨邪入於胃已也,胃無穀氣,則生化之源絕,五臟皆為虛器,邪且無所不入矣。


曰:然則強與之食可乎?


而亦非也。


不能食而強與之食,則邪氣愈遏,是?盜糧也。


總之,食與不食,當視病者之能與不能,強食固不可,禁食尤不可,但當清淡養胃,不可濃濁護邪。


諺有之曰:餓不死的傷寒,謂知飢為有胃氣,乃是不死之傷寒也。


吾淮鞠通先生嘗諄言之,奈何病家猶強食,醫家猶禁食,而竟昧乎大中至正之理也哉!


曰:外感百病,不外躁、濕二氣,吾聞諸子矣。


敢問內傷何如?


曰:內傷千變萬化,而推致病之由,亦祗此燥濕兩端,大道原不外一陰一陽也。


彼古今醫籍,分門別類,名色愈多,治法愈歧,徒足炫一時之耳目,反令後學無所指歸,總由未能探本窮原,以察天地陰陽之理焉耳!


請析言之。


外感者,實也,雖虛而必先實;


內傷者,虛也,雖實而必先虛。


陽氣虛,則蒸運無力而成內濕;


陰血虛,則榮養無資而成內燥;


思慮過度則氣結,氣結則樞轉不靈而成內濕;


氣結則血亦結,血結則營運不周而成內燥。


且也陰陽互根,氣血同源,陽虛甚者陰亦必虛,釜無薪火,安望蒸變乎精微?


氣虛甚者血亦必虛,車無轆轤,安望汲引以灌溉?


往往始也病濕,繼則濕又化燥。


陰虛甚者陽亦必虛,燈殘油涸,焉能大發其輝光?


血虛甚者氣亦必虛,水淺舟停,焉能一往而奔放?


往往始也病燥,繼則燥又夾濕。


蓋化濕猶自外來,(虛濕雖從內生,然畢竟是水飲所化,猶不足中之有餘病也)。


化燥則從內涸矣。


故因燥化濕者,仍當以治濕為本,而治燥兼之;


由濕化燥者,即當以治濕為本,而治燥兼之。


此治法標本先後之大要也。


曰:臟腑輕重何如?


曰:凡因天氣致病者為外感,外感先病患之天氣;


凡因人致病者為內傷,內傷先病患之地氣。


故內燥起於肺、胃、腎,胃為重,腎為尤重;


蓋肺為敷布精液之源,胃為生化精液之本,腎又為敷布生化之根柢。


內濕起於肺、脾、腎,脾為重,腎為尤重;


蓋肺為通調水津之源,脾為散輸水津之本,腎又為通調散輸之樞紐。


若是者,脾也,胃也,腎也,固肺所藉以生、藉以化者也。


天氣不下降,由於地氣不上騰,顧可不分輕重也哉?


總之,病有燥濕,藥有燥潤,病有純雜,方有變通。


經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終,不知其要,流散無窮。


其斯之謂與!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04

望病須察神氣論

 

經曰:望而知之之謂神。


既稱之曰神,必能以我之神,會彼之神。


夫人之神氣,棲於二目,而歷乎百體,尤必統百體察之。


察其清濁,以辨燥濕;


察其動靜,以辨陰陽;


察其有無,以決死生。


如是而望始備,而望始神。


春山先生曰:人之神氣,在有意無意間流露最真,醫者清心凝神,一會即覺,不宜過泥,泥則私意一起,醫者與病者神氣相混,反覺疑似,難於捉摸。


此又以神會神之妙理也。


試以色論。


經謂五色內應五臟,青屬肝木,紅屬心火,黃屬脾土,白屬肺金,黑屬腎水。


此道其常也。


而病則有變,甚有五色不應五臟者,此又變中之變。


總之,不論何色,均要有神氣。


神氣云者,有光、有體是也。


光者,外面明朗;


體者,裡面潤澤。


光無形,主陽、主氣;


體有象,主陰、主血。


氣血無乖,陰陽不爭,自然光、體俱備。


經云:生於心,如以縞裹朱;


生於肺,如以縞裹紅;


生於肝,如以縞裹紺;


生於脾,如以縞裹栝蔞實;


生於腎,如以縞裹紫。


蓋以平人五臟既和,其色稟胃氣,而出於皮毛之間,胃氣色黃,皮毛色白,精氣內含,寶光外發,既不浮露,又不混蒙,故曰如縞裹。


又云:精明五色者,氣之華也。


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


白欲如鵝羽,不欲如鹽;


青欲如蒼碧之澤,不欲如藍;


黃欲如羅裹雄黃,不欲如黃土;


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蒼。


重言以申明之,即重有神氣之義。


蓋有神氣者,有胃氣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06

又云:青如草茲者死,黃如枳實者死,黑如炱(煙煤)者死,赤如?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


此氣血俱亡,無光無體,神氣已去者也。


又云: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雞冠者生,黃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烏羽者生。


此氣血雖病,神氣未傷,有光有體,不能內含而不外露者也。


觀《內經》論色,分平、病、死三等,雖未明言神氣,而神氣已寓於其中矣。


或曰:病有萬變,色於何別?


曰:天地不外燥濕,病亦不外燥濕,色亦不外燥濕。


燥屬天氣,色多有光而浮;


濕屬地氣,色多有體而晦。


風燥、寒燥,由外搏束,主收斂,收斂則急,面色多繃急而光潔;


燥搏津液痰飲,外溢於面,色多紅潤而浮;


夾濕多紅潤而晦;


燥邪化熱,色多干紅,苗竅干澀,多煩渴,甚則變枯而青黑,枯而青黑則真陰虧極,而色無光體矣。


寒濕內生,色必滯暗,變黃變黑,皆沉晦不明;


濕兼風,色潤而浮,多自汗;


濕與暑合,與熱合,或濕土鬱蒸之溫邪,三者皆由口鼻吸入,三焦主蒸散,蒸散則緩,面色多松緩而垢晦,甚者濁邪由內蒸而外溢,如油膩煙熏者然;


若由濕化燥,則又晦而且干,晦而干則濕邪未去,真陰又虧,色又無光而無體矣。


或曰:部位何如?


曰:經謂心熱病,額先赤;


若青黑色,主有暴疾。


肺熱病,鼻先赤。


凡鼻色青者,主腹痛;


微黑者,有水氣。


鼻準黃者,小便難;


白者,為氣虛;


鮮紅,有留飲。


又曰:肺熱病,右頰先赤;


肝熱病,左頰先赤;


腎熱病,頦先赤,又主膀胱熱結,小便不通。


肝病者,目?青;


赤主熱;


白睛黃,主黃膽;


目?黃,為病欲愈。


又曰:心病者,顴赤;


腎病者,顴與顏黑黃(顏,天庭)。


赤色出兩顴,大如拇指,主卒死。


又曰:色多青則痛,色黑則痹,(如霍亂閉遏,色與絡脈,皆見黑色之類)。


黃赤則熱,多白則寒,五色皆見則為寒熱。


經言部位之應臟腑,以及五色辨病之說,不可枚舉。


學人不可不知,又不可盡拘,(表裡、陰陽,傳變甚速,故不可拘)。


所當權於其大,以燥、濕二字為提綱,以兼風、兼寒、兼暑、化火、未化火為權變,以色中之光、體為神氣,大道原不外一陰一陽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09

望色之後,即須審形竅。


頭為諸陽之會,因於濕,首如裹,目如蒙;


痰飲上干於頭,則眩暈,嘔吐痰水;


血燥風動,亦眩暈,頭癢,頭偏疼;


又有腎水虛燥,陰不潛陽,氣逆上行,經所謂頭痛巔疾,下虛上實是也。


又有肝膽燥熱,木旺風生,耳目無血以養,經所謂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是也。


(兩實字,皆指虛火言,非真實也)。


又有頭重視身,名天柱骨倒,元氣已敗,此頭無神氣者也。


肝開竅於目(肝脈上連目系),燥病則目光炯炯,濕病則目多昏蒙;


燥甚則目無淚而干澀,濕甚則目珠黃而?爛,或眼胞腫如臥蠶;


陽明腑實,則譫語、妄有所見;


熱入血室,血耗陰傷,晝日明了,夜則低聲自語,如見鬼狀。


開目見人,病屬陽;


閉目不欲見人,病屬陰。


脫陽者,見鬼;


脫陰者,目盲;


脫陰脫陽者,病危。


目有眵、有淚、精采內含者,為有神氣;


無眵、無淚、白珠色藍、烏珠色滯、精采內奪及浮光外露者,皆為無神氣。


凡病目能識人者輕,睛昏不識人,及目直視、歪視、目小、目瞪、目睛正圓、戴眼反折、眼胞陷下,為神氣已去,多不治。


其直視、歪視、上視、目睛微定移時稍動者,有因痰閉使然,又不可竟作不治論。


肺開竅於鼻,燥病鼻多干澀,濕病鼻多潤澤,鼻流清涕多風寒,鼻流濁涕多熱,鼻孔燥如煙煤為陽毒熱極,鼻孔冷滑而黑為陰毒冷極,痰飲壅遏肺氣則呼吸有聲,肺腎虛脫則出入氣微,或喘

急抬肩、鼻孔掀張。


氣微與掀張,則神氣由此散矣。


腎開竅於耳,心寄竅於耳,膽上絡於耳。


暴病耳聾、耳腫、耳痛、耳旁紅,屬少陽風熱燥邪,或肝膽熱挾濕濁上壅;


久病耳聾,屬氣虛,屬精脫;


若耳焦枯受塵垢,屬腎水虧極,此亦內無精液,而外無神氣者也。


脾開竅於口,口苦屬燥熱,口甜屬濕熱,唇口赤腫而干者熱極,青黑而潤者寒極,焦而紅者可治,焦而黑者難治,淡白為氣虛,淡白不澤為液少,唇青而反、環口黧黑、唇舌顫振不止、口如

魚口、氣出不返者死,為其神氣已去故也。


心開竅於舌,脾之大絡系於舌本,肝、腎脈亦通舌本。


凡木舌、重舌、舌衄,屬心經燥熱;


舌菌、舌墊、舌腫大塞口,屬脾經濕熱,挾心火上壅;


舌本強硬,為熱兼痰;


若舌卷短,痿軟、枯小,則肝腎陰涸而舌因無神氣矣。


舌之有苔,猶地之有苔。


地之苔,濕氣上泛而生;


舌之苔,脾胃津液上潮而生。


故平人舌中常有浮白苔一層,或浮黃苔一層;


夏月濕土司令,苔每較濃而微黃,但不滿不板滯;


其脾胃濕熱素重者,往往終年有白濃苔,或舌中灰黃,至有病時,脾胃津液為邪所郁,或因瀉痢,脾胃氣陷,舌反無苔,或比平昔較薄;


其胃、腎津液不足者,舌多赤而無苔,或舌中有紅路一條,或舌尖、舌邊多紅點。


此平人舌苔之大較也。


若夫有病,則舌必見苔,病藏於中,苔顯於外,確鑿可憑,毫厘不爽,醫家把握首賴乎!


此是不可以不辨。


風寒為寒燥之邪,風溫為溫燥之邪。


風寒初起在表,風溫首傷肺經氣分,故舌多無苔,即有黃白苔,亦薄而滑;


漸次傳裡,與胃腑糟粕相為搏結,苔方由薄而濃、由白而黃、而黑而燥,其象皆板滯不宣;


迨下後苔始化腐,腐者宣松而不板實之象;


由腐而退,漸生浮薄新苔一層,乃為病邪解盡。


其有初起,白苔即燥如白砂者,名白砂苔,此溫燥之邪過重,宜速下之,佐以甘涼救液;


亦有苔至黑而不燥者,或黃黑苔中有一二條白者,或舌前雖燥,舌根苔白濃者,皆夾濕、夾痰飲之故;


亦有苔雖黃黑,消薄而無地質者,胃陰虛故也。


苔有地質與無地質,此虛實之一大關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11

濕為濁邪,兼證最多。


風濕傷表,苔多滑白不濃;


寒濕傷裡,苔多膩白而濃。


暑溫、濕溫、溫疫、溫熱,皆濕土鬱蒸之氣。


冬溫,因陽不潛藏,亦濕土鬱蒸之余氣。


數者皆從口鼻吸入肺胃膜原,由裡而發。


春溫為冬傷於寒,寒鬱久而化熱,寒燥之氣,又能搏束津液水飲伏於膜原,與熱混合,亦由裡而發。


暑濕晚發,名曰伏暑,因夏傷暑濕,伏於膜原,秋日涼燥之氣,又從外搏遏在內之暑濕,此由表邪引動裡邪而發。


暑濕瘧疾,亦多由此。


按六氣之邪,有賊邪、時邪、伏邪之分。


如風寒卒感,謂之賊邪。


賊邪尖穎,隨感隨發,頃刻不能藏伏。


風溫、溫熱、暑溫、濕溫、溫疫、冬溫等證,皆吸受時行之氣,如春受風陽化熱之氣,夏受濕土鬱蒸之氣,故謂之時邪。


(風陽化熱,尚屬正氣;濕土鬱蒸,則多不正之氣。)時邪雖伏而後發,但不能久藏。


春溫、伏暑,謂之伏邪。


如經所謂冬傷於寒,春必病溫,夏傷於暑,秋成?瘧之類,皆逾時而發。


或曰:寒暑之邪,何以伏而後發?


曰:伏邪者,正邪也。


寒為冬令之常氣。


暑為夏令之常氣。

 

常氣感人,由漸而入,人多不覺。


《靈樞經》曰:正邪之傷人也,若有若無,若存若亡。


謂令人當時不知所受,故能藏伏。


伏邪、時邪,皆由裡發,多夾濕,故初起舌上即有白苔,且濃而不薄,膩而不滑,或粗如積粉,或色兼淡黃。


迨傳胃化火,與糟粕相摶,方由白而黃、而黑、而燥。


其暑溫、濕溫之邪,多黃白混合,似黃似白,或黃膩,或灰黃,而皆不燥。


此等舌苔,即有下證,或大便不通、不爽,宜熟大黃緩下之,以舌苔不燥,腸中必無燥糞,多似敗醬色,故不宜猛下。


此燥邪、濕邪、燥濕混合之邪,舌苔之大較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15

試取葉氏所論而詳言之。


初起舌苔白而欠搏束;


桑葉、蔞皮之類,輕清以解燥熱;


佐山梔皮、連翹殼之微苦微燥,以燥屬金,微苦能勝之也。

 

舌苔白而底絳者,濕遏熱伏也,須防其變干,宜辛淡輕清,泄濕透熱,不使濕邪遏熱為要。


如三仁湯蔻仁易蔻皮,稍佐滑石、淡竹葉、蘆根之類,以清化之。


初病舌苔白燥而薄,為胃、腎陰虧。


其神不昏者,宜小生地、元參、麥冬等味以救陰,(戥分不宜過大,恐遏伏邪氣)。


銀花、知母、蘆根、竹葉等味以化邪,尤須加辛潤以透達;


若神即昏者,加以開閉,如普濟丹、寧上丸之類,遲則內閉外脫不治。


舌苔白燥而濃者,調胃承氣湯下之,佐以清滑養陰之品,如鮮生地、元參、梨汁、蘆根之類。


(取其清滑,不滯邪氣)。


若舌苔白膩不燥,自覺悶極,屬脾濕重,宜加減正氣散、三仁湯之類,去苡仁、蘆根、滑石,加醒頭草、神麯,辛淡開化,芳香逐穢。


舌脹大不能退場門,屬脾濕胃熱鬱極,毒延於口,前法加生大黃汁利之,舌脹自消。


舌苔白濃黏膩,口甜,吐濁涎沫,為脾癉,乃脾胃濕熱氣聚,與穀氣相搏,滿則上溢,亦宜加減正氣散,加醒頭草、神麯。


舌苔如鹼色,或白苔夾一二條黃色,乃宿滯夾穢濁之邪,前法加宣中消滯藥,否恐結閉,不能透出膜原。


白苔濃如積粉,四邊舌肉紫絳,乃濕土鬱蒸之溫邪,發為溫疫,仿達原飲、三仁東加減透邪,以防傳陷。


苔白不燥,或黃白相兼,或灰白不渴,慎不可投苦泄清下,此濕鬱未達,或素多痰飲,雖中脘痞痛,亦不可攻,宜用開化,如杏、蔻、枳、桔、陳皮、茯苓、通草之類。


舌苔黃濁,胸膈按痛,或自痛,或痞脹,此濕熱混合,宜苦降辛通,如蔞貝溫膽、小陷胸、半夏瀉心、黃芩滑石湯之類。


然黃要有地質之黃,乃可用苦辛重劑,若消黃光滑,乃無形濕熱,已見虛象,宜蔞、貝、梔、翹之類,微辛微苦,輕輕開化,大忌苦辛重劑。


舌苔老黃、灰黃如沉香色,而有地質,不滑而澀,或中有斷紋,或中心濃苔,此邪已傳裡(胃腑、腸腑),與宿滯相結,脘腹必滿必痛,皆當下之。


若未見此樣舌苔,恐濕聚太陰為滿,寒熱濕錯雜為痛,或濕阻氣機為脹,仍當從辛淡溫法開化。


若苔黃薄而干,與前白薄而干者同治。


熱邪傳營,舌色必絳而無苔。


其有舌絳,中兼黃白苔者,及似苔非苔者,此氣分遏郁之熱爍津,非血分也。


宜用前辛潤達邪,輕清泄熱法,最忌苦寒冰伏、陰柔滋膩,致氣分之邪,遏伏內陷,反成純絳無苔。


其有不因冰伏,而舌純絳鮮澤,神昏者,乃邪傳包絡,宜犀角、鮮地黃、銀、翹、鬱金、鮮石菖蒲、竹瀝、薑汁等味,清化之中,佐辛潤開閉。


若其人平素多痰,外熱一陷,裡絡即閉,須兼用寧上、普濟丹丸之類,遲恐閉極痙厥。


舌絳望之若干,捫之有津,此平昔津虧,濕熱熏蒸,濁痰蒙閉心包,宜輕清泄熱,佐寧上丸開之。


舌色紫暗,捫之濕,乃其人胸膈中素有宿瘀,與熱相搏,宜鮮地黃、犀角、丹皮、丹參、赤芍、鬱金、花粉、桃仁、藕汁等味,涼血化瘀,否則瘀熱為伍,阻遏機竅,遂變如狂、發狂之證。


舌紫而腫大,乃酒毒衝心,前法加生大黃汁利之。


舌絳欲伸,而抵齒難伸者,此痰阻舌竅,肝風內動,宜於清化劑中,加竹瀝、薑汁、膽星、川貝等味,以化痰熱,切勿滋膩遏伏火邪。


舌絳而燥,邪火傷營也,宜犀角鮮地黃湯。


其有因寒涼陰柔遏伏者,往往愈清愈燥,愈滋愈干,又宜甘平甘潤,佐以辛潤透邪,其津乃回。


舌絳有碎點黃白者,欲生疳也,舌與滿口生白衣如霉苔,或生糜點,謂之口糜,因其人胃、腎陰虛,中無砥柱,濕熱用事,混合蒸騰,證屬難治,酌用導赤、犀角地黃之類救之。


舌生大紅點者,熱毒乘心也,導赤、犀角,加黃連、金汁治之,或稍加生大黃汁利之。


舌心絳干,乃胃熱上鑠心營,宜清心、胃;


舌尖絳干,乃心火上炎,宜導赤以瀉其腑;


舌絳而光亮,絳而不鮮,甚至干晦枯萎者,或淡而無色如豬腰樣者,此胃、肝、腎陰涸極,而舌無神氣者也,急宜加減炙甘草湯,加沙參、玉竹、雞子黃、生龜板等味,甘平濡潤以救之。


黑為腎色,苔黑燥而濃,此胃腸邪結,傷及腎陰,急宜大承氣鹹苦下之;


若黑燥而不甚濃,調胃承氣微和之,或增液承氣墊下之;


若舌淡黑,如淡墨色,而津不滿者,此腎虛無根之火上炎,急用復脈、生脈、六味輩救之;


舌苔灰黑青黯而滑潤者,及舌雖無苔不燥,而有如煙煤隱隱者,無熱不渴,或見肢涼,此虛寒證,水來克火之象,急宜理陰煎之類溫之。


若舌短縮,為肝、腎氣竭,難治。


看舌之後,又須驗齒。


齒為骨之余,齦為胃之絡。


燥熱最爍胃津,並爍腎液。


初起齒光燥如石者,熱爍腎陰也。


若無汗、惡寒,乃寒燥之氣搏束衛分所致,宜辛涼透汗,勿用滋膩。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17

初病齒流清血,痛者為胃火沖激,不痛者為龍火內爍,分虛實治之。


齒焦而有垢者,胃熱爍腎陰也,當微下之;


無下證者,宜玉女煎,清胃救腎。


齒上半潤、下半燥者,乃水不上承,心火無濟,宜清心滋水,枯處轉潤乃安。


胃、腎二經之血,上走齒齦,病深動血,結瓣於上,陽血色紫如乾漆,陰血色黃如醬豆瓣,陽血滋胃為主,陰血救腎為要。


然見豆瓣色者多險,蓋陰下竭,陽上厥也。


齒垢如灰糕樣者,乃胃氣無權,濕濁用事,多死。


齒無垢者死,齒如枯骨者死,腎液涸而色不榮,而齒因無神氣矣。


切牙,有實有虛。


切牙齦者,為濕熱化風。


但切牙者,或痰熱阻絡,或胃腑熱極,氣走其絡,皆欲作痙之象。


或切牙而脈證皆衰,或在下後,此胃虛無穀氣以自榮,虛則喜實故也,速宜滋益胃陰。


若下後牙關緊閉,為胃氣絕,不治。


其有初病舌本不縮而硬,牙關咬定不開者,此痰熱阻竅,先用烏梅擦之使開,(酸能生津,又酸屬木,木來泄土,故擦之即開)。


再進清熱化痰潛肝之劑。


腎開竅於二陰,前陰利水,後陰利穀。


燥病溺多清黃,濕病溺多混濁,濕熱、溫邪,溺多渾黃渾赤。


其有病濕而溺不混濁者,在外感為邪鬱氣分,氣不行水,以致濕熱留而不行;


在內傷為氣虛不能傳化。


若論大便,燥邪多硬,濕邪多溏,燥搏氣機不能化水,又多窘迫下利。


傷寒化燥傷陰,下之宜猛;


濕邪膠黏重濁,糞如敗醬,下之宜輕。


若春溫、溫疫、溫熱,內有燥糞者,又當急下陽明以存津液。


傷寒大便溏為邪已盡,若協熱下利,及下利稀水色純青者,又當速下存津,不可誤認為邪已盡。


濕邪大便溏為邪未盡,必屎燥乃為無濕。


若大便塵腐散薄,完穀不化,而無氣味,或如屋漏水者,此屬敗象,不可誤認為邪未盡。


總之,經權常變,不可執一,互證旁參,乃有心得。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18

形竅望後,當審胸腹臟腑部位。


胸中為肺之府,膻中為心之府,正在心下,有膈膜,旁有脅肋,為肝膽之分野,此數者皆清氣津液往來之所。


其有胸痞者,濕阻氣機也;


胸痛者,水結氣分也,或肺氣壅遏也。


正在心下,以及脅肋硬痛者,乃濕熱、痰飲、蓄水與氣搏結使然,非渣滓也。


胃為中土,西學云:胃橫居膈下偏左,脘大向左,尾小向右(胃氣故由右降)。


胃上口名曰賁門,其紋密,故食物易入而難出,非嘔吐不開;


胃下口名曰幽門,下達小腸。


小腸周回疊積,下抵小腹,小腸下口橫接大腸。


大腸分上、中、下三回,回長尺許。


上回與小腸橫接,名曰闌門,其口如唇,渣滓可入不可出,上回由右胯內旁倒行而上;


中回橫過胃底;下回至脾下,從左軟脅斜落,下達廣腸,以至魄門(魄門即肛門,與肺氣貫通)。


肝居膈下,胃上,左右兩大葉,左小右大,右大故稍偏膈肉右方,經故曰肝生於左,不曰肝藏於左。


(經曰:肝生於左,肺藏於右)。


凡肝有病,最為要害。


肝葉撐張則脹,肝熱血燥,經絡凝滯不通,下部回血壅脹,即有水血溢於夾膜之裡,漸漬漸深,終成蠱脹,肚大筋青不治。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20

夫青筋,非筋也,血絡也。


青者,血燥而結也。


此證多由怒郁傷肝所致,蓋肝鬱則熱,熱則燥,燥則血不流通而結,血結則不獨血滯於中,即水飲亦無由吸攝,不能循其常道下輸膀胱,故蠱脹多水。


醫者見水行水,不審水由肝血燥結所致,所以不效。


《易》曰:山風蠱。


艮為山,巽為風,艮上巽下則為蠱。


古人取名為蠱,為其燥木克土,象類山風之義。


膽系肝右葉內,膽汁所以潤肝而利腸也。


肝性易燥,每取潤於膽汁。


凡人食後,小腸飽滿,腸頭上逼膽囊,膽汁漬入腸內,利傳渣滓。


膽有熱,則上嘔苦涎,熱迫下行,則下泄青汁;


膽受驚,亦泄青汁;


腸有寒,渣滓不結,膽汁無所用事,亦致瀉青。


膽絡凝滯,膽汁入血,又多生黃病。


肝膽經脈,由脅肋下抵小腹,繞陰器,故少腹屬厥陰經。


肝經凝滯,則經脈結痛成疝;


肝經血燥,則抽搐,燥甚則引舌與卵,故舌卷卵縮。


脾附於胃。


西學謂脾居胃之左,在第九至十一肋骨之內,脾形如豎掌,與胃相連。


胃脘大向左,故曰脾居胃之左。


外豐圓向脅,內深窩向胃,故曰臍以上屬太陰經。

 

脾質甚軟,可小可大,其用在集聚往來之血,為動脈寬間之地,經故曰脾統血。


脾為胃行其津液,經故曰脾為之使。


人有瘧疾,惡寒戰栗,血脈不行於外,即縮於內,無所歸藏則聚於脾,聚於脾則脾脹大,脾脹大故人脘脅脹悶,迨瘧止血行,其脹自消。


久久不已,脾不輸精,水與血結,成為瘧母。


再久則濕去瘧止,血燥成塊,結於左肋,在體質壯者,人參鱉甲煎丸,取血肉飛走諸靈,通和血絡;


若濕未去而瘧未止者,取蔣氏夜光丸,通絡燥濕。


然此皆利於實而不利於虛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21

吾鄉又多有痞塊,亦生左肋下,世宗越人「肥氣」之說,後人又妄制五積丸藥,一派消削攻下,多致人於死。


不知五積與瘧母之推移不動者,皆由血絡燥結所致,血燥而至於結塊,則營氣不得行於其間,故按之堅硬不痛。


治法皆以潤為主,或溫潤,或清潤,視其人之寒熱用之;

 

再佐咸潤以軟之,辛潤以通之;


有濕者,佐苦辛以化之,自無不效之理。


又脾絡燥結,即有血水滲泄於下,蠱脹之源,間發於此。


此由思慮傷脾所致,思則氣結,氣結則血亦結,結則血、水不循常道,而蠱成焉。


蠱脹總不外肝、脾二經血絡燥結所致。


觀此而蠱取山風之義,更可知矣。


蠱脹末路,肌肉消瘦,皮膚干黑,青絡暴露,皆燥象也,非有目所共睹者哉!


