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道德經》第三篇有感】
第三章全文“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
看眾多譯文,我理解他們大約都是說這樣一個意思:不要賢才,不要知識,做一個吃飽了睡睡醒了吃( 排空心機,填飽肚腹),大家都做沒有“思想”(無知無欲)身體健康的人,這樣社會“和諧”太平了 。
這樣的理解讓我很吃驚,難以置信:這說的是人類社會狀態嗎。
盡管學苑有老師的直譯文,由於文字功底到底淺薄,理解的時候還是有困難,聽聞老師解譯,再結合昨日的實例說法,才更深理解了該文。
以下是我的理解感悟。
【不上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盜;不見可欲使心不亂。】這一段可謂治世之法。
第一句是說:招納人才機會不設限制,讓人們各展所長,不為某一特定的標準去爭求。
在我們生活中其實也有所呈現,比如說以前的教育。
在80十年代左右大學生是有工作包分配待遇,學子們考上大學才是唯一的出路,於是,所有的學生懸梁刺股就為考上大學。
先不論這樣的才子是否在社會上適用各行業;這樣的獨木橋選材方式,自然是擠掉紛紛,於是乎少數幸運 ,多數成為怨人或認命之人。
這種限制選才的方式,跟封建時代的科舉考試何其相似。
一個社會發展,選才用人到了狹窄走極端的時候,註定是不能達成理想目標的。
所以,“智者”(不論作者是不是老子,我稱其為智者)在幾千年前就智慧的指出“不上賢,使民不爭 ”。
“不上賢”在現今社會中已經呈現:各類專科學校,各類人才應用,各種成功方式等等,使得人人可以發揮自己特長去就業、去成功。
社會經濟因此飛速發展。
我因此臆測“條條道路通羅馬”來由也是詮釋了先人智慧的。
有譯文分析認為,古代社會過分的推崇“賢才”導致很多弊端,因此“老子”才提出“不尚賢”,是獨到的看待問題和獨到的治世觀點。
如果,“老子”真是這樣的思想,我想他也不可能被尊為聖人、智者來膜拜!第二句是說:沒有價格高得難以得到的物品,讓百姓沒有搶劫和盜竊的產生。
為什麼會有價格高的難以得到的物品出現?
原因很多:1百姓太窮消費不起;2貧富差距太大;等等。
一個社會,如果經濟薄弱或經濟管理失控,就會出現消費不起的現象或極端的貧富現象。
這種情況下,必然就產生為生計、私欲而去搶盜之人。
這些“壞事”不完全是因人性道德淪喪而產生,這跟一個社會的經濟管理和狀況是有非常的關係。
所以,“智者”尖銳又深遠的指出“不貴其貨,使民不盜”。
這就是社會不亂,安定團結的基礎。
做到“不上賢”,各階層人民得到好的發展、有成功機會,沒有顯著的貧富差距,這樣社會經濟發展比較均衡,才不會有買不起或“奢侈消費”現象,才不會有搶劫盜竊,才不會讓人產生不顧手段去得到的欲望。
【聖人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這一段,實為“治人”,它指出作為一個人要做到的本分,要克制修正的弱點。
老師的直譯如下。
君子管理:空幻想的心,充滿的內心,不足的願望,橫暴的氣概。
如何管理上述四點?我的理解是:一個人對事物的看法要有正確的認知和理解,才不會有空幻不切實際的想法,才不會被不切實際想法充滿佔據自己的內心,才不會在錯誤想法和行為之下不能達成目標願望,才不會因此產生橫暴不智的品格。
通過老師昨晚的實例分析,我更加清楚的認識自我管理的關鍵就在於認知的正確,這是優劣之源。
細細想來,在生活中,確實常常應證了這四點。
我在反思自己:為什麼抱怨曾經的老師?為什麼抱怨學校?為什麼抱怨工作?為什麼抱怨處境?為什麼抱怨別人不能認同我的觀點?盡然如此之多,原來其實是自己認知錯誤,想法錯誤,方法錯誤而不能達成我的願望理想,才會如此呈現我自己。
所以說,一個人是如此容易犯這些人性弱點,要管理修正其實也是如此簡單,只要你對事物的認知正確即可。
【常使民無知無欲,使知者不敢為,則無不治。】這一段話是對全文的總結。
“智者”在此章文中指出成功的治世之法:知識教育,讓當局者有正確的管理思想,為民者要有正確的觀念認知,這樣社會才安定團結,百姓經濟富足,天下太平。
這個不是眾多譯文所指“愚民”策略可以做到的。
《道德經》是如此的難懂?可又實在很明白很到位的為我們指出成功者、成功治世之規律方法!“無為” 、“愚民”之說,是“智者”愚人,還是人之自愚?不得而知。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