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科學●旋光度】
通常之光線,其光波振動產生,在對進行方向成直角之一平面內。
所謂偏光之振動,祇在對進行方向成平行之一平面內發生。
分子內有不對稱碳原子,或分子內含有不對稱碳之有機化合物及其溶液,具有將偏光面偏左或偏右之性質。
此性質稱為光學活性(OpticalActive)或旋光性。
不對稱碳原子指碳原子之四鍵各與不同官能基結合者而言。
見圖1光學活性或旋光性之大小,以回轉角之度數表示,測度旋光度之儀器,稱為旋光計(Polarimeter)。
旋光之性質,在旋光度之數字前,以十或一表示,如正二十度為右旋而負二十度則表示左旋。
比旋光度係指單色偏光之偏光面通過測定溶液ldm長時所轉之旋光角,以比重1為基礎計算之數字,而依下列公式計算:液狀物(方程式1)固體物之溶液(方程式2)α為在t。
下以鈉燈D線測定時之旋光角D為鈉燈D線(589mμ)t為測定時液體之溫度l為測定管之長度,dm為單位d為液體或溶液之比重c為溶液100ml中溶質之克數旋光計之構造及測定法;
常用之旋光計為半影式,其構造如圖所示:見圖2L為光源,通常為鈉燈I為集光器P,A為菱鏡S為零點調節器T為測定管D為刻度板S’,S為半圓影像光線無法通過互相疊為直角之菱鏡P及A但轉動固定在A菱鏡之刻度板D時,圓內之亮度則逐漸增加,當轉動至九十度,則P,A兩組菱鏡軸成為平行時,光線始能完全通過。
測定時將刻度板D轉動至視野內左右半圓S’S之明暗相等之點,係儀器本身之零點。
其次測定管T中裝滿光學活性液時。
左右之半圓則呈現明暗不同,此時轉動刻度板至兩邊半圓之明暗一致之處。
倘刻度板向右轉動,始能求得明暗一致之物質,則稱為右旋性;
向左轉動而求得者,稱為左旋性物。
由刻度板讀出之數字稱為回轉角。
例:設溶液100ml中含水葡萄糖之濃度為G=10g,測定管長度為1=2dm,測定溫度為攝氏二十度,所測數字為α= 10.5。
時,依公式(方程式3)(該物質係52.5。
之右旋性物)通常之測定,使用D線,當使用紫外部至可視部之單色光,依次改變波長時,旋光度則隨之改變,此現象稱為旋光分散(RotaryDispersion,R.D.)。
此方法可用於化合物之立體結構之研究。
(施多喜)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85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