腎居脊骨第十四節陷中(從上數下在十四節;從下數上,在第七節。經曰:七節之傍,中有小心是也)。


與精液總管相通,經故曰腎藏精。


三焦經在右腎傍,化水而通水道,經故曰腎主水,腎開竅於二陰。

 

腎與天樞穴通,故曰當臍屬少陰經。


膀胱在前陰交骨之裡。


西學謂膀胱內有精囊,有精、溺兩管,內底有兩小竅,斜與腎通。


按:男子精、溺管,至前陰會而為,津液藏焉,氣化則能出矣。

 

夫所謂津者,溺是也;


液者,日生之精是也。


氣化者,三焦之氣化也。


彼西學之說,尚與經義不悖。


臟腑部位體用如此,知此則知病之所在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28

然病有諸內,必形諸外,更當即著於外者言之。


燥病或肌膚刺痛,手不可捫;


或項背強痛,甚痛筋攣發痙,手足牽引,口噤,頭搖,面黑,毛焦,唇反,眼戴,舌卷,囊縮;


又有腸拘似塊,傴僂難伸,及骨痿、偏枯等證。


凡物干則必縮,干則必硬,干則必動,干則必痿,理固然也,在人亦然。


濕病則頭目昏重,肢體困倦、酸疼,嗜臥懶動,甚則神智昏沉,如痴如醉。


凡物濫則必重,濫則必軟,濫則必混濁而不清明,理固然也,在人亦然。


燥熱必煩而動,身熱,口渴,揭去衣被,揚手擲足,尋衣摸席,撮空理線(此條非大實,即大虛,總以苔、脈、神色為憑);

 

脈來沉實有力,舌苔黃濃,陽也,熱也,實也。


寒濕必倦而靜,無熱,不渴,欲得衣被;


或身重,足冷,蜷臥,惡寒;


或好向壁臥,閉目不欲見光明,懶與人言,脈來軟濫無力,舌苔色白,陰也,寒也,虛也。


然則燥濕、寒熱、虛實,不皆即外可知其內乎?


而猶不止此,蓋人身之所守,莫重於五臟,而身之所主,尤莫重於一心。


心也者,神氣之所由生者也,顧不重哉?


試以燥濕言之。


燥屬天氣,天氣為清邪,清邪不昏人神智,故風燥、寒燥、暑燥初起,令人心知所苦,如頭痛、寒熱,皆自知之。


惟邪來迅速,直傳心包者,乃有內閉神昏之候;


或邪傳胃腑,與濁滯相合,又令譫語、神昏。


濕屬地氣,地氣為濁邪,濁邪最昏人神智,往往溫病初起,即令人神氣異常,昏糊煩躁,不知所苦;


間有神清而能自主者,夢寐亦多不安,閉目即有所見,有所見即譫妄之根原;


又有病初起時,神智驚惶,目光外浮,反自云無病,病深時猶能行走,而身體強直(脈病患不病,謂之行尸,不治),此真陰涸極,病陷於中,神浮於外,最深最重者也,多屬不治。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4 06:31

然此就心之一臟言之也,試再言五臟。


經曰:五臟者,身之強也。


頭者精明之府,頭傾視深,精神將奪矣。


背者胸中之府,背曲肩隨,府將壞矣。


腰者腎之府,轉搖不能,腎將憊矣。


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則僂俯,筋將憊矣。


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


得強者生,失強者死。


又曰: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則爪枯毛折,毛折者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毛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肌肉,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骨不濡則肉不能著,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脈不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五臟之精華,皆上聚於目)。


目運者志先死,志先死則遠一日半死矣。


六陽氣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如珠不流),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


又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上視),反折(身反向後),螈?(手足抽掣),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少陽終者,耳聾,百節皆縱(緩縱不收,筋痿故也),目環(目運轉),絕系,絕系一日半死,色先青,白乃死矣(金勝木)。

 

陽明終者,口目動作,善驚,妄言,色黃,其上下經盛,不仁(肉絕),則終矣。


少陰終者,面黑,齒長(牙齦宣露)而垢,腹脹閉,上下不通而終矣(腎開竅於二陰)。


太陰終者,腹脹閉,不得息,善嘔,嘔則逆,逆則面赤,不逆則上下不通,不通則面黑、皮毛焦而終矣。


厥陰終者,中熱,嗌干,善溺,心煩,甚則舌卷、卵縮而終矣。


又曰:大骨枯槁(腎衰),大肉陷下(脾衰),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肺衰),其六月死,真臟脈見,乃與之期日。


凡若此者,皆陰液絕於內,而神氣奪於外者也。


其論少陰、太陰上下不通兩條,乃邪實正虛,正不勝邪,陰液涸極之故。


故經又有五實死、五虛死之說。


曰:脈盛(心實),皮熱(肺實),腹脹(脾實),前後不通(腎實),悶瞀(肝實),此謂五實;脈細(心虛),皮寒(肺虛),氣少(肝虛),泄利前後(腎虛),飲食不入(脾虛)

,此謂五虛。


漿粥入胃,泄注止,則虛者活;


身汗得後利(表裡皆解),則實者活。


是虛者,以脾、腎為主;


實者,以表裡得解,邪有出路為主。


此診外感、內傷之大法也。


別有急虛身中卒至(急邪乘虛卒中身內),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


此不可責之於望也,外此皆可望而知之者也,故曰望而知之之謂神。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38

卷中

 

聞聲須察陰陽論

 

五音:宮屬土,商屬金,角屬木,徵屬火,羽屬水。


肝在音為角,在聲為呼;


心在音為徵,在聲為笑;


脾在音為宮,在聲為歌;


肺在音為商,在聲為哭;


腎在音為羽,在聲為呻。


此五音之應五臟也,若病則有不盡然者。


獨是五音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


春山先生分平仄看法,實有至理。


燥邪干澀,聲多屬仄,或干噦,或咳聲不揚,或咳則牽痛,或乾咳連聲,或太息氣短(燥甚則經絡拘急,拘急求伸,故善太息);


化火則多言,甚則譫狂,其聲似破似啞,聽之有干澀不利之象。


濕邪重濁,聲必低平,壅塞不宣,古謂如從瓮中作聲者然,或默默懶言,或昏昏倦怠,或多嗽多痰,或痰在喉中漉漉有聲,或水停心下?有聲,或多噫氣(濕阻不宣,故多噫氣),周身酸痛,沉重難展;


化火則上蒸心肺,神智模糊,呢喃自語,或昏沉迷睡,一派皆重濁不清之象,流露於呼吸之間。


他如出言壯厲,先輕後重者,外感也;


出言懶怯,先重後輕者,內傷也。


妄見妄言為譫語,無稽狂叫為狂言,實也。


又有神虛譫語、虛煩似狂二證,當以脈、證、舌苔參之,斷不可誤以為實。


若語不接續為鄭聲,無人始言為獨語,此屬虛居多。


又有言而微,終日乃復言者,此奪氣也;


衣被不斂,言語善惡不避親疏者,此神明之亂也,二者皆屬危候。


又如痰壅肺絡,咳聲不揚,金實無聲也;


勞瘵音啞,金破無聲也。


腹形充大,鼓之板實者,實也;


腹皮繃急,鼓之?者,虛也。


然則燥濕、表裡、虛實,不皆可聞而知之乎?


而猶不止此。


聲出於肺而根於腎,其有無還聲如鴉聲者,乃肺腎將絕,金水不交,聲音不能發自丹田,亦不能還至丹田,故聲直而無回音耳!


然亦有痰閉肺竅使然者,又當以辛潤、清潤開痰利竅,不可竟作不治論。


至喘促一證,尤當辨認。


肺為氣之統,腎為氣之根,肺主出氣,腎主納氣,陰陽相交,呼吸乃和,若出納升降失常,斯喘作焉。


實喘責在肺,虛喘責在腎。


實喘者,胸滿聲粗,氣長而有餘;


虛喘者,呼長吸短,息促而不足。


實喘者,出氣不爽;


虛喘者,入氣有音。


實喘,有水邪射肺,有痰飲遏肺,有客邪(六氣之邪,皆能致喘)干肺,上焦氣壅,治宜疏利;


虛喘為腎不納氣,孤陽無根,治宜固攝。


虛實分途,陰陽異治,然則聞聲之道,顧不重哉!


經故曰聞而知之之謂聖。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0

問證求病論

 

病,藏於中者也。


證,形於外者也。


工於問者,非徒問其證,殆欲即其證見,以求其病因耳!


法當先問其人之平昔有無宿疾?


有無恚怒憂思?


飲食喜淡喜濃、喜燥喜潤?


嗜茶嗜酒?


大便為燥為溏?


婦人問其有無胎產?


月事先期後期?


有無脹痛?


再問其病初起何因?


前見何證?


後變何證?


惡寒惡熱孰重孰輕?


有汗無汗?


汗多汗少?


汗起何處?


汗止何處?


口淡口苦?


渴與不渴?


思飲不思飲?


飲多飲少?


喜熱喜涼?


(喜熱飲不皆屬寒,嘗有郁遏不通者,亦喜熱飲,以熱則流通故也)。


思食不思食?


能食不能食?


食多食少?


化速化遲?


胸心脅腹有無脹痛?


二便通澀?


大便為燥為溏?


小便為清為濁?


色黃色淡?


(二便最為緊要,乃病之外見者也)。


種種詳詰,就其見證,審其病因,方得軒岐治病求本之旨。


豈徒見痰治痰,見血治血而已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1

切脈源流論

 

經曰:營行脈中。


又曰:脈者,血之府也。


又曰:十二經皆有動脈。


(按:十二經動脈,上部動脈在頭,中部動脈在手,下部動脈在足,是為三部。一部三候,是為九候。上部天,兩額之動脈,足少陽之頷厭也;上部地,兩頰之動脈,足陽明之地倉、大迎也;上部人,耳前之動脈,手少陽之和 也。中部天,手太陰之太淵、經渠也;中部地,手陽明之合谷也;中部人,手少陰之神門也。下部天,足厥陰之五裡也;下部地,足少陰之太谿也;下部人,足太陰之箕門也。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上部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下部天,女子則取太衝;下部人,胃氣則候於陽明之衝陽,仲景謂之趺陽。《難經》三部者,寸、關、尺也。九候者,浮、中、沉也。又是一法。)


《內經》診法三部九候,就十二經之動脈診之,以決死生,以處百病,以調虛實,而除邪疾,部位分明,毫厘不爽。


迨扁鵲興,著《八十一難經》,將十二經脈均診於兩手,以圖簡便,其法亦自《內經》得來。


經曰:尺內兩傍,則季脅也(季脅包藏臟腑)。


尺外以候腎,尺內以候腹中;


(內外者,一部中之內外也。浮為外,沉為內,非兩條脈也,辨見《金鑒》。柯韻伯云:凡臟腑近背者,皆候於外,近腹中者,皆候於內。《金鑒》謂五臟皆當候於內,六腑皆當候於外。《內經》內外字,是傳寫之誤)。


中附上(關部),左外以候肝,內以候膈,(按:心、肺居膈上,肝、脾、腎居膈下。五臟俱注於膈,肝、脾、腎、膽之脈,俱貫膈而上;心、心包絡、腎、三焦、腸、胃之脈,俱從膈而下。是膈為十一經必由之道)。


右外以候胃,內以候脾。


上附上,(寸部)。


右外以候肺內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內以候膻中。


前以候前,後以候後。(關前以候前,關後以候後)。


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


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脛、足中事也。


或曰:十二經脈,手六經脈走手,足六經脈走足不走手,今皆診於手者何也?


曰:崇其原也。


十二經脈根心而生,而上通於肺,以回於下。


心主血,肺主氣。


氣為血帥,故肺主藏氣而朝百脈。


十二經之氣,皆受之於肺。


平旦寅初,肺氣流布,起於寸口(寸口又曰脈口、曰氣口,乃寸、關、尺三部之總名,非但指寸之一部已也),營運十二經中,周而復始,一日一夜,五十度畢。


(按:人經脈,上下左右前後,二十有八,周身十六丈二尺。人一呼脈行三寸,一吸脈行三寸,一呼一吸,合為一息,一息脈行六寸,二百七十息,氣行十六丈二尺,一周於身。人一日一夜,凡一萬三千五百息,氣行五十度周於身,漏水下百刻,凡行八百一十丈,即十六丈二尺而積之也)。


次日平旦寅初,復會於寸口。


寸口者,脈之大會,故十二經之盛衰,悉見於此。


經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經脈近筋骨走,故肉濃處按之不覺跳動,肉消處按之方見)。


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此氣口所以獨為五臟主也。


人生不過氣血兩端,萬病亦不過病氣血兩端。


心為主血之臟,肺為藏氣以運血之臟,心肺二經之脈,皆走氣口,探其源不可知其流乎!


曰:脈有尺寸何說?


曰:人身上下兩焦,中有膈膜一層,以分陰陽之界。


《難經》分寸為尺,分尺為寸,(關上分去一寸,余者為尺。關下分去一尺,余者為寸)。


陰得尺中一寸,陽得寸內九分。


蓋象乎此。


(關以下至尺澤,皆謂之尺,而診脈則止候關下一寸。關以下至魚際,皆謂之寸,而診脈則止候關上九分。曰九分者,其下一分為關耳!關僅一分,象膈膜故也)。


曰:關以前者,陽之動也(診心肺)脈嘗見九分而浮,過者法曰太過,減者法曰不及,若上者,陰氣不能營,謂之格;


陰氣太盛,陽氣不能營,謂之關;


(按:《三難》及《三十七難》關得盡其命而死矣。(此數句出《難經》。)


或又曰:既以尺寸分陰陽,又云脈有輕重者,何謂也?


曰:此亦診陰陽之法也。


曰:初持脈如三菽之重,與皮毛相得者,肺部也;


如六菽之重,與血脈相得者,心部也;


如九菽之重,與肌肉相得者,脾部也;


如十二菽之重,與筋平者,肝部也;


按之至骨,舉指來實者,腎部也。


夫人呼出心與肺,吸入腎與肝,呼吸之間,脾受穀味,故浮者陽也,沉者陰也,脾在中州,故其脈在中。


《靈樞?九針篇》曰:肺主皮,心主脈,脾主肌,肝主筋,腎主骨。


扁鵲從此悟出,分輕重五等,診候五臟本象之脈,以別太過不及之為病,實足輔翼經文,而為診候之大法。


曰:診法如此,《內經》又以寸、關、尺分發臟腑者,何謂也?


曰:人正南面而立,心屬南離,故候於寸;


人之有心,猶天之有日,日出於東,故心候於左寸。


肺主天氣,故亦候於寸;


肺屬西方金,故候於右寸。


肝、膽屬震巽木,故候於左關;


脾、胃屬中央土,故候於右關。


腎與膀胱屬坎水,故候於兩尺;


三焦生右腎傍,故候於右尺。


二腸為至濁至下之腑,當候之於尺:小腸與心相表裡,候於左尺;


大腸與肺相表裡,候於右尺(按:扁鵲《十難》據臟腑表裡之說,將大、小腸候於兩寸。


西晉王叔和遵之。


元、明諸家,力辨其非,謂二腸為至濁至下之腑,斷不能候於至上之寸部。


近代黃坤載又謂二腸腑雖至濁,經行頭上則至清。


徐靈胎亦以為然。


喻嘉言、羅東逸仍從元明諸公駁正之說。


御纂《金鑒》配二腸於尺部。


按:《內經》尺內以候腹中一句,當謹遵《金鑒》。


又按:叔和謂左尺候腎水與膀胱,右尺候命門相火,蓋誤以三焦為命門也。


考命門之說,《內經》不載。


《內經》所謂之命門,指眼目而言,後人以腎為人身之根蒂,故謂兩腎中央為命門,其實命門即兩腎之稱,診腎即是診命門。


叔和右尺診命門之說,其誤可知。膀胱與腎相表裡,腎候之兩尺,膀胱亦當候之兩尺,惟三焦在右腎傍,當候之右尺)。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5

再以三焦言之。


肺為華蓋,居於至高,故候於寸;


右肺大於左(左肺二葉,右肺三葉),故經謂肺藏於右,肺氣由右而降,故候於右寸。


心象日,故候於寸。


心居肺下而位乎中,肺稍偏於右,是心稍居肺左矣。


心血從心左下竅而生,故曰候於左寸。


肝、膽、脾、胃同居膈膜之下,故候於關。


肝生於左,故候於左關;


脾雖居胃之左,而與胃相連,胃之下口由右而降,故候於右關。


腎居腰脊,故候於兩尺。


大小腸、膀胱、三焦同位於下焦,故亦候於尺。


《內經》三部分發臟腑,蓋象乎此。


雖然,古人亦據常理言之耳!


人身氣血,一氣貫通,區區一寸之地,不必拘分,亦不能盡驗。


他如男女左右及奇脈斜行之說,更難盡憑。


東垣左手人迎主外感(人迎,穴名,在結喉兩旁,與肺脈同診),右手氣口主內積之說(六脈均謂氣口),尤屬不經。


學人不可不知,亦不可盡拘,但能得其提綱,則權衡在握矣。


曰:診法何如?


曰:診法之精,無過《內經》。


經以浮、沉、緩、急、大、小、滑、澀八脈,辨表、裡、寒、熱、虛、實、順、逆。


曰諸浮者,病在陽;


諸沉者,病在陰;


諸急者,多寒;


緩者,多熱;


(寒主收引,故脈緊急;熱主蒸散,故脈緩數)。


大者,多氣少血;


小者甚(如微浮、甚浮、微沉、甚沉之類)。


懸絕(如太過至三倍、四倍,不及止一至、二至、絕無之類)之三等,以察病之進退、順逆、死生,何其精且約乎!


及仲景以陰陽著脈為十,以浮、數、動、滑、大為陽;


沉、澀、弱、弦、微為陰。


診陰陽之法,又莫過於此。


迨叔和興,繁脈象為二十四,且撰出七表、八裡、九道之名(九道更不可解),愈多愈亂,皆由於未審夫脈之有大原也。


夫脈之大原,緣於胃氣。


經曰:五臟皆稟氣於胃,臟氣不能自至於手太陰,必因胃氣,乃至於手太陰。


若邪氣勝,精氣衰,胃氣不能與之俱至於手太陰,故真臟之氣獨見。


獨見者病勝臟也,病勝臟曰死。


又曰:四時百病,胃氣為本,人無胃氣曰逆,逆者死。


若是者,胃氣顧不重哉?


然推胃氣之原,又生於穀氣。


經曰:食氣入胃,濁氣(即穀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十二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即肺脈)合精,行氣於腑(六腑),府精神明(六腑精氣神明),留於四臟。


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肺主治節,分布氣化,以得其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


又曰:得穀者昌,絕穀者亡。


審是,穀氣不又為胃氣之本乎?


曰:胃氣脈何如?


曰:胃氣脈和柔輕緩,勻淨分明,三部九候,皆要如此,中候尤重,非僅診於右關一部已也。


經曰:春胃微弦曰平。


胃而微弦者,輕虛而滑,端直以長,如循嫩竹竿梢之象。


弦多胃少曰肝病。


弦多胃少者,滑硬彈指,如循長竿者然。


其氣來實而長,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善怒,忽忽眩冒巔疾;


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兩脅?滿。


但弦無胃曰死。


但弦無胃者,中外急勁,如按弓弦,如循刀刃,此真肝脈見也,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


夏胃微鉤曰平。


胃而微鉤者,圓滿滑利,來盛去衰,如連珠,如循琅 (美玉)。


鉤多胃少曰心病。


鉤多胃少者,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有急促相仍之象。


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身熱膚痛為浸淫(蒸熱)。


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見氣泄。


但鉤無胃曰死。


但鉤無胃者,前曲後居。


前曲者,輕取則堅,強而不柔。


後居者,重取則牢,實而不動(堅而且滯),如操革帶之鉤,全失沖和之氣,此真心脈見也,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


長夏胃微軟弱曰平。


胃而微軟弱者,和柔輕緩,勻淨分明,如雞踐地,從容不迫。


弱多胃少曰脾病。


弱多胃少者,輕疾不緩,如雞舉足者然。


太過則令人四肢不舉(濕勝);


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經曰:脾臟者土也,孤臟以灌四傍者也。今不能灌溉,故不通),名曰重強中止,如屋之漏,點滴不勻,又或如水之流,去而不返,此真脾脈見也,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5

秋胃微毛曰平。


胃而微毛者,厭厭聶聶,如眾苗齊秀者然,輕浮和緩,如落榆莢者然。


毛多胃少曰肺病,毛多胃少者,不上不下,往來澀滯,或如循雞羽,輕浮而虛。


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旁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氣逆而背痛;


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指氣下)聞病因(呻吟)。


但毛無不澤,毛折乃死。


冬胃微石曰平。


胃而微石者,喘喘累累,沉而圓實流利,乃陰中藏陽之象。


石多胃少曰腎病。


石多胃少者,堅搏牽連如引葛然,其氣來如彈石,此謂太過,病在外;


其去如數者(如數者,動止急促,有似緊數,愈虛則愈數,乃真陰虧損之象,原非陽強實熱之數),此謂不及,病在中。


太過則令人解?(寒不寒、熱不熱、弱不弱、壯不壯),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


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中清(俠脊兩傍空軟處名?。清,冷也),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


但石無胃曰死。


但石無胃者,散亂而勁,如奪索,如彈石,此真腎脈見也,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


凡此皆面兼二色者,五行相克之道也;


皆曰不澤者,陰液銷亡,色由無光而無體也;


皆曰毛折乃死者,肺之化源絕也,草木之枯萎也,先本實而後枝葉,其即毛折不澤之義也。


夫觀《內經》診法,四時百病,一以胃氣為本,即以五臟本脈之微甚,診病之太過不及,以微甚之相去懸絕,知胃氣已亡,決之曰死。


理何其精,法何其約乎!


且夫診法有以約為貴者,亦有以博為貴者,蓋以一脈能兼數病,一病能兼數脈,真偽固當辨認,常變尤貴圓通。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6

試取景岳十六脈而詳辨之。


浮在皮毛,主陽,主表,主風,固也,然有真正外感初起,陽(陽氣)為陰(陰邪)蔽,脈反不浮者,亦有緊數而略兼浮者,審其發熱、無汗、頭身疼痛,為表邪而開達之,陽氣得通,脈始轉浮。


更有裡邪解後,表邪外達,沉小數實之脈,轉為浮緩,浮緩為外解之征,日內可冀得汗,此先裡後表病也;


其有裡邪解後,而脈反浮躁者。


此邪火傷陰,病勝臟也,名陰陽交(陽邪交於陰分),不治。


又有內傷陽氣虛者,脈必浮而無力;


陰血虛者,脈必浮而空豁,浮而弦數。


是浮不可概言表。


即謂浮而無力為虛,浮而有力為實,似可不誤,然有浮大弦硬之極,甚至四倍以上者,又非有力之謂,乃真陰涸極,孤陽無根,胃氣已無,真臟脈見,不可不知。


又有兼脈,如浮緊風寒,浮數風熱,浮虛傷暑(暑月汗多,傷陰、傷氣,所以脈虛),浮緩傷濕,浮大傷熱,浮滑宿食,浮芤失血之類,更宜參看。


沉行筋骨,主陰,主裡,主氣鬱,主寒,主水;


其病為停飲,為?瘕,為脹滿,為厥逆,為洞泄。


沉細為少氣,為寒飲,為胃中冷,為腰足痛,為?癖;


沉遲為痼冷,為精寒;


沉滑為宿食,為伏痰;


沉伏為霍亂,為胸腹痛;


沉數為內熱;


沉弦為痰飲;


沉緊為胸腹痛。


然沉雖主裡,亦有外感初起,寒燥之氣搏束皮毛,陽為陰蔽,脈不能達,反見沉緊而數者,見有寒熱、頭痛等證,即是表邪。


是沉不可概言裡。更有沉而細者,或為陽氣不舒,或為陽虛氣陷,又不得以沉專主氣滯。


凡此皆於有力、無力辨之,庶可不誤。


遲脈三至,為陰,為寒,為虛。


氣寒則不行,血寒則凝滯。


寸遲則氣虛不化精,尺遲則精虛不化氣。


若遲兼滑大,多主濕痰頑痹;


遲兼細小,必是真陽虧損,或陰寒留蓄於中,則為泄痛,或陽氣不衛乎表,而生外寒,以遲為寒、為虛固也。


然有濕溫、暑溫、溫熱初起,脈見沉遲,此非虛寒也,乃濕熱鬱蒸之邪,口鼻吸入,從裡而發,所以脈象模糊,至數不清,有類沉遲也;


遏而無力,亦勿作虛視,乃溫熱熏蒸散漫,所以脈不鼓指也。


熱病初退,余邪未清,正氣未復,脈多遲滑。


是遲不可概言寒。


凡此於氣色、舌苔、神情、見證驗之,乃可無誤。


數脈六至,有虛有實,不盡主熱。


熱邪主蒸散,脈多緩滑。


經曰:緩者多熱,緩而滑者為熱中。


又曰:數則煩心。


及《難經》有數脈為熱之說,舉世宗之,要不可以不辨。


一傷寒在表,脈必緊數,此寒燥之氣搏束使然,非熱也。


一瘧作時,脈必浮數,瘧止脈則和緩,豈作則有熱,止則無熱乎?


