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百科全書●戲劇●楚劇】
楚劇本稱湖北花鼓戲,流行於湖北以及江西一帶,本來是民間說唱歌舞,在清宣統二年。
(西元一九一○)前後形成於黃陂、孝感,後來傳入武漢一帶,又吸收漢劇、京劇的唱腔和表演的方法,逐漸提高發展成為楚劇。
楚劇既源於花鼓戲,而湖北的花鼓戲流派很多,根據地區分別,鄂東有黃孝花鼓、黃梅採茶戲、東路子花鼓,鄂南有天沔花鼓,鄂西有恩施燈戲,鄂北及鄂中有襄陽花鼓、遠安花鼓,其唱腔雖各不相同,但不外打鑼腔及民歌小曲兩類。
大約在民國十五年,黃孝花鼓戲改名楚劇,並開始在租界以外的漢口其他地方表演。
同時將原由後場幫腔的句尾,改由胡琴接腔,使原來僅有鼓板、鑼鈸之類的武場加上了文場,起初只有一把胡琴,後來又加了二胡。
民國十五年之後,楚劇出現了一個演員訓練班,並打破過去的慣例,招收女生。
抗戰初期,楚劇在湖北的發展:東至浠水、蘄春,西至江陵、宜昌,南至沔陽,北至雲夢,其流行的範圍已較漢劇廣。
楚劇在花鼓戲時代的特色是唱多白少。
有些戲甚至不說一句說白,如雙十二相思、小反情、大反情之類。
到了城市之後,因與其他劇種交流,才發展說白方面,但唱詞仍比其他劇種繁重。
楚劇的腳色,因係由三小班發展而來,只有小生、小旦、小丑,後來由於本身的發展,才繁衍成生行有生末之分,旦行有青衣花衫之分,丑行有小丑兼老旦,另有淨係由小丑分出。
各腳的唱腔,在花鼓戲時期,無論生、旦、丑一律用本嗓,惟旦腳吐字較柔軟,行腔也較婉轉。
進入城市後小生改用假嗓,但旦腳仍用本嗓者為多。
楚劇的腔調在花鼓戲時期,主要有四平腔、紐絲調、悲腔、迓腔四項。
此外,楚劇的腔調仍多以民歌小曲的原調唱出者,如紗窗外、賣棉紗之類即是。
楚劇的唱詞,以三三四的十字句格式為主,有時也採二二三的七字句,走的是明代彈詞的路子。
楚劇的劇目在花鼓戲時期多為反映現實生活的小戲,如喻老四拜年、十二想、張德和投店、吵嫁粧、王老六吃醋、吳三保遊春等,都是取材於民間小曲或故事。
後來又取材於清戲的劇目,如梁山伯送友、訪友、祝英台哭靈、上墳、呂蒙正趕齋、潑粥、高文舉花亭會、天仙配、董永分別、雪梅觀畫、弔孝、教子、秋江趕船、安安送米、蘆林會等。
後來又受平劇、漢劇、話劇的影響,改編或新編了許多劇本。
如武家坡、打鼓罵曹、斬顏良、借箭打蓋,取自平劇。
羅成修書、吳漢殺妻、漁舟配、紀信替死、士林祭塔,取自漢劇。
新編話劇形式的劇本則有父之回家、千絲襖、費公智自殺、災民淚、南歸、思凡等。
(賴橋本)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8250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 Powered by Discuz! X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