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地學●海洋性高氣壓】
高氣壓係某一大氣範圍內,大氣施予平面上(通常指海平面)之壓力,由外圍向中心逐漸增高。
在北半球空氣環繞中心順時鐘向外流,高氣壓亦稱為反氣旋,其廣袤可達數千公里。
發生於廣大海洋上之高氣壓,稱為海洋性高氣壓,與大陸性高氣壓秉性不同。
海洋性高氣壓多位於副熱帶之海洋上,屬於熱帶海洋氣團;
發生於高緯度海洋上者,屬極地海洋氣團,副熱帶海洋性高氣壓最具代表性。
北太平洋與北大西洋在夏季為此種高氣壓盤據,冬季向南退縮,且範圍減小。
南半球之高氣壓常年皆發生於海洋上,因南半球無廣闊之陸地可產生大陸性高氣壓。
見圖一附圖為太平洋副熱帶海洋性高氣壓,在天氣圖上之形狀,此高氣壓中心附近之平均溫度,常較四周者為高,故又屬暖心高氣壓之一種。
雖然其底層接觸海面,有豐沛之水汽來源,但因高壓中上層空氣之沈降作用,水汽不易上達而成暖乾之空氣。
盛夏時,太平洋高壓西移,常可籠罩我國東南沿海,天氣少雨而燥熱。
此高壓之南側,為夏季熱帶氣旋之發生區,增強為颱風後,常沿高氣壓之南側氣流方向運行,指向菲律賓或我國東南沿海。
(曲克恭)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39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