此營衛交爭使然,非熱也。


一痢疾脈多數而弦、數而澀。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7

仲景曰:弦為陰脈。


沉弦為飲。


其數而弦者,濕鬱氣血也;


其數而澀者,(澀字與遏字不同,澀是干澀,有如刀刮竹之象),燥傷血液也,非熱也。


一癰瘍初起,脈多數,此邪壅氣血也,非熱也。


一痙病脈多數,表痙為風寒外搏,裡痙為血燥生風,非熱也。


一?瘕裡疽,脈多數而澀,此血燥而結,脈所以數澀不利也,非熱也。


一胎脈多數而滑,此衝任血旺也,非熱也。


更有陽虛者,數而緩大;


陰虛者,數而弦澀。


愈虛愈數,愈數愈危,真臟脈見,數而散亂,數而堅勁,豈可誤以為熱乎?


總之,邪正相爭者,多數脈;


陰虛成勞者,尤多數脈。


數而有力為實,數而無力為虛,是熱非熱可無瘥矣。


洪脈狀如洪水,來盛去衰,是為陽脈。


洪而有力,為陽實耗陰,或為頭痛、面熱、煩渴、咽痛,或為癰瘍、斑疹,或為動血,或為二便不通等證;


若洪而無力,乃陰虛陽亢。


是洪不可概言實。


微脈纖細無神,浮弱之極,是為陰脈,主氣虛、陽虛,或畏寒、少氣,或脹滿、食不化,或嘔吐、泄瀉,或腰腹痛,或眩暈、厥逆。


然亦有痛極氣閉,營衛壅滯,似微而實遏者。


是微不可概言虛。


滑脈往來流利,如珠走盤,陽也。


滑而和緩,為營衛充實,稟賦充濃。


婦人滑而圓滿,經斷無他病,為胎孕。


大抵沉分圓滑者多男,浮分圓滑者多女。


若病患緩滑而大,為內熱蒸散,滑數有力,為痰、為食,多見脹悶、嘔吐等證。


凡病虛損者,瀉痢久者,脈多弦滑,此脾、腎受傷故也,不得概以火論。


澀脈往來艱澀,如刀刮竹,陰也(此陰字,非陰寒也,血主陰,澀乃血少之象)。


外感澀而緊數,為寒燥搏束,主身熱無汗,或皮膚刺痛,或咳嗽不爽,胸臆牽疼;


內傷澀而弦數,為血燥陰傷,男子傷精,婦人不孕。


多由七情不遂,營氣耗傷,血無以充,氣無以暢,在上有上焦之不舒,在下有下焦之不運,在外有筋脈之拘攣、麻痹、枯痿,在裡有風、勞、蠱、膈、瘰?、內疽、乳岩、?瘕等證。


總之,皆血虛化燥,由燥而結,由結而堅,致成干澀內著之候。


弦脈彈指,如張弓弦,按之有餘,陽中陰也。


(仲景謂弦為陰脈。陰非寒也,乃病伏於裡之說。觀下諸病便知)。


弦而滑大,病在陽、在外;


弦而細澀,病在陰、在內。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8

外病為痰飲蓄水,陽中伏陰,或眩暈、嘔酸,或胸脅疼脹,或為瘧、痢、痹、疝(瘧脈多弦,弦為飲邪,飲即濕也,飲伏胸脅少陽部位,阻遏清陽,故脈多弦。世認弦為少陽風邪,又不盡然);


內傷為水虧木熾,木強土弱,為虛勞、寒熱、類中、偏枯、噎膈、蠱脹等證。


凡人臟腑得胃氣所及,則五臟皆和;


見肝木相侵,則五臟俱病。


蓋以木之滋生在水,培養在土。


若木氣過強,則水土皆敗,而且水又為肝陽所耗,土轉被木賊而傷。


腎為精血之本,胃為水穀之源,根本受傷,生氣敗矣,所以木不宜強也。


故凡病脈見和緩者順,見弦強者逆,見弦甚者死,為其臟陰已盡故也。


觀《內經》真臟脈見,即與之期日可知。


芤脈浮大中空,按如蔥管,為孤陽脫陰之候,主陰虛發熱,失血脫血,頭暈目眩,驚悸怔忡,喘急,盜汗,氣無所歸,血無所附。


芤雖陽脈,而陽實無根,大虛之兆。


緊脈急疾有力,堅實搏指,陰多陽少,乃陰邪擊搏之候,主寒燥,主痛。


緊數在表,為傷寒發熱、無汗、頭痛、項強等證,或為痹、為瘧;


沉緊在裡,為心脅疼痛、胸腹脹滿,為中寒逆冷、瀉痢、陰疝、?癖等證,在婦人為氣逆經滯,在小兒為寒燥搏束生痙之候。


緩脈四至,從容和緩,浮沉得中,胃氣衝和,是為平脈,必兼他脈,乃可斷病。


緩而滑大,多主實熱;


緩而遲細,多主虛寒。


然實熱必緩大有力,或為煩熱、脹滿、二便不利,或為癰瘍,或傷寒、溫病愈後,余熱未清,亦多有此脈;


虛寒必遲緩無力,為陽虛畏寒、氣怯眩暈、痹弱痿厥、飧泄疼痛、精寒腎冷、小便頻數等證,在女子為經遲血少、氣不統血等證。


凡病但得緩脈易愈,以其未失沖和之氣故也。


結脈脈來忽止,止而復起。


舊訣以數來一止為促,促脈為熱,為陽極;


緩來一止為結,結脈為寒,為陰極。


浮結為邪在表,沉結為積聚在裡。


促、結二脈,又通謂為氣血痰食、積聚瘕、七情郁結等證。


又動而中止,不能即還,良久復動,動而復止,止有常數為代。


主五臟無氣,為呼吸存亡之候;


又為女胎三月,衝任惡阻,往往脈代,不主於病。


觀舊訣所云,是以結、促為實,以代為虛也。


以余驗之,又不盡然。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8

暴病見結、促、代脈,多主中有留滯、郁結等證;


久病見促、結、代脈、多主憂思氣結、血結使然。


但緩而結者多陽虛,數而結者多陰虛,代脈為氣血衰殘,力不接續,更屬虛極。


緩者猶可,數者更甚,代者尤劇。


此可以結之微甚,察血氣之消長,故總謂之結脈。


又有無病而一生見結脈者,此稟賦之異也,不可不知。


伏脈若有若無,附骨乃見,或火閉而伏,或寒閉而伏,乃一時陰陽潛伏,阻塞氣機之象。


主霍亂痛極、疝瘕閉結、食滯水飲、怒忿厥逆等證。


有心腹痛極而伏者,有氣逆於經,脈道不行而伏者,有偶因氣脫,不相接續而伏者。


然必暴病、暴逆乃有之,開其閉而脈自復矣。


若積困綿延,脈本微細,漸至隱伏者,乃爐火將絕之兆,安得尚有所伏哉?


虛脈無力無神,經所謂按之不鼓是也。


浮而無力為血虛,陰氣不內營也;


沉而無力為氣虛,陽氣不外鼓也;


洪數無力為陰虛,陰不潛陽也;


遲細無力為陽虛,氣不化精也。


陰虛則金水虧傷,龍雷易熾,而五液神魂之病生焉。


或喘咳、勞熱,或驚悸、盜汗,或失血、夢遺。


陽虛則火土氣衰,真元日損,而君相化源之病生焉。


或頭目昏眩、嘔吐亡陽,或胸膈脹滿、泄則腹疼,或溺有餘瀝、寒精自滑。


救陰者,壯水之主,以制陽光;


救陽者,益火之原,以消陰翳。


漸長則生,漸消則死。


實脈舉、按皆強,鼓動有力,為三焦壅塞之候。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49

表邪實者,浮大有力;


裡邪實者,沉小有力;


火邪實者,洪滑有力;


寒邪實者,沉緊有力。


然實脈有真有偽,真者實而聚,偽者實而散,辟辟如彈石,散亂如解索,乃肝腎真臟脈也,非實也,須兼形證察之,庶幾不誤。


凡此皆脈之有真有偽,不可不辨者也。


試再言常變。


浮而無力為陽虛,常也。


然陽虛者必反見陰脈,陽愈虛,脈愈沉細,此真陽不能鼓舞也。


如沉極而反浮,是微陽欲脫之兆;


若得補藥漸浮,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


倘忽然而浮,浮而短澀無根,是肺之真臟脈見;


浮而散大無根,是心之真臟脈見,陽將脫矣,汗出如珠不流乃死。


沉而無力為陰虛,常也。


然陰虛者必反見陽脈,陰愈虛,脈愈浮數,此真陰不能潛陽也。


如浮極而轉沉,是真陰將絕之兆。


若得補藥漸沉,而僅得之中候,乃為吉象。


倘忽然而沉,沉而欲絕,知陰將脫矣,色黑黃不澤乃死。


暴病脈當有力,而反模糊不清者,此邪遏於內也,非虛也;


其有沉弱細微,至數分明者,此正不勝邪也。


久病脈當柔軟,而反弦澀細數者,此真陰欲涸也。


浮沉辨表裡,常也。


然沉脈亦有表證,浮脈亦有裡證。


凡察外感,當以緊數與否為辨。


蓋表寒主收引,脈皆緊數而浮;


溫熱從裡發,脈多緊數而沉。


更有脈息素小之人,見似緊非緊,較平日稍為滑急者,即是外邪。


又有邪輕者,或初起未甚者,亦多如此,是又不可不兼證察之。


若其脈緊急太甚,和緩全無,脈雖浮大,自非表邪。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50

凡辨內傷,見甚浮、甚沉、甚遲、甚數、甚大、甚小、甚微、甚實,皆是勞傷之候。


但漸緩則有生意,若弦甚者病必甚,數甚者病必危,弦細再加緊數,則百無一生,以無胃氣故也。


又有始也,為浮、為大、為滑、為動、為數(五陽脈);


繼也,反沉、反弱、反澀、反弦、反遲(五陰脈)。


此由表入裡,由腑入臟之機,其病也進。


始也,為沉、為弱、為澀、為弦、為遲;


繼也,微浮、微大、微滑、微動、微數。


(微字宜玩,五陰脈雖喜轉陽,若忽然暴見,又是脫象)。


此由裡出表,由臟出腑之機,其病也退。


又有脈體本大,而更加洪數,此邪氣日甚也,其病也進;


脈體本小,而漸至緩大,此胃氣將至也,其病也退。


又有五陽脈終為陽,而始為有力之強陽,繼為無神無氣之微陽,知陽將絕矣;


五陰脈雖喜變陽,若忽然暴見,知陽不附陰,孤陽飛越,反照之不長,余燼之將滅也。


又有不以部位拘者,如諸弦皆屬肝脈,諸洪皆屬心脈,諸軟皆屬脾脈,諸浮皆屬肺脈,諸沉皆屬腎脈是也。


又如頭痛一證,脈應在寸,常也;


若少陽、陽明之痛,則不候之寸而候之關,太陽裡邪蓄水之痛,又不候之寸而候之尺。


遺、淋等證,脈應在尺,常也;


若氣不攝精,心為熱灼,又不候之尺而候之寸。


又如六脈中有一脈獨乖者,即當於獨乖之一脈求之,景岳所謂操獨見也。


又有素大、素小、素陰(六陰)、素陽(六陽)之脈,此稟之先天,非病也,病則脈又不同矣。


總之,脈以胃氣為本。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50

經曰:脈弱以滑,是有胃氣。


又曰:邪氣來也,緊而疾;


穀氣來也,徐而和。


夫穀氣,胃氣也。


胃氣為氣血之本原,故無論何脈,但得兼而軟滑和柔之象,便是有胃氣,雖病無危。


若今日尚和緩,明日更弦急,知邪氣之愈進;


今日甚弦急,明日稍和緩,知胃氣之漸至。


頃刻之間,初急後緩者,胃氣之來也;


初緩後急者,胃氣之去也。


察邪正進退生死,一以胃氣為主,則得所指歸矣。


然又有一切痰脈,不能以常情論者。


王中曰:痰滯氣機,往往脈見蝦游、雀啄、代止之形,頃刻之間,時有時無,時大時小,或尺寸一有一無,或關上不見,或兩三路亂動。


有素息多痰,不時而然者,有忽然而然者,有僵仆卒中而然者,皆非死脈也。


凡此皆其變焉者也。知常知變,乃可與言診。


且夫辨真偽,察常變,固貴求諸博;


而審病因,觀進退,決死生,又貴返諸約。


蓋以天地不外陰陽,陰陽不外燥濕。


春山先生分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看法,最妙。


病有燥濕,脈有剛柔;


病有進退,脈有圓遏;


病有死生,脈有有無神氣。


學人以剛柔、圓遏、神氣六字為綱,以諸脈為目,則由博返約,綱舉而目張矣。


剛脈者,即古所謂弦、緊、動、澀、牢、革諸脈是也,按之有尖滯彈指之象,主陰虛之燥病。


凡物少雨露滋培,勢必干澀,人少血液灌溉,亦必干澀,有同然也,故以剛脈屬陰虛化燥之病。


柔脈者,即古所謂濡、緩、濫、滑、微、細諸脈是也,按之如絲線,濕泥柔軟之象,主陽虛之濕病。


凡物少風日暄動,勢必軟濫,人少火土蒸運,亦必軟濫,無二理也,故以柔脈屬陽虛化濕之病。


夫陰陽以氣言,剛柔以質言,脈為血脈,有氣有質者也。


故欲知陰陽之氣,須辨剛柔之質,不獨內傷為然也,外感亦然。


但外感以剛、柔二字審病因,以圓、遏二字觀進退。


剛而遏者,為燥邪;


柔而遏者為濕邪。


再以浮、中、沉三候,以察邪之淺深,自有心得。


此皆氣血為邪所阻,不能循其常席,一「遏」字足以賅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51

暑濕之氣(溫病即暑、濕、熱三氣夾雜之邪),從口鼻吸受,病發於內,脈必似數似緩,或不浮不沉而數,或濡緩模糊,至數不清,皆遏象也。


至於風,無定體者也,兼寒燥者緊數而浮,兼暑濕者濡緩而浮(風為陽邪,故脈兼浮)。


火,無中立者也,六氣皆從火化。


化火在經、在氣分,脈必洪緩;


化火入胃腑,與渣滓相搏,脈必沉實而小,甚則沉微而伏。


實而小,微而伏,亦遏象也。


迨裡邪既下,脈轉浮緩而不沉遏,日內必得汗解。


若汗後脈仍沉數者,邪未盡也;


汗後脈轉浮躁者,邪勝正也;


汗後必身涼脈靜,乃為邪盡。


夫靜者,沉細之謂。


然脈雖沉細,而至數分明,與前之澀滯模糊者不同,數日內食進虛回,則脈轉圓浮矣。


圓脈與遏脈反。


遏者,病邪遏伏也;


圓則氣血通調,精神貫注,何病之有?


昔人以胃、根、神三字為診家妙訣。


高鼓峰以脈圓為病愈。


此圓之一字,又得胃、根、神三字之神髓矣。


夫胃、根、神三字,猶不甚確。


蓋有胃即是有神,和柔輕緩,勻淨分明,如雞踐地,從容不迫,所謂胃氣者如此,所謂脈貴有神者亦如此。


至根字之說,古人以沉候為根,又以尺部為根中之根。


歌曰:枝葉雖枯槁,根本將自生。


診危證之脈,必求根以為斷。


然以沉候、尺部為根,仍未得根中之氣。


嘗見五臟絕脈,惟肺絕,脈如風吹毛,空而無根,其他臟絕,脈沉候尺部皆按之鼓指,分外堅搏,如彈石,如循刀刃,如雀啄,如操帶鉤,皆無神而有根者也。


然有根而亦死者,何也?


蓋猶木根深入地中而死者,不得氣故也。


夫木根雖下垂,而根上旁須四面旋繞,得四方之土氣,氣盛方能旁見側出,枝葉四布。


人之脈,隱於肌肉之內,不但下至尺,深至筋骨,亦必按之中間,與肌肉相連一片,如是則氣血交紐,營衛未離,謂之有氣,有氣便是有根。


嘗見陰虧之輩,以及年高之人,其脈若獨然一條扛起,似與肌肉不相連絡,陰與陽分,是謂無氣,萬物非氣不能融貫通連,故言根不若言氣,言胃不若言神。


心主神,肺主氣,神、氣二者,非脈之大原者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52

內傷大要論

 

《內經》論內傷,首言七情。


曰:怒傷肝,悲勝怒(金勝木);


喜傷心,恐勝喜(水勝火);


思傷脾,怒勝思(木勝土);


悲傷肺,喜勝悲(火勝金);


恐傷腎,思勝恐(土勝水)。


此七情之病,還以七情治之也。


又曰:百病皆生於氣,怒則氣上(怒則氣逆,甚則嘔血及飧泄,故氣上),喜則氣緩(喜則氣和志達,營衛通利,故氣緩。若喜失之太過,則心氣又渙散不收矣)。


悲則氣消(悲則心系急,肺布葉舉,上焦不通,營衛不散,熱氣在胸中,故氣消),恐則氣下(恐則精卻,卻則上焦閉,閉則氣還,還則下焦脹,故氣下),驚則氣亂(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慮無所定,故氣亂),勞則氣耗(勞則喘息、汗出,內外皆越,故氣耗),思則氣結(思則心有所存,神有所歸,正氣留而不行,故氣結),寒則氣收,熱則氣泄(寒則腠理閉,氣不行,故氣收。熱則腠理開,營衛通,汗大泄,故氣泄。指外感言)。


治法:不外急者緩之(甘),散者收之(酸),抑者散之(辛),驚者平之(酸、甘鎮攝),勞者溫之(甘溫),損者益之(甘平),結者散之(辛潤),寒者熱之,熱者寒之之類。


《難經》論五勞,謂自上損下者,一損肺(咳嗽),二損心(盜汗),三損胃(食減便溏),四損肝(善怒、筋緩),五損腎(淋漏),過胃則不治;


自下損上者,一損腎(遺濁、經閉),二損肝(脅痛),三損脾(食減、脹、瀉、肌消),四損心(驚悸、不寐),五損肺(咳喘),過脾則不治。


又曰:損其肺者,益其氣;


損其心者,調其營衛;


損其脾者,調其飲食,適其寒溫;


損其肝者,緩其中;


損其腎者,益其精。


《金匱》謂肺勞損氣,心勞損神,脾勞損食,肝勞損血,腎勞損精,與《難經》同義。


後人又於五勞推為六極。


六極者,數轉筋,指甲痛,為筋極;


牙疼,踵痛,足痿不耐久立,為骨極;


面無華色,頭發墮落,為血極;


膚如蟲行,體肉干黑,為肉極;


肌無膏澤,目無精光,羸瘦肌癢,搔則為瘡,為精極。


然則內傷首言七情者,原病之所由起也;


分言五勞者,明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


推言六極者,窮病之所至極也。


一言以蔽之,不外精、氣、神三者而已矣。


且夫精也、氣也,人身之一陰一陽也;


神者,又貫乎陰陽之中,相為交紐者也。


請征諸天地。


天一生水,水降於下,其濁者凝而為土以成地,地所生之草木為地毛,石為地骨,金為石之君,亦地骨之類,火雖生於地,實即天之陽氣蘊蓄於地中者。


是天地者,太極一氣之所化也。


水為天之精,火為天之氣,而水火默運於天地之間,時行物生,終而復始,又為天地之神。


是天地者,亦精氣神一氣之所生生化化者也。


天之神氣,依地以為基;


人之神氣,依形體以為歸宿。


故朱子謂太極為陰含陽;


邵子謂陽為陰之父,陰為陽之母。


凡此皆言根陰根陽,相為交紐,而不可須臾離者也。


以人言之,人身囫圇一個形軀,稟父母之精血凝結而成,猶水之澄清在下,其濁者凝聚為土以成地體。


水為天一之原,水即人之天也。


金為水源,水天本一氣也,故天與水隔則為訟,水行天上則為需。


水之濁者凝而為地,是地本水之渣滓凝結而成。


故人後天生於先天,其形質皆為水類,內外百體,皆賴水養,而火即寓於水之內。


包地之內外,皆天氣也;


包人之內外,皆陽氣也。


天之陽氣,蘊蓄於地中;


人之陽氣,蘊蓄於腎中。


天之陽氣,天心默運於宇宙之間;


人之陽氣,人心默運於形體之間。


人具百體,心生最先;


(西學謂妊胎二十日,心已成模。)百體先死,心死最後。


心本血結而夫人形體皆屬陰物,只有心中一點真陽,得之有生之始,以為本性之靈,明生生之化機。


所謂真陽者,心之神也。


經雖有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腎藏智(水性活潑,故主智)。


之分,而要皆心之所之而有所主者也;


雖有喜傷心、悲傷肺、怒傷肝、思傷脾、恐傷腎之分,而要皆心之動而有所累者也。


(觀《大學》心有忿HT 云云便知)。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4:53

古歌云:別有些兒奇人事紛擾,神氣外用,不能內交心身,是為否。


否者,疲也,否則為未濟。


夜間安寐,如萬物歸根,神氣來復,內交心身,是為泰。


泰者,安也,安則為既濟,是為外坎離。


人能動靜交相養,使神氣常交於心身,則真陽之氣依形軀之陰以為歸宿,心身之坎離交,而心腎之坎離自斷無不交之理!


陰陽交則平,不交則病,相離則死。


故曰內傷百病,不外精、氣、神三者而已矣;


精、氣、神三者,又不外神氣與精交與不交二者而已矣。


請析言之。


勞力者傷氣,經所謂汗出喘息,內外皆越,勞則氣耗是也。


氣耗則陽虛,陽虛必生內寒,內寒必生內濕。


虛則氣浮,脈多浮虛豁大,又或陽虛氣陷,按之不鼓,沉細無力,故仲景謂脈虛為勞,脈大亦為勞。


見證多怯寒、少氣、自汗、喘乏、頭眩、心悸、食減無味、腹脹飧泄、吞酸噯腐、面黃而浮、反不覺瘦,或蒸蒸發熱,必兼體倦、自汗,甚至中虛不運,不能砥柱中流,虛熱上浮,吐血成碗、面黃、舌淡,而無熱象。


此等虛熱,用勞者溫之之法,如建中、保元、歸脾之類,分輕重用之,所謂形不足者,補之以氣是也。


尤須息勞靜養,復其耗散之氣,自可就痊。


否則陽虛不復,傷及真陽,陽痿精寒,寒精自滑,吸短偏臥,又須加溫潤甘平及血肉有情諸品,如枸杞、沙苑、菟絲、蘆巴、製首烏、山藥、扁豆、破故、鹿膠、羊腎、淡菜、海參之類,填補陰中之陽,以固脾胃。


又或陽傷及陰,氣不化精,濕轉為燥,脈變短數、潮熱、骨痛、上咳、下利。


此自上損下,由肺及腎者也,若過胃泄瀉,則治療難矣。


另有一種勞力傷氣之病,因一時負重,偶然傷力,氣逆於上,胸脅疼痛,甚則呼吸亦痛,咳嗽帶紅。


此等傷氣,宜用結者散之之法,如蔞皮、大貝、紫菀、杏仁、枇杷葉,輕降肺中逆氣。


吐紅加蘇子、三七汁、鬱金汁、懷牛膝、丹參、藕汁之類,辛潤以化之,與肺勞損氣治法不同。


若勞心者傷神,又重於勞力傷氣者也。


或卷牘煩劇,或百計圖謀,心神無片刻之靜,心體無安養之時,由是君火內沸,銷爍真陰,不但傷神,並能傷精,陽不依陰,自陰不潛陽,陰虛必生內熱,內熱必化內燥,脈多細澀,甚而數澀,或浮弦搏指,皆陰虛化剛之象。


見證多驚悸、怔忡、心熱、盜汗、虛煩不寐,甚則君火引動相火,傷及真陰,乾咳、吐血、遺滑、淋濁、骨蒸潮熱,諸證叢生。


此亦自上損下,由心及腎者也。


治法必以甘涼育陰,及血肉諸品,填補精液,如補心、固本、復脈、生脈、三才、六味、二至、二仙、五陰之類,隨其輕重用之,所謂精不足者,補之以味是也。


尤須安心靜養,以後天真陰招攝先天真陽,俾心陽下交於腎,腎陰上交於心,陰平陽秘,乃克有濟。


更有七情傷神之輩,為害尤甚。


嘗見情志怫鬱,悲憂思慮過度,心陽郁結,而肝、脾、肺之氣亦因之郁結。


肝葉撐張,則為脹為痛,多怒多煩;


脾不輸精,肺不行水,則生痰生飲,噯腐吞酸,食減化遲,大便作燥,不燥則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01

在初起時,宜用抑者散之之法。


夫散非發散之謂,亦非辛香破耗之謂。


如逍遙散法,不用散而用湯,減去白朮,借柴胡之微辛以達之,酌加蔞皮、薤白、貝母、杏仁、柏子仁、當歸、酸棗仁、遠志、生穀芽之類,辛潤以開之。


諸仁皆陰中含陽,生機內寓,最能調暢心神。


或再佐牡蠣、決明、龜板、鱉甲之類,咸柔以軟之;


桑葉、釵斛之類,微苦以清之。


稍久則氣結者血亦結,或納穀不順,或大便燥結,或咽中作梗(俗名梅核氣)。


此噎膈將成之候,又須加阿膠、肉蓯蓉、枸杞、蔗汁、梨藕汁、牛乳、白蜜、韭汁、薑汁之類,甘潤、辛潤、咸潤以流暢之。


尤須怡情靜養,庶可獲效。


乃世俗治法,往往見其氣結,即用香附、元胡、木香、砂仁、青皮、厚朴、烏藥諸燥藥,以為辛香流氣。


不知此無形之結,由於太虛之體默運無權,遂至窒礙不通,豈有用辛香破耗之藥,重傷氣血而能轉為流暢之理?


且結則營衛澀滯,氣不運水,必然生痰生飲,或雖見自利,而艱澀不爽。


此皆因結而燥,因燥而濕之見證,與陽虛化濕者有霄壤之分,又豈有用溫燥之藥而能治因燥致濕之理?


