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錫拉與哥善】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23 10:33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錫拉與哥善】

中華百科全書●阿拉伯文●錫拉與哥善

 

西元三至七世紀時,東羅馬帝國與薩珊帝國各在幼發拉底河下游、敘利亞沙漠之兩端,建立附庸國。

 

在伊拉克者為拉克姆(Lakhmids)王朝所建立之錫拉王國(KingdomofHir)。

 

在敘利亞東南部者為哥善王國(KingdomofGhassn)。

 

此兩附庸國在兩大帝國的居間嗾使下,並不能獨立自主;

 

各為其主,世代積怨,彼此為敵。

 

錫拉與哥善王國皆為南阿拉伯之也門族(Gemenites)。

 

三世紀時移居至敘利亞與伊拉克兩地,在此組織塔奴克(Tanukh)族聯盟,不入族盟者,則繼續過著游牧生活。

 

塔奴克族日後移居於黎巴嫩南部,而信奉德魯士(Druze)宗教,其起源可追溯至錫拉的拉克姆王朝。

 

哥善王國為一基督教國,受東羅馬文化影響至鉅。

 

錫拉王國則初奉異教信仰,後又皈依基督教。

 

錫拉為拉克姆王朝之首都,位居通往南阿拉伯及駝商會合之要衝,故為波斯帝國之要鎮。

 

五世紀時,錫拉曾經盛極一時,蒙昧時期之詩人,如塔拉法(?

 

arafa)、阿姆爾克爾素姆('AmrIbnKulthm)等,均曾出入拉克姆之宮廷,為其王歌功頌德,鍚拉實為古阿拉伯詩人嚮往之都。

 

六三三年,伊斯蘭軍興,北上攻破哥善王國。

 

六三四年底,阿拉伯名將哈利得瓦立德(KhlidIbnal-Wald)攻陷錫拉。

 

此昔日曾為阿拉伯南部游牧族與北部兩大帝國緩衝國之鍚拉與哥善遂亡。

 

(高玉山)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923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