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宇宙"真的存在嗎 時間旅行能否實現】
我們做一個小試驗。(如上圖)在現實世界裡,你有3個藍色珠子和3個紅色珠子。
你把它們都放到一個盒子裡,封好盒子。
這時你可以說:“我的盒子裡有一些藍色或紅色的珠子。”
然後,你把盒子放在量子世界裡,這時你會發現在盒子裡,每一個珠子既是紅色的又是藍色的,它同時擁有兩種顏色(這便是我們所說的疊加狀)。
圖注:如何找到這個不規律的量子世界呢,這就是平行宇宙學說中最難突破的,也就是所謂的瓶頸。
圖注:日本科學家道雄賀的琴弦理論。
他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打破平行宇宙理論的瓶頸,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
近日有關平行宇宙(parallel universes)、平行世界(parallelworld)和多重宇宙(multiverse)的理論成為世界科學界最熱門的話題。
日本和美國科學家們試圖通過科學實驗證明平行宇宙的真實存在,打破困擾量子物理學研究半個世紀的瓶頸。科學家樂觀的相信,也許不久的將來,人類真的會實現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
做為普通人來說,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是多麼值得嚮往的美好夢想,在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下,這個夢想也許馬上就會實現。
什麼是平行宇宙?
在很多科幻電影裏大家都會看到這樣的情節:主人公利用一台可以穿梭往返于不同的時間和空間的時間機器穿梭於時空,改變歷史事件的進程,然後世界就按照兩種可能(改變前和改變後)發展了下去。
也就是說一個人在回到自己的過那一時刻開始,宇宙的發展及演化就分成了兩個平行的宇宙。這個人如果改變了歷史,那麼改變前的世界仍然存在,改變後的世界也同時存在——這就是平行宇宙理論最基本的理解。
1954年,一名年輕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博士研究生休-埃維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提出了這個大膽的理論:人類世界存在著平行宇宙。
經過半個世紀的研究和探索,美國科學家認為如果可以利用這個理論或證明平行宇宙的存在,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旅行,可以實現三維,四維甚至多維空間的旅行。
但是平行宇宙理論一直困擾著世界科學界,愛因斯坦、波爾等世界科學泰斗也沒有對這一理論作出明確的定義,有關這一理論的爭議也持續了半個世紀。
量子物理學——平行宇宙理論的瓶頸
休-埃維雷特的平行宇宙理論,涉及到了相當棘手的量子物理學。
量子物理學研究開始於1900年,由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
為讓讀者理解這一點,我們做一個小試驗。
(如上圖)在現實世界裏,你有3個藍色珠子和3個紅色珠子。
你把它們都放到一個盒子裏,封好盒子。
這時你可以說:“我的盒子裏有一些藍色或紅色的珠子。”
然後,你把盒子放在量子世界裏,這時你會發現在盒子裏,每一個珠子既是紅色的又是藍色的,它同時擁有兩種顏色(這便是我們所說的疊加狀態)。
只有把一個珠子抓在手裏查看時,它的顏色才能“確定”下來:要麼是紅色的,要麼是藍色的,兩種可能性是均等的,是沒有規律的。
這就是平行宇宙理論所涉及到的最基本的量子理論——不規律性。
科學家通過一些非常嚴肅的實驗,也確實觀察到了類似的結果:如區別不同電子的某些屬性(不包括顏色,因為電子沒有顏色)也會發生這樣的不規律性。
但是如何找到這個不規律的量子世界呢,這就是平行宇宙學說中最難突破的,也就是所謂的瓶頸。
如何實現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
日本科學家道雄賀認為,在不久的將來,只要打破平行宇宙理論的瓶頸,人類就可以實現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
最新的宇宙觀測表明,平行宇宙的概念並非一種理論。
宇宙空間是無限的,時間也是無限的。
在我們無法觀測的宇宙深處,有和我們一模一樣的宇宙和時間。
空間並不只限制在四維,我們處在一個與我們意志相對靜止的空間,但是時間不同,在我們眼裏時間是相對運動的空間,但是在平行宇宙的空間裏,時間是可以突破和創造的。
平行宇宙理論的重要之處在於:自然界存在著大量不斷分化著的平行宇宙。
你猶豫著是該進A門還是B門?
在一個宇宙中,你會走進A門,而在另一個宇宙中你會走進B門。
在我們身邊,存在著無窮多的我們看不到的平行世界。
而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就像收音機,假如我們能找到改變頻率的按鈕,我們就能像科幻故事中所描繪的那樣,從一個宇宙穿行到另一個宇宙,從現在回到過去,從現在到達未來。
為什麼火焰會消失?
為什麼有的東西會轉瞬即逝?
這是物理學家們正在努力探索的一個真真切切的問題,也是最近科學界一直在探討的話題。
做為普通人來說,時間旅行和空間旅行是多麼值得嚮往的美好夢想,在科學家的不斷努力和探索下,這個夢想也許馬上就會實現。
有關平行宇宙、平行世界和多重宇宙的理論將繼續成為改變這個世界最熱門的話題。
來源:中國經濟網
引用: http://tw.myblog.yahoo.com/jw!.BSjyMqBQUULyqadT26VrJ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