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術堪輿學苑】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教育●團體輔導】 [打印本頁]

作者: 楊籍富    時間: 2012-12-18 09:30
標題: 【中華百科全書●教育●團體輔導】

中華百科全書●教育●團體輔導

 

團體輔導乃是在團體中,藉著人際交互作用,以幫助個人的歷程。

 

人類是社會的動物,人類的行為也大都具有社會的意義,透過團體歷程進行的學習,是既真實又有價值的。

 

這種學習包括了解自己、改變自己和實現自我。

 

就輔導者的觀點來看,團體輔導具有下列三種功能:一、教育的功能:在團體中可以作資訊交流、互相模仿、檢驗現實、嘗試與創造、學習人際關係的技巧。

 

這些皆具有教育的意義。

 

二、預防的功能:在團體中可以更了解自己、接納自己、了解別人、接納別人、滿足隸屬感,和互諒、互助、互愛的需求。

 

這些皆具有預防的功能。

 

三、診療的功能:在團體中個人的問題或困擾,可以藉著一般化作用而勇於面對,藉著澄清與回饋獲得了解,藉著淨化作用與洞察獲得紓解。

 

團體輔導是否能達成上述三種功能,還需視其方式與性質而定。

 

一般而言,較大、較知性的團體,教育的意義大於預防和診療的意義﹔較小、較感性的團體,預防與診療的意義大於教育的意義。

 

然而,此種區別亦只是程度上的,我們很難說它是純教育的、預防的或診療的。

 

就以臺北而某國中對來自不美滿家庭學生所實施的小團體輔導而言,其內容以感性為主,知性為輔。

 

對於缺乏家庭教育的學生而言,頗具教育價值﹔就「犯罪青少年泰半出身於破碎家庭」的觀點而言,則具預防價值﹔對少數已有適應欠佳行為者來看,則具有治療作用。

 

就整個而言,是以預防為主,教育與治療為輔。

 

團體輔導的範圍是很大的,把團體治療除外,它至少包括下列八類活動:演講會、參觀訪問、幻燈、電影、電視欣賞、唱歌遊戲、共同工作或表演、腳色扮演、團體討論、團體諮商。

 

其中,團體討論與團體諮商最為重要。

 

比較上,團體討論較適合一般團體領導者使用,其主要目的在溝通意見、集思廣益、解決問題,故較屬知性活動﹔團體諮商則較適合輔導專業人員使用,且宜以小團體(八至十二人為宜)實施,其主要目的在促進自我覺知,自我成長和自我改變,故感性較強。

 

在學校中,各種團體輔導活動可透過下列情境來實施:各科教學活動、正式集會、社團活動或聯課活動、童軍活動、輔導活動課、班(級)會、正式小團體、非正式小團體。

 

個人參加團體,皆有其需要或問題,包括下列情形:一、資訊的尋求﹔二、學業問題或工作的技巧﹔三、「做決定」的技巧或生涯問題﹔四、人際關係問題或社交的技巧﹔五、特殊的恐懼或焦慮﹔六、個人內在的困擾。

 

團體輔導的課題便是如何針對成員的需要或問題,採用適當的輔導方式,在適當的情境中來實施。

 

例如:一、在各科教學活動中,使用演講法〈專題演講、即席演講等〉,作資訊的交流﹔二、在輔導活動課程中,應用腳色扮演,探討人際關係問題﹔三、在正式的小團體(成長團體、人際關係團體、會心團體、學習團體等)中。

 

以團體諮商的方式,協助個人化解考試的焦慮。

 

(吳武典)

 

引用:http://ap6.pccu.edu.tw/Encyclopedia/data.asp?id=7517




歡迎光臨 【五術堪輿學苑】 (http://124.156.177.65/) Powered by Discuz! X3.1