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哲學●三次結集】
「結集」為梵語Sagiti之漢譯,又譯作「合誦」、「等誦」。
意指佛教教團共同誦讀佛陀遺教而審定其是否為純正佛法。
有關佛教史之結集,傳說紛紜。
較著名之結集有三次,然以最初之二次較為治史者所信。
第一次結集,又稱王舍城結集,或五百結集。
相傳釋迦牟尼逝世之當年,五百位比丘在摩揭陀國國王阿闍世的支持下,集合於該國首都王舍城南方的七葉窟,以舉行結集。
主持人是大迦葉,會中由阿難誦出修多羅(經),優波離誦出毗奈耶(律),並由五百比丘共同審訂編次。
這是原始聖典之第一次結集,由此而大體消弭了當時教團內部某些佛法與戒律上的歧見。
傳說此次結集除了經律之外,也包含論藏;
又謂另有一千比丘在七葉窟外舉行結集,凡此皆不甚為現代佛學界所採信。
第二次結集,又稱毘舍離結集,或七百結集。
釋迦牟尼逝世後約一百年,由於當時僧團對持戒方面有兩派不同意見,乃舉行此次結集,用以公開討論與審訂教團的戒律。
此次戒律之爭端,即佛教史上著名之「十事非法」抑「合法」的問題。
所謂十事,係指比丘在日常生活上與持戒有關之十件小事。
例如可否接受金銀,可否各別舉行布薩等等。
當時之保守派認為此十事是非法的(即不合佛教戒律),而革新派則主張十事合法。
為解決此一爭端,乃由七百比丘集合於毘舍離城共同討論與審訂戒律,是為第二次結集。
相傳結集會上判定此十事為非法,乃使革新派不服而另組僧團,此為部派佛教分裂的開始。
第三次結集,又稱華氏城結集。
印度在阿育王統治時期,由於僧團中雜有不少外道,經常曲解佛法,而導致僧團時起諍論,無法團結。
當時華氏城的阿育王寺,居然有七年無法和合布薩(誦戒法會)。
為了清理教團,乃在阿育王的護持下,由當時高僧目犍連子帝須主持,集合一千位比丘在華氏城舉行結集,在會中誦出經律論三藏,並由大眾共同審定。
同時將僧團中之不良份子逐出,以維護僧團之和合清淨。
上述各種結集,都僅僅是口頭上的編審佛法,並未形諸文字。
此外,另有所謂「迦濕彌羅結集」之傳說,為印度迦膩色迦王時代,五百比丘之三藏結集,此一傳說,與上述之第三結集,被認為係部派自宗之聖典整理,並不為南北雙方佛教徒所一致承認。
故影響較小。
(藍吉富)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3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