往往愈治愈結,脹痛日增,氣血益虛,默運之權益窒,由是成膈、成蠱、成勞,不治者多。


不觀諸《內經》乎!


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夫二陽,胃也。


發心脾者,謂二陽之病,發於心脾者也。


思為脾志,實本於心,故張雞峰謂噎膈為神思間病。


心脾氣結,飲食漸減,病及二陽。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02

陽明為多血之經,血乃水穀之精氣,賴脾氣以散輸,奉心君而化赤。


今心神受傷,困及其子,飲食不嗜,生化無資;


衝脈上隸陽明,陽明虛則血海(沖為血海)干澀,是以不月。


觀女子不月,而男子少精可知。


血虛則生熱,熱爍則化燥,肌肉干瘦,如風消物,故曰風消。


心火無制,上爍肺金,金燥則不能運布水精以歸正化,津液留於胸中,變為痰飲,咳嗽不已,傳為息賁(氣奔迫而為喘也),何治之有?


此郁損心脾化燥之一端也。


若悲怒恐驚,更易耗傷心腎肝膽精血,尤宜大劑潤養,佐以鎮攝神志,最忌耗散破削,致之不救。


又見悲憂思慮過度,郁損心神。


心主血,諸脈皆屬於心,心氣結而諸脈中營氣自不能循其常度,將見始也氣結,既也血結,結則隧道拘攣,往往腹中有硬塊成形之患,肝膽經脈所過部位,有瘰?成串之患,甚有生乳岩、結核、內疽、附骨、對口、發背等證。


體干,故堅硬;


內附筋骨,故不紅腫;


血燥,故潰後少膿;


肌肉堅硬,故潰後生管,甚則成硬弦多骨之類。


皆剛象也,皆燥征也,與濕熱凝於肌肉,外生癰腫,易潰而多膿水者不同。


凡人膈膜以上屬天氣,頭為諸陽之會,背為陽中之太陽。


凡對口、發背、偏枯、痿痹之類,多屬燥病。


推原其故,多由郁損心神,耗及肝脾腎陰所致;


又或因吸受天之燥邪而發,或因貪食煎 及金石桂附諸燥藥而發。


經曰:熱中、消中,不可服膏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不可不知。


以上諸證,皆瘕,妄用攻堅破積;


勿以瘰 為痰核,妄用行氣消痰;


勿以內疽為陰寒證,妄用辛燥破削。


夫古人陰疽之稱,謂其結於血分也,非謂其為陰寒也。


或曰:寒則凝滯,冬月水澤腹堅,非寒結乎?


曰:必水少而腹始堅,未有長江大河而腹堅者。


且寒與燥同源,嚴寒干結之氣,即是燥邪,故冬月地多堅白坼裂。


堅為剛象,而非柔象,此固理之顯見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02


試觀王洪緒《外科全生集》中陽和二方,以大劑熟地、鹿膠潤補為主,借芥子之辛潤,流通營氣;


熟地與麻黃並用,麻黃僅用十分之一,借以輕達衛氣;


因血結日久,陽氣不得行於其間,故稍佐薑、桂之溫。


薑、桂氣溫熱而體微潤,在其人無熱證者,服之神效,若稍見熱證,則又宜速去薑、桂矣。


凡此皆郁損心神,由氣及血,化成燥證,散見於內外者也。


若是者,心為君主之官,顧不重哉!


若勞、色傷精之輩,更有甚焉者。


先動心以傷神,既勞力以傷氣,終縱情以傷精。


傷精則陰虧,陰虧則易動相火,愈動愈傷,一旦精、神、氣三者皆耗,多致不起。


脈證較勞心傷神者更重。


治法亦不外填補真陰。


但久則陰虛不復,真陰不能招攝真陽,真陽即不能歸附真陰,由是龍火上炎,一火興而五火熾,滿腔皆虛陽充塞,而見顴紅、面赤、喉乾、咽痛、咳喘、音啞、五心如烙、筋急酸疼、骨痛如折、上咳、下利,種種危證。


古法往往見龍雷飛越,用知、柏苦寒直折,非徒無益於真陰,而又戕害乎脾胃。


春山先生曰:龍雷為水中之火,春夏濕升水旺之時,龍雷多動,雨勢愈大,電光愈騰,必得西方風起,天之燥氣下降,龍雷乃藏。


介類稟乾金之燥氣,得坎水之陰精,滋陰潛陽,較勝於丹溪用知、柏多多矣。


古法又有用桂附六味,以為導龍歸海,在陰不甚虛者,或陰虛夾寒濕者,暫用有效,若陰液大虧之人,再以剛燥耗陰,受其害者多矣。


或曰:景岳先生云:丹田暖則火就燥,下元固則氣歸精,甘溫能除大熱,又何不可用之乎?


曰:是也。


夫陰中之陽,如溫泉之氣。


試觀溫泉之氣,其為燥陽之氣乎?


抑為霧露之溉乎?


春日陽從地起,太和元氣,且溫且潤,故草木得之含液而萌芽,腎氣亦猶是也。


知此則當揀體質溫潤者用之,質潤屬陰,氣溫屬陽,方與腎之本體相合。


許學士云:補腎不若補脾。


夫補脾非燥脾之謂,凡甘平、甘淡,皆能補脾。


孫真人云:補脾不若補腎。


夫補腎非涼腎之謂,凡清潤、溫潤、平潤而味甘者,皆能補腎中之脾胃。


補脾、補腎,原兩不相礙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03

草木有汁則長青而不枯,人有液則長濡而不燥。


欲作長明燈,須識添油法。


古人豈欺我哉!


此治內傷大法也。


然內傷藉資藥石,以無情之草木,療有情之形軀,猶落下乘。


古稱真心為大藥,又有以心醫心之法,乃是最妙上乘。


蓋七情、五勞,惟勞力傷氣者,由辛苦而成;


高年虧損者,由衰老所致。

此外無不由心火妄動,耗散真陰而起。


經曰:君火以明。


謂其無形無質,寂然不動,感而遂通也。


相火以位,謂宜安其位而不出也。


火生於天而成於地,金、木、水、土中皆有之,但靜則不見,動之則生。


靜中之火,自然之火,能生萬物,經故曰:少火生氣。


動中勞能引動,一切人事煩勞,皆能引動。


動則心病,心病則神病,神病則形病。


人身一個囫圇形軀,百脈相通,內外貫徹,斷無此虛彼實之理,不過略有先後輕重之分,故神、形每相繼為病。


心腎真陰,即被煎熬,而津、精、涕、唾、氣、血、液七般陰物,以及形體之陰,無一不被煎熬。


陰傷則病,陰盡則亡,相火無所歸附,隨君火同去而死矣。


悲夫!


世之患內傷者,趁此陰陽未離,早用養心功夫。


孟子曰:養心莫善於寡欲。


蓋寡欲則心虛,虛則靈,靈則生神,神生氣,氣生精,精生形。


常人由形生精,精生氣,氣生神,賴後天之真陰,招攝先天之真陽。


此由神生氣,氣生精,精生形,本先天之真陽,以復後天之真陰,蓋返還之道也。


嘗見養之日久,神與形交,坎離既濟,遍身骨節歷歷有聲,百脈既通,百病自愈,一息尚存,皆可復命,不獨內病全消,即外邪亦不為患。


一心療萬病,不假藥多方。


古人之言,洵足信也!


或曰:孩提之童,亦有不足之病,豈亦由心生乎?


然赤子雖無心,良由父母氣質薄弱,胎元早已有虧,況今元會氣薄,少年知識早開,往往童子之病,亦多自心始(汪?庵先生云:小兒喜怒悲恐,較之成人,更專且篤,不可不察)。


人果能寡欲清心,喜怒哀樂,情不妄發,由是致中致和,天地位而萬物育,豈徒為一身卻病延年計乎?


聖賢誠意正心學問在此,修身俟命功夫亦在此,然則養心之學,其所系豈淺鮮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0

濕氣論

 

蓋聞坤土主濕,濕土寄旺四季,而春夏為甚,季夏為尤甚。


人知避風寒,不知避濕。


能避風寒,不能避濕者,以風寒傷人顯而急,濕傷人隱而緩。


隱則莫見,而受之也深;


緩則不覺,而發之也遲。


濕生於土,本氣屬陰,陰為寒濕,後乃漸化為濕熱。


然陰氣必得陽氣而後升,所以盛夏熱甚濕生,萬物皆潤,溽暑蒸淫,自下而上,升於太虛,為雲霧雨露,則濕之化氣,又為陰中之陽。


陰中之陽,為濕熱。


為溫病,濕熱、溫病,固同氣異名者。


濕熱為病,濕與熱猶分為二;


溫病,濕與熱直合為一,濕中有熱,熱中有濕,濁熱黏膩,故謂之溫。


治之者,須要分別為本氣,為化氣,為分邪,為合邪,為外感,為內傷;


於外感中,又須分別兼風、兼寒、兼暑之因;


於外感、內傷中,又須分別濕多、熱多、化燥、化火之變。


傷人身天氣、地氣之次第,入氣分、血分之淺深。


大抵濕之化氣,多從上受,邪自口鼻吸入,故先傷天氣,次及地氣。


經曰:傷於濕,首如裹。


又曰:濕上甚為熱,是也。


濕之本氣多從內受,總由脾腎陽虛,不能化水所致,故先傷地氣,後及天氣。


經曰:諸濕腫滿,皆屬於脾。


又曰:腎主水,腎為胃關,關門不利,故聚水而從其類,是也。


濕之本氣,又或從外受、下受,傷天氣,並及地氣。


經曰:風濕之傷人也,氣血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


寒濕之傷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固,營血澀,衛氣去。


又曰:陰受濕氣。


又曰:傷於濕者,下先受之。


又曰:地之濕氣,感則害人皮肉筋骨,是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3

夫皮膚、肌肉、經絡、筋骨,雖有形質,屬地,而其空竅之營運,實皆天氣主之,此天包乎地之說也。界乎人身天地之間者,則有膈膜。


膈膜之下,肝、膽布焉,三焦(右腎旁三焦腑。)之經脈行焉,相火寄於肝、膽。濕邪傷肺、脾、胃之表,(肺之表,皮膚也;脾之表,四裡下行,肝、膽、三焦適當其沖,上下為邪所阻,不得遂其條達之機,其所寄之相火,必與濕熱同升為病,而見寒熱往來、耳聾、口苦、乾嘔、脅痛、停飲、膈痛等證。


居乎人身前後之間蓋濕土鬱蒸之氣,濕中有熱,熱中有濕,其穢濁黏膩之邪,由地而上,從口鼻傳入,直趨中道,流布三焦,故膜原為藏邪之淵藪,伏邪多發於此焉。


(邪傷毛竅經絡之表與臟腑之裡,皆隨感隨發,惟膜原空隙,如夾牆腹裡一般,最易藏邪,逾時乃發,名曰伏邪。溫,伏邪也。金之劉守真論溫病主三焦,明吳又可又於三焦中揭出膜原。膜原本自《靈樞經》,二公之論,皆獨超千古。)


伏邪往往因風寒而發,得藥開通肺氣,在經之邪,從汗而解,暫覺病退,而半日一日之間,忽然轉重。


此無他,膜原濕熱互釀之邪,從中而作。


斯時也,必視其所傳而藥之。


傳表則從汗解;


邪氣遏伏重者,則從斑疹解;


傳裡則依附胃腸糟粕,必從大便解。


濕為濁邪,以濁歸濁,故傳裡者居多。


藥之邪退,遲一二日,復作復傳,反覆循環,往往經屢下而邪始盡,吳氏又可所謂九傳是也。


其進銳者其退速,其進緩者其退遲;


在春夏發者退速,在秋冬發者俱遲。


愈期速者,兩候(五日為一候)三候,遲者五七候不等。


凡溫病及伏暑晚發,暑濕瘧、痢,多見如此,虛者尤甚。


請析言之。


濕之化氣,為陰中之陽,氤氳濁膩,故兼證最多,變遷最幻,愈期最緩。


其見證也,面色混濁如油膩,口氣濁膩不知味,或生甜水,舌苔白膩,膜原邪重則舌苔滿布,濃如積粉,板貼不松,脈息模糊不清,或沉細似伏,斷續不勻,(脈為邪遏,有似虛寒之象,誤治為害非輕。)


神多沉困嗜睡。


斯時也,邪在氣分,即當分別濕多熱多。


濕多者,無煩渴熱象,天氣為濕阻遏,不能外達下行,則必凜凜惡寒,甚而足冷,頭目脹痛昏重,如裹如蒙,身痛不能屈伸,身重不能轉側,肢節肌肉疼而且煩,腿足痛而且酸。


胸痞者,濕閉清陽道路也;


午後寒熱,狀若陰虛者,申、酉、戌時,金氣主令,又濕邪本旺於陰分也;


小便短澀黃熱者,肺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天氣病地氣因而不利也;


大便溏而不爽,或濡瀉者,肺與大腸相表裡,心與小腸相表裡,天氣病地氣因而不調也。


治法總以輕開肺氣為主,肺主一身之氣,氣化則濕自化,即有兼邪,亦與之俱化。


濕氣彌漫,本無形質,宜用體輕而味辛淡者治之,辛如杏仁、蔻仁、半夏、厚朴、藿梗,淡如苡仁、通草、茯苓、豬苓、澤瀉之類。


啟上閘,開支河,導濕下行以為出路,濕去氣通,布津於外,自然汗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4

經曰:水鬱折之。


謂水上泛,折回而使之下也。


賈真孫曰:治濕不利小便,非其治也。


兼風者,汗出、惡風;


兼寒者,惡寒、無汗。


前法酌加蘇梗、桔梗、豆豉、蔥白、生薑之類。


邪在經絡,一身掣痛,酌加桂枝、水炒防己、秦艽之類,以開毛竅經絡之壅。


兼暑者,面赤、口渴、心煩,前法去蔻仁,酌加扁豆花、鮮荷葉清香辟穢,連翹、山梔、滑石輕清微苦淡滲,以解暑濕熱之結。


熱多者,及濕熱合邪病溫者,前論氣色苔脈諸證畢見,更加神煩、口渴,亦用前辛淡法,酌加蘆根、淡竹葉、滑石輕淡辛涼之類,清金泄熱。


肺得清肅之權,自能化濕熱於無何有之鄉。


肺是人身天氣,天氣下降,濁邪焉有不降之理?


或從汗解,或從小便解。


濕熱內郁時,溺赤而清;


濕熱下注,則溺赤而渾。


濕熱治肺,千古定論也。


余氏春山曰:陽為濕鬱,不能外達下行,每見惡寒、足冷,若拘傷寒惡寒之說,投以溫散,其寒反甚,但用蘆根、燈草甘淡通陽利竅,滾煎熱服,下咽即覺熱從外達,津津汗出而解。


屢驗不爽,此其證也。


其有初起神煩而昏者,此濕熱鬱蒸過極,內蒙清竅,前辛涼淡法去蔻仁、厚朴,加細辛二三分、白芥子錢許,辛潤行水開閉,合之蘆根、滑石等味,輕清甘淡,泄熱導濕,蒙蔽即開,亦屢驗不爽。


若初起神智模糊,不能言語,舌苔白膩,無熱象者,此寒燥之氣搏遏水濕,內蒙清竅。急用辛開淡滲法,如杏仁、牛蒡、桔梗、芥子、細辛、通草、茯苓、澤瀉之類。


其辛香辛燥升散諸品,切勿沾唇,即生薑辛潤不燥,亦不可用,以其性升故也。


紅糖甘緩填中,糜粥濃濃膩邪,均在禁例。


愈後亦須忌一二日。


此病與痧麻、霍亂,治法、宜忌皆同。


其大便不利者,用蔞皮、薤白辛滑流利氣機,氣機一開,大便自解,即汗亦自出,隨證均可加入。


假使不知濕家忌汗、忌升,汗則亡陽,升則上蔽;


閉證忌燥、忌升,燥則閉而且結,升則蒙而益蒙。


誤以頭身疼痛、惡寒、無汗、隱疹而用升散,如薄荷、蘇葉、荊芥、防風、羌、獨活等味;


誤以濕蒙清竅,痧麻、霍亂諸閉證,而用藿香葉、香薷蔽,而藥復升之、燥之,必致未閉者閉,已閉者益閉,輕則多言譫語,重則神昏、煩躁,內竅閉極,則目瞑不言,目睛頻轉;


亦必致肝、膽、三焦少火化為壯火,耳聾、乾嘔,甚則痙厥;


又必致邪走皮膚肌肉,發疹發斑。


茲不具論,論其化熱。


其化熱也,氣分邪熱,郁遏灼津,尚未傳入血分,面色紅黃黑混,口氣穢濁,舌苔黃膩,舌之邊尖紅紫欠津,或底白罩黃,混濁不清,重者濃而且滿,板貼不松,脈息數滯不調,神煩口渴。


濕邪化熱,多見此象;


濕熱合邪病溫,初起時亦見此象。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5

宜用前辛涼淡法,加以微苦,如連翹、山梔之類,或加薑水炒木通之苦辛,內通外達,表裡兩徹,以冀汗解。


濕熱交合,加半夏、薑水炒黃芩,重者加薑水炒黃連三四分,苦辛通降;


漸欲化燥,加知母清滋肺金。


肺氣為濕熱鬱蒸,不能敷布水精外達下行,必見煩渴、多汗、斑疹、停飲等證。


如熱汗時出,大渴引飲,輕者用前辛涼微苦法,加花粉、銀花之類;


重者用白虎湯,辛涼重劑,清肺泄熱,虛者加南沙參。


蓋濕熱清肺,如溽暑炎蒸,金風驟起,頃刻濕收熱退,如登清涼界中。


其邪走皮膚發疹,邪走肌肉發斑,隱隱不見者,用杏仁、牛蒡、桔梗、蔞皮、大貝、銀花、連翹、淡竹葉、通草之類,辛涼開達;


最忌多用辛燥,如蘇葉、薄荷、荊芥、柴胡之類。


斑疹已出,熱重者,用白虎湯酌加元參、銀花、蘆根以化之。


其飲停胸膈者,必見胸膈悶痛、心煩、乾嘔、渴欲飲水、水入則吐等證。


斯時須辨舌苔,如舌苔白膩,則屬飲重,熱因飲鬱而生,宜辛淡化飲。


辛能行水,辛潤,或用五苓散;


清淡如滑石、淡竹葉、蘆根之類。


如飲熱並重,濕熱與氣互結,舌苔黃膩,宜苦辛通降,佐以淡滲,如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去參、草、大棗,以薑汁炒芩、連代乾薑,加通草、茯苓、栝蔞皮、薤白等味;


黃芩滑石湯、杏仁滑石湯、黃連溫膽湯,均可選用。


濕熱遏郁肝、膽、三焦經脈,耳聾、乾嘔者,亦宜用上法苦辛開化。


脅痛及欲痙者,加鱉甲、石決明、牡蠣以咸降之,既能柔肝,又能化濕,兩不相悖。


邪傳心包,神昏譫煩,亦須辨舌苔,如舌苔黃膩,仍屬氣分濕熱,內蒙包絡,與前同一病因,宜用半夏瀉心、陷胸等湯,或用杏仁、芥子、薑水炒木通、鹽水炒黃連、連翹、滑石、蘆根、淡竹葉、栝蔞皮之類,辛潤以通之,鹹苦以降之,清淡以泄之,其濕熱濁邪自化,其閉自開。


涼膈散亦可間用(妙在用散),寧上丸、普濟丹亦效。


更有邪傳包絡,化燥傷陰,神昏譫妄,舌赤無苔,此證與前證同一神昏,而虛實相反。


前系舌苔黃膩,濕熱明征;


此系舌赤無苔,傷陰確據。


斯時用藥,最要空靈。


神昏為內閉之象,閉則宜開,心宮乃虛靈之所,虛則忌實。


宜犀角、鮮地黃、連翹、銀花、鬱金、鮮石菖蒲、蘆根、梨汁、竹瀝,和薑汁少許,滾煎熱服。


再用寧上丸或普濟丹,開閉養陰,較牛黃至寶尤勝。


地黃用鮮者,取其滑利。


少加薑汁,涼藥熱飲,取其流通,此即陰陽開闔之理。


蘆根尤宜多用,輕清甘淡,兩清金水,又能泄熱化濕,從膀胱而解。


如此治法,斷無不效之理。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6

心宮之邪,本屬鬱蒸之氣,無質無形,最忌一派苦寒冰伏,陰柔濁膩,如三黃解毒、三黃地冬、犀角地黃、清營、清宮等湯,集而用之,有闔無開,毫無方義。


今時習俗,尤誤於溫病傷陰之說,不知氣分熱鬱灼津之理,每見舌絳,便用大劑陰柔,是濁熱已遏上焦氣分,又用濁藥,兩濁相合,逼令邪氣深入膏肓,深入骨髓,遂成錮結不解之勢。


又或舌苔黃膩,明系氣分濕熱熏蒸,法宜苦辛開化,乃不用開化,而用大劑涼藥,如三黃、白虎、三石、玉女煎之類,有闔無開,亦足逼令邪氣深伏,邪伏則胃氣不得上升,舌苔因之亦伏,轉成舌絳無苔;


見其舌絳無苔,又用犀角地黃、清宮、增液諸湯,更令邪氣深伏,藥愈清滋,舌肉愈燥、愈赤、愈黑,甚至音啞,神昏竅閉。


斯時若邪在心包,勢稍緩。


二者均屬難救。


於難救之中而求救法,其邪閉心包者,酌用連翹、銀花、蘆根、梨汁、竹瀝、薑汁、鮮石菖蒲之類,和寧上、普濟丹丸以開之。


邪入肝腎,神智尚清者,用復脈湯之類,屢進而墊托之,陰液托足,傳送邪氣,由裡還表,從戰汗而解(邪盛正虛,故汗必先戰)。


又有神昏、譫煩,舌苔黃燥、黑燥,而有質地,此胃腸實邪,地氣壅閉,天氣因之亦閉,宜承氣湯急下其邪,以決壅閉。


陰虛者,加鮮生地、元參、蘆根清輕滑利之品,滋燥養陰足矣。


若陰柔滋膩藥多,雖用大黃,亦恐不解,是滋陰轉致傷陰也。


濕熱化氣,病患之天氣及膈膜、肝、膽、三焦者如此。


濕熱病天氣,若脾腎不虛,即從天氣而化,不致內傳;


若脾腎素虛,或誤於藥,或膜原之邪本重,皆令內傳。


邪既內傳,不能還表,即從裡治;


從裡治,最要辨其人之體質陰陽、濕多熱多,即可知虛實之分。


若其人色白而肥,肌肉柔脆,素有寒濕,此金水之質,其體屬陰,濕邪不易化熱,多病太陰脾土。


病脾土,則舌苔腐白,或底白灰滑,見證多胸痞脘悶、不飢、不食、不便,或大便溏滑;


或濕鬱為熱,走入肌肉,發為陰黃,黃而昏暗,如熏黃色,而無煩渴熱象,或漸次化熱,舌苔黃滑,口乾而不多飲。


其未化熱者,宜苦辛淡溫法,如除濕湯、吳氏加減正氣散之類;


已化熱者,宜苦辛淡清法,如加減正氣散加清藥、溫膽湯、清熱滲濕湯之類。


發黃,酌加茵陳、黃柏、梔子之類。


斯病也,若誤以脘悶等證為食滯,而消之、下之,則脾陽下陷,濕邪內漬,轉成洞泄、脹滿諸病,如是則又當急救脾腎之陽,用寒濕門方法治之。


若其人蒼赤而瘦,肌肉堅實,素有濕熱、肝熱,此木火之質,其體屬陽,濕邪最易化熱,多病陽明胃土。


病胃土,又要分別有形質與無形質,若無形濕熱,與氣相搏,舌苔黃滑而無質地,或有質地而黃膩,見證多嘔逆、心煩、口渴、間有譫語、胸脘痞悶,按之不痛;


或濕熱瘀遏,走入肌肉,發為陽黃,黃而鮮明,如橘皮色。


法宜苦辛通降,如黃芩滑石湯、半夏瀉心等湯,量加栝蔞以通之。


陰虛者,加以育陰。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6

如舌苔黃濃,脈息沉數,中脘按之微痛不硬,大便不解,此無形濕熱與有形渣滓相搏,按之不硬,多似敗醬色溏糞,宜兼用酒煮大黃為丸,緩化而行,重者加熟大黃、元明粉磨蕩而行。


設使大劑攻下,走而不守,則必宿垢不行,反行稀水,徒傷正氣,變成壞證。


若舌苔黃如沉香色,或黃黑而燥,脈沉實而小,甚者沉微似伏,四肢發厥,或渴喜熱飲,此皆裡氣不通之象,酌用三承氣湯急下之。


中脘痞滿按痛,邪在胃腑,宜小承氣湯。


當臍及小腹按痛,邪在小腸,胃脘下口及臍兩旁按痛,邪在大腸,熱結旁流,按之硬痛,必有燥矢,均宜調胃承氣湯鹹苦下之。


脘腹均按痛,痞、滿、燥、實、堅悉具,痞滿為濕熱氣結,燥實堅為燥矢,甚則上蒸心包,下爍肝、腎,煩躁、譫語、舌卷、囊縮,宜大承氣湯急下之。


陰傷者加鮮生地、元參、知母、蘆根之類足矣。


蓋速下其邪,即所以存津液也。


少腹按痛,大便色黑如漆,反覺易行,其人喜笑若狂,是腸胃蓄血,上干包絡,小便色黑自利,是膀胱蓄血,均宜桃仁承氣湯急下之,或合犀角鮮地黃湯,以清包絡。


發黃、小便不利、腹滿者,茵陳蒿湯下之。


其有氣虛甚而邪實者,宜參黃湯;


陰虧甚而邪實者,宜護胃承氣湯去芒硝,或增液承氣湯下之;


即虛極不任下者,宜用鮮生地汁、小生地汁、元參、知母、栝蔞、麻仁、蜂蜜、梨汁,稍加薑汁之類,滑以去著,辛以潤燥。


慎勿當下不下,徒用滋膩,俾邪無出路,轉致傷陰;


亦勿遲回顧慮,致令失下,虛人尤不可失,失則邪愈盛、正愈衰,後即欲下而不可得矣。


更有邪熱化燥,傷及腎陰,旦慧夕劇,面少華色,或邪傷肝之經脈,發痙、發厥,審其有熱無結,則又惟有酌用增液、二甲復脈等湯,養陰托邪而已。


又有發黃、小便不利而渴、腹不滿者,及熱入膀胱,小便澀痛者,桂苓甘露飲最妙。


其或病中遺滑,濕熱襲入精竅,小便澀痛者,甘露飲加龜板、石決明、蘆根,一面養陰,一面化濕,兩不相悖。


濕熱化氣,病患之地氣者又如此。


至於暑,即濕熱合邪,醞釀為害,與前證無異。


伏暑及伏暑晚發,較春夏溫病來勢稍緩,而病實重。


初起微寒發熱,午後較重,狀似瘧疾,而不分明;


繼而但熱不寒,熱甚於夜,天明得汗,身熱稍退,而胸腹之熱不除,日日如是,往往五七候始解。


推此病之由,總緣陰虛之質,夏月汗多傷液,內舍空虛,陽浮於外,暑濕合邪,深踞膜原,夏月伏陰在內,陽邪處於陰所,相安無事,然雖暫無患,必有焦煩、少寐、飲食少納,面少華色之象,秋來陽氣漸斂,邪與正爭而病作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7

初起邪在氣分,必須分別濕多熱多,尤須知此病從陰虛而得,邪熱一傳陰分,即當以育陰養液托邪為第一義。


余前謂陰柔滋膩不可誤用者,謂邪在肺經氣分,氣為邪鬱,不能敷布水精,而見煩渴、舌赤諸燥象,自當輕清開化,若用陰柔,則肺氣愈遏,金不生水,燥必轉甚,邪近心宮。


邪閉心宮,亦當輕虛開泄,若用陰柔,則心氣愈遏,邪無出路,閉必益甚;


邪已傳裡,即當攻下,若但用陰柔,是揚湯止沸,非釜底抽薪。


此皆不當用而用之者也。


余豈謂陰柔養液之不可用乎?


