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宗教●菩提伽耶】
菩提伽耶,梵語Bddha-Gay。
又稱菩提道(Bodhi-Maa)、佛陀伽耶、摩訶菩提(Mak-Bodhi)。
為佛陀成正覺之地。
位於伽耶市近郊十二里處之布達葛雅(Bodhgay),面臨恆河支流尼連禪河(Nairajan),其地原為古代摩提陀國伽耶城南方之優樓頻螺聚落。
伽耶城在中世紀為婆羅門教徒所擁有,為與婆羅門教徒之伽耶城區別,特將佛成道之靈地稱為佛陀伽耶。
佛陀入滅後,歷代紛紛在此起塔供養,建造精舍伽藍,雖屢遭毀壞,然迄今尚存多處遺蹟:一、大塔:又稱大覺塔。
其始建年代有二說,或謂西元二世紀,或謂四世紀。
五世紀初法顯入天竺巡禮此地時已有此塔,然現存之大塔,係約六百年前之緬甸國王所修造者。
塔高五十二公尺,外觀九層,內部實僅兩層,四面刻有佛像佛龕,雕鏤精緻莊嚴。
十三世紀時,因逃避回教徒之摧殘,佛徒遂將大塔埋起,形成一土丘,湮沒數百年,直至一八八一年始重新掘出,舉世震驚,此後佛教徒每年至此朝聖者不計其數,然今之主權仍歸印度教徒所有。
二、塔之外側接基臺處,有高達十二公尺之菩提樹:菩提樹即無花果樹,古代稱畢羅樹。
佛陀於此樹下成道,故稱菩提樹。
為傳法之故,阿育王之女嘗以此樹分枝移植錫蘭。
其後該樹遭教徒摧毀,遂又從錫蘭移枝回菩提道場,即今之菩提樹。
三、金剛座:位於菩提樹下,佛陀在此座證得無上正等正覺。
某處現置一石刻高座,長二.三公尺,寬一.二公尺,高○.九公尺。
四、石欄:圍繞於大塔之處,據云為阿育王所造,或謂從石柱之刻文推之,此石欄應造於阿育王之後。
此外,菩提伽耶另有菩提場、佛陀經行之處、觀樹之處、成道後沐浴處(尼連禪河)等多處聖跡。
(星雲)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762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