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音樂●曼陀林】
曼陀林(Mandolin),是一種面平背駝的撥絃樂器,由西元十四、五世紀的魯特琴(Lute)演變而成,到十九世紀後半,才廣被使用。
見附圖1。
曼陀林有很多種,差別在絃的數目及調絃的方法。
它們全都用撥子撥奏。
撥子通常用龜甲製成,奏者以右手持撥子撥絃,左手手指按絃,演奏樣式類似吉他。
最常用的曼陀林是義大利樂器製造家皮那基改良的形式。
它有八條金屬絃,每兩條相同音高的絃合成一對,共有四對絃。
四對絃的調絃與小提琴的四絃同。
見附圖2。
它使用兩條相同音高的絃,為一對的原因,是為了增加音量及使振音連綿不斷。
曼陀林的音域大致在下例的範圍內:見附圖3。
雖然還可得到較高的音,但這些音太尖銳,除特別情形外,不常使用。
曼陀林的性能單純,在樂隊中用得很少,但容易演奏,為一般愛好音樂者所樂用。
它帶有金屬性而美麗可愛的音色,具有特殊的魅力。
(陳啟成)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54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