況伏暑本由陰虛得乎!


雖然,亦自有辨伏暑有濕辛淡法,忌用涼藥;


熱多者,舌苔黃滑,或黃膩,脈息細數而遏,口乾頻飲而不能多,宜用前辛涼淡法。


邪在膈膜上下,乃由表傳裡之漸,舌苔黃膩而濃,胸痞、脘悶、乾嘔、心煩、口渴,乃濕熱與氣相搏,雖近乎裡,卻仍在氣分,宜用前辛苦通降法。


邪傳心包,用寧上丸開法。


若傳及肝、腎,見有陰虛諸證,即宜加養液,如南北沙參、元參、細生地、麥冬、鮮石斛、玉竹、龜板、阿膠之類。


邪未傳裡時,寒已退、而熱不解者,亦用此法。


若邪已傳裡,而多,或雖多而仍覺不爽,宜於辛苦劑中,加熟大黃、栝蔞緩通之,或酒煮大黃為丸緩化之,往往服一二錢,大解一次,再服再解,不服不解,如此服五七次,行五七次,而邪始盡。


非病者多食之過也,亦非宿滯之多也,乃膜原伏有暑濕,脾胃因散輸不力,小腸亦變化機遲,所進穀食,皆化糟粕,不化津液,所以屢解不盡。


暑濕本屬濁邪,以濁附濁,膠滯纏綿,焉能脫然而解?


若初起誤用辛散,傳裡又誤用峻下,必致亡陰,變成神昏、痙厥、脫厥不救。


其有裡邪已盡,熱仍不退者,審其舌無多苔,或苔薄而無質地,則一以育陰養液托邪為主,如北沙參、大生地、玉竹、元參、麥冬、龜板之類。


虛甚而神氣消索,無熱象者,甘涼猶不中?,宜用甘平甘潤之劑,如六味地黃湯、復脈湯之類,頻進而墊托之,切勿見其不效,中途易法,致令不救。


往往上焦之邪,因中無砥柱,內舍空虛,乘虛內陷,得育陰墊托,從中、下焦血分,復還氣分,發白?而解。


白?細小,色白有水,多發於胸腹、缺盆、肩頸為陰涸之象。


亦有育陰墊托,由裡還表,邪從汗解,將欲汗時,脈必浮緩,苔必宣松,汗解後,舌苔有即退者,有遲一二日始退者,必得苔淨、脈靜、身涼,舌之兩旁生薄白新苔,方為邪盡。


一切外邪、伏邪,均系如此。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8

更有婦女經水適斷、適來,而病溫者,熱入血室,旦明夕昧,夜更神昏,低聲囈語,如見鬼狀,甚有當面與言,若罔聞知,而戶外之事,反能聞之見之者,人咸以為怪,而非怪也。


蓋肝藏魂,肺藏魄,魄強者魂乃安。


今熱入血室,血液耗盡,肝為將軍之官,最惡血燥,肝血既燥,又加水竭金枯,腎水不足以涵濡,肺金不足以灌溉,肝遂不能自藏其魂,而飛揚外越,名曰離魂。

離魂則出入無時,故戶外之事,皆能聞且見之也。


又有病者自覺己身化作兩人並臥者,亦離魂所致。


虛勞等證,往往如此。


治法一以大劑甘潤育陰為主。


初病熱入血室,仲景嘗用小柴胡湯領邪外出,余嘗以青蒿易柴胡,加生地、當歸、元參、麥冬養血養陰,山梔、澤瀉導血室之邪,下行膀胱,以為出路。


有瘀少腹按痛者,加赤芍、桃仁、鱉甲、龜板化瘀滋陰;


暑未盡者,黃芩、半夏苦辛化邪。


最忌攻下,即有實邪,亦必審其舌苔黃燥而有質地,脘腹按痛,大便不解,或經水適來,邪搏瘀停,少腹板痛,或大便色黑如漆,實有熱結、停瘀見證,方可用桃仁承氣湯下之,尤須加生地、當歸、元參、麥冬養血滋陰,以固其本。


蓋水淺者舟停,水足則舟自行也。


婦人產後病溫,亦當如此。


其有產前病溫者,見有裡證,當下則下。


蓋胎因邪不安,去邪即是安胎,但宜加養血藥。


又有暑濕合邪病瘧,或伏暑晚發,轉為瘧疾,此與尋常瘧疾不同,脈苔見證,皆與伏暑無異,但作止有期,病勢較減,治法與伏暑無異,亦要分別濕多熱多,酌用辛淡、辛涼、辛苦等劑。


按暑濕瘧邪,伏於膜原半表半裡,與少陽半表半裡無涉。


今時概用小柴胡湯,不獨不效,往往致肝膽相火與濕熱同升為病,而見發嘔、發痙、發驚等證。


夫傷寒病邪在少陽,寒熱往來,是寒已而熱,熱已而寒,往來不斷,而無止期,故曰「往來」,不曰「來往」。


暑濕瘧疾,先寒後熱。


衛氣行於膜原,入於陰爭,外無所衛,則惡寒;


出與陰爭,陰無所護,則發熱。


熱後汗出即退,是寒來熱往,作止有時,與少陽之寒熱往來無止期者,大相徑庭。


又有一種伏暑瘧疾,詳載《內經》。


經曰:當暑汗不出者,秋成風瘧。


又曰:?瘧皆生於風。


又曰:夏傷於暑,秋成?瘧。


又曰:夏傷於暑,熱氣盛,藏於皮膚之內,腸胃之外,此營氣之所舍也(此指暑熱),令人汗空疏,腠理開,因得秋氣,汗出遇風,及得之以浴,水氣舍於皮膚之內,與衛氣並居,衛氣日行於陽,夜行於陰,此氣得陽而外出,得陰而內薄,內外相薄,是以日作;


其氣之舍深,內薄於陰,陽氣獨發,陰邪內著,陰與陽爭不得出,是以間日作。


其篇首論蓄作有時,先寒後熱。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19

曰:陰陽上下交爭,虛實更作,陰陽相移,陽並於陰(衛氣內行於營),則陰實(衛氣在內)而陽虛(衛氣內行於營,外無所衛,故虛),陽明虛則寒栗鼓頷,巨陽(即太陽)虛則腰背頭項痛,三陽俱虛則陰氣勝,陰氣勝則骨寒而痛,寒生於內,故中外皆寒;


陽盛(衛氣復出於外)則外熱,陰虛則內熱,外內皆熱,則喘而渴,故欲飲冷。


觀暑熱傷營、風濕傷衛之說,又與暑濕合邪,深伏膜原者不同。


觀營氣之所舍一語,明指可知。


古今來謂瘧疾但屬少陽經病者,一誤解於寒熱往來,再誤解於半表半裡。


夫寒熱往來,即終而復始之意,已明辨之,再言半表半裡。


夫少陽經,乃人身兩側面之半表半裡;


營舍屬經脈,乃皮膚內腸胃外之半表半裡;


膜原乃人身前後間空隙處之半表半裡。


部位不同,病邪亦異,是辨之不可不早辨也。


或曰:脈、苔、證、治當何如?


曰:暑濕合並為濁邪,脈必模糊,苔必濁膩,寒熱作止,不甚分明,治法與伏暑無異。


其暑熱傷營,風濕傷衛者,是營分暑熱本重,衛分又感風濕,衛氣行營,並而後發,脈必浮弦而數,苔必淡白、滑白而不膩,重者舌肉必深紅,先寒後熱,寒輕熱重,後漸不寒而熱。


夫浮弦為風象,弦而數乃暑熱在營,為衛分風濕所搏,邪正交爭,欲出而不得出之象。治宜桂枝白虎湯,疏衛清營;衛分邪重者,用桂枝湯,疏衛護營。其當暑汗不出而成瘧者,是夏月當風取涼,以水灌汗,逼令暑邪深入,不復汗而傷於內,脈必浮弦,發時亦必弦數。


《脈訣》謂弦為陰脈。


弦數不盡屬熱,乃營分之邪欲出而不得出之象,苔亦必淡白、滑白而不膩,但舌肉不深紅,先寒後熱,寒重熱輕,後方轉為寒輕熱重。


治宜桂枝甘草湯疏衛為主,營熱衛寒兩重者,桂枝湯疏衛護營,若風寒遏郁衛分,較甚者,用小柴胡湯,領邪出外也可,即用三陽表藥,領邪外出亦可。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0

凡夏月風寒伏暑,秋成痢疾者,雖病各不同,而究其由來,同屬暑為涼伏,因秋風而發,皆從瘧例治之,用小柴胡湯亦無不可。


喻氏嘉言治痢用小柴胡倉廩湯,逆流挽舟,即此意也。


又有濕鬱成霍亂者,吐瀉、腹痛、惡寒、頭身均痛,此非寒也,乃濕勝耳!


三陰?瘧,亦因濕勝而得,但?瘧為濕鬱脾經,其勢緩;


霍亂為濕閉氣機,其勢急。


肺為濕閉,則各臟腑之本氣亦閉,氣閉則不能行水,清氣不得下行,濁氣轉而上干,清濁混淆,霍亂乃作;


脈必沉細而遏,甚則沉伏;


苔必水白白膩,重者舌肉亦水白而不紅活。


此病最忌升散溫燥以及甘藥,然間有服溫藥而愈者,乃濕未化熱者耳!


若屢進必誤。


夫溫燥之品,助濁氣上干一也;


六氣皆從火化,霍亂瀉多亡陰,化燥最速二也。


法宜五苓散去蒼朮,化膀胱之氣,以導下流,尤須加辛通下達之品,以開氣閉,氣為水母,氣開乃能行水。


夫辛通下達,無過細辛,也力居多。


余屢驗不爽,但不宜多用,其功大者,其力必猛,不可不知。


再以外感寒濕言之。寒濕為濕之本氣,本氣為陰邪。


其見證也,惡寒戰(身戰)栗(心栗),周身疼痛,或外邪鬱遏內熱,疼而且煩,但舌苔白滑,不渴不飲,內無熱象,故為寒濕。


必須分別傷表傷裡,表虛裡虛,化熱化燥。


表雖屬毛竅經脈,而肺實統之;


裡雖指各臟腑,而腎實主之。


其濕兼風寒傷表也,雖當發汗,但忌發之太猛,犯濕家忌汗之戒。


《金匱》云:風濕相搏,一身盡痛,法當汗出而解。


值天陰雨不止,發其汗,汗大出者,風氣去,濕氣在,亦不愈。


治風濕者,發其汗,但微微似欲汗出者,風濕俱去也。


蓋風為陽邪,輕浮易去;


濕為陰邪,凝滯難驅。


微微似欲汗出,即經所謂「漬形以為汗」是也。


(妙在「漬」字,有浸潤透徹之義)。


又曰:病者一身盡痛,發熱,日晡益劇,名風濕。


此痛傷於寒,汗出當風,或久傷取冷所致,可與麻杏苡甘湯。


又曰:濕家身煩疼,可與麻黃加朮湯。


麻黃加朮,緩中燥濕,一發一補,即微微似欲汗出,風濕俱去之意也。


唐宋以後諸方,或不用麻黃,或用麻黃,並雜用薄荷、蘇葉、荊、防、羌、獨升燥走竄之甚於麻黃者,皆由於未嘗藥辨性之故。


夫麻黃誠不可多用,若當用而用,止三四分,則較勝於雜用他藥者多矣。


即或不用,而以杏仁、蘇梗代之,原無不可,但勿雜用升燥走竄藥,致濕邪內蒙包絡,變為神昏,下傷肝膽,變為痙厥,則善矣。


書曰:濕家忌汗,汗多則亡陽(汗為心液,汗多則心液受傷,太陽不能外衛,故脫)。


又曰:濕家忌汗,發汗則病痙(汗多血耗,肝無所養,故痙)。


洵不誣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1

其寒濕傷裡也,以利小便為主,最忌誤下。


《金匱》云:關節疼痛而煩,脈沉而細,此名濕痹。


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當利其小便。


夫關節煩疼,雖屬表濕,鬱而生熱,而脈沉細,小便不利,大便快,濕在裡者居多,故即從裡治,利其小便。


又曰:濕家但頭汗出,背強,欲覆被向火,若下之早則噦;


或胸滿,小便不利,舌上白苔者,以丹田有熱,胸中有寒,熱為寒搏,故渴欲飲水而不能飲,口燥而煩。


按:濕家本多汗,頭汗出者,寒氣凝斂於上也;背便不利者,誤下津液內竭也。


下後裡虛,上焦陽氣陷入下焦,為丹田有熱;


舌苔白滑,誤下表寒陷入胸中,為胸中有寒;


惟丹田有熱,則渴欲飲水;


惟胸中有寒濕,雖得水而不能飲,但口燥而煩也。


又曰:濕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蓋濕在表,下之則虛其裡,額為諸陽之會,額上汗出,孤陽無根而上脫也;


微喘,裡熱不守而上逆也;


小便自遺,或下利者,陰氣不藏而下泄也;


陰陽脫離,故死。


觀此可知在裡之寒濕,宜利而不宜下也明矣。


其濕合風寒傷人,致表虛裡虛者,表虛則固表,裡虛則溫陽。


蓋固表則陽氣外衛,陰氣自消;


溫陽則離照當空,陰霾自退。


君子道長,小人道消,理固有一定者也。


故仲景治風濕,脈浮、身重,見其汗出、惡風,知為表虛,主防己黃?湯,疏而固之;


治風濕相摶,身體煩疼,不能轉側,不嘔,不渴(裡無邪也),見其脈浮虛而澀,知為陽虛,主桂枝附子湯,和而溫之;


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知在內之津液不足,主桂枝去桂加白朮湯,溫而潤之(甜術生用,氣雖燥而質潤,既能勝濕,又不傷津);


治風濕相搏,骨節疼痛煩掣,不得屈伸,近之痛劇,小便不利,或身微腫,見其汗出、氣短、惡風不欲去衣,知為表裡兩虛,主甘草附子湯,溫以化之。


此漢儒醫學也。


繼此而知之者,則惟有喻氏嘉言。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2

其曰:人身陽盛則輕矯,濕盛則重著,乃有身重如山,百脈痛楚,不能轉側,此猶不用附子回陽勝濕,更欲何待?


在表之濕,其有可汗者,附子合桂枝湯,驅之外出;


在裡之濕,其有可下者,附子合細辛、大黃,驅之下出;


在中之濕,附子合白朮溫中燥脾。


然則喻氏之學,其直登張氏之堂也乎!


更有濕化為熱者,如經所謂風、寒、濕三氣雜至,沓合而成痹。


本論又合風、寒、濕、熱四氣名濕痹,是始則濕與風、寒合,繼則濕與熱合。


濕與熱合,又當用辛涼淡法,如蒼朮白虎湯、治痹防己湯,或細辛、石膏並用,俾天氣清肅下降,則經絡濕熱自隨之以降,而痹者通矣。


又有濕熱化燥者,如經所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


又曰:濕熱不攘,大筋軟短,小筋弛長;


軟短為拘,弛長為痿。


又曰:經熱則痹,絡熱則痿。


又曰:肺葉焦萎,則病痿?之類。


濕化為燥,燥中猶有餘濕,須治濕不礙燥,如防己湯中加龜板、決明、牡蠣、金釵石斛之類;


化燥而無余濕,須治燥不動濕,如熟地炭、蓯蓉、枸杞、玉竹、沙參、製首烏、胡麻之類。


乃世俗治拘攣等證,慣用木瓜,且盛稱其養筋、舒筋之功。


抑知木瓜味酸澀而質燥,斷無養筋、舒筋之理。


此說創自明人,《神農本草》原無是解,宜陳氏修園非之。


更有藤屬,如絡石藤、海風藤、薜荔藤等味,慣用以治痹,抑知此類藤屬,辛燥走竄,穿經破絡,化熱化燥,愈服愈痛。


夫濕為寒搏,寒搏則燥生,初起即當辛潤、濕潤以解外燥,參以淡滲治濕;


濕熱化燥,即當治以清潤,重者清潤不效,又當治以濕潤。


即以痹論,痹為濕痹,治濕為本,風寒兼之,方合聖經治病求本之旨。


若謂藉以引經,彼桂枝、桑枝、當歸、牛膝諸品,不獨引經,且能流利關節,不較勝於藤屬多多乎?


再以內傷濕熱言之。


其病天氣也,肺傷濕熱,清肅不行,或多自汗,或成膚腫,或淋閉,或火瀉,或痢如西瓜水等證,如溽暑蒸騰,必得涼風至、白露降,溽暑乃收,且上竅一開,下竅自注。


治法不外辛淡、清淡,如白虎湯、甘露飲加杏仁、芥子、苡仁、通草之類。


其病地氣也,濕熱傷脾胃之陰,上而熏蒸肺肝,下而壅塞二腸、膀胱,或生痰、生飲,或吞酸、吐酸,或嘔逆、吐瀉,或土壅木遏,山有風而成蠱,或下塞上閉,天地隔而成否,或濕熱滯於中,而為噤口痢疾,或水濕溢於外,而為皮膚水腫。


土屬雜氣,為病最多。


治法總不外辛通苦降,如五瀉心湯、二妙散、清熱滲濕湯、資生丸、六君加黃連、鱉甲、澤瀉、薑汁、竹瀝之類。


其有痞滿嘔逆,上下不通者,乘其初起,元氣未衰,投控涎丹十余粒通之,或用小溫中丸數服化之,及早圖治,切勿養癰,致貽後患。


其由中土而病及下焦也,或濕熱傷腎,水不濟火而為夢遺、為黃濁;


傳入大腸,而為痢;


或濕熱傷肝,流入筋脈而為疝;


或濕熱傷脾,而為泄瀉。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2

治法亦不外苦辛淡滲,如豬肚丸、知柏生地黃湯、宣清導濁湯、黃芩芍藥湯、滲濕斷下湯、桂苓甘露飲、五苓散、牡蠣澤瀉散之類。


其有化燥者,始為濕熱,繼又陰虛,上實下虛,火升痰涌,或胸痞、脅滿,或喘嗽、眩暈,或四肢乏力,或周身疼痛,或血溢、便閉,或面赤、足冷,或痿痹、癱廢。


治法又與尋常濕熱不同,若淡滲燥濕,必致真陰下竭,若柔膩滋陰,又助痰濕上壅,務使燥潤得宜,剛柔並濟,如知柏地黃丸、虎潛丸之類。


復有陰陽兩虛,真元下衰,濕熱上乘,乘於內則痰熱喘滿、眩暈,溢於外則肢體疼重、麻木,如此則將有類中之虞,如痰厥昏仆、舌強語澀、口角流涎、口眼 斜、半身不遂等證。


宜用劉守真地黃飲子,多加薑汁、竹瀝送下,或服黑錫丹一分,服後半日許,乘其氣息稍平,急進大劑參湯,和竹瀝、薑汁、童便分服之。


若過此時,則痰火復升,補氣之藥難於突入重圍矣。


其喘滿多熱汗者,急進生脈散以攝陰氣;


喘滿多冷汗者,急進參附湯以回陽氣,或用理陰煎以收攝陰陽二氣。


治濕熱化燥,有如此者。


再以內傷寒濕言之。


或因於天,或因於人,或外無所因,而濕從內起。


因於天者,久雨濕勝,外濕引動內濕;


因於人者,夏月納涼飲冷,或嗜食茶酒瓜果,急者當時為患,緩者秋後乃發;


外無所因者,乃水穀之濕,停蓄於中。


三者之原,總由陽虛不能輸水所致。


其病天氣也,肺陽傷則水冷,金寒氣不化水,有霾霧蔽空之象;


肺陽遏,心陽亦為其所掩,有陰云蔽日之象。


或水泛高原,為喘滿,為痰嗽;


或飲邪凌心,為心悸;


或上干於頭,為眩暈、嘔吐。


治法以辛淡為主,表輕者六安煎,表重者小青龍湯,有汗小青龍去麻黃,或如苓桂術甘、苓桂術薑、《外台》茯苓飲之類。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2

其陽虛濕重,及喘滿多冷汗者,又非參附湯、真武湯回陽勝見脘痞、腹脹、腹痛、腫脹、便溏、洞泄、三陰?瘧等證,法宜溫中燥濕,如附子理中、真武等湯之類;


胃陽傷則見脘脹、嘔逆、不飢、不食、不便等證,法宜辛溫淡滲,如平胃散、胃苓湯、除濕湯之類。


亦有濕鬱化熱,舌苔先白滑灰滑,而後轉黃燥,口渴不飢,小便澀痛,大便堅實,即古稱濕火是也。


治法又宜苦辛涼淡,如半夏瀉心等湯。


要之,濕為陰邪,傷人之陽也,得理之常;


傷人之陰也,乃勢之變。


其病地氣,而及地中之水、火、木也。


腎陽虛,則三焦不能化水滲入膀胱,而見濕痢、滑泄、五更泄瀉、腰腿酸痛等證。


邪水旺一分,則真水虧一分。


治法以溫腎陽、泄膀胱為主。


溫腎陽,即所以生脾土;


泄膀胱,即所以安腎陽。


溫腎陽,如真武湯、《金匱》腎氣湯、參茸湯之類。


泄膀胱,如五苓散之類。


其病肝木者何》所謂風濕交爭,風不勝濕之意。


治法宜逍遙散、小柴胡湯、補中益氣、調中益氣等湯,以復其風木之性,則水隨氣轉,由決瀆入州都,而汜濫者治矣。


此治內傷寒濕之大較也。學人博覽群書,自知所論不誣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5

卷下

 

燥氣論

 

經云:燥勝則干。


干為澀滯不通之疾。


其病有外感、內傷之因,寒燥、燥熱之異,傷人氣分、血分之次第淺深,皆辨之不可不早辨也。


邵新甫曰:外感之燥,首傷上焦氣分,氣分失治,則延及血分;


內傷之燥,乃人之本病,由於精血下奪而成,或因偏餌燥藥所致,病從下焦陰分先起,下焦失治,則槁及乎上,喘咳、痿厥、三消、噎膈之萌,總由於此。


治法:外感之燥,津液結於上而為患者,結者必使之開解,非辛潤流利氣機不可;


內傷之燥,精血竭於下而為患者,竭者必使之復盈,非柔潤靜藥,及血肉有情者以滋填之不可。


大抵是病用藥,最忌者苦澀,最善者甘柔。


此其大較也。


獨是外感、內傷宜分,寒燥、燥熱尤不可混。


夫因寒而燥,為燥之化氣;


由燥而熱,乃燥之本氣。


人但知燥熱為燥之常,而不知寒燥為燥之變,無怪乎其辛燥升散,動輒得咎也。


不觀諸《內經》乎?


