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樂器玉】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4 09:04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樂器玉】
本帖最後由 楊籍富 於 2012-12-25 10:16 編輯

中華百科全書●歷史文物●樂器玉

 

用玉製的樂器,主要的是磬。

 

文獻通考等書,雖載有玉豉等器八、九種,但傳世極少。

 

因為玉之為物,質地堅硬。

 

做一件形制簡單的器物,比較方便,若做一件像笛、簫之類的管狀器物,需要許多時間去琢磨。

 

而且,玉之音,主要是在敲打時發出,例如禮記中談到玉音的時候,有曰:「叩之其聲清越以長,其終詘然,樂也。」

 

管子則說:「叩之其音清搏徹遠,純而不殺,辭也。」

 

都是說玉音要從「叩之」發出來。

 

磬的形制,始於石犁。

 

古人在歡笑歌舞之時,手中拿的東西,東敲敲,西打打,偶然敲到懸掛著的石犁,覺得其音好聽,便在每次歌舞之時,敲它幾下,以後即採用其形,做為樂器,那便是磬,古磬之形,都有石犁之狀。

 

最早的磬,多是石製,玉磬是仿石磬而來。

 

磬的古寫是,篆書作,字中的是磬虡,即懸磬的架子;

 

是磬,掛在架上;

 

用手持物擊打之形。

 

所以說這個字是象形兼指事的字,是象形,殳是指事。

 

下面的石字,是後人所加,表示有這個東西,是用石做的。

 

周代製禮,把磬上各部位,在尺寸上的比例規定了。

 

周禮冬官磬氏為磬中說:「其博為一,股為二,鼓為三。

 

三分其股博,去其一以為鼓博;

 

三分其股博,以其一為之厚。

 

以上則摩其旁,以下則摩其耑。」

 

這段話的意義是說:「如果股博是一,股長就是二,鼓長是三,鼓博是三分之二,厚是鼓博的三分之一。」

 

這是一種標準尺度,從存世的磬來看,與此並不完全相合。

 

最後兩句話是說,如果磬的聲音過高,就把兩個面磨去一些,磬薄聲音就會低了;

 

如果嫌他太低,就把各邊磨去一些,磬厚聲音就會高了。

 

(見圖1)吳大澂古玉圖考錄有玉律管,他說:「說文:琯,古者玉琯以玉,舜之時,西王母來獻其白琯。前零凌文學姓奚於冷道舜祠下,得笙玉琯。夫以玉作音,故神人以和,鳳凰來儀也。」

 

但存世玉管不多。

 

端方陶齊古玉圖,錄一玉鐙,考古家認為是一個指鼓,也是罕見之物。

 

(那志良)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9066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