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中地學說】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7 09:25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中地學說】

中華百科全書●地學●中地學說

 

中地學說由德人克利斯泰勒(WalterChristaller)所提出。

 

基本論題是:中地必須對小於其本身的地區,供給財貨和服務,中地對周圍地區擔負中央服務。

 

理論上中地的服務範圍,呈等面積的六邊形。

 

克氏根據德國南部城市,將中地分類為七個組群,即市場村閭、鎮中心、地方中心、地區城市、小邦首府、省府城市和區域首府,每一組群和其他組群,具有一合乎規則的數學關係。

 

中地階層體系討論下述三種情況:第一是市場最宜情況,一較高級中地將服務其毗鄰的兩個較低級中地,這種排列稱為K=3體系,此處K涉及中地服務的數目,即此中地加上兩個最近鄰中地。

 

第二是交通最宜情況,一較高級中地服務鄰近的三個較低級中地,以K=4表示之。

 

第三是行政最宜情況,六個較低級中地,落在一較高級中地的貿易地區內。

 

上述這三種情況,通常稱為固定的K體系,我們可以展開克氏三種類型的每一中地。

 

典型的次序是:K=3體系是1,3,9,27,…;

 

K=4體系是1,4,16,64,…;

 

K=7體系是1,7,49,343,…。

 

克氏高等中地具有如下的特徵:較多的財貨、商店和人口,以及較大的從屬地區和營業量;

 

此外,高等級中地比低等級中地,有更為廣大的空間。

 

財貨愈是高級,供給財貨的商店數就愈少,入門(Threshold)條件越是高級,服務的從屬地區也越大。

 

(李薰楓)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705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