經曰:陽明司天,燥淫所勝,民病善嘔,心脅痛不能轉側,治以苦溫(苦當是微苦,如杏仁之類,取其通降。溫當是溫潤,非溫燥升散之類)。


此《內經》治寒燥之正法也。


又曰:陽明之勝,清發於中,左脅痛、溏泄,內為嗌塞,外發?疝,大涼肅殺,華英改容,毛蟲乃殃,胸中不便,嗌塞而咳。


據此經文,亦指涼燥搏束而言。


《性理大全》謂燥屬次寒。


沈目南曰:盛夏暑熱熏蒸,人身汗出?,肌膚潮潤而不燥,冬月嚴凝肅殺,人身干槁燥冽,故深秋燥氣行,人體肺金應之,肌膚亦燥。


此亦指寒燥而言。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6

寒燥如此,溫燥可知。


夫乾金主燥,於時為秋,然秋不遽燥也,秋分以後,漸至大涼,露寒霜肅,清氣搏激,燥乃行令。


燥從天降,首傷肺金,肺主一身氣化,氣為燥郁,清肅不行,機關不利,勢必乾咳連聲、胸脅牽痛、不能轉側、胸懣氣逆喘急、乾嘔。


又或氣為燥郁,不能行水,水停膈上,則必口渴思飲、飲水則吐、煩悶不寧、氣為燥郁,不能布津,則必寒熱無汗、口鼻唇舌起燥、嗌喉干疼。


又或氣為燥郁,內外皆壅,則必一身盡痛;


肺主皮毛,甚至皮膚干疼、手不可按、凜凜惡寒、甚而肢厥,雖覆以重裘不溫,頗似陰寒之象。


又或氣為燥郁,治節無權,中宮水飲不能屈曲輸於膀胱,而直注於大腸,則必腹痛、泄瀉,甚者揮霍攪亂、上吐下瀉、脈伏肢涼,又似陰寒寒濕之象。


夏受暑燥,亦多病此。


但燥氣干滯,所瀉必艱澀難行,與濕瀉、熱瀉之傾腸滑利者不同。


吐瀉甚則津液內奪,柔化為剛,腸燥拘急,有似硬梗,按之痛甚,蜷曲難伸,任(脈)失榮養,當臍上下按之堅硬,動躍震手;


沖(脈)失榮養,臍之兩旁按之堅硬,動躍震手。


此皆燥極見證,切勿認為積滯,誤行攻下。


又或經絡失於榮養,拘攣掣痛,俗名轉筋,立時陰亡液涸,目陷肉銷,面青膚黑,舌中肉剝,神明昏亂,陰奪於內,陽無依附,遂至肢厥身冷,汗出如珠,內閉外脫不救。


又或肺燥直逼大腸(肺與大腸同屬燥金),而成腸?(俗名痢疾);


燥郁氣機,則腸垢下而色白,燥傷血絡,則血滲大腸而色紅,澀不通、行後稍止、氣機終覺不利、糟粕又或結為燥糞。


與濕痢之痛緩酸墜,而不裡急艱澀,大便溏而多者有別。


凡此燥病,多生於陰虧之輩,勞苦之人,夏月炎蒸,液為汗耗,水竭金枯,裡氣已燥,以燥感燥,同氣相求,最為易易。


唐?孫思邈真人制生脈散(人參、麥冬、五味子,合為生脈人立法,周密如此)。


使人夏月服之,以保肺金,治未病也。


奈何漢唐以後,醫道失傳,不知人生天地間,外感內傷,千變萬化,總不外天地陰陽之氣,即不外天地燥濕之氣。


乃世於濕氣,猶多發明,而於燥氣,未能詳究,所以每遇外感,渾曰風寒,不辨其為風燥、為風濕、為寒燥、為寒濕,至暑燥初起,與寒燥相似,更不之辨。


但見寒熱、無汗、頭身疼痛、咳嗽、嘔吐、胸懣氣逆等證,輒用辛燥升散,見有胸懣,便曰感寒停滯,並用苦燥破滯,輕則用蘇、薄、荊、防,重則用羌、獨、芎、芷,在夏月則用香薷、藿香,至青皮、枳殼、山楂等味,亦慣行佐用。


試思以上諸藥,其為辛潤乎?


抑為辛燥乎?


其在夾濕者,用之猶可,若是風燥、寒燥之邪,則以燥治燥,變證必然蜂起,將見燥邪竄入肌肉則發斑,竄入皮膚則發疹,竄入營分則舌赤無苔,神亂譫煩。


斯時也,見其邪入營分,又用一派苦寒清火、柔膩滋陰,逼令燥邪深入心包,深入骨髓。


入心包則神煩意亂(煩屬心肺),輕則多言,重則譫語,閉極則神明昏亂,囈語不休,目睛頻轉;


入腎則燥,循衣摸席,揚手擲足;


陰液耗極則口噤齒,身強發痙,內閉外脫,不可救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7

又或上焦氣分之邪未開,法宜辛潤開達,或津液聚於胸膈為痰,阻結氣分,正在心下硬痛,法宜苦辛通降,如小陷胸湯、半夏瀉心湯、溫膽湯、三子湯之類,對病發藥,方能獲效。


乃不用開化,妄用大劑攻下,氣為邪搏,不能傳送,正糞不行,但行稀水,徒傷氣血;


又或邪已傳裡,遷延不下,致成臟結,雖下不行。


若是者,始而以燥治燥,致邪走竄;


繼而苦寒冰伏、陰柔滋膩,致邪閉結;


終而誤下失下,致邪實正虛,輕者重,重者死。


蓋不知凡幾,其為可慨,不亦甚乎!


又見習俗,遇有霍亂,不辨燥濕,但見腹痛吐瀉,輒用藿香正氣散,甚有用香、砂、桂、附、吳萸諸燥藥,其在濕邪,自可冀以溫中止瀉,若是燥邪,不獨瀉不能止,必致耗液亡陰,內閉外脫,或上焦之邪,走入中下,氣分之邪,走入營分,每見大便下紅,形如血,遂不可救。


又見習俗,遇有腸?,不辨燥濕,輒用敗毒散升陽、芍藥湯通裡。


其在風濕致痢,用敗毒散升陽轉氣,逆流挽舟,自可獲效;


濕熱致痢,用芍藥湯酸苦泄熱、苦辛通降,亦可獲效。


若是燥邪,治以辛燥、苦燥,必致傷及血液,剝盡腸膏。


如此類推,不可枚舉。


或曰;治法何如?


曰:病有燥濕,藥有燥潤;


病有風燥、寒燥、暑燥、燥火、燥郁夾濕之分,藥有辛潤、溫潤、清潤、咸潤、燥潤兼施之別。


且六氣之邪,初無形質,以氣傷氣,首先犯肺,必用輕藥,乃可開通,汗出而解。


經曰:輕可去實,信不誣也。


況人之汗,為津液所化,而汗之出,乃氣機所傳。


一經感邪,阻遏肺氣,氣為邪阻,不能布津外通毛竅,故身無汗、寒熱、疼痛;


氣為邪阻,不能布津上濡清竅,下通胃腸,故口乾、舌燥、胸懣、氣逆、二便不調。


治者當辨燥濕二氣何氣致病?


所兼何邪(兼風、兼寒、兼暑)。


所化何邪?(化火、未化火)。


所夾何邪?(夾水、夾痰、夾食、夾本病)。


對病發藥,使之開通,(開字橫看,是由肺外達皮毛,與升散之向上行者不同。通字豎看,是由肺下達胃腸,通潤、通和,皆謂之通,非專指攻下言也),邪一開通,津液流行,而汗自解,何必泥定風藥發汗耶?


且風藥不獨不能發汗,反耗傷津液,絕其化汗之源,尚冀其化汗耶?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28

以燥氣論,燥邪初起,在未化熱時,宜用辛潤開達氣機,如杏仁、牛蒡、桔梗之屬。


兼寒加以溫潤,如豆豉、前胡、薑、蔥之類;


邪機閉遏,加以通潤,如白芥子、細辛之類;


咳嗽不止,胸前懣悶,加蘇子、紫菀、百部之類,辛中帶潤,自不傷津。


而且辛潤又能行水,燥夾濕者宜之;


辛潤又能開閉,內外閉遏者宜之。


其裡氣不和者,佐以栝蔞皮、鮮薤白之類,辛滑流利氣機,氣機一通,大便自解,濁邪解而清邪失所依附,亦必化汗而解。


其化熱者,於辛潤劑中,酌加清潤輕虛之品二三味,如梨皮、蔗皮、梨汁、蔗汁、荸薺、蘆根、石膏、知母、川貝母、南沙參、桑葉、菊花、銀花、花粉之類,以泄其熱,熱泄則清肅令行,氣機流利,亦必化汗而解。


其陰虛者,於辛潤劑中,酌加生地、元參、沙參、麻仁、黑脂麻、蜂蜜之類,養陰潤腸,但不宜多用,恐膩著邪氣。


其夾濕者,於辛潤劑中,酌加蔻仁、通草、茯苓、半夏之類,辛淡滲濕,亦不宜多用,恐燥傷津液。


其夾濕而化熱者,於辛潤劑中,酌加滑石、淡竹葉之清滲,連翹、山梔之微苦微燥,重者酌加薑汁炒木通,炒芩、連之類,苦降辛通,開化濕熱。


其邪已傳裡,依附胃腸渣滓者,則攻下一法,又未可緩施,但下宜適中,不可太過。


觀仲景用大承氣湯,一劑分為三服,視其進退用之,以藥力不及,猶可再服,藥力太過,不可挽回。


其用心之細,有如此者。


且上焦邪氣開通,天氣下降,地氣自隨之以營運,又何必緩下為能乎?


此治外燥之大法也。


或又曰:誤藥不可以救乎?


曰:難也,藥病相反也。


燥邪用燥藥,一相反也;


肺喜清肅,而藥用濁烈,二相反也;


肺主下降,而藥用升散,三相反也;


燥邪屬氣,以氣傷氣,原無形質,而且肺為輕虛之臟,膻中為空靈之所,苦寒沉降,陰柔滯膩,氣濁味濃,病未閉而藥閉之,病已閉而藥復閉之,四相反也;


氣分之邪未開,而津液又被下奪,五相反也。


一病而五相反,不死何待?


燥邪本易化熱,今誤被辛燥升散、寒涼冰伏、陰柔滋膩,不得再用熱藥挽之,惟有用余氏普濟丹、寧上丸,養液開閉,以回萬一。


曰:辛燥、寒涼、陰柔三者之弊,如此其甚,其不可以一用乎?


而又非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0

降佐以升(降非攻破,乃辛潤流通,使之自降。升非升散,不過用微燥之品數分,以和格拒而已),開佐以闔(凡寒涼陰柔,皆是闔機),君臣佐使,配合得宜,亦何不可?


夫天地陰陽之道,即升降開闔之道,人苟知此,立方自錯綜變化,神妙不測矣。


又有內寒燥一證,考《醫壘元戎》嘗用溫熱藥治之,如桂、附、硫黃、良薑、巴豆之屬,然彼系治北方之人,感受大寒,寒結於內,卒然腹痛,不曾化熱,乃用熱藥為丸,以通寒結。


此偶用之方,非常法也。


劉河間曰:燥本屬秋陰,異於寒濕,而同於風熱,熱甚則液耗風生,肝主風木、主筋,肺不清肅下降,則津液聚於胸膈而為痰飲,不歸正化以潤其筋。


其為病,有經脈勁強而口噤者,燥甚干澀收斂故也;


有經脈拘急,或時惡寒,或善伸數欠,脈浮數而弦者,燥氣怫鬱,裡氣不舒故也;


有脾胃干涸成消渴者,燥劫胃津故也;


有風癇發作,螈?、昏冒、僵仆者,燥甚化風涎,溢胸膈,因燥生濕故也(外燥昏閉,亦多由此)。


至於中風筋緩不收,與諸 郁病痿,似與勁切緊澀相反,而其為燥則同,特其燥之甚焉耳!


觀秋深燥甚,草木有枯縮而不伸者,亦有萎落而不收者,其理可悟矣。


夫手得血而能持,足得血而能行,燥則血液衰少,而氣不流暢,緩縱不收,必然之理。


孫一奎曰:燥旺於秋,然必秋分以後,清氣行而萬物乃燥,燥屬金,金屬西方之氣,在人為肺。


乃運氣以卯酉為陽明燥金司天,而不言肺者何也?


蓋以肺脈起於中焦,津液出於中焦故也。


彼醫經統旨謂燥是陽明所化,亦是故耳!


沈生明曰:《內經》病機一十九條,獨遺燥氣,蓋為燥兼風熱而化,言風熱而燥在其中矣。


燥兼風化者,經曰:風能勝濕,濕去則燥生,在人則風能爍液,液去則燥生,燥傷肺金,金不勝水,而病及肝木,故中風筋脈動弦、風癇口噤、收斂急切諸病生;


燥兼熱化者,《易》曰:燥萬物者,莫 乎火。


始也火爍金而燥乃成,既也金不生水而燥益甚,故消穀善飢、胃槁噎膈、二便閉塞、枯涸燥裂諸病又生。


由熱生風,由風生燥,燥又生熱,循環勝復,至於髓液俱枯,燥非淺患明矣!


推致燥之由,有因於天者,有因於人者。


陽明燥金司天,或久旱無雨,燥化大行,傷及肺金,此因於天者也;


七情不節,氣結、神傷、精損,及病時汗、吐、下太過,或久勞風日之中,頻近爐火之旁,或食味辛熱太過,或虛勞誤投溫燥,與夫服食家久服金石之品,皆能燥傷津液,此因於人者也。


然究其本源,皆緣血液不足所致。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1


蓋陰血虛則不能營運乎百體,津液耗則不能滋養乎三焦(指上、中、下三焦言)。


由是邪熱怫鬱,燥變多端,或燥於外而皮膚皴裂,或燥於內而精血枯涸,燥於上則咽鼻干疼,燥於下則便溺閉結,兼熱則手足痿,化風則癇痙作,實而燥熱必發顛狂,虛而燥熱必致勞咳,燥傷肺金不能敷布水精,則又停痰停飲,燥中夾濕而為噎膈。


因燥致病,何可勝言!


治燥之法,當觀釜沸之理。


血譬諸湯,氣譬諸火。


若火猛湯沸,而為實邪,則當沃薪滅焰,使不涸竭,張太守所謂急下陽明以存津液者此也;


若沸久將干,則又當益水勝火,使不上僭,王太仆所謂壯水之主,以制陽光者此也。


又按經云:心移寒於肺,為肺消,飲一溲二,死不治,謂之死陰。


死陰者,謂心肺真陰枯涸,真陽亦衰,寒從中起,氣不化液,肺之陰氣已死也。


景岳曾以八味丸、歸脾湯治一?紳而愈。


又如大便閉結,食少,脈微,謂之陰結,以半硫丸治之而愈。


是皆血枯氣澀,陰傷及陽,不能運化蒸變,如地氣不上騰,則天氣不下降,閉塞而成冬者然。


此因虛而寒,因寒而燥,則又當改清潤為溫潤矣。


知經知權,知常知變,乃不愧為司命焉!


喻嘉言曰:病機一十九條,獨遺燥氣。


夫六氣配四時,風於時為春,暑於時為夏,燥於時為秋,寒於時為冬。


濕生於土,土寄旺四時,而季夏十八日為尤旺。


竊謂《內經》原文,當是春傷於風,夏傷於暑,長夏傷於濕,秋傷於燥,冬傷於寒。


特傳寫者,誤於暑字下、濕字上,脫略數字耳!


蓋秋傷於燥,理之決然而無可疑者也。


經又謂咳不止而出白血者死。


白血謂色淺紅,似肉似肺,乃肺臟消削之驗。


然則病機云:諸氣?郁,皆屬於肺。


諸痿喘嘔,皆屬於上。


二條指燥病言明甚。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2

至左?脅痛,不能轉側,嗌干面塵,身無膏澤,足外反熱,腰痛驚駭,筋攣,丈夫?疝,婦人少腹痛,目瞇?瘡,則又燥病之本於肝而散見不一者也,而要皆秋傷於燥之征也。


奈何解者不知病機篇之偶有脫誤,竟指燥病為濕病,顯與經旨背而馳哉!


經曰:心移熱於肺,傳為膈消。


肺燥之由來者遠矣!


苟其人腎水得上交於心,則心火自得下交於腎,水火既濟,何傷肺之有?


即或腎水不足,而胃中津液猶足以協濟上供,肺亦不至過燥也。


若中下之澤既竭,而高源之水,猶得措於不傾,此必無之事矣。


經又云:二陽結,謂之消。


是手陽明大腸、足陽明胃,熱結而精血不榮,致成消渴,舌肉赤裂,大渴引飲,與膈消義同,治膈消用白虎加人參湯,清燥救肺。


觀此可知諸氣 郁、諸痿喘嘔之屬肺燥者,用之亦無不合矣。


陰陽別論曰:二陽之病發心脾,有不得隱曲,女子不月,其傳為風消,傳為息賁者,死不治。


二陽,陽明胃也。


發於心脾者,謂二陽之病發於心、脾者也。心藏神,脾藏意,心之所發而有所主者謂之意,脾雖藏意,實本於心。


思則脾氣結而心氣亦結,心氣結而心血亦結,燥從中起,傷及陽明,陽明主肌肉。


風消者,肌肉如風消削也。


息賁者,息有音而上賁不下,乃因肺氣虛不能下歸於腎,腎氣虛不能上納乎肺也。


臟腑陰液,銷亡殆盡,故直斷之曰死不治。


柯韻伯論痙濕異同曰:病機一十九條,獨缺燥病,若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愚竊疑之,即本論亦自有痙濕之分,且曰太陽病(寒傷太陽經),發汗太過,因致痙,則痙之屬燥無疑矣。


彼諸痙屬濕之說,其傳寫之誤乎?


抑濕化為燥乎?


夫痙乃血虛筋急之狀。


按六氣皆足以致痙。


風寒之痙,乃清氣搏激所致。


暑濕之痙,或風寒搏激暑濕所致,或暑濕壅遏所致,或暑濕化燥所致,或發汗太過所致。


其搏激壅遏者,非辛潤、溫潤以解之不可;


其化燥者,及發汗太過者,非清潤、甘潤、溫潤以濡之不可。


又按六經痙病,各有部位:


身以後者屬太陽,頭項強急,腰脊反折,髀不可屈,?筋如結,皆其證也;


身以前者屬陽明,頭面動搖,口噤齒,缺盆紐痛,腿腳攣急,皆其證也;


身之側者屬少陽,口眼歪邪,手足牽引,兩脅拘急,半身不遂,皆其證也;


腹內拘急,或因吐瀉而四肢拘急,屬太陰;


惡寒蜷臥,尻以代踵,脊以代頭,俯不能仰,屬少陰;


睪丸上升,宗筋下注,少腹裡急,陰中拘攣,膝筋拘急,屬厥陰。


然六經部位雖不同,而要皆歸於燥。


但當辨燥之所因(因寒、因風、因風寒束搏、暑濕壅遏)所化(風寒化燥、暑濕化燥),以治其原,加引經藥,以為之使,不必泥定經絡,逐末而忘其本也。


其因風寒搏激致痙者,其證發熱、惡寒、無汗、氣上衝胸、小便不利,其脈堅緊,其狀強直而口噤,此得之天氣,即經所謂諸暴強直,皆屬於風是也,勇猛無汗,故曰剛痙;


其因暑濕壅遏致痙者,其證發熱、有汗、而不惡寒,其脈沉遲、模糊不清、往來不利,其狀項強?,此得之地氣,即經所謂諸痙項強,皆屬於濕是也,軟弱有汗,故名柔痙。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3

仲景治因於風者君葛根,甘涼以治風之動,而又清潤治燥也(風陽化熱乃可用,若風寒搏束,又非所宜);


治因於濕熱者君栝蔞根,苦降以決濕之壅,而又涼潤治燥也。


一藥而兩用之,不惟不相礙,且可相濟,學人所當隅反也。


且夫善醫者,必用視觀察之法,而辨於其微,辨於其早,以治未病。


如項強而痛,即痙之一端,觀此便知是太陽經脈血虛,而預防之。


如《傷寒論》云:脈浮、自汗、心煩、惡寒、而腳攣急,知痙之將作,與以桂枝湯則厥,與以芍藥甘草湯則其腳自伸。


甘草甘以緩急,芍藥微潤微苦,治燥而不膩邪。


仲聖用藥,非若後人之顧此失彼也。


乃習俗見此,不獨不能預防,而且誤作風治,辛散發汗,助陽耗陰,將見項背強直、口噤齒?、腿腳攣急、臥不著席,諸證生矣。


此無他,不審虛實故也。


夫治痙之法,當分虛實,而究其所因。


其因血虛發痙、妄治發痙者,亟用清和濡潤,以柔化剛之法。


其虛甚者,金寒水冷,氣結津枯,清潤又非所宜,必得溫潤、甘潤,如蓯蓉、枸杞、熟地、阿膠、玉竹、鹿膠、菟絲子之類,方為中?。


以清潤猶稟清秋涼寒之氣,甘潤、溫潤,乃得春和煦育之機。


虛燥治法,大率類此。


嗟乎!


虛實殊途,生死反掌,學者所當辨於其微,辨於其早也已!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5

論張仲景《傷寒論》

 

漢?張太守仲景著《傷寒》一書,立一百一十三方,三百九十七法,隨病之變遷用之,千變萬化,靈妙無窮,萬病皆當仿之為法,不可僅作傷寒書讀也。


乃後之注是書者,五十余家,移前易後,互相訾議,迄無定論。


愚按:是書,當分兩大段看法,其前一段為表寒而作,寒段為裡寒而作,裡寒或由外直中於內,或虛則寒自內生,總不外脾腎陽虛,陽虛則不獨不能御寒,而且脾陽虛則不能散精,腎陽虛則不能行水,不能散精行水,故化濕者多,化火者少。


其法雖分六經,亦不外三焦。


言六經者,明邪所從入之門、經行之徑,病之所由起、所由傳也;


不外三焦者,以有形之痰涎水飲渣滓,為邪所搏結,病之所由成也。


觀其論中,曰胸中,曰心中,曰心下,曰胸脅下,曰胃中,曰腹中,曰少腹,雖未明言三焦,較言三焦者更細也。


人身一小天地,膈膜以上,天氣主之,肺與心也。


膈膜以下,地氣主之,脾、胃、二腸、膀胱、三焦、腎也。


界乎天地之間者為膈膜,膈膜乃肝、膽部位,如地之有樹木者然。


行乎肌肉之裡,筋骨之外,以營運血脈者為經絡,如地之有脈絡溝渠,以通天氣者然。


從膈下而上,上至胸,旁至脅,皆清氣與津液往來之所,其病不外痰涎水飲,為邪所擊搏,與氣相結,由胃中脘及腹中,下抵少腹,乃有渣滓穢濁之物,邪氣得以依附之,而成下證。


一為清陽,一為濁陰,人身所以為一小天地也。


觀仲景先師所立方、法,確就邪傷人身之天地者治之,六經固不爽毫厘,三焦亦不逾分寸,千古醫聖之稱,舍仲景其誰與歸?


以太陽論,太陽經脈行背,背者胸中之府,胸中為肺之外廓,肺主皮毛。


凡邪從太陽入者,必自毛竅始,且六經之氣,皆天氣所營運,未有經氣鬱而天氣不郁者。


故《傷寒論》云:太陽病,頭痛、發熱、身痛、腰痛、骨節痛、惡風、無汗而喘。


又曰:喘而胸滿,劇者必衄,衄乃解。


夫頭痛以下,皆太陽見證;


喘而胸滿,乃邪阻肺氣不舒也;


衄者,寒燥化熱,熱甚動血,由肺之清道出也;


衄解與汗解同,故曰衄乃解。


經言太陽,固明明兼言肺矣。


且邪由皮毛而肌肉,由肌肉而經脈,一層收近一層,是橫入。


邪由外橫入,藥由內橫托,故用輕虛之麻黃湯,由肺化汗外達皮毛,以出肺之空竅,即以出太陽之門戶(經云:輕可去實。


又云:薄則發泄,濃則發熱。


麻黃體極空虛,氣味俱薄,輕薄、上浮、空虛、外達,太陽藥,即肺藥也,故用以為君,即以為使。


桂枝辛溫微潤,主溫肌肉,枝亦橫達,故以為臣。


杏仁質潤,微辛微苦,苦重於辛,開而能降,且仁含生意,又能入心化汗。


炙甘草微潤而甘,能緩藥性於上,故以為佐。


方雖四味,神妙無窮,奈後世舍而不用,偏用羌、獨、荊、薄辛燥濁烈之品,不知濃則發熱,服之徒增煩躁。


且麻黃主開,是橫力;


羌、獨等主升,是豎力。


肺主天氣,天氣宜開、宜降,而不宜升,故羌、獨等味,自《神農本經》已有之,但非為治傷寒、溫病設也,仲景所以不一用之)。


若發汗,汗不出,而煩躁者,此邪鬱熱生,內灼肺津也,用大青龍湯,辛涼潤以解之。


(麻黃東加石膏、薑、棗。麻黃、生薑、石膏並用,神妙已極。湯名青龍者,以龍為水族,行津發汗之義也)。


其有表邪未解,搏束在裡之濕熱,走於肌膚發黃者,麻黃連翹赤小豆生梓皮湯,辛涼燥以解之。


其有發汗後,汗出而喘,或飲水多而喘,此表邪雖解未盡,肺中尚有留邪,與水邪相搏,故取麻杏甘膏湯,辛涼解表,表解則水邪自從汗而出。


若停水之重者,發熱表不解,心下有水氣,乾嘔、而咳、而喘、或噎、或渴、或不渴,或大便利,或小便不利,一派皆停水見證,主小青龍湯。


(麻、桂開表,芍、草護營,尤妙在細辛之辛潤行水,半夏之辛滑降逆,乾薑、五味子並用,溫肺陽而固肺陰,無微不到,真神劑也。方下對證加減,亦毫厘不爽。微利者,去麻黃,加芫花;渴者,去半夏,加栝蔞根;小便不利,少腹滿,去麻黃,加茯苓;喘者,去麻黃,加杏仁;誤飲冷水,令汗大出,寒水相搏,其人噎者,去麻黃,加附子)。


蓋汗為水類,肺為水源。


汗不解則邪搏肺氣,不能通調水道,下輸膀胱,以致水停肺胃之間。


若不開表而徒利水,無以解其搏束;


若一味開表,而不用辛以行水,又無以祛其水邪。


此方升中有降,開中有闔,真如神龍,變化不測,後人何曾夢得?


