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力行哲學】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7 21:39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力行哲學】

中華百科全書●三民主義●力行哲學

 

力行為中華聖教的傳統精神,先總統蔣公為實踐國父知難行易學說,遂創為力行哲學,並發揮其理論體系。

 

易經首為乾卦。

 

彖曰:「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

 

雲行雨施,品物流行,大明終始,六位時成。」

 

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彖言天行為萬象之本,象言人須力行天則,與天合一也。

 

六經為學術之本,周易為六經之原,乾元為大易之首,而其開宗明義,即在倡導力行精神。

 

易經時經三古,人經三聖,故力行為中華聖教的傳統精神。

 

孔子曰:「吾道一以貫之。」

 

釋曰:「貫者,行也。」

 

孔子又曰:「我欲託之空言,不如見之行事之深切著明。」

 

其力行垂教之殷殷為何如乎!

 

力行宗旨,「尊德性而道問學」。

 

此後程朱理學側重道問學,陸王心學側重尊德性。

 

道問學,故格天下之物而窮其理。

 

陽明立志聖賢,遂從朱子格物著手,觀察院中之竹,七日無所得而困病。

 

乃嘆曰:「聖人之難也。」

 

後在龍場悟道,始知「物」者,心也;

 

「格物」者,格此心而「為善去惡也」,於是一了百了,豁然貫通,此則聖學之易也。

 

但無論格物格心,總是力行工夫也。

 

程朱之學為知難,陸王之學為行易。

 

國父綜合之而為知難行易學說。

 

當時國人和黨員,有以國父主義為理想而難行者,故國父創此學說破之,其意若曰:非三民主義難行,坐於諸君之不知耳。

 

知之則行易,不知亦能行,故「孫文學說」實以策勉國人力行為宗旨。

 

此後宣傳主義,開化人心,日起有功。

 

北伐統一之後,大專、中學都設黨義課程,小學公民亦容納主義要點,國人已盡知主義之必能行矣。

 

但教學如扶眾人,扶得東來西又倒,已致知矣,又多將主義騰為口說,而不在國家建設及日常生活方面下工夫。

 

先總統蔣公乃提倡力行哲學以治之。

 

力行者何,力行三民主義國民革命也;

 

由知難以致其知,由行易以力其行,故力行哲學亦稱革命哲學。

 

力行哲學方法論,兼重理則學及辯證法。

 

理則學之同一律為靜的邏輯,辯證法之矛盾律為動的邏輯。

 

時人多以二者相反,執其一而拒其一。

 

而蔣公兼用之者,蓋以動者,靜之析;

 

靜者,動之積,動靜可合為一,故曰:「行無分於動靜」也。

 

力行哲學認識論,則為知心合一。

 

認識之起源,有經驗論及理性論二大派。

 

但「理性而無經驗則空,經驗而無理性則盲」,故認識應成於理性、經驗之合一。

 

此所以蔣公講大學,對朱子補注所謂「人心之靈,莫不有知;

 

天下之物,莫不有理」之言,特別要人注意此「心」字和「物」字相對相成也。

 

認識之標準,有系統說及合符說二大派。

 

系統說謂新知之合於固有系統者為真,不合於固有系統者為偽,但偽學亦可能有系統也。

 

合符說謂知識之符合對象者為真,不合對象者為偽;

 

但感官之「目為最不可靠之證人」,且物自體亦非目力之所能見也。

 

知之真偽,須實踐以檢之,行之有效則為真,行之無效斯為偽矣。

 

故曰:「理論好不好,要看它行得通行不通。」

 

認識之範圍,有獨斷論與懷疑論。

 

獨斷論未加驗證,即謂宇宙之範圍皆知之範圍,此浮誇也。

 

懷疑「乃旅舍而非本宅」,非「知止」也。

 

疑以破疑,疑以立信,此破此立,行之事也。

 

故曰:「不行不能知。」

 

力行,知之所以擴展也。

 

認識之本質,即為外物離開吾人認知之是否存在問題。

 

唯心論者曰:「存在即被知。」

 

然宇宙之物,未被人知者甚多,焉能否定其存在哉。

 

「如無人知,桃花歸于冥寂」,雖存在而未顯現耳。

 

知源于行,知準於行,知擴於行,物顯於行,故力行哲學之認識論為知行合一之認識論。

 

力行哲學宇宙論,「天行健」一言已無餘蘊矣。

 

析而言之,則宇宙之本體論,非唯物,非唯心,非心物二元,乃心物合一論或同一論(IdenticalTheory)。

 

此理,言之者眾矣。

 

次言宇宙生成論,有主機械論或必然論者,有主目的論或自由論者。

 

飲酒則臉紅,此機械之必然也;

 

飲酒不飲酒,則在人之自由選擇也。

 

必然之認識,即為自由,故蔣公提倡「全理的自由」。

 

復次言宇宙究竟論,西洋言宇宙究竟者,或主有神,或主無神,或主一神,或主多神,或主泛,而力行哲學則謂神即天理,亦可謂之理神論也。

 

力行哲學的歷史觀:唯物論以經濟論歷史變遷,唯心論以正義論歷史變遷,第三史觀以文化論歷史變遷。

 

然而經濟,正義、文化等等,都是互相影響的,不能定於一尊。

 

而且它們都是為人類求生存而發展的,所以歷史的動因,是人類求生存,這就是民生史觀。

 

力行哲學的人生觀乃是革命人生觀。

 

革命本乎大公,發于至誠。

 

誠者,真也,不誠無物也;

 

誠者,善也,三達德所以行之者也;

 

誠者,美也,「有內在之真而後有外在之美」也。

 

誠者,聖之基也,惟天下之至誠為能盡其化、「大而化之之謂聖」也。

 

西洋言人生價值者,皆真、善、美、聖,而力行哲學則以誠字括之矣。

 

善哉!

 

蔣公之言曰:「生活之目的,在增進人類全體之生活;

 

生命之意義,在創造宇宙繼起之生命。」

 

前聯為「仁」之至,後聯為「智」之至,「仁且智,夫子既聖矣」;

 

人而創造宇宙,「天工,人其代之」,天人合一矣。

 

此力行哲學之所以源于天行健也。

 

(胡一貫)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1041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