論曰:病如桂枝證,頭不痛,頸不強,寸脈浮微,或脈乍緊,或手足厥冷,胸中痞硬,氣上衝咽,不得息者,此胸中有寒也,當吐之(藥後探吐),宜瓜蒂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6

夫所謂寒者,即寒飲也。


觀《神農本草》瓜蒂、赤小豆吐下胸腹中水邪可知。


更有汗、吐、下後,正氣不運,痰涎結氣留於心胸之間,擾動清陽,虛煩不寐,劇者反復顛倒,心中懊,梔子豉湯吐之。


(藥後探吐,梔子輕虛上浮,微苦泄熱,豆豉本蒸晒醞釀而成,故能宣發蘊蓄之痰涎結氣)。若心中懊 ,飢不能食,但頭汗出(陽邪在上,欲泄不得)。


或煩熱汗出,胸中窒者,胸滿而喘者,心中結痛者,則皆主以梔豉宣化,而不用探吐之法,以汗出故也。


他如嘔者,梔豉生薑湯;


虛者,梔子甘草湯;


誤下微煩者,梔子乾薑湯;


濕熱發黃者,梔子柏皮湯;


下後心煩腹滿,臥起不安者,梔子厚朴枳實湯;


食復者,枳實梔豉湯;


有宿食者,加大黃如博棋大一塊。


(此二湯,治心中,並治腹中)。


觀麻杏甘膏以下諸湯,皆兼治胸中心中水飲、痰涎、結氣者也。


所謂六經不外三焦者如此,所謂寒燥搏濕者如此。


而未已也,更有六七日發熱不解而煩,渴欲飲水,水入則吐,名曰水逆,此表邪未解,裡又停水,其人無惡寒見證,與小青龍證有別,但發熱不解,又不可不兼治,主以五苓散(桂枝、白朮、茯苓、豬苓、澤瀉)。

多飲暖水,汗出愈。蓋取方中桂枝,化膀胱之氣,又能解肌,一藥而兩用之者也。


他如發汗後,水停胸中不下,煩渴,小便不利,或因誤下而痞,口燥煩渴,小便不利,或病本應汗,而反以冷水浴之,致水氣結於皮膚肌肉之間,肉上粟起,意欲飲水(意欲二字宜玩,是欲飲而又不飲之意)。


而反不渴,皆與五苓散,導胸中水邪,從小便解。


若陽明發熱,渴欲飲水,用豬苓湯,是不取五苓散中之桂枝解表、化氣,而取豬苓湯中之阿膠、滑石潤燥清熱矣(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若少陰下利,咳而嘔,心煩不得眠(停水見證),用文蛤散,引心下濕熱從小便出,以文蛤燥濕清熱,又能滋陰,一舉而三善備焉。


又有汗出不渴者,水邪外溢也,厥而心下悸者,水邪凌心也,皆主以茯苓甘草湯,鎮水邪下降;


不爾,汗多則亡陽,水由心下入胃則作利也。


凡此皆治膀胱腑邪者也。


夫膀胱為至下之腑寒燥搏濕,病見膈上者,又如此。


若太陽中風(中即傷也),又自有說。


夫太陽中風,為寒中之風,由毛竅僅襲肌肉,雖由太陽(穴道)、太陰(毛竅)門戶而來,而未入於經脈之中。


見證鼻鳴、乾嘔,肺氣雖亦被傷,而未甚遏郁,所以脈來陽浮(寸)陰弱(尺)。


陽浮者,熱自發,陰弱者,汗自出,嗇嗇惡寒、淅淅惡風,(惡風未有不惡寒者,但惡寒甚輕,非若傷寒及陰經之甚也)。


翕翕發熱(翕翕,鳥羽掀張之貌狀,其在外之熱勢,非若陽明蒸蒸發熱之由裡出也)。


此衛分有邪,不能衛外,又不能護營,營氣不共衛氣和諧之象。


衛行脈外,主溫肌肉、肥腠理(腠,謂津液滲泄之所。理,謂文理會逢之所)。


所以主桂枝湯,取桂枝、甘草、生薑溫衛,芍藥、甘草、大棗護營,營衛兩和,病自可已,服後須臾,?熱稀粥,以助藥力,溫覆取 微似有汗者佳,不可令如水淋漓,病必不除,以汗多動營,汗從營出,衛邪仍在故也。


凡解肌法,皆當如此,與傷寒發汗不同,與溫病由裡達表亦不同。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7

若發汗太過,遂漏不止。


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屈伸(津液少之故),此衛分表邪未盡,而又有津脫陽虛之象,主桂枝加附子湯,疏衛護營,回陽止汗。


若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御寒,且能為膀胱化氣也。


若下後脈促,胸滿,中虛而表邪仍在者,主桂枝去芍藥湯。


下後陽虛微惡寒者,主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


下後微喘,及未經下而自喘者,皆表未解故也,宜解表兼消痰降逆,主桂枝加厚朴杏仁湯。


其有陽脈澀,陰脈弦者,當腹中急痛,此太陰土虛,肝木來乘故也,先與小建中湯(即桂枝東加飴糖),取大甘以和中土,治太陰不差者,即轉而治少陽,與小柴胡湯,疏土中之木。


若發汗後,身疼痛,脈沉遲,表未盡而裡已虛者,主桂枝加芍藥生薑人參湯。


發汗過多,其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汗為心液,多則心氣虛,主桂枝甘草湯。


若其人惡寒,振振欲擗地者,則陽虛已極,不能制水,又非用真武湯不克。


發汗後臍下悸者,欲作奔豚,主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化膀胱之氣,以鎮水邪。


太陽病八九日,過經不解,發熱惡寒,一日二三度發如瘧狀,但其人不嘔,非少陽證,清便自調,無裡熱證,此余邪未盡,主桂麻各半湯,輕劑解之。


若脈微而惡寒者,此陰陽俱虛,不可更用汗、吐、下法。

其有面有熱色,身癢者,此微邪在皮膚中,欲自出不得,亦主以此湯,取其小汗。


若身癢如蟲行皮中狀者,此久虛也,又不可用。


汗後形如瘧,日再發,微邪未盡者,當汗出愈,主桂枝二麻黃一湯微解之。


發熱惡寒,熱多寒少者,主桂枝二越婢一湯,辛涼解之。


(越婢湯:麻黃、石膏、甘草、生薑、大棗)。


服桂枝湯後,仍頭項強痛,翕翕發熱,無汗,心下滿微痛,小便不利者,此停飲也,主桂枝去桂加苓朮湯。


傷寒脈浮,宜以汗解,醫誤用火迫汗,遂致亡陽、驚狂、起臥不安者(此火迫其胸中之陽,與少陰汗出之亡陰迥別,故不用四逆回陽,而用安神鎮攝),主桂枝去芍藥加蜀漆龍骨牡蠣救逆湯,鎮驚徹痰。


又有誤用火灸,致邪無出路,火氣上逆,陰氣獨治於下,腰以下重而痹者,此名火逆,主桂枝甘草龍牡湯,和陰鎮逆(此證心無痰閉,故不用蜀漆)。


本太陽證,醫反下之,引邪入太陰,腹滿時痛,主桂枝加芍藥湯,以斂太陰之邪。


若大實痛者,乃邪氣結於太陰,主桂枝加大黃湯,導邪出陽明之腑。


凡此皆衛分肌腠之邪,因誤汗、誤下、誤火致生諸變,表邪猶未盡去,故皆從桂枝湯隨證加減,以救其誤,非依經正治之方也。


其有衛分肌腠之邪,雖未入太陽經脈之中,而已逼近經脈之側。


見證惡寒汗出,又多項背強?(伸頸之貌,因強所致)一條。


汗出則邪未入經脈,不得用麻黃,而項背?,邪近經脈,又非桂枝所能達,主桂枝加葛根湯,取葛根辛甘微潤,氣味俱薄,鼓舞胃氣上行,隨桂枝外達。


若無汗者,及陽明病,目痛、鼻干、不得眠者,或太陽陽明合病,自下利者,主葛根湯(即桂枝東加葛根、麻黃)。


不下利而嘔者,葛根加半夏湯。


夫葛根湯中雖有麻黃,其意恰重在葛根,取其升胃中清陽以止利,辛甘涼潤以清熱。


若太陽傷風證,醫反下之,利遂不止,脈促,喘而汗出,此表邪未解,熱又陷裡,主葛根黃芩黃連湯(方中有甘草),取辛涼解表升清,苦寒入腸,燥濕、泄熱、堅陰,此表裡兼治法也。


按:桂枝、葛根二湯,一和營衛,一治陽明,不盡關乎肺矣!


然治陽明亦有重在肺者,如未見中焦下證),主白虎湯(石膏、知母、甘草、粳米)。


虛者白虎加人參湯。若傷寒解後,余熱未清,虛羸少氣,氣逆欲吐者,竹葉石膏湯(即人參白虎湯去知母,加竹葉、半夏、麥冬)。


夫白虎,西方金也,汗多液耗,陽明火熾,肺金被焚,必得虎嘯風生,亢熱乃解,此肺胃子母同治。


又重在清燥救肺,俾天氣清肅下降乃愈。


界乎人身天地之間者,則有膈膜,膈下脅肋,肝膽布焉,膽屬少陽。


陽明不治,則必傳少陽,傳少陽則病胸脅;


胸脅為清陽之道路,津液升降之所,邪熱傳此,必有痰涎水飲與清氣搏結熱,熱時亦寒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38


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木邪干土)、心煩、喜嘔(木氣上逆)、或胸中煩而不嘔、或渴(少陽熱邪)、或不渴、或小便不利(有痰涎蓄飲)、或咳(肺有留飲)、或心下悸(痰飲)、或脅下痞硬(水飲與氣相結)、或腹中痛(木鬱克土)、身有微熱(太陽邪未盡),主小柴胡湯。


(柴胡稟仲春之氣,得微辛之味,氣味俱薄,功專升達少陽胸脅寒熱結氣,並能疏腸中邪氣,故用以為君;


臣以半夏、黃芩之降,生薑之辛,苦降辛通,與濕熱痰熱最宜;


其參、草、大棗,因表裡無邪,用作佐鋪,截邪入裡之路,若表裡稍有邪者,人參即不宜用,觀加減法便知。


論曰:胸中煩者,去人參,加栝蔞實。


不嘔者,去半夏。


渴者,去半夏,加花粉、人參。


腹中痛者,去黃芩,加芍藥。


脅下痞硬,去大棗,加牡蠣。


心下悸、小便不利,去黃芩,加茯苓。


不渴,表有微熱,去人參,加桂枝,溫覆取微似汗。


愈咳者,去人參、生薑,加乾薑、五味)。


他如婦人經水適斷,熱入血室,寒熱發作有時,如瘧狀者,亦主小柴胡湯。


又有經水適來,表邪內陷,熱入血室,脈遲、身涼、胸脅下滿、如結胸狀、譫語者,當刺期門,隨其實而瀉之(期門在乳頭直下,第二肋端。以同身寸法驗之,去乳頭約四寸。此厥陰、陰維之會)。


其最重者,晝則明了,暮則譫語,如見鬼狀,法當無犯胃氣及中、上二焦(不可汗,不可下),必自愈。


又有太陽、少陽合病,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以上太陽證)、微嘔、心下支結(以下少陽證),主柴胡桂枝湯(小柴胡與桂枝湯並為一方),和而達之。


又有少陽與陽明腑合病,熱結在裡,復往來寒熱者,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復下利者,均主大柴胡湯,表裡兩解之(即小柴胡去人參,加芍藥、枳實、大黃)。


若胸脅滿而嘔(少陽證),日晡潮熱(胃腑邪實),已而微利(未大結實),小柴胡東加芒硝湯軟蕩之。


又(胃)、小便不利、一身盡重、不能轉側(膀胱蓄濕),柴胡加龍骨牡蠣湯主之。


(小柴胡去甘草,加龍、牡、鉛丹、大黃、桂枝、茯苓)。


又有誤汗、誤下,表邪內陷胸脅,阻遏清陽,陽氣上越,裡有寒熱,以致寒熱往來,胸脅滿,微結,心下煩(皆少陽證),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陽氣上越),柴桂乾薑湯主之(柴胡、桂枝、乾薑、黃芩、牡蠣、花粉、甘草)。


二者見證錯雜,故藥亦錯雜,真神妙無方劑也。


凡此皆治胸脅、心中、少陽分野者也。


若夫心下見證,又有不同者。


論曰:病發於陽(發熱、惡寒),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結胸;


病發於陰(無熱、惡寒),而反下之,熱入因作痞氣。


所以成者,以下之太早故也。


夫結胸有熱結,有寒結,總不外痰涎蓄水,搏束清陽之氣,結於心胃之間(心下胃上),病屬有形,故痛而硬。


痞氣,寒熱、虛實夾雜為病。


又有濕熱痰涎阻遏清陽之氣,留於心胃之間。


病屬有形而無形,故但滿而不痛。


結胸,非攻其蓄水不可;


痞氣,非苦辛寒熱並用、消補兼施不可。


此大小陷胸、瀉心諸湯之所由立也。然結胸、痞氣諸劑,必表邪已解,乃可用之。


若心下痞而惡寒者,表未解也,不可攻裡,先用桂枝湯解表,表解再行治裡,或用五苓散兩解表裡亦可。


試詳言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0

其濕熱、痰涎小結胸者,正在心下,按之則痛,脈浮滑,小陷胸湯主之(黃連、半夏、栝蔞實)。


其蓄水結胸者,頭痛(清陽被阻),心下痞硬滿、引脅下痛、乾嘔、短氣下利(皆蓄水見證),汗出不惡寒者,此表解裡未和也,十棗湯主之。


(芫花、甘遂、大戟為末,共一錢匕,約今秤三分,以十棗煎湯和服,得快下利)。


其蓄水與實熱互結胸者,脈沉而緊、心下痛、按之石硬,甚者,舌燥而渴,(胸有蓄飲,熱不得泄,故燥而渴。前五苓散治燥渴,亦與此同意)、日晡小有潮熱(胃腑有邪)、從心上至少腹硬滿、痛不可近(雖上下皆痛,而根由心上而起)。


又有結胸無大熱者,此水結在胸脅也,但頭汗出者,此熱為水鬱,不得發泄,若小便不利,水無出路,身必發黃,故並以大陷胸湯主之(甘遂末一錢匕,大黃、芒硝煎湯和服)。


又有結胸項亦強,如柔痙狀,下之則和,主大陷胸丸緩下之(大黃、芒硝、葶藶子、杏仁,和如彈丸一枚,甘遂末一錢匕,白蜜二合,煎服。一宿乃下,不下再服,取下為效。用丸緩下,取其不傷津液)。


又寒水實結胸,無熱證者,與三物白散(桔梗、貝母、巴霜為末,服半錢匕,羸者減之。病在膈上者必吐,在膈下者必利,不利進熱粥一杯,利不止進冷粥一杯。巴豆之性,得熱則行,得冷則止)。


若夫痞氣,有因誤下而成者,有因汗後邪未盡而成者。


蓋汗為水類,邪汗未盡,水濕與熱停於膈下,亦能作痞。


其痞有水邪較重者,汗解後心下痞硬、干噫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生薑瀉心湯主之,取辛以行水之意。


(生薑、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有胃虛較重者,誤下,其人下利日數十行、完穀不化、腹中雷鳴、心下痞硬而滿、乾嘔、心煩不安,醫復誤下之,其痞益甚,此胃中虛,客氣挾痰熱上逆,故使硬也,甘草瀉心湯主之,取甘以補虛緩逆之意。


(甘草、黃芩、半夏、乾薑、黃連、大棗)。


又有嘔而發熱,柴胡湯證,醫反下之,柴胡證仍在者,仍與柴胡湯,必蒸蒸振卻,發熱汗出而解(即今所謂戰汗是也。邪正相爭而出,虛人多有之)。


若無柴胡證,但心滿而不痛者,此為痞,半夏瀉心湯主之,取辛以燥濕之意。


(半夏、黃芩、黃連、乾薑、人參、甘草、大棗)。


又有脈浮而緊,邪在表也,醫誤下之,緊反入裡(沉緊),則作痞,熱結氣分,內無水邪,故痞而按之自濡,大黃黃連瀉心湯主之,取苦以瀉熱之意,妙在麻沸湯(滾湯)泡汁,欲其輕揚清淡,以滌上焦之邪熱。


又有心下痞,復惡寒汗出者,此陽虛也,附子瀉心湯主之,取溫陽止汗之意。


妙在濃煎附子,輕泡大黃、黃芩、黃連,蓋扶陽欲其熱而性重,開痞欲其生而性輕也。


凡此皆治心下見證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2

他如胸中有熱,胃中有邪氣(表邪陷入),腹痛欲嘔,與黃連湯(即半夏瀉心湯去黃芩,加桂枝達邪出外)。


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與黃芩湯(黃芩、芍藥、甘草、大棗),嘔者黃芩加半夏生薑湯。


誤下寒格吐下,食入即吐,與乾薑黃連黃芩人參湯。


此三者,皆寒熱、濕熱、虛實夾雜為病,與瀉心同一方法。


又有發汗後邪氣已去,腹中脹滿(濕氣),與厚朴生薑甘草半夏人參湯,泄濕補虛,此又虛邪入腹中治法也。


若夫膈膜以下,病及地氣,不外胃中、腹中、少腹三者而已。夫胃為中土,藏垢納污,萬物皆歸焉,故邪入胃腑,即不能外達,必從下解,或邪熱與胃腸渣滓搏結,或邪熱與膀胱血結,或邪熱夾濕鬱極走於肌肉,致身發黃。


匪直此也,陽明腑實,必病及三陰:胃脾相為表裡,太陰脾脈布胃中,絡於嗌,故腹滿而咽乾;


當臍屬少陰,少陰腎脈絡於肺,系舌本,故口燥舌乾而渴;


少腹屬厥陰,厥陰肝脈絡於肝,循陰器,故煩滿囊縮。


三陰屬臟,五臟藏而不瀉,其可瀉者,惟胃腸而已,此承氣諸湯所由立也。


承氣云者,謂承天氣以平地氣者也。


亦有邪由陽明經(「經」字宜著眼)傳太陰經,由太陰而少陰而厥陰,成可溫之證者,此寒濕重者也,詳見裡寒條下,茲不具論。


端以陽明腑實,必審其確實證見,如腑實則日晡(未、申時,陽明主令)。


必有潮熱,或如瘧狀。


其熱未潮者,裡未結也;


其發熱微惡寒者,表未解也。


皆不可與承氣。


即腹大滿不通,僅可與小承氣(厚朴、枳實、大黃)微和胃氣,勿令大下。


若日晡潮熱,或手足?然汗出,(四肢為諸陽之本,汗出則陽氣已盛於土中,以此為驗大便硬一法)。


多汗則津液外泄,胃中必燥,燥則大便必硬,腸有燥矢,則必譫語,或獨語如見鬼狀,或腹滿痛,或繞臍痛,或心以下按之硬,或煩躁發作有時,或時有微熱,喘冒不能臥,或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裡邪結實,陽氣不能外達,往往微似惡寒,甚而厥逆(熱深厥亦深),舌苔必板濃欠津,或黃或黑,皆宜大承氣湯速下之(大黃、芒硝、厚朴、枳實。大黃用酒洗先煨,以緩其性。芒硝後下,欲其先軟化而後行也)。


若劇者,發則不識人,循衣摸席,惕而不安,微喘直視,此皆陽明危證,脈弦者生,澀者死。


弦則以其尚能制土,若澀則氣血已枯矣(亦有邪結脈澀,氣血尚未盡枯者)。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3

又有陽明、少陽合病者,必下利,其脈不負者順也,負者失也(洪緩是陽明脈,為不負。弦緊是少陽脈,為負。負,木克土也)。


脈滑而數者,有宿食也;


遲而滑者,內實也:宜大承氣湯。


寸口脈浮而大,按之反澀,尺中亦微而澀(邪結不通),有宿食也,宜大承氣湯。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口燥舌乾者(少陰證),急下之;


少陰病自利清水,色純青(肝邪傳腎),心下必痛,口乾燥者,急下之。


宜大承氣湯。


又有發汗後不惡寒,但蒸蒸發熱者,當和胃氣,與調胃承氣湯(大黃、芒硝、甘草。調胃全在甘草。恐傷中焦,故不用朴、實)。


太陽病未解(未出汗),脈陰陽俱停,先振栗,汗出乃解。


但陽脈微者,先汗出乃解;


但陰脈微者,下之乃解,宜調胃承氣湯。


其有脾約者(精液不足,脾氣約束)。


大便必難,宜麻仁丸(即小承氣加麻仁、杏仁、白芍),潤脾泄肝,緩化行之。


其有直腸津液內竭,欲行不行者,宜蜜煎導法、豬膽汁導法(膽汁導法尤效)。


又有太陽病不解(經邪不解,勢必傳腑),熱結膀胱,以致蓄血,其人如狂(熱甚血凝,上干心包),血自下,下者愈(亦有血下而脫者,不可不知)!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4

其少腹急結者,宜桃仁承氣湯(桃仁、大黃、芒硝、甘草、桂枝);


重者,少腹硬滿,其人喜忘(血凝則心氣結),甚則發狂,小便自利,(蓄血在血分,不在氣分),矢雖硬,大便反利(血性滑利),其色必黑(內有瘀血),或漱水不欲咽,皆蓄血見證,抵當湯下之(水蛭、虻蟲,熬一次,大黃、桃仁)。


若脈數不解,而下不止,必協熱而便膿血,又別有治法。


其有熱而少腹滿者,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宜抵當丸(即以湯藥作丸)。


此見證較輕,故用丸以緩下其血。


若脈沉結、少腹滿、身黃、小便不利(不利知為濕熱),此非血結,但濕熱不行耳,茵陳湯下之(茵陳、梔子、大黃)。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小便不利,渴欲飲水,此為瘀熱(濕與熱合)在裡,身必發黃,茵陳湯主之。


熱利下重(後重)者,白頭翁湯主之(白頭翁、黃連、黃柏、秦皮)。


大病瘥後,腰以下有水氣者,牡蠣澤瀉散主之(牡蠣、澤瀉、葶藶子、蜀漆、花粉、商陸、海藻)。


凡此皆治地氣為病者也,所謂六經不外三焦者此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5

試再言經邪。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按:循經傳,一日太陽,二日陽明,三日少陽,四日太陰,五日少陰,六日厥陰,六經傳遍,七日從太陽病漸次而減。今云二三日以上,當指五日以上之二三日言)。


心中煩,不得臥,黃連阿膠湯主之(黃連、阿膠、黃芩、芍藥、雞子黃)。


此少陰傳經之熱邪,有熱無結,故用降火養陰法。


少陰病二三日,咽痛者,與甘草湯;


不瘥,與甘桔湯,此少陰虛熱上爍,故用甘緩辛開苦降法。


少陰病,咽傷生瘡,不能言語少含咽之)斂火降逆。


少陰病下利、咽痛、胸滿而煩者,主豬膚湯(白蜜、米粉,豬膚湯和服)。


此陰虛化燥,故用甘咸潤納之法。


又有病後脈結代,心動悸者,主炙甘草湯(炙甘草、乾地黃、麥冬、麻仁、阿膠、生薑、人參、桂枝、大棗)。


此邪已去盡,氣血兩虧,經脈失養,燥結不通,故以甘涼潤養為主,尤妙在大甘緩之於上,佐辛潤通其脈絡,所以治脈結代心悸有殊功。


又有汗、吐、下後,病已向愈,而心胃之間尚有留邪結氣,以致心下痞硬、噫氣不除,旋覆代赭湯主之(旋覆花、人參、生薑、炙甘草、半夏、代赭石、大棗)。


此散結補虛法也。


又有少陰病始得之,反發熱,脈沉者,麻黃附子細辛湯主之;


無裡證者,麻黃附子甘草湯主之。此兩感傷寒,一曰太陽與少陰並病。


夫太陽、少陰相表裡而位最近,猶可引之外達,從汗而解,故溫陽而兼達表。


又有少陰病四逆,四逆散主之(甘草、枳實、芍藥、柴陰傳經之邪,非直中之邪,並無脈微、惡寒等陰證,即下利一端,並非清穀,而反下重,故用疏邪散結,而不用溫陽。


若大汗、大下後,陽氣大虛,則當以扶陽為急務。


論曰: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湯攻其表,此誤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47

得之便厥,咽中干,煩躁(此是陰煩)。


吐逆者,與甘草乾薑湯,以復其陽;


若厥愈足溫者,更與芍藥甘草湯,以和其陰,其腳即伸;


若胃氣不和譫語者,少與調胃承氣湯;


若重發汗,復加燒針者,四逆湯主之(甘草、乾薑、附子。此陰陽兩虛之後,又復竭其陽,非此湯不能挽回陽氣,然必實有陽虛見證,方可用)。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者,急當救裡;


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


救裡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大汗出,熱不去,內拘急,四肢疼(以上皆外證),又下利(清穀)、厥逆、惡寒者(三者皆虛寒內證)。


四逆湯主之(急當救裡)。


大汗、大下、利而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雖有表證,急當救裡)。


既吐且利、小便復利(二便俱利,內陽將盡)、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雖有外熱表證,而裡證重極)。


脈微欲絕,四逆湯主之。


下後復發汗、晝日煩躁不得眠、夜來安靜,(陽虛有二證,陰陽兩虛者畏陽,陰不虛者喜陽)。


不嘔不渴、無表證、脈沉微、身無大熱者,乾薑附子湯主之。


發汗復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此陽氣不攝而煩,所謂陰煩也。然必參以他證,方不致誤)。


茯苓四逆湯主之(茯苓、人參、附子、甘草、乾薑)。


太陽病發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熱、心下悸、頭眩、身?動、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此發汗太過,水邪隨陽氣上逆,比茯苓四逆湯證較重。


彼因汗、下兩傷,故用人參、乾薑;


此因汗傷水逆,故用真武鎮伏水邪,挽回陽氣。


真武屬北方水神,故取以為名。


(茯苓、芍藥、生薑、白朮、附子)。


若吐若下後,心下逆滿,氣上衝胸,起則頭眩,脈沉緊者,茯苓桂枝白朮甘草湯主之。


此亦陽虛水逆之證,即真武證之輕者。


若再發汗,則動經氣,而身為振振搖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50

發汗病不解,反惡寒者,虛故也,芍藥甘草附子湯主之。


太陽病外證未除,而數下之,遂協熱下利、利下不止、心下痞硬(邪在上焦),表裡不解,桂枝人參湯主之(桂枝、甘草、白朮、人參、乾薑)。


傷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服瀉心已,復以他藥下之(一誤再誤),利不止,醫以理中與之,利益甚。


理中者,理中焦也。


此利在下焦,(下藥太過,大腸受傷),赤石脂禹餘糧湯主之(澀以止脫)。


復利不止,當利其小便(分其清濁,則便自堅)。


凡此皆誤汗、誤下,傷及真陽,故轉而用溫,以救其誤,非表寒化熱之正方也。


若夫裡寒一證,不外脾腎陽虛,陽虛則化濕,故夾濕者多,治法不外四逆、真武、理中三法。


四逆一類,不離薑、附,再觀方中加減,皆欲其通陽開閉,重在腎也;


真武一類,不離苓、附、生薑,欲其溫陽鎮水,亦重在腎也;


理中一類,不離乾薑、白朮,欲其守中,重在脾也;


其桂枝附子一類,為風濕陽虛而設,欲其解肌溫陽化濕,表裡兼治,重在裡。


此治裡寒之大較也。試詳言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53

論曰:發熱,頭痛(表邪),脈反沉(裡脈),若不瘥,身體疼痛,當急救裡,宜四逆湯(甘草、乾薑、附子。身體疼痛,表寒、裡寒陰陽二證皆有之。


雖沉為裡脈,而表邪鬱遏者亦有之。


必審其人不煩不渴,脈沉而至數清楚,一派皆屬陰象,乃可用之,切勿孟浪)!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自利不渴,屬太陰,臟有寒也,當溫之,宜四逆輩。


(凡溫熱之劑,皆可選用,故不曰湯而曰輩)。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


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寒實),不可下也,當吐之(在上者因而越之)。


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乾嘔無物,知其為飲),不可吐也,當溫之(寒散則飲化,凡治飲皆當用溫)。


宜四逆湯;惡寒脈微,而復利,利止,亡血也,(利盡而止,津液內竭。亡血,即亡陰也),四逆加人參湯主之(回陽生津)。


少陰病,下利清穀、裡寒外熱(寒逼陽於外)、手足厥逆、脈微欲絕、身反不惡寒(寒邪入裡)、其人面色赤(逼陽於外,名曰戴陽)。


或腹痛、或乾嘔、或咽痛(寒逼陽上升)、或利止脈不出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其脈即出者愈。


(四逆湯,面赤加蔥。腹痛去蔥,加芍藥。嘔加生薑。咽痛去芍藥,加桔梗。利止脈不出去桔梗,加人參。諸證或陰或陽,皆閉塞不通之故,故用辛溫通陽)。


下利清穀、裡寒外熱、汗出而厥者,通脈四逆湯主之(厥而汗出,陽有立亡之象)。


吐已下斷(利止也)、汗出而厥、四肢拘急不解、脈微欲絕者,四逆加豬膽汁湯主之(取其苦滑,直達下焦)。


少陰病,下利,白通湯主之(乾薑附子東加蔥白四莖,取其通少陰之陽氣)。


少陰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白通加豬膽汁童便湯主之(取童便引陽藥直達至陰,經所云反佐是也)。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當歸四逆湯主之(當歸、桂枝、芍藥、細辛、甘草、通草、大棗);


若其人內有久寒者,當歸四逆加吳萸生薑湯主之。


所謂四逆一類,重在通陽開閉者,此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55

試再言真武。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為有水氣,其人或咳(加五味、乾薑、細辛),或小便利(去茯苓),或下利(去芍藥,加乾薑),或嘔者(去附子,加乾薑)。


真武湯主之。


少陰病,身體疼、手足寒、骨節痛、脈沉者,附子湯主之(真武湯去生薑,加人參)。


所謂真武一類,重在溫陽行水(水即是濕)者,此也。


至理中丸一方,(人參、甘草、白朮、乾薑。臍上築築欲作奔豚者,腎氣動也,去白朮,加桂枝。吐者去白朮,加生薑。悸者加茯苓。渴欲飲水者加朮,消飲生津。腹中虛痛,加人參。寒加乾薑。腹滿者去朮,加附子)。


乃大病瘥後,喜唾(胃液不藏,兼有寒飲),久不了了,胃上有寒,當以丸藥緩理之。


若桂枝附子一類,乃解肌、化濕、溫陽,表裡兼治之劑。


論曰:傷寒八九日,風濕相搏,身體疼煩、不能自轉側(濕則身重)、不嘔不渴(濕為陰邪)、脈浮虛而澀(表裡皆虛),桂枝附子湯主之(桂枝、附子、甘草、生薑、大棗)。


若其人大便硬、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白朮生腸胃之津液)。


若大便不硬、小便不利,仍當加桂(觀此條,可知桂枝能通小便,故五苓散用之)。


服後其人如冒狀,勿怪。


此以附、朮並走皮肉,逐水氣,未得除,故使之。


其法當加桂以治之。


又有風濕相搏,骨節疼煩、掣痛、不得屈伸、近之則痛劇、汗出短氣、小便不利、惡風不欲去衣、或身微腫者,甘草附子湯主之,得微汗則解(即桂枝附子湯去薑、棗,加白朮。


此條因汗出,故去薑、棗,雖用桂枝,而其意則重在甘草、附子溫陽,故以名湯。


風濕發汗,汗大出者,但風氣去,濕氣在,故不愈。


治風濕,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濕俱去也)。


此治風濕之大法也。他如食穀欲嘔者(必食穀而始嘔,受病在納穀之處,與乾嘔不同),屬陽明也(虛寒),吳茱萸湯主之(吳萸、人參、生薑、大棗)。


得湯反劇者,屬上焦也(停飲)。


又有少陰病,吐利、手足厥冷、煩躁欲死者,吳茱萸湯主之(胃氣虛寒)。


乾嘔,吐涎沫(胃中寒飲),頭痛者(陽明之脈上於頭),吳茱萸湯主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57

又有少陰病,腹痛、小便不利、下利不止、便膿血者,桃花湯主之(赤石脂、乾薑、粳米)。


一服愈,余勿服。


又有傷寒脈微而厥,至七八日,膚冷(陽不衛外),其人躁無暫安時者,此為臟厥(不治),非蛔厥也。


蛔厥者,其人當吐蛔。


今病者靜而復時煩,此為臟寒。


蛔上入其膈,其人當自吐蛔。


蛔厥者,烏梅丸主之,又主久痢。


(烏梅、細辛、乾薑、當歸、附子、蜀椒、桂枝、黃連、黃柏、人參。先食後服十丸,漸加至二十丸,禁食生冷滑臭等物)。


凡此皆治裡寒者也。


余故曰《傷寒論》當分兩大段看法。


又有表寒壞證,如傷寒六七日,大下後,寸脈沉遲、尺脈不至、手足厥逆、咽喉不利、唾膿血、泄利不止者,為難治,麻黃升麻湯主之,汗出愈(麻黃、升麻、當歸、桂枝、白芍、茯苓、甘草、乾薑、白朮、石膏、知母、黃芩、玉竹、天冬)。


此上熱下寒互傷之證,病證之雜,藥味之多,為古方所僅見,觀此可悟古人用藥之法。


又有表寒方愈,因交接感其余熱,名陰陽易病,其人身體重、少氣、少腹裡急、或引陰中拘攣、熱上衝胸、頭重不欲舉、眼中生花、膝脛拘急者,燒?散主之(男取婦 襠,婦取男 襠,燒灰,和服方寸匕,三服小便即利,陰頭微腫則愈,蓋引其邪火從陰處出也)。


此又以意用藥法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5:58


觀《傷寒》一書,立方錯綜變化,皆本自《內經》,用藥又與《神農本草》所載一一吻合。


余止言其大略,學人於全書講求而推展之,則操縱在我,萬病皆得所指歸矣,豈徒作傷寒書讀哉!?


按:《傷寒論》中表寒一類,本是寒燥之邪,所立諸方,只此麻黃、桂枝、葛根、柴胡四味藥,系為經邪而設,其余皆從三焦論治,與溫病原不相悖,觀諸方便知。


麻黃專主開表,溫病忌用,若嚴寒天氣,實因感受風寒,新邪引動伏邪,如吳又可所云感冒兼役之證,麻杏石甘湯,亦不妨暫用。


其桂枝一味,為溫病所最忌,以其溫裡故也。


書云:桂枝入口,陽盛(熱盛)則斃,承氣入胃,陰盛(寒盛)則亡。


嘗見誤服桂枝,變證蜂起,不可不知。


葛根辛甘涼潤,為陽明藥。柴胡主治邪鬱胸脅,溫病亦有陽明及胸脅證,故間有用之者。


總之,有是病則用是藥,不可拘執。


至救誤諸方,如四逆、真武、理中輩,乃為傷寒誤汗、誤下傷陽而設,皆與溫病相反。


傷寒多傷陽,故末路以扶陽為急務;溫病多傷陰,故末路以養陰為要法。


此又寒溫判若霄壤者也。


故並記之。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01

女科論

 

經曰:女子二七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月為天之真水,故潮汐長落,上應月之盈虧,而有常期者也。


女子屬陰,血為水類,故亦上應月之盈虧,而有常期者也。


愆期則病生焉,故古人謂女子首重調經。


夫首重調經,是也,但欲調其所不調,必推其所以不調之源,從而調之,而經始調。


奈方書調經諸方,多是行氣破血之品,不知人身氣血,只有不足,斷無有餘,其見為有餘者,皆不足所致,皆不足而邪湊之所致,豈有重傷氣血而能調經之理?


又謂女子多郁,必兼開鬱。


夫郁者,不暢之謂,必用微辛微潤諸品,得春和之氣,寓生發之機,乃能暢達氣機,又豈有用辛燥干澀之藥,而能流暢遏郁之理?


《詩》云:陟得土金之氣,稟清肅之令;


微辛微潤則能通,微苦微涼則能降,而且色白形圓,象類心肺,所以主解鬱結之疾。


後人謂其清熱化痰者,皆散結之功也。


一隅三反,可類推矣。


又有先期為熱,後期為寒之說,亦不盡然。


余謂欲診其人之病,須先辨其人之氣質陰陽。


金水之質,其人肥白,多屬氣虛;


再驗之色、脈,如面色唇舌慘淡,脈息柔濡,此氣虛見證。


氣虛則脾胃不能健運,食少化遲,化源即薄,


衝任自衰,或氣不攝血,為先期,為崩漏,或氣不化血,為血少,為後期,色必淡紅,無脹無痛,陽虛化濕,必多黃水白帶,法宜歸脾一類,以補氣血生化之源。


若久則氣不化血,血虛化燥,又成氣血雙虧之候。


木火之質,其人蒼瘦,多屬血虛;


再驗之色脈,如面色唇舌多紅多燥,脈息細澀,或弦或數,此血虛見證。


血虛則肝陰不濡,肝陽內熾,或血熱妄行,為先期,為崩漏,或血虛留滯,為後期,為脹痛,法宜滋燥養營為主。


其因虛留滯者,佐咸柔以軟之,辛潤以通之,自可獲效。


久則陰虛燥急,經枯月閉,延為肝風眩暈、多怒多煩、脅肋作痛,甚則咳嗽、吐血、咽痛、骨蒸,為干血成勞之候。


又有氣血不足,燥濕之邪乘虛湊入,此類釀患,尤屬多多。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04

夫氣為水母,凡飲入於胃,賴脾肺氣機吸攝,水精四布,五經並行。


氣虛者,默運無權,津液不歸正,化變為帶濁,暗期腹痛,由肩背下抵腰足,無不酸痛,四肢乏力,皮裡發熱,血色紫黑晦暗。


濕熱瘀濁下行,如爛魚腸樣,腥穢異常,行後又多黃水,若濕熱瘀濁不下則腹痛更甚。


法宜於養血劑中,佐辛潤以通之,參苦辛以化之。


苦多辛多,尤必因其人之熱重、濕重用之,乃可獲效。若久久不治,則濕熱瘀濁凝聚成塊。


其初聚而未結,營氣尚往來於其間,以故推揉有聲,按之覺痛,古謂氣聚為瘕,聚散不定,即此類也。


巢氏不察其原,徒立八瘕名目(黃瘕、青瘕、脂瘕、狐瘕、蛇瘕、鱉瘕、燥瘕、血瘕),最足誤事。


其曰青瘕、黃瘕,下青黃濁汁,脂瘕精血雜下如脂膏。


濕熱下行,有明證也。


即用前法,再加咸軟,如龜板、鱉甲、決明、牡蠣之類,既能燥濕清熱軟堅,又能養陰,斷無不效之理。


嘗見痛經之證,久之血虛化燥,腸胃之外,經絡之間,結成硬塊,營氣不得往來於其間,以故堅固不移,按之不痛,古謂血結為症,推移不動,即此類也。


法當滋燥養營,或用清潤,或用溫潤,亦視其人之寒熱施之,仍須參以辛潤咸軟,自可漸化。


又有腸覃一證,經謂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搏,癖而內著,?肉乃生,大如雞卵,漸如懷子,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下。


此腸外脂膜受病,未入脈中者也。又有石瘕一證,生於胞中(即子宮)。


經謂寒客子門,子門閉塞,惡血當瀉不瀉,?以留止,日益大,狀如孕,堅如石,月事不下,此血凝子宮病也。


又有?癖一證,方書謂僻於肋下謂之癖,隱於臍傍,狀類硬弦謂之?,勞碌感寒則發,與痛俱見,不痛則隱,此厥陰、陽明經脈結聚也。


此三者,治以溫潤,佐以辛潤。


蓋溫潤、辛潤,氣陽質陰,有陽和解凝之功,無剛燥劫津之慮,以柔治剛,理固有一定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05

鞠通先生云:經謂燥淫所勝,男子?疝,女子少腹痛,此燥氣延入下焦,搏於血分,堅結不散,而成症疾,勿論男、婦,化症回生丹主之。


若不知絡病宜緩通治法,或妄用急攻,必犯瘕散為蠱之戒。


此蠱乃血蠱也,在婦人更多,為極重難治之證,學人不可不預防之也。


化症回生丹方,系燥淫所勝,治以苦溫,佐以甘辛,以苦下之之法,方從《金匱》鱉甲煎丸與回生丹脫化而出,久病堅結不散者,非此不可。


又云:《難經》謂任脈為病,男子為七疝,女子為瘕聚,此燥氣延入下焦,不與血搏,故發時痛脹有形,痛止無形,自不得傷無過之營血,而用化症丹矣。


老年八脈空虛,亦不可與化症丹,皆復亨丹主之。


愚按:化症丹,芳香燥藥猶嫌其多,尚宜減去;復亨丹溫潤甘辛,頗為合拍暗女子血海常虛,肝陽多沸,易生此證。


古人止分氣病、血病,立有積聚、?瘕名目,並未詳氣血因何致病之故。


後人不事推求,徒知見氣破氣,見血行血,往往用香附、烏藥、厚朴、青皮、木香、檳榔破氣諸燥藥,謂氣為血帥,氣行則血行,見治不效,加以行血,如三棱、莪朮、乾漆、元胡、蘇木之類,甚有用巴豆、硝、黃諸品,破積攻堅,愈治愈結,愈結愈大,致之形消腹板,成蠱成勞,潮熱、鼻衄、上咳、下利,死而後已。


此等治法,貽誤千古。


春山先生曰:氣為血帥,血實為氣航。


蓋水淺者瘀始停,未有水足而河流壅塞者;


汁乾者物乃結,未有汁足而枝葉枯硬者。


天包乎地,表裡皆水,人為血肉之體,亦表裡皆水。


無形之陽,基於有形之陰。


血行原藉乎氣行,氣行亦資乎血行,蓋血能載氣以行也。


總之,因氣致病者,調其氣而血自通,因血致病者,養其血而氣自行;


因燥濕寒熱致病氣血者,治燥濕寒熱而氣血自調。


經云:治病必求其本。


此說最為切要。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07

嗣育一門,不外調經、葆精二法。


古歌云:山無不草木,人無不生育;


女子要經調,男子要精足。


調經之法,前已發明。


葆精之道,更宜詳究,經曰:兩神相搏(夫婦),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謂精,此先天本來之精也。


又曰:穀入氣滿,淖澤注於骨,是謂液,此後天日生之精也。


先天之精,受之生初;後天之精,生於穀氣,故精字從米從青。


欲葆精者,不徒藉資藥餌,更須調其飲食。


凡煎?辛燥等物,最易生熱,不宜多食。


至於治法,當視其人之體質為之。


氣虛者,治在脾、肺。


土為金母,金為水源,飲食之精氣,賴脾氣以散輸,資肺氣以灌溉,益脾、肺之氣,即以裕生化之源,經故曰氣歸精。


陰虛者,治在肺、心、腎,經謂鬲肓之上(心下鬲上為肓),中有父母,肺與心也;


七節之傍,中有小心,腎也。


肺、心、腎呼吸相通,君、相火動靜相隨。


生精者心,損精者亦心。


精氣生於穀氣,穀氣色白,白為五色之本;


穀氣歸心,奉君火而化赤;


赤血得金氣之敷布,下行入腎化精,歸本還原,故其色仍白;


精生於血脈,故曰生精者心。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09

然生之甚難,損之甚易,君火一動,相火隨之,虛陽潛沸於內,則所生之少,不敵所耗之多。


故陰虛者,須滋肺、心、腎之陰,以使之生,即以招攝心、腎之陽,不使之耗,心腎之坎離既濟,而肺、脾、腎之地天自泰矣。


真陰真陽虛者,治在脾、腎。


益火以治土之母,培土以生水之源,所謂先後天一氣相生者此也。


然須服溫潤、甘潤諸品,最忌剛燥金石。


嘗見艱於嗣育者,依古成方,謂溫熱能補命門,終年修服。


不知水中之火宜溫潤,不宜溫燥,陰液本虧,又加剛燥耗劫,輕則致生頭疼、牙疼諸證,甚則成目昏、瘡疽、偏枯、痿廢之痼疾,皆由於溫熱補命門之說誤之也。


然誤藥固足以致病,即不誤藥,亦僅可以治病,草木無情,斷難添精。


葆精之道,操之在己,枚叔《七發》云:出輿入輦,命曰蹶痿之機;


洞房清宮,命曰寒熱之媒;


蛾眉皓齒,命曰伐性之斧;


甘脆肥濃,命曰腐腸之藥。


可知欲葆精者,總須寡欲節勞,以養其心,不使君火引動相火,相火得安其位,自不耗散真陰,再能適其寒溫,調其飲食,以裕其源,自然精足,此又勿藥真詮,葆精妙法。


精足則神氣有歸,必然多男。


古傳經淨後,單日成男,雙日成女諸說,多屬支離。


男子精勝則多男,女子天癸勝則多女,此乾道成男,坤道成女之義也。


男子精先至則生男,女子天癸先至則生女,此乾坤六子內陽外陰之義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12

夫女子天癸,女子之真陰也。


馬元台曰:經云女子二七天癸至。


天癸,陰精也。


腎屬水,癸亦屬水,由先天之氣蓄極而生,故謂陰精為天癸。


王太仆以月事為天癸者非也。


《易》曰:男女媾精,萬物化生。


是男女交媾之時各有精,但女子之精,以二七而至,而其月事,亦與此時同候,故經即繼之曰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


西學云:女子子宮內,有精珠十五顆至十八顆不等,形如雀卵,薄膜裹之,內藏精液,是謂陰精。


女子入月之年,精珠始生,暮年月信止,精珠即無。


凡夫婦交媾,精珠迸裂,陰精與陽精交會,是以成孕。


此說與元台義同,似可憑信。


觀雞之生卵,雞腹中卵有數目,漸次生盡,則不生矣。


在人亦然。


嘗見婦人肥盛,即難成孕,以子宮為濕痰脂膜壅塞故也,


古法以二陳、二術等治之。


又見婦人破泄太早、太甚,及大病脫血後,雖調理復原,亦難成孕,想是精珠盡裂之故。


觀此則葆精之道,不獨男子為然已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14

葆精之後,當知保胎。


夫保胎之法,不外氣血。


胞胎在腹,如天之包地,如雞之含卵,四面皆血以養之,氣以攝之,不得行一條胞脈,系腎以為根絆。


若氣虛不足以提攝,血虛不足以涵濡,則其胎自落。


彼巢元方分經養胎之說,謂十二經脈養胎,以五行分四時,殊難憑信。


人身經脈,一氣貫通,豈有分任各養之理?


以系腎而言,腰者腎之府,腎為人身之根蒂,腎虛則吸納之權廢,實足以致落,故腰痛胎必落。


大抵世之因氣虛落胎者,十之二三;


因血虛落胎者,十之六七。


其有每至兩三月即落者,總由陰虛熱爍,如涸澤之魚,不能久活。


法宜清補腎陰為主,兼忌濃味炙?、香燥破耗等物,自可無虞。


古有黃芩、白朮安胎之說,不知此二藥,系苦燥辛燥之體,與胎大不相宜,想古人為孕婦脾有濕熱者用之,後人不察,誤認為安胎聖藥,豈不相反?


吳又可謂大黃為安胎聖藥,此指客邪傳胃腑者言之,去邪即是安胎,豈無此實證,而亦用之乎?


又古人因胎氣上逆,用銀苧酒,取其鎮逆、清熱、和氣血,後人不悟此理,嘗於閃挫欲墮者,而亦用之,豈非速其墮乎?


總之,安胎之法,有客邪致胎不安者,但當去邪,即是安胎,邪早去一日,胎早安一日,經故曰有故無殞。


其有不因客邪而胎自不安者,當究其所以不安之原以治之,而胎自安。


其因閃挫欲墮者,宜培養氣血,稍參調氣治之。


至胎前雜病,如子癇、子煩、子暈、子淋、子腫、子懸、子嗽等證,大抵不外陰虛化燥、陽虛化濕兩端,隨證參酌,自可無誤。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21

再胎婦平日常宜小勞,流通氣血,自無難產之患。


古方如達生散諸劑,一派皆辛燥破耗之藥,斷不可服。


鞠通先生謂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


其說甚是。


若欲其滑利易生,常以豆腐皮加白蜜泡服,或服鴨湯、豬膚湯等類,藉水行舟,自然易產。


若夫臨產,切宜安靜,瓜熟蒂落,比喻最精。


《達生編》六字真言:一曰睡,二曰忍痛,三曰慢臨盆。


尤為切要。


其交骨難開者,如加味當歸湯:當歸、川芎、血余炭、炙龜板,尚無流弊。


他如兔腦丸、立應散諸方,皆屬霸道,斷不可從。


其有難產,至兩三日,水血行盡,氣血虧極者,急用八珍湯,去苓、朮,加阿膠、枸杞、沙苑、黃?、山藥等味,兩補氣血,虛回乃可望生;


更有虛極神昏,不知服藥者,用八珍料斤許,在產婦房中文火緩煎,俾藥之氣味,從產婦口鼻吸入,運動氣血,冀其蘇醒,醒後即以此湯緩緩與服,亦可望生。


曾經有驗,此以意用藥法也。


其有胎死腹中者,舌苔必青黯,繼而腹冷、寒戰,胎即欲化而落,宜大劑養血,稍加肉桂,氣虛者參以益氣,亦不可拘執成方,用平胃、朴硝攻下,致傷氣血。


舊訣云:面赤舌青,母活子死;


面青舌赤,母死子活;


面舌俱青,母子俱死。


此屬有驗。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22

產後氣血大虧,更宜審慎。


吾鄉新產服生化湯(當歸、川芎、炙草、炮薑、桃仁),或胡椒湯、艾湯。


其生化湯活血化瘀,兒枕(少腹有塊,名曰兒枕)作痛者尚宜;


胡椒耗散真陰,艾湯助熱生風,均不可服。


其有肝虛血燥體質,平時常有肝陽上冒見證,生化湯辛溫走竄,又不宜服。


嘗有服此成痙厥者,不可不知!


產後惟有用當歸、丹參、炙草和血,稍加桃仁以導余瘀,最為穩當。


川芎辛散,炮薑溫燥,不宜多用。產後無虞保生等湯,不知創自何人,害人無算,尤當禁忌。

其有氣血虛極者,心虛、氣短、頭眩、多汗,須於前方加沙參、棗仁、熟地、玉竹養之,再參童便,導瘀下行,亦妙。


其有寒熱交作者,亦由血虛不能榮養百體所致,宜用前方大劑養血,切勿作外感治。


《金匱》論新產婦人有三病:一曰痙,二曰鬱冒,三曰大便難。


血不養肝,肝風內動,則痙,此筋病也;


血虛肝陽上越,則鬱冒、頭眩、目瞀、嘔不能食、但頭汗出,此神病也;


血虛不能濡腸,則大便難,此液病也。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23

總之,皆陰虛血燥見證,當大劑養陰養血,如復脈等湯,最忌辛溫耗散,即有外風,亦忌風藥升舉其陽,致汗脫血暈而斃。


春山先生云:治風先養血,血充風自滅。


易一「養」字「充」字,較古歌尤勝。


又有產後隨臥,敗血乘虛上攻,或心下滿悶,或痰涎壅盛,甚則神昏、口噤,更有敗血衝心,喜笑怒罵,逾牆上屋者,多致不救。


此證不論虛實,急用熱童便灌之。


實證必有腹痛拒按情形,輕者用生化湯,重者用回生丹最妙。


若產後六氣外邪為病,當汗、當清、當下,隨證治之,速去其邪,兼護其虛。


無糧之師,貴在速戰,又不可拘於產後宜溫不宜涼之說。


《內經》有故無殞,不專指胎前言之也。


女科大要如此,學人以意參之,隨所指而進步焉,當不歧於路矣!


作者: 精靈    時間: 2013-1-15 06:25

兒科論

 

小兒,春令也,木德也,花之苞,果之萼,稚陽未充,稚陰未長者也。


稚陽未充,則肌膚疏薄,易於感觸;


稚陰未長,則臟腑柔嫩,易於傳變,易於傷陰。


故小兒病較大人尤重,尤當以存陰為第一義。


夫存陰,非補陰之謂。


凡辛燥升散,溫燥苦澀、消導,皆是耗傷陰液之藥;


往往陰液被傷,肝風內動,鼓痰上升,血不榮筋,筋急拘攣,致成痙?。


稚陽未充,忌用苦寒,以苦寒善伐生生之氣,且苦能化燥,化燥則又傷陰,不獨伐生生之氣已也。


金石之品,善定神智,令人發呆,冰、麝香燥走竄,最耗心液。


經曰:石藥發癲,芳草發狂。


不可不知!


昔錢仲陽為小兒制六味丸,取酸甘化陰之義。


酸,水味也;


甘,土味也。


木非水不生,非土不載。


木實初結多酸,猶稟木之本味;


成熟則純甘,甲乙合而化土,全得土之正味。


五味惟甘為無毒,甘潤得水土氣足,故能滋液。


仲陽允為小兒之司命者哉!


乃世俗未推六氣致病之理,未推六氣最易化燥之理,並未推小兒稚陽未充、稚陰未長,尤易化燥之理;


見兒發熱,不知何邪,概曰風寒,輒與辛燥升散,雜以苦溫、苦澀消導。


吾鄉尤誤於薄荷、荊芥辛涼之說,下筆輒用。


不知荊芥質燥氣香,上升巔頂;


薄荷質燥,辛辣異常,稍用三五分參於辛潤劑中,以和格拒猶可,若獨用、多用、頻用,即薄荷一味,實足耗液,致成痙?,乃見兒痙?,便稱驚風,亂投冰、麝、金石苦寒?悍毒藥,以為開竅、鎮驚、清熱、祛風,家傳秘法,家藏丸丹,多系如此,誤治甚多,殊堪憫惻!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